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状窦后人路小骨窗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及面听神经功能保护

李义云;李美华;江志群;徐庚生;洪涛;李东海;曾而明

关键词:乙状窦后入路, 小骨窗, 显微, 手术切除, 听神经瘤, 现报告如下, 术后并发症, 面神经损伤, 对象与方法, 治疗效果, 症状体征, 饮水呛咳, 听力下降, 听力丧失, 声音嘶哑, 神经外科, 神经结构, 良性肿瘤, 资料, 眩晕
摘要: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良性肿瘤,但因其毗邻重要的神经结构,术后并发症特别是面神经损伤的防治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如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其预后.我科2009-2011年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86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47例,女39例,年龄22~72岁,平均49.3岁.病程1周~5年.症状体征:听力下降71例,听力丧失25例,眩晕43例,面部麻木29例,声音嘶哑、饮水呛咳17例.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状窦后人路小骨窗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及面听神经功能保护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良性肿瘤,但因其毗邻重要的神经结构,术后并发症特别是面神经损伤的防治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如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其预后.我科2009-2011年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小骨窗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86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47例,女39例,年龄22~72岁,平均49.3岁.病程1周~5年.症状体征:听力下降71例,听力丧失25例,眩晕43例,面部麻木29例,声音嘶哑、饮水呛咳17例.

    作者:李义云;李美华;江志群;徐庚生;洪涛;李东海;曾而明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丙泊酚联合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人工流产术是常见的门诊手术,无痛人流的开展正越来越受到广大早孕患者的青睐.现在大多无痛人流术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或丙泊酚复合小剂量阿片类药麻醉下完成手术,但是丙泊酚和阿片类药物均有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且呼吸抑制程度与剂量和给药速度呈正相关[1],给麻醉医师和患者带来一定的风险.本院白2010年以来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联合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宫颈表面麻醉下施行人工流产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保义;黄惠勇;朱旭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1,25-二羟维生素D3抑制慢性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α-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及气道重塑

    目的:探讨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 2D3]对慢性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及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卵白蛋白致敏激发建立慢性哮喘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VD组.HE染色及天狼星红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结构及上皮下纤维化,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评价各组气道重塑;Western blo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的α-SMA表达.结果:(1)哮喘组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增多、上皮细胞脱落、上皮下纤维化及平滑肌细胞层增厚等气道重塑的结构改变,而1,25-(OH)2D3的干预可有效减轻上述病理改变;(2)VD组肺组织α-SMA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哮喘组,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25-(OH) 2D3能降低哮喘小鼠肺组织α-SMA的表达并有效抑制哮喘气道重塑.

    作者:宋颖芳;赖国祥;柳德灵;林庆安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急诊室脑钠肽测定在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急诊室用快速检测脑钠肽(BNP)的方法来鉴别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急诊室对199例呼吸困难患者行常规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心电图、胸片和心脏彩超检查,参照Framingham标准等回顾诊断是否伴有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和肺源性呼吸困难组,采用双抗夹心免疫酶法(ELISA)快速测定全血标本中的BNP水平,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心脏左室射血分数(EF),胸部X线片测量心胸比(CTR),比较心源性和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血浆BNP水平、EF、CTR的差异.结果: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861.43±63.4)pg/mL、EF(42.3±3.6)%、CTR 0.598 4±0.045 1,肺源性呼吸困难组BNP(196.38±23.5)pg/mL、EF(65.6±8.3)%、CTR 0.466 2±0.038 2,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BNP P=0.001,EF P=0.016,CTRP=0.025).结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BNP与EF值、CTR有显著相关性.急诊室快速BNP检测可以作为鉴别两类呼吸困难的重要实验室指标.

    作者:陈令东;顾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补肾活血化瘀中药三联疗法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腹腔镜术后的应用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性不孕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应用中药三联疗法对异位症症状及后续辅助生育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5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其中治疗组经腹腔镜分期、治疗后使用补肾、活血、化瘀中药通过多途径治疗3个月后开始应用促排卵、人工授精技术辅助生育,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长效GnRHa治疗3个月,患者恢复月经后行同样的辅助生育措施.比较两种治疗措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指标及后续辅助生育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基本情况相似,术中内膜异位症分期分布情况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痛经等临床症状均消失,内膜异位症相关指标CA125水平、EMAb阳性率均显著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经药物治疗后血清性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而治疗组治疗结束时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不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术后1年内3次人工授精操作累计妊娠率、排卵率、流产率等指标相似(P>0.05).结论:中药三联疗法与GnRHa皮下注射均可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及病理基础,提高后续辅助生育措施的成功率.

    作者:陈碧晖;刘奇志;柴洪佳;侯常;谭玉彬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维生素D与乳腺癌骨转移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骨转移发生率约为65% ~ 75%.一旦发生骨转移,将伴有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剧烈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近来研究发现维生素D不仅能降低乳腺癌患病率、复发率和死亡率,还可降低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现将相关研究作如下综述.1 维生素D概述普通维生素D是一种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的激素前体,能生成活性维生素D的部位不仅限于肾脏,人体内许多组织和细胞可将维生素D在局部转化为25(OH)D和1,25(OH)2D3.目前大多数专家将25 (OH)D水平<20ng/mL(50 nmol/L)定义为维生素D缺乏[1].当血清25 (OH)D水平为21~29 ng/mL(52 ~ 72 mnol/L)时,认为维生素D相对不足.

    作者:袁园;翟琼莉;卫红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亚硝酸钠对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一氧化氮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亚硝酸钠对大鼠心肺复苏后心肌匀浆一氧化氮含量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复苏组和亚硝酸钠组.建立窒息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于复苏后24 h取样,应用亚硝酸盐还原酶法检测心肌组织匀浆的一氧化氮含量,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法(TUNEL)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复苏组和亚硝酸钠组心肌匀浆一氧化氮含量及凋亡细胞表达显著升高;与复苏组比较,亚硝酸钠组心肌组织匀浆一氧化氮含量显著升高;与复苏组比较,亚硝酸钠组心肌的细胞凋亡表达显著降低.结论:一氧化氮可作为心肺复苏后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指标,亚硝酸钠能增加心肺复苏后心肌一氧化氮含量,减少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对心肺复苏后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谢赟;王弋;许国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MTHFR C677T/MS A2756G基因多态性及血浆Hcy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77T、蛋氨酸合成酶(MS) A2756G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方法: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分析75例AD患者(AD组)及71例健康老人(对照组)的MTHFR C677T、MS A2756G基因多态性及测定血浆Hcy、叶酸和VitB12水平.结果:(1)两组MTHFR C677T、MS A2756G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携带MTHFR T等位基因者血浆Hcv水平升高(P<0.05);两组血浆Hcy水平与MS基因A2756G基因型不相关(P>0.05) 结论:MTHFR基因C677T及MS基因A2756G多态性与AD发生不相关,AD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主要与体内叶酸、VitB12不足有关

    作者:邓小莹;王延平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术治疗肛周瘙痒

    我科对肛门瘙痒患者采用复方亚甲蓝肛周皮层注射术,对伴有内外痔、肛瘘等肛肠疾病患者,一并采取手术治疗,术后配合中药坐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门诊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肛门瘙痒患者共127例,其中男81例,女46例,年龄18 ~ 75岁,平均43.7岁;病程2个月至10年以上.一并行外痔高容电频电刀切除27例,内痔硬化剂注射术33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11例,并行肛瘘挂切手术15例,肛裂后位括约肌切开术9例.

    作者:张雁;张弦;承凤侠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改良式腹腔镜手术第一穿刺法的临床应用

    随着微创手术的开展,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妇科各类手术.第一穿刺孔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成败.为此我院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应用改良式Trocar直接穿刺法操作第一孔40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妇科自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需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平均年龄39.2岁;对照组40例,平均年龄38.9岁.既往有手术史观察组5例,占15%;对照组4例,占10%.

    作者:邹民;丁思萍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乌司他丁对应激性胃溃疡大鼠Th17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应激性胃溃疡大鼠模型中Th17细胞功能的变化,并观察乌司他丁对这一过程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N组)、应激组(S组)、小剂量乌司他丁组(U1组)和大剂量乌司他丁组(U2组).S、U1组和U2组经过预处理后进行束缚浸水应激8h.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脾脏Th17细胞相关转录因子RORγt和分泌因子IL-17A mRNA水平,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IL-17A蛋白水平,并检测血浆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另外,取胃观察胃溃疡指数(ulcer index,UI)及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N组比,S组SOD降低,MDA、UI、RORγtmRNA和IL-17A水平均升高(P<0.05);与S组比,乌司他丁用药组(U1和U2组)SOD升高,MDA、UI、IL-17A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RORγtmRNA无明显变化.结论:Th17细胞参与了束缚浸水应激引起的胃黏膜损伤,乌司他丁能够减轻胃黏膜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了IL-17引起的炎症级联反应有关.

    作者:杨威;许德奖;赵国栋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化疗综合应用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化疗综合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70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一组采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化疗(包括肠腔+腹腔+门静脉化疗)患者40例(简称试验组),并与另一组采用单纯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30例(简称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术后5年生存率在Dukes A、B期的生存曲线,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Dukes C期生存曲线,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化疗不会增加对肝肾功能的损伤、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术后并发症,且能提高DukesA、B期5年生存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汤骥骜;王芝钧;刘鸿亚;谢金花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再次冠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影响

    目的:评价连续≥6个月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再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CD40L水平变化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入选因不稳定心绞痛行第二次PCI治疗患者90例,在再次PCI术前已连续口服阿托伐他汀钙≥6个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术前因各种原因未服用阿托伐他汀钙及其他降脂药物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再次PCI术前,PCI术后12、24、48 h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以及血清CD40L水平.结果:PCI术前,CD40L水平在观察组较低.观察组PCI术后12、24 h,CK-MB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cTnI在PCI术后12、24、48h3个时间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40L术后24 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相比,对照组CK-MB在术后各时段上升明显(P<0.05),CD40L在术后12、24 h均显著增高.结论: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可减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心肌的损伤,使可溶性CD40 L增幅下降.

    作者:张继红;赵红丽;张爽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双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不使用转流管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目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在治疗双侧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重度狭窄患者时,术中不使用转流管及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监测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31例双侧ICA重度狭窄并行CEA患者的临床资料,查看患者术后医疗记录有无新发神经病学损害,并随访4~6个月评估神经功能状态.结果:31例患者成功行38例次CEA,7例先后行双侧CEA,所有患者术中均未采用血管内转流及EEG或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术后1例患者出现过度脑灌注综合征,经积极对症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未出现新发神经病学损伤.所有病例在4~6个月随访中均未出现新的神经病学症状或体征.结论: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行CEA,术中不采用血管内转流及EEG监测亦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厉建林;王兵;王越;丁语;崔文军;王霖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在肛门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比较常用浓度与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肛门部手术的麻醉效果,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腰麻在肛门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50例行肛门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0.5%(A组,n=25)、0.3%(B组,n=25)罗哌卡因2.5 mL行腰麻.观察麻醉平面、Bromage评分、NIBP、HR、麻醉总体效果评分、肛门松弛度、手术牵拉反射、术中硬膜外追加用药等.结果:A组麻醉平面(T8)高于B组(T10)(P<0.05),A组Bromage评分(4分)高于B组(1分)(P<0.05);NIBP、HR、麻醉总体效果评分、肛门松弛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牵拉反射发生率(6例,25%)高于A组(1例,4%),且发生牵拉反射的患者均为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或TST)的患者,其中B组4例患者需硬膜外麻醉给药而A组均无需用药,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0.3%)罗哌卡因腰麻运动阻滞轻,麻醉平面低,可以满足除吻合器手术外的常规肛门部手术的要求.

    作者:钟凤华;李宏;靳三庆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Necdin-Wnt信号通路在肝纤维化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指在创伤、感染、炎症、血液循环障碍以及免疫反应等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合成与降解失衡,过度沉积于肝脏所致的疾病.其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与肝纤维化的形成密切相关[1-3],HSC-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B)转分化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活化的HSC可以表达多种细胞外基质如胶原、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层粘蛋白(laminin,LN)等,促进纤维化疾病的发生.

    作者:沈旭;宋兴福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饱胃急诊剖宫产麻醉选择现状的初步调查

    目的:调查饱胃(禁食时间不足)产妇行急诊剖宫产术的麻醉选择现状,包括选用的麻醉方式及其理由与顾虑、反流误吸的情况、相关争议等问题,以初步了解我国饱胃急诊剖宫产麻醉方法的选择情况.方法:设计问卷调查表,对参加2011年12月于西安举行的第七届《中华麻醉学杂志》学术论坛的麻醉学者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后回收得到三甲综合医院麻醉科行政主任的答卷30份,分别来自全国16个省(直辖市).在三甲综合医院中,近1年来90%的医院饱胃急诊剖宫产手术数量多于每月5台;腰-硬联合麻是此类手术主要的麻醉方式(P<0.05);66.7%的医院在该类手术中从未发生过误吸(P<0.05);80%的医院在5年前已经选择椎管内麻醉作为此类手术的主要麻醉方式(P<0.05);由于担心产妇术中发生误吸,大部分的麻醉科主任对饱胃急诊剖宫产手术的麻醉仍存有较大的顾虑(P<0.05).结论:目前在三甲综合医院中,饱胃急诊剖宫产手术已经较为常见,腰-硬联合麻醉是其主要的麻醉方式;大部分麻醉科主任仍然对此类手术的麻醉有可能产生呕吐误吸抱有较大的顾虑.

    作者:陈郡兴;白虹;庞婷;詹鸿;靳三庆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外源性硫化氢单独或联合131I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单独或联合131I照射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在γ射线中增敏或拮抗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1 500μmol/L硫氢化钠(NaHS)单独或联合0.3 mCi的131I作用于细胞;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率,Hoechst 33342/PI双染观察细胞形态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的改变及细胞凋亡.结果:NaHS明显抑制MCF-7细胞增殖,使其阻滞于G0/G1期,G2/M期百分率则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NaHS联合131I作用于细胞96h,与131I照射组比较:照射时间≥2h时细胞凋亡率及死亡率显著增加(P<0.05),并呈照射时间依赖性.结论:外源性H2S抑制MCF-7细胞增殖,但未能诱导明显凋亡;H2S增加MCF-7细胞对γ射线的辐射敏感性,可能与其使细胞G2/M期显著减少相关.

    作者:林嘉莹;武兆忠;苏杭;闵志群;杨春涛;李丹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阻抗训练对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目的:探讨阻抗训练对老年卒中患者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初诊卒中患者50例(试验组)进行阻抗训练(包括伸腿、屈腿、上举等12个动作的训练),并与卒中对照组38例比较,观察两组6个月后的骨密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试验组L1、L2、L3、L4、颈、Wards三角及大粗隆骨密度值均明显高于照组(均P< 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均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无骨折、肌肉拉伤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阻抗训练对老年卒中患者防治骨质疏松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申潇竹;张玲;田昌荣;董燕;包勤文 刊期: 2012年第21期

  • 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在高龄患者肺癌侵犯胸壁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在高龄患者肺癌侵犯胸壁手术的应用体会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胸外科12例利用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辅助手术治疗肺癌侵犯胸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术中利用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对侵犯胸壁创面进行止血,并行射频消融处理,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7±1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96±96)mL,术中仅1例输血400 mL,术后24 h胸管引流量(181±66)mL.术后无患者入ICU.术后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及30 d内患者死亡.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2)d.患者术后随访1~1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8个月,无局部肿瘤复发,生存质量良好.结论:术中利用Habib 4X射频止血切割器辅助进行肺癌侵犯胸壁高龄患者的手术,术中出血少,并能起到对可能存在的胸壁残留癌组织进行射频消融处理的作用;手术切除过程安全可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良好.

    作者:曹守强;赵桂彬;张凯;董庆;韩敬泉;辛衍忠;闫宇博;崔键 刊期: 2012年第21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