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研究

吴雪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 肺部感染, 中西医结合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 对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效果.方法 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年2月~2018年1月,观察组26例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26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护理满意度、CPIS评分、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理想.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配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药配合护理干预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共计83例,做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法分为(常规对症治疗护理组)对照组和(口服中药配合护理干预组)观察组,例数分别为41例,42例.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采用NIH-CPSI量表对其前列腺症状进行评分比较,同时对其护理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且对出院时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比较.结果 治疗与护理前,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结果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分别为(22.63±4.51、5.23±1.06vs22.58±4.45、5.14±1.12)相比较,组间比无差异(P>0.05);治疗与护理后,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结果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分别为(14.56±3.28、2.89±0.45vs18.26±3.97、4.04±0.85),两组结果相比较组间比有差异(P<0.05);满意度评价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整体满意度分别为97.61%vs 87.80%,组间比有差异(P<0.05).结论 以提高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为目的,对其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口服配合护理,可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并应用.

    作者:石静静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分析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方法 本文选择于2016~2017年到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高龄产妇120例,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两组,每组各有60例产妇,给予常规组产妇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产妇助产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产妇的产程、出血量、自然分娩率.结果 相对于常规组产妇而言,实验组产妇的产程较短、出血量较少、自然分娩率较高,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能够缩短产妇的产程、减少产妇的出血量、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

    作者:张悦霞;曹建用;王建英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浅谈中医辨证施治头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管性头痛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比例两组临床疗效及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结果 观察组42例患者有40例用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2例患者用药后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性头痛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能够对症下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导乐陪伴式分娩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 通过观察导乐陪伴式分娩护理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的临床影响,探讨配合初产妇分娩的有效护理.方法 选择同期分娩的初产妇13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65例)与观察组(n=65例),对照组产妇在传统模式下进行分娩护理,而观察组在导乐陪伴模式下行分娩护理,比较上述两组产妇在不同护理模式下产妇产前焦虑、抑郁及产后疼痛评分;产后出血、剖宫产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例数;产后产妇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例数.结果 观察组产前焦虑、抑郁及产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产后出血例数、剖宫产例数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采用母乳喂养例数与采用人工喂养例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导乐陪伴式分娩模式可明显缓解产妇产前负性情绪与产后疼痛,提高自然分娩率及质量,提高母乳喂养率,利于产妇与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应广泛推广施行.

    作者:孙莹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加味芍药甘草汤与羌活胜汤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加味芍药甘草汤与羌活胜汤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两组均采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羌活胜汤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采用VAS疼痛评估表分析两组治疗前、后颈椎疼痛程度,并比较两组颈椎功能受限、恶寒、颈部僵痛等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情况均得到缓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颈椎功能受限、恶寒、颈部僵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颈椎病,镇痛效果较羌活胜汤更好,临床症状康复速度更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边瑞民;邢树礼;高新富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 探究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收治于我院50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在护理总满意度方面,观察组高达92.00%,和对照组的56.00%差异明显,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要比对照组的24.00%低(P<0.05).结论 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良好,能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客观上缩短住院时间加快医疗资源流转速度.因此值得在临床护理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朱丽娜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中医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恢复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医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恢复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常规奥扎格雷钠等西药治疗联合护理组)对照组和(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对症治疗联合中医护理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浆粘度以及全血粘度进行比较,同时对其CRP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及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以及CRP评分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以及CRP评分分别为(1.67±0.16、4.62±0.36、16.03±7.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1±0.21、5.02±0.45、23.04±9.05),组间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血流变指标以及神经缺损情况,本次研究对其采用中医对症治疗联合中医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上应用.

    作者:康俊英;王松慧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小剂量的罗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62例

    目的 探讨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盐酸氨溴索,观察组为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的8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罗红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支气管扩张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李青锋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对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效果.方法 随机在我院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入组,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年2月~2018年1月,观察组26例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对照组26例患者行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护理满意度、CPIS评分、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理想.

    作者:吴雪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的进展分析

    随着现代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诊断技术发展具有质的飞跃.超声检查技术应用范围日益广泛,除常规医学检查,同时应用于手术麻醉中.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无创、实时以及动态和可视化特点,逐渐受到患者、临床医师喜爱,并逐渐在麻醉工作中得到应用.高分辨率高清的彩色超声图像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在超声直视下借助超声检查技术的引导实施骶管定位和麻醉穿刺阻滞,穿刺阻滞过程更加精确和顺利,临床效果更好.超声引导技术在骶管定位和麻醉穿刺阻滞中具有实用意义,能够解决临床上骶管麻醉定位困难的问题,同时也明显降低了骶管阻滞、骶管穿刺的并发症和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杨天明;赵路远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乳腺肿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0)、对照组(n=40),给予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术后疼痛程度.结果 护理满意度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对比显示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评分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评分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程度对比显示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较显著,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程春霞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分析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在此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数为100例,均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院进行心电图检查,利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进行研究,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则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检查.结果 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观察组患者的心电异常情况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动态心电图的检出效果较高,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有助于患者的及早确诊,确保及早治疗,保证其健康.

    作者:张素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慢性心力衰竭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建立及价值评析

    目的 研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临床路径的建立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诊疗的1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施行常规护理,Ⅱ组在护理中建立临床路径干预,观察评估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Ⅱ组相对Ⅰ组在服务总满意度上明显提高,达到98.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住院率相比,Ⅱ组相对Ⅰ组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中建立临床路径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再住院率,提升患者的服务体验,值得推荐.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益气温阳法治疗面瘫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益气温阳法在治疗面瘫疾病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面瘫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别为对照组(采用针刺疗法)64例,研究组(采用益气温阳疗法),治疗42天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意向性分可见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对照组82.8%,研究组为92.2%,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方案数据分析可见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4%,研究组为95.3%,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的患者满意度可见对照组为76.7%,研究组为93.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温阳法配合针灸疗法在治疗面瘫疾病时效果比传统针刺法更好,同时比传统法具有更高的患者满意度,因此在临床上值得推崇.

    作者:张敏;秦卫民;尹红斌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清热散结胶囊对急性湿疹患者皮损处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清热散结胶囊对急性湿疹患者皮损处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在北京华信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北京中医院及中日友好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急性湿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5例患者采用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药物,治疗组81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清热散结胶囊6粒/次,3次/天,疗程均为7~14天.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金葡菌菌落数减少值为63.95±27.56 cfu,对照组为50.59±30.66 cfu,两组的金葡菌菌落数减少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细菌学疗效总有效率为79%,对照组为52%,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散结胶囊对降低急性湿疹患者皮损处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许萌萌;王学艳;刘静;白彦萍;周冬梅;王昕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研究分期健康教育在骨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骨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分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骨外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围术期护理)和观察组(在围术期护理基础上联合分期健康教育护理),各40例.对比护理干预后对患者康复的促进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骨外科患者,在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分期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符雪梅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心内科临床护理中人性化服务效果评价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以及人们的生活节奏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病的患病率也不断的增加.心血管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对患者的心理、精神等方面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针对在人性化服务中出现的护理人员的缺失、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患者的心理压力过大、医院设备不齐全等问题,提出了增加护理人员的数量、加强道德建设、心理的护理、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让患者了解更多的心血管知识的改善措施,以期改善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人性化服务,从而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成海亮;姚洁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硼中子俘获法治疗癌症的分子机理

    为了探究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法处理肿瘤的分子机理,以锂离子化学为基础,本文发现锂离子虽然不能产生像氢键那样的结合力,在同族中但也有更近于氢而更远于钠、钾等离子的化学性质.它易与电负性大又有孤电子对的氮、氧等原子结合,与氢键的形成具有竟争性占位作用.因此,影响DNA双链的碱基配对,通过细胞周期检查站机制抑制癌细胞分裂,并且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了锂作为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对遗传、发育及健康方面的影响.

    作者:王孝恩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进展研究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是因为患者存在骨质疏松相关疾病而引发的,股骨颈骨折在老年人中比较多见,而且,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容易出现比较多的并发症症状,若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没有得到及时而有效的临床治疗,则容易发生缺血性坏死等情况,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健康及其生命均带来危害,所以,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开展尽早临床治疗十分关键.不过,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开展保守治疗时,因为患者需要保持比较长的卧床时间,易出现褥疮、肺炎等情况,而对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则能够促使其尽快下床活动,将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减少.然而,临床手术方式比较多,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也具有差异,所以,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需充分考虑其实际状况及病情进行手术方式的合理选用.本文通过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内固定手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关节置换手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骨瓣移植手术进行总结,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进展.

    作者:钱军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8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脏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前叶舒张期E峰速度、二尖瓣前叶舒张期E峰到室间隔之间的距离、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心脏康复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6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