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肝炎患者临床应用的效果分析

甄艳民

关键词:重症肝炎, 综合护理干预, 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重症肝炎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70例重症肝炎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9月)分为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及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0%高于常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7.1%,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重症肝炎患者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力,保证了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与七氟醚吸入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从我院患者中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腹腔镜手术患者,共抽取取126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施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组采用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并记录患者各个阶段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每个时刻的心率差异比较小,并且平均每一时刻的动脉压高于对照组,然而在清醒时长以及定向力回复到原来状态的时长上,对照组比实验组长.这种差异符合统计学范畴(P<0.05).结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运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小,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是一种对患者伤害较小的麻醉手段,在临床医学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有待于开发应用.

    作者:文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情况.方法 择于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及患者年龄,分为老年组(实验组)和非老年组(参考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观察指标以及药物治疗使用的目标剂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58.65±5.50)mm、左心射血分数(40.40±8.52)%、PR期间(173.59±20.62) ms,与参考组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复杂,治疗难度较大,需使用心电监护,合理进行药物治疗.

    作者:路俊发;张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浅议加强医院卫生材料的管理

    医院卫生材料是医院经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医学用药的卫生材料品种越加的丰富,不断应用到越来越多的领域当中,这就使医院卫生材料的使用在医院管理成本支出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对于医院卫生材料的管理已经是各医院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针对卫生材料的管理方式也需要不断创新新方法,改变固有的策略,控制好卫生材料的管理,以更好的完成医院的各项工作.

    作者:王红宇;尹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特殊血液成分的临床使用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我市特殊血液成分的临床使用情况,针对性的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血,降低输血风险,确保输血安全.方法 调查我市十一县(区)特殊血液成分使用情况,结合2013年~2017年特殊血液成分供应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我市特殊血液成分使用滞后,60%~76%的医疗机构从未使用过血小板,个别医疗机构没有使用过冷沉淀凝血因子,部分机医疗机构冷沉淀凝血因子全年使用量不足50 U.结论 大多数医疗机构血液品种单一,只会使用悬浮红细胞和血浆,停留在起步水平,输血没有针对性.血站应有针对性加强对医疗机构特殊成分血液宣传指导.

    作者:申静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采用地西他滨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应用地西他滨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地西他滨治疗,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6例患者中,病情完全缓解患者有3例(占18.75%),患者经两个疗程治疗后,病情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患者6例(占37.5%);病情稳定患者有4例(25%),病情进展患者有3例(占18.75%),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13/16).在治疗期间有3例患者发生感染,所占比例为18.75%,其中1例为肺部感染,1例腹腔感染,1例为合并感染,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后,病情好转;7例患者出现总行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占43.75%;1例出现药物性肝损害,占6.25%;5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占31.25%,出现骨髓抑制患者有4例,占25%.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应用地西他滨治疗,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俊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真武汤加减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脾肾阳虚型恶性腹水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真武汤加减联合腹腔灌注化疗治疗脾肾阳虚型恶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脾肾阳虚型恶性腹水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综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予真武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脾肾阳虚型恶性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结果 实验组脾肾阳虚型恶性腹水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明显优于对照组脾肾阳虚型恶性腹水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脾肾阳虚型恶性腹水患者之间对比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真武汤加减联合腹腔灌注化疗能提高脾肾阳虚型恶性腹水控制率,提高机体免疫力,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为斌;谭国生;孙德燕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强化教育在促进肿瘤科临床实习护生手卫生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实行强化手卫生教育干预对肿瘤科护理实习学生手卫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际执行情况及感控意识培养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196例作为研究对象,学历层次包含中专47名,大专83名,本科66名,给予强化手卫生相关教育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手卫生认知对比、行为自评及七步洗手法考试情况进行调查及评价.结果 肿瘤科科护理实习生手卫生认知对比、行为自评及七步洗手法考试合格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强化教育干预能提高护理实习生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度及手卫生行为的依从性.

    作者:李文博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雷公藤的药理基础及其制剂的进展

    目的 分析雷公藤的药理基础以及制剂学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药学工作者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整理了近20年国内外有关雷公藤的研究文献.结果 近年来,药学水平的发展迅速,雷公藤的药理基础及其制剂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结论 对雷公藤的药理机制、重要成分以及制剂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利于研制出毒副作用较小、药效较强的雷公藤新型制剂.

    作者:常英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青霉素V钾片联合穿黄清热胶囊用药7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青霉素V钾片联合穿黄清热胶囊联合用药对细菌感染类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10月我门诊治疗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患者予以统计分析.患者主要分布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五官科等细菌感染类痰病.78例患者在专科用药治疗基础上,使用青霉素V钾片联合穿黄清热胶囊治疗,以3~7天、8~15天为阶段统计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结果 78例患者使用青霉素V钾片和穿黄清热胶囊联合用药,经3~15天的治疗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100%,青霉素V钾片的过敏率为0%.结论 使用好医生抗之峰青霉素V钾片和穿黄清热胶囊联合用药临床疗效确切,效果显著,能大幅提高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相春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卡托普利治疗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48例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卡托普利治疗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24例患者服用卡托普利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24例服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75%,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卡托普利对治疗高原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促进患者健康.

    作者:更松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基层中医全科医师的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中医全科的发展速度较慢,全科医师在人数上还是不够,而基层中医全科医师的数量更是少之又少,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医疗服务的标准要求.如伺加强中医全科医师的培训工作,创建中医全科医师团队,对现阶段基层中医全科医师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卫生服务,是目前基层中医全科医师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作者:裘向珂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放疗对鼻咽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脾多肽注射液联合放疗对鼻咽癌患者免疫功能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适形调强放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脾多肽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毒副作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CD4+、CD8+、CD4/CDs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液毒性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多肽注射液有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的影响.

    作者:李维娜;高学珍;兰胜民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成本效果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片的疗效与成本效果.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选取96例,将其分为两组,替米沙坦片为对照组患者治疗药物,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为观察组治疗药物,对比两组成本与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P> 0.05;观察组C/E低于对照组,平衡成本更低,P<0.05.结论 替米沙坦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均能够用来对原发性高血压进行有效治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成本效果比更低.

    作者:赵兴虎;薛姣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4种靶向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4种靶向抗肿瘤药物在临床中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四川省肿瘤医院2015年8~2016年12月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通过对患者使用阿昔替尼、厄洛替尼、利妥昔单抗和曲妥珠单抗等4种靶向抗肿瘤药物,将终产生的不良反应与ADR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应用得出,阿昔替尼、厄洛替尼、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4%,26.7%,8.8%,14.3%.其中使用阿昔替尼主要会产生腹泻、高血压等不良反应,使用厄洛替尼主要会皮疹和甲沟炎等不良反应,使用利妥昔单抗主要会产生过敏和感染等不良反应,使用曲妥珠单抗也会产生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 不同靶向抗肿瘤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不良反应.临床药师应持续关注恶性肿瘤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对其中产生的严重不良反应进行及时处理,以保障靶向抗肿瘤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提高终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魏国芯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乌司他丁结合生长抑素在老年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究乌司他丁结合生长抑素在老年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进入本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参照组(经生长抑素治疗)与观察组(经乌司他丁+生长抑素),各43例,回顾分析两组疗效及炎性指标.结果 观察组、参照组治疗总有疗效分别为95.35% (41/43)、79.07%(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辆组TNF-α、IL-6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TNF-α、IL-6指标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程度比参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老年急性胰腺炎建议采用乌司他丁结合生长抑素,有效抑制炎性反应,疗效确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张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氟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成本效果

    目的 探析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接受氟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的成本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本中心定期随访的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前组接受氟伐他汀治疗,后组接受辛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氟伐他汀与辛伐他汀都能有效改善血脂TC、TG、LDL-C水平,氟伐他汀治疗成本更低.结论 氟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效果相当,不过氟伐他汀治疗成本更低,更值得推广.

    作者:薛姣;赵兴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护理全程健康宣教在健康体检中的实施方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护理全程健康宣教在健康体检中的实施.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体检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研究,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护理全程健康宣教,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健康知晓率及发病情况.结果 健康宣教前,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宣教后,观察组健康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身体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体检中,护理全程健康宣教的效果非常明显,其有助于帮助人们了解自身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魏蕾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结合进行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结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青海省玉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单纯奥美拉唑治疗、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结合治疗,比较疗效.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奥美拉唑和多潘立酮结合治疗的效果良好.

    作者:安国珍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关于多媒体技术在皮肤病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医学教学领域也不例外,在皮肤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多媒体技术在文本和图表、图片和视频、见习过程中以及促进课堂讨论四个皮肤病教学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作者:瞿云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西安141医院收治的溶栓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效果将其划分为无效组与有效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卒中史等.结果 依照单因素分析,有效组患者发病到溶栓治疗时间相较于无效组来说更短,有效组患者的高血压史及糖尿病史等实际占据的比重相较于无效组患者来说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照多因素分析,发病至溶栓治疗的时间、糖尿病史、动脉狭窄等均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这可视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越长,合并糖尿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作者:董延慧;罗国刚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