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适护理对围术期肝癌病人负面情绪、症状困扰及睡眠质量的影响观察分析

刘娜娜;张艳芳

关键词:舒适护理, 围术期肝癌, 负面情绪, 症状困扰, 睡眠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舒适护理对围术期肝癌病人负面情绪、症状困扰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肝癌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照入院顺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舒适护理,并对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负面情绪、睡眠质量及不良症状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其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围术期肝癌病人给予舒适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降低临床不良症状发生率,提高患者睡眠质量,该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恢复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和探讨中医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恢复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常规奥扎格雷钠等西药治疗联合护理组)对照组和(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中医对症治疗联合中医护理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浆粘度以及全血粘度进行比较,同时对其CRP情况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治疗及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以及CRP评分比较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以及CRP评分分别为(1.67±0.16、4.62±0.36、16.03±7.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81±0.21、5.02±0.45、23.04±9.05),组间比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其血流变指标以及神经缺损情况,本次研究对其采用中医对症治疗联合中医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上应用.

    作者:康俊英;王松慧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予以蒙药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低于治疗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治疗组,组间表现出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行等优势,值得优先选择和推广.

    作者:孟山丹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PuRass模型预测PCNL术后感染风险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PuRass模型预测PCNL术后并发感染风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PuRass模型对拟行PCNL手术患者术前进行风险预测,与术后实际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预测与实际情况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应用PuRass模型对79例患者进行术前预测,结果显示高风险组患者17例,低风险组患者62例,术后实际并发感染15例,高风险组13例,低风险组2例,其中1例进展为尿源性脓毒血症,预测组与实际组无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uRass模型对PCNL术后并发感染的高风险患者预测价值较高,可作为高风险人群的术前预测工具.

    作者:栾光超;钱彪;王勤章;倪钊;李强;李应龙;王新敏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浅谈中医辨证施治头痛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辨证施治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血管性头痛患者8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比例两组临床疗效及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结果 观察组42例患者有40例用药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2例患者用药后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管性头痛采用中医辨证施治,能够对症下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大脑中动脉血液流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艳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超声引导下骶管麻醉的进展分析

    随着现代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诊断技术发展具有质的飞跃.超声检查技术应用范围日益广泛,除常规医学检查,同时应用于手术麻醉中.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无创、实时以及动态和可视化特点,逐渐受到患者、临床医师喜爱,并逐渐在麻醉工作中得到应用.高分辨率高清的彩色超声图像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在超声直视下借助超声检查技术的引导实施骶管定位和麻醉穿刺阻滞,穿刺阻滞过程更加精确和顺利,临床效果更好.超声引导技术在骶管定位和麻醉穿刺阻滞中具有实用意义,能够解决临床上骶管麻醉定位困难的问题,同时也明显降低了骶管阻滞、骶管穿刺的并发症和局麻药毒性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杨天明;赵路远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分析财务提高医院财务审计效率的方式

    医院的财务审计工作对医院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以及现实意义.它可以对医院财务状况提供安全保障,还能够加快医院的发展脚步,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制度.本文分析提高医院财务审计效率的有效方式,报告如下.

    作者:刘旭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中药热敷配合护理在治疗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对于颈椎病患者采用中药热敷联合系统护理对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影响.方法 2017年01月~2017年12月时间段内选择至我院住院部就诊的4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就诊的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神经营养治疗与常规护理,后者在相同基础上给予中药热敷联合系统护理,4周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临床疗效.结果 整体疗效中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0.0%(18/20)vs75.0%(15/20)(P=0.035);治疗4周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疼痛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4.4±1.1 vs 2.5±0.5,P=0.028);满意度评价观察组满意度为95%,对照组整体满意度为75.0%(P<0.05).结论 在对颈椎病患者进行诊疗护理过程中通过采用中药热敷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疼痛的程度,提高诊疗满意度,值得临床中借鉴和采用.

    作者:宁思涵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8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脏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射血分数、二尖瓣前叶舒张期E峰速度、二尖瓣前叶舒张期E峰到室间隔之间的距离、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心脏康复护理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超声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超声检测对冠心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以及非冠心病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高频体表超声检测所有患者的皮内血管舒张功能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对超声检测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组皮内血管舒张功能显著低于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显著大于非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内-中膜厚度的超声检测可为冠心病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韩照熠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进展

    支气管肺炎是属于呼吸内科中常见疾病之一,此类疾病好发人群之一为儿童,是属于儿科中常见疾病,医学又称之为小叶性肺炎,多见于3岁以下低龄儿童中,此类疾病发病时间较短,病情变化快,在常规治疗过程当中会带给医护人员较大困扰.疾病常常伴有发热、气促、咳嗽等状况发生.在本次实施治疗过程当中,配合相应护理措施实施,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紧张心情,配合后期治疗,本文就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研究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作者:农晓莲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布地奈德吸入剂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布地奈德吸入剂配合特布他林应用于哮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哮喘患者86例资料,通过支气管激发测试诊断,依据治疗用药不同划分为对照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对照组行布地奈德吸入剂,研究组在布地奈德基础配合行特布他林,比较两组症状缓和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咳嗽(6.12±1.12)d、喘憋(4.23±1.42)d、咯痰(3.87±1.07)d和哮鸣音(4.22±1.41)d的恢复情况短于对照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治疗率90.70%(39/43)相比较对照组72.09%(31/4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地奈德吸入剂与特布他林联合应用在哮喘治疗显著,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缩短,不适体征消失,具临床推广的价值.

    作者:李建;武婷婷;张兰芹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围手术期预防性用抗菌药物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各550例作为非干预组和干预组,通过干预措施,对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改进情况作对照研究.结果 通过药师干预,预防用药比率下降56.33%;切口感染率分别为0.75%、0.68%;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给药时机、使用疗程合理率显著高于非干预组.结论 干预措施对规范使用抗菌药物起到了显著成效,临床药师应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作者:高伟;胡佳惠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信息化延续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信息化延续护理在鼻咽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排列方式分组,将我院在2014年2月~2018年2月所撷取的8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信息化延续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心理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的数据对比为:92.5%、75%,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实行对比,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两组生理功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躯体疼痛评分、心理功能评分、心理职能评分比较,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放疗中,实施信息化延续护理干预,对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改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均存在积极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谢晓苏;张艳芳;李淑华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研究分期健康教育在骨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骨外科患者围术期护理中应用分期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骨外科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围术期护理)和观察组(在围术期护理基础上联合分期健康教育护理),各40例.对比护理干预后对患者康复的促进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骨外科患者,在围术期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分期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符雪梅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血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因素及保证准确性分析

    血常规检验是指对血液中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及白细胞分类,血小板(PLT)等相关数据进行计数分析.它是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检验应用范围广、利用率高,也是常用、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血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是:协助诊断、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监护治疗及判断预后等.在医疗技术水平迅速发展的时代,各项临床检验数据在不同病症的诊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临床作用,如今血、尿、便常规是各医院临床中用到的常规检验,其中血常规检查结果作为一项临床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受到了很多临床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

    作者:李健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与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以及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给予参照组CT超声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而研究组给予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 研究组的病灶完全消融率高于参照组,消融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年内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原发性肝癌的消融治疗中,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可有效提升完全消融率,减少并发症,缩短消融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

    作者:万欢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汉中市某三甲医院2006-2015年出院患者趋势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近十年住院患者年龄、职业构成,发现其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SQL查询语句,从电子病历首页库中提取2006-2015年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年龄及职业信息,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算不同年龄、职业构成比,采用x2检验、Sperman秩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29岁、30-44岁患者及工人、学生和干部患者构成逐年减少;0-14岁、60岁以上患者及农民患者构成逐年增加.结论 我院住院患者高发于60岁以上年龄段人群,农民群体构成在波动中上升.

    作者:刘磊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检查结果探究

    目的 探究恶性血液病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CT检查结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恶性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35例,对其进行CT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CT检查下,16例磨玻璃阴影、9例炎性浸润性实变、5例肺部多发结节、4例肿块合并多发结节、1例炎性实变、多发结节、肿块并存.19例CT晕征、8例空气新月征、5例肺叶段实变、2例支气管血管束、1例粟粒样结节.14例为曲霉菌、9白念珠菌、6热带念珠菌、4毛霉菌、2其他真菌.结论 恶性血液病患者及早的进行CT检查,可对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情况进一步明确,CT检查下该病存在特征性表现,临床值得借鉴.

    作者:洪新华;王玉玲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硼中子俘获法治疗癌症的分子机理

    为了探究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法处理肿瘤的分子机理,以锂离子化学为基础,本文发现锂离子虽然不能产生像氢键那样的结合力,在同族中但也有更近于氢而更远于钠、钾等离子的化学性质.它易与电负性大又有孤电子对的氮、氧等原子结合,与氢键的形成具有竟争性占位作用.因此,影响DNA双链的碱基配对,通过细胞周期检查站机制抑制癌细胞分裂,并且从分子水平上解释了锂作为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对遗传、发育及健康方面的影响.

    作者:王孝恩 刊期: 2018年第36期

  • TBL-CBL与PBL融合教学法在心胸外科见习课的应用

    心胸外科是一门实践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帮助学生从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是见习课的主要任务.传统的教学方法(LBL),以老师讲授教材内容,学生接受理论知识为主,对临床实践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及主动性.将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PBL)应用于心胸外科临床见习,不仅提高学生对临床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且更能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诊疗的能力.我院初步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尝试此方法,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戴磊;王永勇;陈铭伍;郭建极;阳诺;谭翔;许杨 刊期: 2018年第36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