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逢春;寇烤;陈永军;孙晓虎;郎勇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时使用奥美拉唑的效果.方法 收集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共15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治疗药物为法莫替丁,观察组治疗药物为奥美拉唑,将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3.08%,x2=10.078,P=0.002.结论 在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奥美拉唑能够优化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泓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站采血工作中细节管理的实际效果.方法 从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血站献血的5225例献血人员中抽取42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3例,观察组在采血工作中实施细节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采血管理,对比两组满意情况、采血质量合格情况及差错情况.结果 观察组满意率、采血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错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在血站采血工作中实施细节管理可有效提高采血工作质量及献血人员的满意度,降低差错发生率,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迟爱娟;慕岩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采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效果以及价值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未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52例护理人员纳入到对照组中,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52例护理人员纳入到研究组中,对两组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药物外漏、贵重医疗设备受损、手术物品准备不完善、急救箱药品不全、漏签医嘱以及手术室机械设备不符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出许多,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将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之中,不仅可以提升护理质量和水平,同时也能够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院感管理工作一直是基层医院管理的薄弱环节,在大家眼里,工作比较滞后,拖医疗工作的后腿.然而,尽管我院是一所二级医院,经过院感科近几年不懈的努力,制定一系列的对策如开发领导、培训职工、完善制度规范、学会借力督查考核,真正做到质量持续改进,将感控工作落于实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作者:杨素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中西医结合调节血液粘度来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研究.方法 实验材料来源于2015年1月~10月,因脑梗塞而在医院住院的64例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划分为实验观察组(中药和西药配合治疗)和实验对照组(只采用西药治疗).分别统计并对比实验观察组和实验对照组中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包括患者的症状表现、患者体内的血液指标、患者的治疗率.结果 从实验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中患者的症状表现较轻,其血液成分(血细胞比容以及血浆粘度等)水平较低,治疗率高达90.63%,对于组间的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可以调节患者体内的血液粘度进而改善脑梗塞症状.
作者:李建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索分析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判断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1例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死亡组(55例)、存活组(36例),同时取我院体检的42例正常对照组患者.对3组患者均动态监测降钙素原.结果 3组患者初始PCT值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1).PCT预测病死率的灵敏度为0.66,特异度为0.7.死亡组患者初始PCT与住院时间存在负相关,治疗后,PCT值下降≥80%这生存率越高.结论 通过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判断细菌性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常显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随着移动网络工具的普及,大学课堂教学也相应做出了改革,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和高效性.本文以生物信息学课程改革为例,把移动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模式做了比较,试验结果证明,移动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实践兴趣、加强师生互动、提升教学效果,为院校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作者:王玉林;胡祖权;叶远浓;唐福州;王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资阳区结核病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肺结核及制定肺结核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资阳区2011-2015年结核病登记报告系统中新发肺结核患者资料及区统计局报告的人口学资料,并对其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资阳区2011-2015年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527例,年发病率71.61/10万,5年间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33,P=0.504);2011-2015年共发现报告涂阳肺结核患者638例,年发病率为29.92/10万,5年间新涂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24,P=0.658).新发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肺结核发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46.361,P<0.001;x2=108.290,P<0.001);新发活动性肺结核和涂阳肺结核患者以20~29岁年组段(24.16%,28.99%)、农民(85.29%,91.07%)占比例高;乡镇活动性肺结核及涂阳肺结核发病率均高于街道办事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747,P<0.001;x2=73.462,P<0.001).结论 我区肺结核疫情仍比较严重,农村青壮年、中老年人群为结核病防控重点人群;需要政府加强重视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各级业务防控网络积极落实DOTS策略,控制结核病疫情.
作者:邓振钦;龚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和炎性因子水平与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EIASA法测定乳腺癌患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和炎性因子IFN-γ,IL-6的水平.结果 乳腺癌组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低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炎性因子水平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临床分期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与乳腺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维生素D可能通过调节炎性因子发挥作用.
作者:李晶;崔慧林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分散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患者就诊时间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2)、对照组(n=52).观察组采用缬沙坦分散片、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分散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肾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数据对比为:96.15%、78.85%,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血尿素氮BUN、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24h尿量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中,采用缬沙坦分散片、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治疗,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并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胡双翼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普米克雾化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病患者20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患儿采用普米克雾化联合孟鲁司特进行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普米克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临床观察,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5%,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差异非常明显,可进行比较.结论 普米克雾化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有非常好的效果,有效率高,且没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燕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分析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接受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分析影像学检查结果 .结果本组94例患者,手术病理诊断,59个良性结节,42例恶性结节.二维超声诊断,45个良性结节,31个恶性结节.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47个良性结节,32个恶性结节.联合诊断,55个良性结节,39个恶性结节.经比较,联合诊断的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率(P<0.05).结论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联合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相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采用清瘟败毒饮加减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58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方式,予以观察组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总疗效为75.8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55%,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明显比对照组的31.03%低,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 对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采用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在临床领域不断推广采纳.
作者:李琴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社会的发展进步使得人们对于人口质量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类免疫性疾病的防范措施和治疗手段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李月荣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基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全新色谱技术方式,其在许多领域的检验中均有所应用.对此,为了更好的明确高效液相色谱的技术优势,本文详细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食品药品检验中的应用.
作者:杨腾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对比酒精性消化溃疡经不同药物(兰索拉唑、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方法 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6.6%,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16.6%,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酒精性消化溃疡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的效果优于奥美拉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铭祥 刊期: 2018年第03期
通过查阅不同术式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文献报道,讨论当前低位直肠癌手术的研究现状.虽然直肠癌根治术已被证实安全可行,但不同术式对排便功能的影响亦各不相同.腹腔镜的应用已被证实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同的排便控制力,但关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长期排便功能随访结果有限.近年来,部分学者将达芬奇机器人应用于低位直肠癌的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作者:李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以2015年上半年(1~6月)未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就诊的患者共80例为未实施组,以2015年下半年实施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之后的84例患者为实施组,比较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前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整体质量评价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有着显著效果,能降低风险事件,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刘恒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对采用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医院2016年收治的接受雾化吸入治疗的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此50例患者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措施,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综合护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后,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护理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的差异非常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结论 在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提高治疗质量,还可以促进患者痊愈,提高满意度,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谢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实施手术室细节管理的患者862例为观察组,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未实施手术室管理患者759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感染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1年内患者术后感染率为0.58%,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为2.8%,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室实施细节管理显著降低了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可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广泛应用.
作者:高青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