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

朱佩强

关键词:临床医学, 血液细胞检验, 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 分析和探究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方法 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了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血液细胞检验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分析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结果 在室温和低温条件下,与0.5 h相比,2 h和5 h的检验结果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指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同时抗凝剂比例越高,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等水平越低,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血液细胞检验过程中,需要对血液样本的存放温度、时间和抗凝剂比例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外界环境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血液细胞检验质量,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及康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我院从2014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实验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治疗28d.然后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临床效果,并观察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 通过治疗,实验组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用西替利嗪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实验组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用西替利嗪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可知,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疗效明显,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改善患者的健康治疗,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陶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手术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目的 通过对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200例手术患者术后回访跟踪,对患者的年龄段、BMI指数、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体位5个因素与术中压疮发生概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越大发生术中压疮的几率越大,全麻相比椎管内麻醉和局麻发生术中压疮的几率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手术时间长、仰卧位是容易发生术中压疮的高危因素,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马娟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效果评价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效果以及价值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52例护理人员纳入到对照组中,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52例护理人员纳入到研究组中,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药物外漏、贵重医疗设备受损、手术物品准备不完善、急救箱药品不全、漏签医嘱以及手术室机械设备不符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出许多,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之中,不仅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同时也能够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小儿免疫性疾病的新诊断标准和治疗研究进展

    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得人们对于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类免疫性疾病的防范措施和治疗手段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李月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有效性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8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和运动指导,二甲双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糖耐量异常治疗效果;糖耐量异常纠正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BMI.结果二甲双胍组糖耐量异常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组糖耐量异常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BMI相近,P>0.05;干预后二甲双胍组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BMI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有效性高,可改善患者空腹血糖和糖耐量,降低BMI,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周承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移动教学在生物信息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

    随着移动网络工具的普及,大学课堂教学也相应做出了改革,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和高效性.本文以生物信息学课程改革为例,把移动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模式做了比较,试验结果证明,移动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加强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为院校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作者:王玉林;胡祖权;叶远浓;唐福州;王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接受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 .结果本组94例患者,手术病理诊断,59个良性结节,42例恶性结节.二维超声诊断,45个良性结节,31个恶性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7个良性结节,32个恶性结节.联合诊断,55个良性结节,39个恶性结节.经比较,联合诊断的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P<0.05).结论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联合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相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麻杏石甘汤加减加穴位帖敷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7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加穴位帖敷治疗70例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0例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给观察组患者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加穴位帖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60.00%)以及治疗有效率(94.29%)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31.34%)和治疗有效率(74.29%),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老年支气管肺炎患者时,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加穴位帖敷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此种治疗方法有着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普米克雾化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普米克雾化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者20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普米克雾化联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普米克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观察,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差异非常明显,可进行比较.结论 普米克雾化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有非常好的效果,有效率高,且没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燕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药品商品名与通用名知晓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对药品商品名与通用名程度.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设置问卷项目,采用针对性抽样方法,对门诊患者中的不同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年龄、学历、医学背景会影响患者对药品商品名的理解,能正确理解药品通用名含义患者比例普遍偏低.患者可接受相同通用名药品替代的比例随学历增加而增加,大专及以上患者46.88%可接受相同通用名药品替代.小学及以下学历患者完全依赖于医师.相同药品通用名不同厂家可导致重复用药.结论 患者对于药品商品名与通用名的含义普遍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需要加强对药品通用名的普及宣传.患者对图相同通用名药物的替换接受程度不高,其原因可能为对药品疗效存在顾虑,因此药品一致性评价至关重要.患者由于相同通用名不同商品名可能导致重复用药,无论在医院或零售药店均需要加强临床药师或者执业药师药物咨询岗位的作用.

    作者:徐佳;韩永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对咖啡因制毒现场未知样品进行勘查并快速检测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咖啡因及其添加物的红外谱图库;并利用此红外谱图库对咖啡因的常见疑似物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通过分析比对疑似毒品检验物红外光谱图与标准品红外谱图库,能够取得良好的鉴别效果.

    作者:白冰;石玉晓;张高勤;刘润轩;乔亚杰;杨飞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观察美罗华结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治的肿瘤患者76例,以数字随机划分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比较组,比较组的38例患者采用CHOP方案治疗,治疗组38例患者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比较组,比较两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应用于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苏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对肾功能影响探讨

    目的 观察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对照组(n=52).观察组采用缬沙坦分散片、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肾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对比为:96.15%、78.85%,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24h尿量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采用缬沙坦分散片、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并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胡双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时间护理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究在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中运用时间护理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对患儿病情情况及早期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所收治的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50例,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时间护理联合唇舌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三个月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中应用时间护理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对恢复患者语言功能具有明显效果,该方法值得被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婧雯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财务分析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不但能够提升医院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而且有助于推进医院的健康和稳定发展.本文将探讨在医院经济管理过程中实施财务分析的目的 、内容、方法 、作用,以体现其重要性.

    作者:吕志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价值研究

    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产生的血流感染上的价值,提升我单位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依照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进行集束化护理.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 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和患者满意程度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中能够显著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对患者健康有积极作用.

    作者:崔向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60例;2016年2月18日~2017年5月25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2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影响,值得研究.

    作者:王海霞;李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在急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 分析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在急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78例急性胃炎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奥美拉唑和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实验组(48例)予以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恶心呕吐(2.30±1.00)d、腹部饱胀(2.04±1.30)d、胃痛(1.30±1.00)d维持时间显著更短(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率6.25%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将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应用于急性胃炎患者中,不仅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且显著降低其不良反应,值得于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治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Orem自护理论在脑梗塞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Orem自护理论在脑梗塞偏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01月~2017年06月诊断为脑梗塞伴偏瘫的患者120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Orem自护理论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出院时的运动功能、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实验组自我护理能力在4个维度较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实验组在心理功能评分、物质生活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社会功能评分、总体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脑梗塞偏瘫患者使用Orem自护理论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且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护理效果也得到明显提高与改善,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胡雪;仓艳红;潘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上半年(1~6月)未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就诊的患者共80例为未实施组,以2015年下半年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之后的84例患者为实施组,比较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整体质量评价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着显著效果,能降低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刘恒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