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晓豪;曹晓鹏;危艳平;农海玲
目的:探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后,运用促性腺激素释放类似物(GnRH-a)减量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4例,经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随机分为3个小组,组A为常规剂量治疗组;组B减量疗法治疗组;组C为反加疗法治疗组.比较各组间在疼痛缓解程度、复发率、低雌激素表现、雌激素水平等方面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减量疗法能有效缓解疼痛,防止复发,B组与其他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并能有效减少低雌激素表现;GnRH-a减量疗法治疗后,监测血E2的均值介于20 ~ 50 pg/mL这一治疗的窗口域值内.结论: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后,运用GnRH-a减量疗法在预防复发的同时,能有效防止低雌激素的表现.
作者:徐晓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价值及术中放置双J管方法的改进.方法:总结2007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完成的RLUL 17例,均为输尿管上段结石.重点探讨腹腔镜下放置双J管方法的改进.结果:17例均手术成功,术后4 ~ 6周复查B超无输尿管结石残余,患肾积水消失或好转.手术时间65 ~ 205 min;改进方法后放置双J管时间2 ~ 23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约20 mL;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RLUL可以作为微创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重要方法之一,有其存在的价值.本文介绍的置放双J管方法原理科学,操作简单易行,且不需特殊器械,不会增加医院及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作者:王斌;胡安定;胡孟忠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术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这两年间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住院手术10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阴道镜活检与宫颈锥切术的病理结果符合率60.00%(63/105),不符合率40.00%(42/105),病理诊断级别上升占16.20%(17 /105),病理诊断级别下降占23.80%(25/105).结论:阴道镜活检是诊断CIN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宫颈锥切术可以弥补阴道镜活检的不足,降低漏诊率,同时有治疗的作用.
作者:范雪梅;张秋实;黄子健;叶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漏斗胸是小儿常见的一种胸壁畸形病变,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我们通过对实施Nuss矫形术的漏斗胸患儿实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合术前术后周密的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方法:男31例,女12例,年龄:12 ~ 25岁,在胸腔镜直视下将钢板支架置入,术后2年左右拆除支架.结果:手术时间26 ~ 50 min,平均37 min.术后2年拆除支架,漏斗胸矫形良好.43例全部随访至今,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胸腔镜微创漏斗胸Nuss矫形术,加强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完善的术后护理,远期的健康教育指导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冯秀琴;王俊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灯盏花素联合α-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日给予灯盏花素40 mg,α-硫辛酸600 mg,甲钴胺500 μg治疗15 d;对照组每日给予α-硫辛酸600 mg,甲钴胺500 μg治疗15 d.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症状比较.结果:15 d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感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改善更明显 (P < 0.05).结论:临床使用灯盏花素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明显.
作者:姜海波;王小川;钱达元;尹厚民;冯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患者女,28岁.8岁确诊为1型糖尿病,不规则短效胰岛素(国产)治疗,胰岛素平均用量50 ~ 60 U/d, 3次/d或4次/d,血糖长期控制不佳,随机血糖介于12 ~ 33 mmol/L之间,曾多次发生酮症酸中毒住院.智力正常,生长发育迟缓,28岁尚无第二性征发育.本次住院前10 d不规则使用胰岛素后再次出现四肢乏力、头晕、恶心,2 d前出现咳嗽伴发热.体检:体温 38.2℃,血压99/69 mmHg(1 mmHg = 0.133 kPa).精神萎靡,面色潮红,说话童音,身材矮小,无畸形,身高126 cm,体重41 kg.
作者:余鲜艳;王冬英;吴惠珍;严美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超声特征,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经手术证实的PTC超声声像图表现,总结PTC声像图特征.结果:112例超声声像图中,89.0% (106/119) 表现为低回声实性结节;51.2% (61/119) 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73.1% (87/119)不伴周边晕环;26.9% (32/119)伴周边晕环,其中84.3% (27/32)声晕不完整;30.2% (36/119)纵/横比> 1;58.8% (70/119) 结节内见微小钙化; 47.8% (57/119) 颈部探及肿大淋巴结,其中71.9%(41/57) 诊断为淋巴结转移;86.5% (103/119)超声弹性成像评分≥3分.结论:PTC具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认识这些特征有助于提高PTC的超声诊断准确率.
作者:甘科红;丛淑珍;李康;陈青;冯占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与多西紫杉醇二线治疗体力状况评分(ECOG)0 ~ 2分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8例ECOG 0 ~ 2分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培美曲塞组:18例,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多西紫杉醇组:20例,多西紫杉醇75 mg/m2,第1天.均21 d为一个周期.结果:可评价疗效的患者共38例,其中培美曲塞组与多西紫杉醇组疾病有效率分别为16.7%与15.0%(P > 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55.6%与55.0%(P > 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6个月与8.4个月(P >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疲劳、脱发和消化道反应,培美曲塞组不良反应明显小于多西紫杉醇组,培美曲塞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多西紫杉醇组(5.6% vs.25.0%,P < 0.05),培美曲塞组粒细胞减少性发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多西紫杉醇组(5.6% vs.20.0%,P < 0.05).结论:培美曲塞与多西紫杉醇治疗ECOG 0 ~ 2分晚期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相似,但培美曲塞的血液毒性低,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使用.
作者:巴楠;吴敏;郑晓珂;王利娟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后的卵巢功能情况.方法:调查2002年9 月至2009 年9月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56例行卵巢移位术的绝经前宫颈癌患者,通过围绝经期综合征量表结合血中女性激素值判断卵巢内分泌功能.结果:37例术后未接受放疗,86.5%保留正常卵巢内分泌功能.19例术后接受辅助放疗,仅31.6%保留正常卵巢功能,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术中行卵巢移位术可保留卵巢的功能,但术后放疗仍直接影响卵巢功能,改进卵巢移位和放疗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秀云;陈美一;马利国;叶喜阳;刘雪婧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用生态营养鼻饲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62例重型颅脑创伤(GCS评分4 ~ 8分)患者作前瞻性研究.生态营养组于早期(伤后12 h)开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3# + 30 mL温水胃管注入,每日3次,同时给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胃管滴注;普通膳食组仅给肠内营养混悬液持续胃管滴注.结果:生态营养组支持后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普通膳食组(P﹤0.05);胃肠道功能障碍症状(上消化道出血、胃内容物返流、症状性腹胀、腹泻和拒食等)明显少于普通膳食组(P﹤0.05或P﹤0.01),神志恢复快,生存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早期给予生态营养可有效降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作者:秦德广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过度通气对控制性降压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择取颅内动脉瘤患者36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正常通气组(A组,PaCO2 35 ~ 40 mmHg)、轻度通气组(B组,PaCO2 30 ~ 35 mmHg)和中度通气组(C组,PaCO2 25 ~ 30 mmHg).各组应用硝酸甘油控制性降压,降压幅度在基础值的20% ~ 25%,在降压达到目标值15 min后进行过度通气.各组于降压前(T0)、降压达到目标血压15 min后(T1)、过度通气使PaCO2达到各组预定值15 min后(T2)、MAP恢复且PaCO2恢复到35 ~ 40 mmHg 后15 min(T3)抽取桡动脉血和颈内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动脉血氧含量(CaO2)、静脉血氧含量(CjvO2)、动脉-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和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与T0比较,各组T1、T2时MAP显著降低(P < 0.05),T3时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T0比较,A组和B组其余时点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T0比较,C组各时点C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T2时C组CjvO2明显降低(P < 0.05)、Da-jvO2和CERO2显著升高(P < 0.05).结论:控制性降压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保持PaCO2在(30 ± 2)mmHg时脑氧代谢障碍,维持PaCO2在(35 ± 2) mmHg以上是安全的.
作者:刘永哲;高明龙;潘宁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脂肪组织脂联素的影响.方法:OLETF鼠40只,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LETO鼠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干预组于8周龄起以六味地黄丸灌胃给药.监测不同周龄体质量、血糖、血浆胰岛素水平,并于8、32和40周分批宰杀大鼠,检测其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结果:8周龄OLETF鼠和LETO鼠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32和40周时OLETF 鼠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水平显著低于LETO鼠(均P < 0.01).六味地黄丸可显著升高32和40周龄的OELTF鼠脂肪组织脂联素水平(均P < 0.05).OLETF鼠胰岛素敏感指数在32和40周龄显著低于LETO鼠(均P < 0.01),六味地黄丸可显著增高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均P < 0.05).各周龄OLETF鼠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水平与ISI显著相关(P < 0.01).结论:OLETF鼠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呈正相关.六味地黄丸早期干预能显著增加OLETF鼠脂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水平,改善OLETF鼠胰岛素抵抗.
作者:郭煜;朱波;李晨钟;潘永华;张燕;薛耀明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构建Ⅰ型钠通道(NaV1.1)与红色荧光蛋白(DsRed)共表达载体及其突变载体.方法:利用In-Fusion技术将SCN1A基因亚克隆到DsRed真核细胞表达载体(pCMV-IRES-DsRed).限制性内切酶对载体进行酶切并回收线性载体片段,PCR扩增SCN1A基因(与线性载体对应两端有15个相同碱基),In-Fusion技术进行融合即得到pCMV-SCN1A-IRES-DsRed.将其转染HEK293T细胞,Western blot检测NaV1.1的表达.定点诱变试剂盒对其进行定点诱变.结果:成功构建NaV1.1与DsRed共表达载体,SCN1A基因所编码的第1 623位密码子由谷氨酸(Glu)突变为丙氨酸(Ala).结论:NaV1.1与DsRed共表达载体及其突变载体的构建成功,为进一步研究该突变位点导致NaV1.1功能的改变奠定了基础.
作者:刘超;汤斌;曾杨;于美娟;石奕武;廖卫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测定血清抑制素B(INHB)、卵泡刺激素(FSH)和精浆中性α-葡萄糖苷酶(α-Glu),评价其在诊断梗阻性和非梗阻性无精子症中的意义.方法:测定30例正常生育者(正常对照组),37例梗阻性无精子症以及33例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的血清INHB、FSH和精浆中性α-Glu,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评价检测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血清INHB,血清FSH,精浆中性α-Glu在梗阻性无精症组与非梗阻性无精症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 < 0.01),其中,血清INHB的曲线下面积大(0.962),诊断价值高,敏感性为95.5%,特异性为94.1%.结论:血清INHB可用于无精症的诊断,比血清FSH、精浆中性α-Glu在鉴别梗阻性无精症和非梗阻性无精症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向代军;高文;穆莎;李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通过血友病A家系遗传连锁分析,建立血友病A携带者产前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多重荧光STR-PCR方法对50例正常女性进行检测和20个血友病A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结果:DXS15、DXS9901、G6PD、DXS1073、DXS1108和F8Civs13的杂合率分别为88%、84%、20%、62%、22%和30%;用这6个位点提供的遗传信息成功为20个血友病A携带者进行了产前诊断.结论:多重荧光STR-PCR方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实用的血友病A产前诊断方法.
作者:李少英;马晓燕;张慧敏;王晓蔓;黎青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HBV对其自身复制相关抑制因素的影响,为今后探索提高抗病毒治疗的疗效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原蛋白转化酶(PCs)、肝细胞核因子(HNF)3*9茁和转化生长因子(TGF)*9茁1等HBV复制相关抑制因素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部分PCs的蛋白表达,通过比较模型细胞HepG2.2.15和其前体细胞HepG2的表达差别来判断HBV对其自身复制相关抑制因素的影响.结果:HepG2.2.15和HepG2细胞均相对高表达furin和PACE4,但HepG2细胞还高表达PC1/2.与HepG2细胞相比,HepG2.2.15细胞的PC1/3和PC7/8在mRNA水平显著被下调(均P < 0.05),且PC1/3在蛋白水平的表达也显著减少.HepG2.2.15细胞的HNF3β和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分别增加到5.22倍和降低到0.35倍.结论:HBV的存在对其自身复制相关抑制因素可产生显著影响.下调部分PCs和TGF*9茁1表达可能有利于HBV自身复制,但上调HNF3*9茁的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谢霞;陈燕;顾琳;雷瑞祥;彭晓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骨髓有核细胞GATA-1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SL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48例,ELISA法检测抗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抗体及血小板生生成素受体抗体等血小板相关抗体.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上述抗体阴性SL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8例(血小板减少组)、SLE血小板正常患者10例(病例对照组)及健康志愿者10例(健康对照组)骨髓有核细胞GATA-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血小板减少组患者骨髓有核细胞GATA-1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病例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3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ATA-1基因转录因子在SLE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骨髓有核细胞中表达降低.GATA-1低表达引起造血干细胞成熟分化障碍可能是SLE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任传永;徐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结合含BMP异体骨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方法:2004 年5月至2010年2月,应用改良的游离腓骨移植技术共治疗股骨头坏死38例(38髋),男29例,女9 例;年龄21 ~ 57岁,平均42.5岁.根据Steinberg分期,Ⅱ期15髋,Ⅲ期19髋,Ⅳ期4髋.患者术前Harris 评分为45.0 ~ 73.5分,平均64.5分.术后行X线摄片、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评价.结果:患者随访12个月~ 6年4个月,平均28.5个月.患者的X线片显示26髋有不同程度改善,10髋无明显变化,2髋恶化.术后Harris 评分为45.0 ~ 92.0分,平均76.8 分.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的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结合含BMP异体骨是治疗青壮年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有效的保头治疗方法.该术式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术后功能恢复较好等优点.
作者:吕玉明;程立明;裴国献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心脏受累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40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SLE患者中22例具有心脏损害,心脏损害表现在心电图(ECG)异常13例,心包积液9 例,肺动脉高压7 例,心肌损害8 例,瓣膜病11 例.心脏损害组与无心脏损害组之间年龄、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 > 0.05),心脏损害组起病至免疫抑制剂治疗前的时间、开始误诊率、确诊后开始未予免疫抑制剂治疗所占比例高于无心脏损害组(P < 0.05).结论:SLE可以累及心脏各个部分,其中以心包积液以及瓣膜返流以及ECG异常为常见.SLE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防治SLE心脏损害的发生.
作者:黄映红;黄征宇;黎娇艳;郭宁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1(SFRP1)和Wnt-1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和40例正常食管黏膜中SFRP1和Wnt-1蛋白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中SFRP1的阳性表达率为25.0%,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黏膜中的92.5%(χ2 = 43.81),Wnt-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3%,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的17.5%(χ2 = 29.94).在食管鳞癌组织中,SFRP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无相关性,Wnt-1的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结论:SFRP1和Wnt-1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它们有望成为辅助参考指标应用于临床,并可能为食管鳞癌的生物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作者:马传香;王美红;张式暖;刘慧荣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