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价值研究

崔向莉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 研究集束化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导管产生的血流感染上的价值,提升我单位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上述患者依照数字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2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进行集束化护理.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满意程度.结果 在进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和患者满意程度的比较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中能够显著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对患者健康有积极作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对肾功能影响探讨

    目的 观察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对照组(n=52).观察组采用缬沙坦分散片、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肾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对比为:96.15%、78.85%,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24h尿量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采用缬沙坦分散片、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并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胡双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尿道下裂患儿围手术期留置导尿管的精细化护理

    目的 探讨对围手术期留置导尿管的尿道下裂患儿治疗的过程中,运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7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25例围手术期留置导尿管的尿道下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的过程中加以精细化的护理,在患儿手术结束以后,由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半年的随访,统计出护理治疗的效果.结果 25例患儿中有21例患儿已经彻底恢复,2例患儿术后出现尿瘘,1例患儿出现尿道狭窄,1例患儿出现尿道憩室,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意外拔管,治愈率达到84.00%.结论 对围手术期留置导尿管的尿道下裂患儿治疗的过程中,运用精细化护理的方式有着极佳的效果,可以降低患儿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同时还可以缓解患儿在接受治疗期间的痛苦,加快患儿的恢复时间,因此此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刘慧馨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药剂师在医院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

    目的 药剂师在医院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 对照组来自我院药剂师介入干预前(2015年11月~2016年10月)接收的45例患者,干预组来自我院药剂师介入干预后(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接收的45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及用药依从率.结果 药剂师介入干预后,干预组不合用用药发生率为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8%,P=0.044;干预组用药依从率为9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P=0.014.结论 药剂师介入医院临床用药中,可以有效降低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管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效果评价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效果以及价值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52例护理人员纳入到对照组中,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52例护理人员纳入到研究组中,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药物外漏、贵重医疗设备受损、手术物品准备不完善、急救箱药品不全、漏签医嘱以及手术室机械设备不符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出许多,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之中,不仅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同时也能够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判断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意义

    目的 探索分析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判断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1例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55例)、存活组(36例),同时取我院体检的4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对3组患者均动态监测降钙素原.结果 3组患者初始PCT值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1).PCT预测病死率的灵敏度为0.66,特异度为0.7.死亡组患者初始PCT与住院时间存在负相关,治疗后,PCT值下降≥80%这生存率越高.结论 通过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判断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常显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评价

    目的 对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100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抗结核化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用药治疗2、3、5、8月后的痰菌阴转率、不良反应出现率及病灶吸收率.结果 观察组在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两组形成明显的差异,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 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化疗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增强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采用清瘟败毒饮加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58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疗效为75.8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55%,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明显比对照组的31.03%低,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对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采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在临床领域不断推广采纳.

    作者:李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与鉴定

    目的 培养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并进行鉴定,为大鼠疾病模型的干细胞移植治疗提供可靠的细胞来源.方法 采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CD29、CD45;对培养细胞进行成脂、成骨诱导分化,检测细胞的分化能力.结果 细胞生长良好,形态呈梭性,表面标志CD29的阳性率达99.43%,CD45的阳性率为3.23%,有成骨和成脂肪的多向分化能力,符合BMSCs的特点.结论 全骨髓贴壁法培养BMSCs的方法简便易行,培养的细胞可用于实验大鼠的移植治疗,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马思遥;杨帅兵;岳晓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60例;2016年2月18日~2017年5月25日,后对收取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2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影响,值得研究.

    作者:王海霞;李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结核丸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结核丸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选取12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分组、平行对照的方式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结核丸进行治疗.于治疗6个月后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信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结果 强化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咳嗽、盗汗、呼吸困难、乏力、胸痛等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痰抗酸杆菌涂片阴性与痰结核分支杆菌培养阴性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X光检验结果表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与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口服结核丸并未改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 结核丸辅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效果确切,与多种药物能够发生协同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肺结核的中成药.

    作者:李凌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以我院从2014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实验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治疗28d.然后比较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临床效果,并观察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结果 通过治疗,实验组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用西替利嗪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实验组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用西替利嗪治疗的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研究可知,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疗效明显,对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改善患者的健康治疗,且安全性更高.

    作者:陶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观察美罗华结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分析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医治的肿瘤患者76例,以数字随机划分的方法分为治疗组与比较组,比较组的38例患者采用CHOP方案治疗,治疗组38例患者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比较组,比较两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应用于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其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苏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在急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 分析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在急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接收的78例急性胃炎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奥美拉唑和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治疗,实验组(48例)予以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恶心呕吐(2.30±1.00)d、腹部饱胀(2.04±1.30)d、胃痛(1.30±1.00)d维持时间显著更短(P<0.05);实验组总不良反应率6.25%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 将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应用于急性胃炎患者中,不仅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且显著降低其不良反应,值得于临床中推广.

    作者:杨治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时使用奥美拉唑的效果.方法 收集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共15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治疗药物为法莫替丁,观察组治疗药物为奥美拉唑,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08%,x2=10.078,P=0.002.结论 在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奥美拉唑能够优化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泓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二维超声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分析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接受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 .结果本组94例患者,手术病理诊断,59个良性结节,42例恶性结节.二维超声诊断,45个良性结节,31个恶性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7个良性结节,32个恶性结节.联合诊断,55个良性结节,39个恶性结节.经比较,联合诊断的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P<0.05).结论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联合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相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手术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

    目的 通过对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200例手术患者术后回访跟踪,对患者的年龄段、BMI指数、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手术体位5个因素与术中压疮发生概率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年龄越大发生术中压疮的几率越大,全麻相比椎管内麻醉和局麻发生术中压疮的几率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手术时间长、仰卧位是容易发生术中压疮的高危因素,经卡方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马娟婷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后遗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调节血液粘度来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研究.方法 实验材料来源于2015年1月~10月,因脑梗塞而在医院住院的64例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观察组(中药和西药配合治疗)和实验对照组(只采用西药治疗).分别统计并对比实验观察组和实验对照组中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包括患者的症状表现、患者体内的血液指标、患者的治疗率.结果 从实验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中患者的症状表现较轻,其血液成分(血细胞比容以及血浆粘度等)水平较低,治疗率高达90.63%,对于组间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以调节患者体内的血液粘度进而改善脑梗塞症状.

    作者:李建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有效性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5月80例糖耐量异常患者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和运动指导,二甲双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糖耐量异常治疗效果;糖耐量异常纠正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BMI.结果二甲双胍组糖耐量异常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二甲双胍组糖耐量异常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BMI相近,P>0.05;干预后二甲双胍组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BMI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的有效性高,可改善患者空腹血糖和糖耐量,降低BMI,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周承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财务分析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分析方法

    财务分析不但能够提升医院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而且有助于推进医院的健康和稳定发展.本文将探讨在医院经济管理过程中实施财务分析的目的 、内容、方法 、作用,以体现其重要性.

    作者:吕志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实施手术室细节管理的患者862例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未实施手术室管理患者759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感染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1年内患者术后感染率为0.58%,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为2.8%,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室实施细节管理显著降低了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可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高青 刊期: 2018年第03期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