张艳
近年来,全球肺癌患者逐渐增加,发病率位于首位,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肺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需要手术方式治疗.但手术具有创伤性,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为减少术后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肺癌患者完全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后对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升患者近期生活质量提供合理的手术方式.详细如下.
作者:靳祖鑫;李勇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使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龄患者逐年增加,为了探讨合理的手术方案,本文拟探讨闭合复位髓内钉(PFNA)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男55例,女45例,年龄73~81岁;随机分为PFNA组(采取PFNA治疗)和DHS组(采取DHS治疗).对比两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相关指标;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FNA组和DH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8.43±25.43分钟、109.34±42.34ml)、(98.43±37.96分钟、129.32±32.82ml),两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延迟、深静脉血栓、股骨头坏死、固定松动)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月Harris评分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DNS相比,PFNA技术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更为肯定,术后患者不良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创伤小.
作者:吴伟峰;骆宇春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观察二氧化碳点阵激光治疗凹陷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皮肤科于2015年3月-2017年10月的凹陷性瘢痕病人86例,采用国产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患者.结果 共治疗的86例中,第一次能量设定为15-20mj,第二次治疗能量可以增加到20-40mj,治疗两次后的显效率为42.65%,有效率是100%,有7例出现一过性色素沉着.结论 国产点阵二氧化碳治疗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明显,而且治疗费用也不高.
作者:萍萍;白云花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本文通过分析果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在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的效果分析,以期找到佳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中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筛选,选择90例中重度痤疮患者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实验前,采用数字发生器随机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5例患者,其中试验组(n=45)进行果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进行治疗,对照组(n=45)患者进行单一的盐酸米诺环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下,患者的治疗情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表现及出院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分析对比,其中实验组患者在进行果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下,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并且治愈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单一的盐酸米诺环素治疗下的情况,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良反应,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单一的盐酸米诺环素治疗下的评分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重度痤疮患者在果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下的效果明显,患者治疗后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后期的生活质量改善.
作者:田雅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诊断肝胆疾病的影像特征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胆疾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常规诊断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腹部超声诊断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腹部检查结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腹部检查结果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胆疾病的诊断过程中,腹部超声诊断的效果更好,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高昆 刊期: 2018年第45期
外周动脉疾病(PAD)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累及主动脉、下肢动脉等血管.根据流行病学统计的结果,在2010年世界范围内PAD病历多达2亿.近十年,发展中国家PAD发病率升高幅度高达28%,发达国家PAD发病率上升幅度高达13%.外周动脉疾病主要危害在于增加心脑血管事件,是导致中老年人群残疾、死亡的重要原因,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目的在于预防心血管事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并保留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目前治疗PAD的主要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随着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广泛的应用,血管腔内治疗在PAD的治疗中疗效明确.本研究主要对规范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血管腔内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俊华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探讨微种植体固定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57例需要正畸治疗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种植体固定方式进行正畸固定,对照组采用常规正畸方法.观察并比较成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植入微型种植体27例成功,成功率100%,成功植入锚固稳定性较好,对照组成功30例,成功率81.7%,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移位少于对照组,上切牙突出间隙多于对照组,切牙倾斜度,并发症及不适症状对照组差异较小(P<0.05).结论 微种植体可以作为一种稳定的正畸矫正固定.这种方法简单,方便,有效地治疗青少年口腔正畸手术.
作者:李志鹏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探讨进行剖宫产术时,使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150例足月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的孕妇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方法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参考组孕妇在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方法为硬膜外麻醉,对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除了Apgar评分两组孕妇的对比不明显之外,研究组孕妇的麻药起效时间、麻药用量、术中出血量,感觉阻滞程度、Bromage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此外,研究组孕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显著优于参考组的20.00%(P<0.05).结论 进行剖宫产术时,使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有着极佳的麻醉效果,不仅可以改善药物的麻醉效果,而且有着起效快、用量少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特点,因此该种麻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覃永权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分析分娩球助产在分娩中的效果及效果.方法 本次对象为我院2016年5月-2017年3月分娩产妇84例,数表法分成两组:42例常规助产对照组,42例分娩球助产试验组,比对两组的分娩结果.结果 试验组产程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试验组剖宫产率为11.9%(5/42),新生儿窒息率为4.8%(2/42),低于对照组的31.0%(13/42)、19.0%(8/42),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 使用分娩球助产能减轻产妇疼痛度,降低剖宫产率,值得学习.
作者:高建霞 刊期: 2018年第45期
急诊科是医院组成中重要的科室之一,患者多为急重症,风险性较高.因此,为了能够使患者顺利的进行治疗,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使急诊护理安全性得到提高,在临床的护理中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正确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张杰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分析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教学法)在消化系疾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64名本科临床专业学生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则采取CBL教学模式.采用本次研究特制问卷表和试卷评价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P<0.05);通过考试发现,观察组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病历书写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BL教学模式在消化系疾病临床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印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病历书写能力,切实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刘芳;何家赓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观察系统护理干预对体检中高脂血症人群的影响效果.方法 共选择24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时间2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 系统护理干预对于促进体检中高脂血症人群患者血脂水平的下降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崔华 刊期: 2018年第45期
建设藏医学文献数据库在一定程度上是保护藏医学术期刊再生的有效措施.藏医古籍是记录藏医学知识的载体,可以说是藏医学得以传承、创新与发展的源头,具备卫生、科技、文化和产业资源方面的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发成熟,采用古籍数字化形式来实现古籍再生型保护已经成为整理古籍的一种新方式.
作者:卡着杰;周毛吉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房电生理学特性的影响效果.方法 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提供对症治疗,待其心功能相对稳定后行心脏再同步治疗.结果 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顺利完成心脏再同步治疗,经分析可知治疗后患者PMD、PWD检测值均较之前显著减小,数据对比P<0.05.结论 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利用心脏再同步治疗有利于改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电生理学相关特性,对提高患者疗效、降低病死率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薛镇蓉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探索循证护理方法在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基本方法研究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所收纳治疗的100例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其中包括62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29.23±68.21岁,平均年龄49.24岁,依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100例患者均等地分为两个观察研究小组,比较分析两个小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疼痛度评分、疼痛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手术完成后,比较分析两个小组的护理结果后发现:手术完成2-3天内,两个小组的患者在疼痛度评分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完成3天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观察组还在疼痛度持续时间、患者评分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循证护理作为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护理方式,应当被广泛运用于胆囊结石腹腔镜手术中.
作者:王桂兰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研究探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小儿疝气患者4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也比对照组的要少,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小儿疝气的患者,采取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促进预后,值得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作者:马天林;马惠荣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探究气滞胃痛颗粒+针刺治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内科2016.12-2017.12收治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气滞胃痛颗粒+针刺治疗治疗,观察对比组间疗效及GIQLI评分差异.结果 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GIQLI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GIQLI评分为(51.9±3.7)分,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气滞胃痛颗粒+针刺治疗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胃肠功能.
作者:肖惟丹;陈兰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研究人文关怀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干预效率,增强ICU护理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7年12月接收的38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89%)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4.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ICU护理管理中采用人文关怀理念,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治疗质量,降低患者治疗费用,促进医患关系友好进行,值得在护理管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吴祥芳;王志娟;刘小川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随着近些年来,国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长足发展,尤其是自2006年开始更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师资队伍建设不仅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同样也是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旨在总结国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并对当下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做探讨分析.
作者:党金红 刊期: 2018年第45期
目的 分析在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 我院药剂科于2017年1月在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随机择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年我院收治患者70例和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患者70例,对PDCA循环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实施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治疗用抗菌药物病原菌微生物送检率明显增加(P<0.05).结论 在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可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和安全,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崔钰 刊期: 2018年第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