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应用氩离子束凝固术治疗上消化道疾病750例

李宏伟;张海英;李辉;鲁英姬;王春艳

关键词:
摘要:氩离子束凝固术(APG)在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病变在国内开展时间不长,2002年1月我科引进一台APC300(氩气刀)并取代内镜热极、微波、高频电切治疗胃息肉等上消化道疾病75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中华中西医杂志相关文献
  • 标记免疫分析联合检测FT3、FT4、TSH在多种甲状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标记免疫分析联合检测FT3、FT4、TSH,了解三者在多种甲状腺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新进口ACS180SE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联合检测FT3、FT4、TSH,其中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病人100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病人56例、亚临床甲减病人5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桥甲炎)病人32例、甲减替代治疗28例、健康自愿者57例.结果在甲亢病人中FT3、FT4显著性升高,TSH显著性降低,相反在甲减病人中,FT3、FT4显著降低,TSH显著升高,它们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在亚临床甲减中,FT3、FT4基本正常,但TSH显著升高.甲减替代治疗后,FT3、FT4、TSH恢复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除FT3外,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桥甲炎病人中FT3、FT4、TSH变化无显著规律,或增高、或降低、少数正常;结论标记免疫分析联合检测FT3、FT4、TSH在多种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伯勋;甘西伦;陈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1例报告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是小儿期常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因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末梢血液出现大量异常淋巴细胞为特征.年长儿症状较重有时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近年来发病较多,1999年10月~2000年4月我科接诊患儿11例,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申文忠;李丽;邵淑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右旋糖酐40 ADR观察及护理体会

    右旋糖酐40(Dextran 40)是一种大分子化合物,具有补充血容量、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和抗血栓的作用.1临床资料我科自1996年4月~2002年9月共收治显微外科病人408例:术后约92.5%的病人应用Dextran 40,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DR)90例,皮肤瘙痒者48例,鼻衄28例,胃肠道反应10例,过敏性休克1例,其它3例,无1例死亡.

    作者:程愔;田庆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双眼固定性内斜视并发视神经萎缩1例报告

    斜视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因其对外观及视功能有所影响,所以较早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得以诊治,而有些病例则因视力尚可以及因经济原因而延误治疗致使病情加重.临床上曾多次见到固定性斜视的病例报告,但双眼固定性内斜视并发视神经萎缩的病例却极为少见.

    作者:胡劭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发作性头痛68例患儿EEG及TCD检测报告

    兹将1993年6月~2000年6月所检测的68例发作性头痛患儿的脑电图(EEG)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爱华;严峻;宁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可变速推注泵用于肌松药持续静脉输注

    目的评价可变速简易推注泵用于肌松药持续静脉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择期全麻患者分成四组(每组15例),采用MS16A可变速度简易推注泵分别持续静脉输注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琥珀胆碱和米库氯铵.结果肌松药输注146±57min.推注泵工作稳定,未出现任何故障,肌松程度稳定.结论简易推注泵可以安全地、有效地、方便地用于肌松药的持续静脉输注给药.

    作者:陈锡明;刘勤;黄延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妊娠子宫致梗阻性尿潴留3例分析

    1病历摘要 例1,患者,女,32岁,G1P0,平时月经规律,15 4~5/30天,于停经90天,无诱因出现排尿不畅,无尿痛、尿频、尿急,无阴道流血,查尿常规正常,于2001年5月21日收入院,行抗炎、导尿管治疗,拔导尿管后仍排尿不畅,遂行膝卧位约2min,然后自解小便通畅。

    作者:王业记;孙美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棘上棘间韧带松解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目的探讨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方法对4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局麻下行病变颈椎节段棘上棘间韧带松解术,术后即行颈屈曲位手法牵拉,或再辅以手法整复.结果41例中优38例,占92.68%,良2例,占4.88%,可1例,占2.44%,总优良率97.56%.疗程短者治疗后症状即消失,长者10天.结论经皮颈部棘上棘间韧带松解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简便安全、见效快、治疗周期短、费用低廉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春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早产窒息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早产窒息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386例围产窒息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重、并发症种类及转归进行回顾性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吸入综合征、感染性肺炎、肺功能差和肺出血与窒息早产儿的死亡有关.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尽量延长胎龄,增加早产儿出生体重,控制窒息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降低窒息早产儿的死亡率.

    作者:屠青;刘瑞霞;石雁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颅脑损伤患者的整体护理

    我科于1999年1月开展整体护理,笔者根据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1986年通过的以人类反应类型形态分类的护理诊断,对50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整体护理,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牛素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在护理学中的应用

    一次性静脉留置针给大量补液患者或间断补液患者带来许多方便,也为减少因每次注射带来的痛苦,特别适用于外科护理中,对禁食、化疗、脑水肿等患者间断补液,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莉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乳腺癌手术的护理体会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而且有年轻化趋势,现将2000~2002年100例乳腺癌手术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谢静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治疗进展

    神经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为自身免疫反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自身反应性T细胞、自身反应性B细胞、自身抗体、其他免疫细胞或免疫分子的参与,自身免疫反应的终结果是导致神经组织的破坏,临床上表现为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神经免疫性疾病均为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有特定的免疫攻击的靶.

    作者:张星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单纯性包皮过长环切改良术68例

    2000~2002年,我们采用阴茎根皮肤环形切除多余部分治疗单纯包皮过长6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68例,均为单纯性包皮过长,年龄12~39岁,平均年龄20.5岁;其中未婚41例,已婚27例.

    作者:樊若;刘兴盛;李晓斌;冯经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甲硝唑治疗口臭临床观察

    笔者自1997~2000年收治45例口臭患者,在排除口腔一切疾患外,分别用口服中药清胃散和西药甲硝唑治疗,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史田巧;潘宜宏;金文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和防治

    水痘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高传染性的呼吸道传染病,带状疱疹是患水痘后潜伏病毒的再激活,其病原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即人类疱疹病毒3型,原发感染可引起不同严重程度的典型疾病,健康儿童感染多症状轻微,预后良好,成人感染VZV后症状也甚为严重,本文就VZV的流行病学及防治对策方面的近况综述如下.

    作者:李红;叶玲;辛强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榄香烯对实体瘤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榄香烯对实体瘤放射增敏作用,探讨佳给药途径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期为榄香烯作为放射增敏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放疗前予50mg/kg榄香烯腹腔内或瘤体局部给药,采用一次大剂量照射与分次照射,隔日测肿瘤大小,用倍增时间及抑瘤率计算放射增敏比,即ER值.于放疗14天后取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榄香烯并用一次大剂量5Gy或10Gy照射时具有放射增敏效应,其ER值为1.83;榄香烯并用分次4Gy或8Gy照射时亦具有放射增敏效应,其ER值为1.896;一次大剂量照射与分次照射比较榄香烯增敏作用相当.腹腔内给药与瘤体局部给药放射增敏作用比较无差异,t检验P>0.05.榄香烯单药组CD4及CD4/CD8值高于对照组,t检验P<0.05;CD8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动物实体瘤研究表明榄香烯是较理想的放射增敏剂.

    作者:孙秀华;徐晓颖;邹丽娟;邓涛;郭丽英;李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干扰素组采用微波治疗加阴道用干扰素栓剂,对照组采用单纯微波治疗.结果两组在复发率与治愈率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微波联合干扰素是治疗尖锐湿疣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玉芳;李广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整体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根据病人的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适合病人需要的佳护理[1].我科在实施整体护理模式病房的建设中,提出了以病人为中心,以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为基础,把满足病人的需要(病人满意度)和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心理问题、社会问题及生活问题)作为评价护理工作的标准.使整体护理给临床护理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刘立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全麻病人气管插管拔管前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气管插管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通气量,防止呼吸道阻塞的重要措施之一.我院自1992年以来共为1500例全麻病人实施气管插管,由于我们严格掌握了拔管前后的观察与护理,无1例因拔管不当而发生意外.

    作者:翟翼;张丽;翟林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中华中西医杂志

主管:国际激光医学交流培训中心

主办:中华临床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