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选;程文英;陈红红;陈国风;森昌夫;王中
1 病历摘要例1,男,8岁,于7岁时无任何诱因出现1次晕厥,约1min缓解.在当地医院查脑电图异常,给予口服卡马西平治疗,1月余自行停药.1996年3月22日在学校课间操时又有类似的发作,持续约2min.晕厥时面色苍白、无记忆,不伴抽搐,无恶心、呕吐,无二便失禁,缓解后自觉疲乏而来我院就诊.
作者:高慧敏;周艳玲;沙纯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 病历摘要患者,男,18岁,因右内踝蛋黄大肿物伴疼痛20天入院.查体:右内踝下方可见3cm×2cm肿物,皮肤无红肿,皮温不高,无静脉曲张,触之质硬,边界清楚,无明显压痛,无踝关节活动受限,背伸5°,跖屈30°,末梢感觉正常.X线:右距骨内侧有不规则骨性凸起,踝关节面受压有压变形成[1].CT:右距骨骨软骨瘤.临床诊断:右距骨肿物收入院.入院后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距骨内后侧骨性隆起,基底宽大,有软骨帽,完整切除肿物至正常骨组织.术后病理诊断:右距骨骨软骨瘤.术后随诊3年无复发、关节功能良好.
作者:于丹;赵德本;金睿;楚建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补脾益肾,解毒活血利水法为主治疗慢性肾炎36例,疗效较好,并与西药对照组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姜平;刘金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在老年人所有的感染疾病中,泌尿道感染(UTI)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在细菌性感染中,泌尿道感染居首位.老年人UTI临床表现不典型,混合感染较多,伴随多种基础疾病,治疗较棘手.本文对我科1999年10月~2002年12月收治的35例老年人UTI进行分析,以探讨老年人UTI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作者:张锦生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应用AO技术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经验并吸取教训.方法应用天津医疗器械厂生产的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结果 138例四肢长骨干骨折获得随访126例,其中124例在4~12个月内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个月,无急、慢性软组织感染及骨髓炎发生,无骨不连,肢体功能良好.结论仿AO技术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刘太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998年1月~2002年4月我院外科术前拟诊急性阑尾炎行剖腹探查术证实为急性盆腔炎者20例.现将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春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药物致婴幼儿锥体外系症临床屡有报道.我科近3年来共收治胃复安致锥体外系症8例,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丽华;史新哲;马胜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患者多无呼衰的原始心肺疾病,而是在遭受肺内或肺外严重伤害与病因袭击后,数小时至数十小时内迅速发展起来的进行性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窘迫,呼吸>28~40次/min,一般治疗不能纠正其顽固性低氧血症.
作者:魏教华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应用B超诊断骨肿瘤及其他骨疾病始于1966年,1978年应用于椎间盘损伤[1].1981年国内开始有人应用B超诊断骨及软组织肿瘤、腰椎间盘损伤等.到目前为止,B超检查已较为广泛地应用于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
作者:周振祥;周平;周东晓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去年7月,我科成功护理了1例心包留置导管的病人,导管留置45天,放液31次,共2720ml,期间无感染及并发症发生.
作者:赵琳燕;赵秀文;金霞 刊期: 2003年第07期
导尿术是临床上基本的诊疗技术,是解除排尿困难、观察尿量的基本手段,近几年来,气囊导尿管因其诸多优点,在临床各科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因其结构的特殊性,如果应用不当可造成尿道的损伤,给病人增加痛苦和经济负担.
作者:王笑红;武宏;陈建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自1957年以来5氟脲嘧啶(5-FU)一直是治疗消化道肿瘤的基本药,传统的给药方法是分次单独滴注或推注,每周1次,每次750mg,或每周2次,每次500mg,但单次注射时,5-FU的半衰期很短,约10~20min,5-FU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S期(DNA合成期)这样单次注射后细胞结合量低,抗癌效应差,采用化疗泵连续输注(continuous infusion,civ)使肿瘤细胞暴露于5-FU中的时间延长,注射的总剂量提高,对TS抑制的时间延长,而毒性反应并未因5-FU总量大而加重,CF也可使连续输注5-FU增效.
作者:尤建良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胶质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占41.4%,目前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其多呈浸润性生长,无明显边界,故只能做到肉眼全切,术后易复发,因此现在手术切除后辅以放疗、化疗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作者:张中考;张永力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死亡率较高,高于心脏病和癌症.出血性中风约占1/3,自发性脑内大量出血,目前多主张外科手术治疗.笔者近期收治脑出血43例,均采用早期、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同时中西结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觉民;汤忠华;樊炼;周柏建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失调而造成高尿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痛风病与饮食营养休戚相关,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引起痛风的主要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是控制痛风发作的关键.本文通过对25例痛风病人进行合理的饮食调理,结合临床用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患者关节红、肿、痛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尿酸指标也较治疗前降低.
作者:曾梓珊;江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跟底痛是以跟底部疼痛而命名的疾病,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疾病:跖腱膜起点筋膜炎、跟骨下滑囊炎、跟下脂肪垫炎及肾虚性跟痛症(跟骨骨质疏松症),笔者运用针刀结合中西药配合治疗68例跟底痛,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作者:杨书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多见于老年人,系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较为棘手.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陆殿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1 病历摘要例1,患者,女,35岁,1999年6月25日初诊.主诉:婚后10年不孕.患者于1989年结婚,婚后夫妻同居至今未孕,曾前往本地外地多家医院诊治,服用多种中、西药均无疗效.现睡眠梦多,乏力,动则易出汗,白带量多而质清稀,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少量血块.
作者:郝子鑫;于勇 刊期: 2003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提高脂肪肝的早期临床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对50例经肝活检确诊为轻-中度脂肪肝的患者的临床资料中的症状、体征、检验、特检加以分析总结,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 50例脂肪肝患者,年龄17~46岁;男46例,女4例;肥胖者26例,占52%;酗酒者6例,占12%;血脂升高者10例,占20%;无症状者22例,占44%;疲乏、纳差、肝区隐痛者25例,占50%.病理改变:以大泡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偶见点、灶状坏死,伴轻度纤维组织增生,少数可见Mollory小体及炎性细胞浸润.肝损害的程度与肝细胞脂肪变性的程度相关,但统计学无差异;血脂的高低与脂肪肝的程度无关(P>0.05).B超无典型改变者22例,占44%;脂肪肝中度肝静脉变细声像明显多于轻度(P<0.05).结论脂肪肝发病年龄偏小,男性,肥胖,血脂不高者多;临床表现轻微,病程隐匿,50%B超呈典型改变;肝活检是早期诊断脂肪肝的手段.
作者:张春兰;范慧敏;易俊卿 刊期: 2003年第07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胎儿宫内监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缺氧,及早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率、死亡率,促进了优生,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已成为提高产科质量必备监测手段.本文就一年来用胎儿监护仪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方法及处理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祝兆宏;张静 刊期: 2003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