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性急救措施在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谢慧英

关键词:综合性急救措施, 小儿, 热性惊厥, 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及总结临床上综合性急救措施对小儿热性惊厥护理上的应用价值,提高小儿热性惊厥的护理及急救治疗质量.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接诊的小儿热性惊厥患儿76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予以常规处理,干预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急救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病情变化,退热时间及惊厥控制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1)干预组患儿疗效(97.37%)高于常规组(84.21%),差异显著(P<0.05);(2)干预组患儿退热时间、惊厥控制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急救措施用于小儿热性惊厥发作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处理措施,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细节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细节管理在中药房管理中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1~6月的药品发放事件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中药管理措施,2017年7~12月的药品发放事件为实验组,采取细节管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种管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中药调剂时间、审核准确性、调配准确性、复核检查中发生的问题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细节管理的应用能够有效缩短调剂时间,提高审核、调配的准确性,降低复查中问题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用药合理性,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

    作者:周春巧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浅谈如何提高HIV初筛实验室的检测质量

    目的 通过质量控制来提高实验室的检测水平.方法 醇标法.结果 执行质量控制后检测结果更精确.结论 通过质量控制后明显提高了HIV初筛实验室的检测质量.

    作者:蒋春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应用解剖型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复杂型骨折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分析观察解剖型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复杂型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C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切开复位平行双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32例患者,经随访,肘关节伸直(14.5±1.46)度,屈曲(124.5±4.56)度.根据HSS评分,20例优,9例良,3例可,优良率达90.62%(29/32).X线复查,鹰嘴截骨与骨折处,呈膏性愈合状态,无伤口感染、骨不连、延迟愈合现象.术后,未见1例并发症患者.结论 C型肱骨远端骨折,应用解剖型双钢板,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智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植物多糖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植物多糖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多糖,并具有很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在医药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针对有关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初级结构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钱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NGFR/NF-κB/Nav1.5表达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Nav1.5、NGFR、NF-κB三种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临床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10~2017年胶质瘤患者石蜡包埋标本,21例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Nav1.5、NGFR及NF-κB三种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脑胶质瘤组织中NGFR及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Nav1.5、NGFR及NF-κB三种蛋白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患者临床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高级别(Ⅲ级、Ⅳ级)脑胶质瘤中Nav1.5、NGFRR及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级别(Ⅰ级、Ⅱ级)脑胶质瘤的Nav1.5、NGFR及NF-κB蛋白的表达水平,且与临床病理分级呈正相关(P<0.05).免疫荧光方法显示,高级别脑胶质瘤组织NGFR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低级别脑胶质瘤NGFR和NF-κB表达水平.结论 Nav1.5、NGFR及NF-κB三种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作者:张莹莹;冯光勇;吴明娜;帅煜;张贵海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各类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是临床常见病类型,为代谢性骨病变,典型表现为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下降,患者常伴随骨骼疼痛,较易发生骨折,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众,发病率更高.药物治疗是骨质疏松临床治疗的主要方式,临床用药种类较多,在抗骨质疏松发展,缓解患者痛苦,有重要作用.笔者就目前临床常用的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临床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借鉴.

    作者:喻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150例老年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注射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观察.结果 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对老年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极佳,能有效降低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次数以及发作持续的时间,该方法具有临床治疗意义,值得被广泛应用.

    作者:徐丽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血清中PCT与NSE及CRP检测在颅内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中PCT与NSE及CRP检测在颅内感染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颅内感染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员的血清降钙素原(PC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抗生素对颅内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比较两组血清PCT、NSE及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PCT、NSE 及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组患者血清PCT、NSE及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无效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PCT、NSE及CRP检测有助于对颅内感染患者的诊断,且对预后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双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预防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脂、血小板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预防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的效果及对血脂、血小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种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进行医治,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医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梗死发病率,以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血脂水平.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总胆国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LDL-C、T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氯吡格雷在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能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脑梗死发病率,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效果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效果.方法 在2017年1月~12月,选取我院新生)儿94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筛查通过率比对照组高,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给予新生儿人性化护理,能获得较好的听力筛查结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黎玉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对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治疗中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的应用效果探析

    目的 探讨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治疗中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17例.A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治疗,B组患者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B组的总有效率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治疗中阿司匹林结合氯吡格雷,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李强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人性化管理措施在控制妇产科护理风险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人性化管理在控制妇产科护理风险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的妇产科护理,实验组产妇在此基础上接受人性化管理,对比两组的产妇患病率、婴儿患病率、护理满意度和心理状况评分.结果 实验组的产妇患病率、婴儿患病率和心理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分娩前后对产妇实施人性化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护理风险,消除产妇的负面情绪,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患病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武稚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价值探究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 于2016年3月~2017年12月,选择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后,医疗器械的洗涤质量、包装水平以及灭菌质量均显著得到提升,效果好于实施优质护理之前.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开展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提升工作质量,并提高科室的满意度,因此优质护理干预在消毒供应中心推广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郁婷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水质快速检测方法与国标法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水质快速检测法和国标法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以寻找更优的水质检测方法.方法 随机选择个体水样本48份,将其中的10份个体水样混合,形成合成水样.再分别用国标法以及水质快速检测法对合成水样和个体水样进行检测,后分析二者的检测效果,得出结论.结果 对合成水样检测结果:用国标法检测的结果显示偏差低于9%,用水质快速检测法检测的结果显示偏差高于9%.对个体水样的检测结果:NH3、N3检测的相标准偏差为13.5%,国标法与快速检测法的平均偏差为11%;总铁的相标准偏差为22.6%,国标法与快速检测法的平均偏差为21.3%.结论 在对个体水样的检测中,国标法的精准度较水质快速检测法高,但后者更高效方便.在对合成水样的检测中,快速检测法的偏差高于国标法.因此在检测的过程中,可用水质快速检测法进行初步检查,而后采取更加精确的检测方法.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措施

    分析和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将入移植仓前后的感染预防与心理护理作为临床护理重点,避免患者发生跌倒等护理缺陷事件,并加强用药和输血护理.所有患者均植入成功,顺利出仓.

    作者:张晓姗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讨论急诊抢救重症哮喘联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效果及预后.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11~2016年9月我院急诊室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抢救,实验组则在急诊抢救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半小时后实验组患者的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重症哮喘的急诊治疗中,可同时给予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还有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樊武保;武春晖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科室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低分子肝素抗凝)和干预组(局部枸橼酸抗凝),各60例,对比两种方案的运用效果.结果 干预组患者出血或原有出血加重发生率及治疗后Ca2+水平较常规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出血风险.

    作者:赵枫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从我院患者中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腹腔镜手术患者,共抽取取126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施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并记录患者各个阶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每个时刻的心率差异比较小,并且平均每一时刻的动脉压高于对照组,然而在清醒时长以及定向力回复到原来状态的时长上,对照组比实验组长.这种差异符合统计学范畴(P<0.05).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运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小,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是一种对患者伤害较小的麻醉手段,在临床医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待于开发应用.

    作者:文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改善混合痔手术患者焦虑的影响

    目的 观察混合痔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实施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2015年5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4例混合痔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各42例.对两组混合痔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改善程度比较,观察组较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混合痔手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小容;陈红梅;郭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蒙医治疗特色与优势

    截至到目前为止,我国对非特异溃疡性肠炎病症还没有研制出临床诊治效果较好、药物副作用较少且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大肠是溃疡性肠炎的主要发病位置,同时对小肠、肝、胃等身体器官起到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蒙医在溃疡性肠炎疾病治疗方面的优势与特点,针对此病蒙医采取了整体与辩证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减轻了药物本身的副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希望能够为临床医学提供一些理论经验.

    作者:巴雅尔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