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鹏;张国君;蔡立新;遇涛;李勇杰
目的:探讨早孕期妊娠反应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关系,从FD的角度来认识早孕反应.方法:按照FD罗马Ⅲ标准纳入126例符合条件的早孕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分为轻、中、重度组各63、41和22例,基本症状为有早孕反应特征的恶心、呕吐、厌食、反酸和有FD特征的上腹痛、上腹烧灼、早饱、餐后饱胀.比较各组患者近3个月的症状发作程度和频率与受教育、职业及经济状况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对重度患者作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查.结果:中、重度患者中FD 4种基本症状发生比例高于轻度患者(P<0.05).重度患者的年龄大、妊娠次数少、妊娠和病程时间均较短,而轻、中度患者间无明显差异.3组β-HCG均在正常范围,入选患者均存在与FD发生背景相关的精神-心理-社会生物背景.结论:早孕期妊娠反应与FD的病理生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廖常奎;胡红 刊期: 2012年第13期
在学术界,有关癫痫和癫痫综合征的分类一直以来都是大家热议的历久弥新的重要话题.分类是癫痫一切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基石,围绕分类做出的任何更新都将会对基础和临床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 Epilepsy,ILAE)的分类体系,还是用于癫痫术前评估的发作症状学分类(Semiological Seizure Classification,SSC)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些体系都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力图能够完美而真实地反映癫痫的全貌.
作者:秦兵;段现来;廖卫平;臼井直敬;寺田清人;井上有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认识大脑皮层的功能,尽大可能保护皮层功能是神经外科追求的基本目标之一.这一点在功能神经外科.尤其是癫痫外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切除癫痫灶与保护脑功能是癫痫外科的两大主题.精准的癫痫灶定位和皮层功能区定位是癫痫外科手术成功的前提.Penfield医生1954年出版的第一部关于癫痫的专著就定名为>,足见研究大脑皮层功能对于癫痫外科的重要性.其中,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更受到格外关注,为此,Penfield在1959年出版了他的另一部专著(Speech and brain-mechanisms>>,详细论述了包括语言在内的大脑皮层功能的定位与术中保护.
作者:遇涛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癫痫(epilepsy)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出现的发作性疾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表现.癫痫发作(seizure)是由大脑灰质神经元反复异常的阵发性超同步化放电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目前我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每年发病人数以40万递增,其中2/3为儿童.癫痫的病因分为特发性、症状性和隐源性.症状性癫痫由已知的脑病变引起,包括脑的器质性、结构性病变,或生化代谢紊乱等原因.隐源性癫痫指根据当前的知识和技术不能找到结构或生化方面的原因.特发性癫痫指除可能与遗传性癫痫易感有关外,无其他可寻的病因.
作者:翟琼香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分析广东省中医院喹诺酮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并进行多基因聚类分析,了解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利用Primer Premier 5软件设计11对喹诺酮耐药基因,利用PCR技术对52株喹诺酮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析,并利用Cross Checker 和ntsys软件进行多基因聚类分析.结果:PCR扩增结果:52株均有parC基因和parE基因、48株有gyrA基因、40株有gyrB基因、10株有Aac(6')-Ib基因、1株有qnrA基因,其余未检出;多基因聚类分析显示,主要还是以染色体介导的耐药性基因突变为主.结论:52株鲍曼不动杆菌耐抗菌药物种类广泛,耐药水平高;ICU或许已成为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传播的一个重要枢纽.
作者:马艳;张伟铮;杜任生;余欢度;鄂顺梅;屈平华;陈茶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对胎儿染色体的产前诊断进行临床分析,观察胎儿染色体的异常情况,并对产前各诊断指彳正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就2006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 108例孕妇进行回顾分析,为患者进行羊膜腔的穿刺手术或脐带血管的穿刺手术,抽取胎儿的羊水或脐带血,分析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40例染色体出现异常,占总受检人数的3.6%,其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18例,占45.0%,染色体三体为主要异常核型有16例.染色体结构发生异常22例,占55.O%.在208例高龄(≥35岁)孕妇中,10例出现染色体三体,检出率为4.8%.在900例35岁以下的孕妇中,8例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检出率为0.9%.两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培养胎儿的羊水细胞、脐血细胞以及分析胎儿染色体的核型,能更为准确地检测出染色体的异常情况,提高其检出率,降低染色体病胎儿的出生率,对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有重要作用.
作者:潘倩莹;孙筱放;孔舒;郑育红;黎青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分析探讨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NT)的MR及CT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4例DNT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14例患者均经常规MR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其中4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14例患者均以癫痫发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表现,平均病程为7年.影像上病变主要累及幕上大脑半球脑灰质,位于额叶7例,颞叶4例,顶叶2例,枕叶1例,影像上病灶形态呈三角形、椭圆形及脑回状,部分病灶内见分隔;MR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病灶周围未见明显水肿信号,无明显占位,9例病灶见多囊分隔,5例呈单囊改变,增强扫描大部分病灶未见明显强化或见轻度分隔样强化;CT表现为局限性低密度灶,边界尚清,病灶内未见钙化,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结论:DNT影像学表现较具有特征性,结合临床及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在术前一般都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
作者:周建辉;章绪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的优势.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1年1月我科住院的10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非选择组52例行桡动脉穿刺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选择组48例行桡动脉穿刺选择性造影,观察两组手术在接受X线照射时间、操作时间、对比剂用量及并发症、确诊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选择组总计17例患者未完成选择性肾动脉造影.两组在x线照射时间[(1.02±0.26)min VS (2.62±0.37)minn]、手术操作时间[(3.16±0.46)min VS.(12.80±3.61)min]、对比剂用量[(20.12±5.35)mL VS.(38.16±8.78)mL]、确诊率(100% VS.64.58%)比较上,非选择组均明显优于选择组,并发症(3.85%VS.4.1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桡动脉路径非选择性肾动脉造影在X线照射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并发症、确诊率方面存在优势.
作者:梁文学;王飞;杨鸿英;王勇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致病因子OipA与胃癌组织中p53、ras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OipA在胃癌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60例胃癌组织为实验标本,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OipA,根据和OipA检测结果将其分为Hp感染阴性组(第1组)、Hp感染阳性且OipA阴性组(第2组)和Hp感染阳性且OipA阳性组(第3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胃癌组织中p53、ras蛋白的表达.结果:第3组的p53、ras 蛋白表达总阳性率和各等级表达量均高于第1组和第2组;其中第3组的p53蛋白表达总阳性率与第1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第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的ras蛋白表达总阳性率与委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组的p53、ras蛋白各等级表达量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1组与第2组的p53、ras蛋白表达和各等级表达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致病因子OipA增加胃癌组织中p53、ras蛋白的表达,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作者:吴文朝;徐雷鸣;赖运庆;文丽彬;汤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胶囊对长期口服阿司匹林老年患者上消化道黏膜的保护作用,为临床医生选择佳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泮托拉唑胶囊和奥美拉唑片口服,分析对比两组的胃镜下黏膜损伤、阿司匹林相关性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情况及药物的耐受性.结果:两组患者胃镜下黏膜损伤及阿司匹林相关性消化不良症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药物耐受性均为良好.结论:泮托拉唑胶囊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因长期口服阿司匹林所致上消化道黏膜损伤;对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选择PPI类胃黏膜保护剂时可首选泮托拉唑胶囊.
作者:王晓林;熊枝繁;曹仕琼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癫痫是神经系统第二大疾病,患病率为4‰~7‰,目前全球约有5 000万癫痫患者,我国癫痫患者人数约为900万.癫痫是一种慢性病,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癫痫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末以来,世界卫生组织已将癫痫列为重点防治的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之一.
作者:秦兵;廖卫平;臼井直敬;寺田清人;井上有史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国家所有由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资产的总称.按其表现形态来划分,由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和其他资产构成.行政事业资产是整个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履行职能、维护社会稳定、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物质基础,是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建立和谐社会的物质要求,所以,建立行政事业资产科学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其相应的管理政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作者:姜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70万人因胃癌死亡,位居癌症死因的第2位[1].而我国又是胃癌高发国之一,并且近年来胃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同时发病有明显年轻化趋势.诸多的研究表明其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幽门螺杆菌L型(Helicobacter pylori L-form,Hp-L)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细胞壁缺陷型,即球形Hp.胃癌组织中Hp感染多以L型的形式存在,提示Up-L型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2],这使Hp-L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Livin是近年来发现的人类凋亡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family,IAP)家族的新成员,因其在肿瘤组织中特异性的高表达[3],成为了近年的研究热点.而有关Hp-L型、Livin两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研究少见报道.现就Hp-L与Livin功能及其在胃癌的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土英;赵亚刚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观察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中应用大清生物纸对术后腹腔出血、发热、肠道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4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巨脾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分为A组(大清生物纸覆盖后腹膜创面)22例、B组(未使用大清生物纸,行常规处理)19例.结果:A组手术时间平均4.4 h,术中出血平均180 mL,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呈淡红色,平均40 mL,第3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3 d肠道通气,1例脾热发生.B组手术时间平均4.2 h,术中出血平均220 mL,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呈淡红色至暗红色,平均96 mL,第5天拔除腹腔引流管,平均4.4 d肠道通气,有7例脾热,在2周内症状消失.结论:术中使用大清生物纸覆盖后腹膜可减少创面渗血,降低脾热发生,防止腹腔创面的早期粘连,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
作者:张莹;范伟;张玉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探索致痫性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FCD)的影像学特征和手术疗效.方法:自2005年8月至2008年11月行手术切除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FCD患者29例,其中在全麻唤醒麻醉下手术12例,导航指引下手术5例,8例合并海马硬化者行前颞叶切除术.随访患者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疗效.结果:术中病理检查显示FCD患者Ⅰ a型2例,Ⅰ b型3例,Ⅱa型11例,Ⅱb型13例.术后平均随访52个月,结果显示癫痫控制情况:Eagel分级Ⅰ级72.4%(21/29),Eagel Ⅱ级20.7%(6/29),EagelⅢ级6.9%(2/29).术后偏瘫3例,在3~6个月完全恢复2例,明显改善1例;轻度运动性失语1例,6周逐渐恢复.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磁共振检查是FCD术前诊断的有效手段.脑电监测下致痫性FCD的完全切除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前提.
作者:王伟;王伟民;张晓鹏;刘一兵;王国良;郭晓绯;曹慧霞;韩立新;王蔚;陈晓东 刊期: 2012年第13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50%[1].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也使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的发生率相应增加.而产后出血中子宫收缩乏力是首要因素,占产后出血的70%一80%[2],且80%以上发生在产后2 h内.我院产科于2009年采用自我设计的子宫帽,运用机械压迫的原理,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并与采用欣母沛治疗的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进行比较分析,发现自制子宫帽防治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桂霞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患者女,36岁,G1P0,人工流产后10年,未避孕未孕.一般情况:月经规律,量多,痛经阴性.分别于2001年及2006年在外院输卵管造影(HSG)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妇检、双方染色体、心肺腹查体均未见异常,否认有家族、遗传病病史.男方精液正常.B超:双侧卵巢基础窦卵泡数<5个.基础性激素(d2):FSH:8.99 mIU/mL,LH:1.95 mIU/mL,E2:<20 pg/mL.诊断:(1)继发不孕;(2)双侧输卵管阻塞.诊疗计划: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短方案.
作者:纪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继发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外科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2006年5月至2008年8月就诊于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继发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共2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或MRI以及脑电图检查,其中接受分期颅内皮层电极及癫痫病灶切除术患者11例.为13例(44.8%)患者施行了标准前颞叶切除术,16例(55.2%)接受了颞叶外大脑皮层切除术.结果:18例(62.1%)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包括80%的颞叶癫痫与50%的颞叶外癫痫.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史并不能成为此类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治疗的禁忌证.关键在于是否能确定致痫灶的位置,此外.患者感染的年龄以及感染后至首次癫痫发作潜伏期的时间长短为对预后有明显影响的因素.分期颅内皮层电极埋置能显著增加致痫灶的检出率,但并没有改善病灶切除的预后.
作者:王云鹏;张国君;蔡立新;遇涛;李勇杰 刊期: 2012年第13期
患者男,46岁,20岁开始长期嗜酒,每日饮用白酒200~500 mL不等,既往体健.因被家人发现神志不清,四肢颤抖2 h,于2011年12月3日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患者无呼吸费力,无抽搐.入院查体:T 37.0℃,BP 180/110mmHg,P 112次/min,R 30次/min,SpO2 90%,神志不清,浅昏迷,两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两肺呼吸音粗,右肺闻及少量湿性哕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肝脾未触及,双上肢近端肌力Ⅲ级,远端肌力Ⅳ级;双下肢近端肌力Ⅱ级,远端肌力Ⅲ级,双侧膝反射减弱,病理征阴性.急诊头颅CT:多发腔梗;胸部CT:右下肺感染,两侧胸腔积液;腹部CT未见异常,心电图:V1~V4ST段轻度改变.
作者:庄载受;钟炳图 刊期: 2012年第13期
目的:通过动物模型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辛二酰苯胺异羟肟酸(SAHA)联合化疗对胃癌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胃癌细胞株hBGC-823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SAHA组、奥沙利铂组、氯尿嘧啶组、SAHA+奥沙利铂组、SAHA+氯尿嘧啶组.分别给予相应的处理因素,测定胆固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胆红素、尿素氮、肌酐和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裸鼠体重、瘤重等数据,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移植瘤的体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各治疗组均显示出肿瘤体积缩小及肿瘤生长抑制率增加(P<0.05);在治疗组间两两相比,奥沙利铂加SAHA组显示出大限度的肿瘤体积的缩小及肿瘤生长抑制率增加(P<0.05),在含有化疗药物奥沙利铂或者氟尿嘧啶的治疗组中,均出现裸鼠体重下降、白细胞计数下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P<0.05);在单一的奥沙利铂(或者氟尿嘧啶)组与奥沙利铂(或者氟尿嘧啶)联合SAHA的比较中,这四项指标均未显示出差异(P>0.05).结论:在动物模型实验中,SAHA与化疗药物奥沙利铂(或者氟尿嘧啶)联合治疗胃癌能协同增效而未增加副作用.
作者:何冬雷;许荣华;刘玉;夏立平 刊期: 2012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