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明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再手术后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65岁以上再次经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腹部或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0例,随机均分为S、C两组,手术结束后行硬膜外自拉镇痛.S组镇痛液为0.12%罗哌卡因100 mL+舒芬太尼50μg,C组为0.12%罗哌卡因100 mL+生理盐水1 mL,两组均加托烷司琼2mg.负荷量4 mL,输注速度2 mL/h,自控0.5 mL/次,锁定时间15 min.记录术后4、8、12、24和48 h Bs-11及Ramsay评分,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次数,罗哌卡因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S组术后4、8、12、24和48 h BS-11评分、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次数及48 h内罗哌卡因用量均少于C组(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复合0.12%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再次经硬膜外麻醉后行PCEA可增强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减少罗哌卡因用量.舒芬太尼推荐剂量为0.5μg/mL.
作者:赵泽宇;张倩;王茜;李斌;罗良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71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71例患者多数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腹部包块,B超、CT或MRI检查发现胰腺囊性肿瘤.进行术前准确诊断较困难,与术后病理有差异.特别是MCN与分支型IPMN的鉴别.结论: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上均有一定特征,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存在相当数量的不一致,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作者:鲍建亨;崔乃强;罗彦英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伴肝转移的根治切除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大肠癌肝转移根治切除13例与肝转移灶未切除行插管化疗、无水酒精瘤体内注射等治疗29例进行1、3、5年的生存率比较.结果:早期诊断肝转移灶并得到根治性切除的13例1、3、5年生存率为69.23%(9/13)、53.84%(7/13)和23.08%(3/13),较未行切除术的29例1、3、5年生存率31.03%(9/29)、13.79%(4/29)和0明显增高.结论:大肠癌伴肝转移患者以早期诊断与手术根治性切除肝转移灶治疗效果好.
作者:温健;赵胜雷;张新校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导Cortactin及CD166在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rtactin和CD166在结肠腺癌、腺瘤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和病理各变量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对69例结肠腺癌及正常组织,40例结肠腺瘤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Cortactin在正常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在腺瘤组织中少部分呈中等强度以上阳性表达(10/40),而在癌组织中大部分呈中等强度以上阳性表达(50/69).表达从正常组织一腺瘤组织一腺癌组织逐渐增高.CD166在结肠正常组织中无表达,在腺瘤及癌组织中部分表达,但癌组织中表达较腺瘤明显增高(P=0.003).Cortactin及CD166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和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但其表达与结肠癌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关.结论:Cortactin及CD166表达从正常组织一腺瘤组织一腺癌组织逐渐增高,Cortacfin及CD166在结肠癌的发生中可能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翔;梅广林;王鼎;朱建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是临床较常见的乳腺良性上皮性肿瘤.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1月间在我院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术前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探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高频彩超对该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良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比较成人和儿童ALL7种常见融合基因表达的差异.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7种常见融合基因.结果:在233例成人ALL中62例融合基因检测阳性,其中BCR/ABL 31例,MLL相关19例,E2A/PBX1、SIL/TAL1各5例,SET/CAN、TIS/ERG各1例,未栓出TEL/AML1阳性病例;在215例初诊儿童ALL中35例检测阳性,其中BCR/ABL 3例,E2A/PBX1 8例,MLL相关11例,SIL/TAL1 5例,TEL/AML1 6例,TLS/ERG 2例,未检出SET/CAN阳性病例.成人ALL中BCR/ABL为常见,而在儿童ALL中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LL相关融合基因、E2A/PBX1、SIL/TAL1、TEL/AML1、SET/CAN、TLS/ERG等在成人和儿童表达差异不显著.结论:成人和儿童ALL融合基因表达各有侧重,在初诊时进行快速检测可进行较为准确的分型.
作者:龚泉;吴颖;黄亮;熊婕;曹阳;周剑峰;李春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SDDSE检测存活心肌的可行性,CTO病变行PCI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43例经CAG证实为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并拟行PCI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于PCI术前及PCI术后6个月分别行UCG检查测定左室容积及心功能参数,及应用SDDSE检测存活心肌节段数,分析上述指标术前及术后的变化.结果:CTO病变行PCI治疗后患者LVESV降低,LVEDV、LVEF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UCG检出337个运动异常节段心肌,经SDDSE检测存活心肌节段228个节段,非存活心肌109个节段,PCI术后6个月证实存活心肌269个节段,非存活心肌68个节段.SDDSE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性80.67%,特异性83.82%,阳性检出率95.18%,阴性检出率52.29%.结论:CTO病变行PCI治疗后明显改善了心功能,并挽救了许多存活心肌.SDDSE能有效有检测出存活心肌细胞,对PCI治疗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作者:姜春玉;杨钰;王艳丽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通过对发生脑卒中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和非VBD患者进行比较研究,阐述VBD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方法:360例急性脑卒中[脑梗死(BI)277例,脑出血(BH)80例]患者分成4组:VBD BI组、VBD BH组、非VBD BI组、非VBD BH组,对各组的CVD危险因素、神经病变进行分析,对VBD患者基底动脉(BA)及椎动脉(VA)的直径、高度和水平移位进行分析.结果:(1)脑卒中患者VBD的发生率为7.7%,BI为6.5%,BH为12.5%;其中男性VBD的发生率为11.3%,女性为1.7%(男:女为6.6:1;与非VBD BI及BH组相比,VBD BI及BH组的男性优势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与非VBD BH组及VBD BI组相比,VBD BH组男性患者的年龄显著降低(P<0.05.P<0.01);VBD BI组吸烟率显著高于非VBD组(P<0.05);4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房颤、CVD家族史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3)BI及BH组患者BA及VA的平均直径无统计学差异;VBD BH患者的BA形态学改变较VBD BI严重.(4)VBD组POCI、脑桥梗死的发生率是非VBD组的2.2倍(P<0.05),而脑干梗死及出血的发生率是非VBD组的3.5倍.结论:VBD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对伴有高风险的VBD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作者:郎颖涛;刘占况;崔玉环;魏玉磊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心功能不全(CCD)患者外周血浆尾加压素Ⅱ(UⅡ)与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变化,探讨尾加压素在CC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选择90例CCD患者和健康时照组20人.所有研究对象于入院时即刻抽静脉血行常规检查以及分离血浆待检UⅡ及NT-pmBNP,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浆UⅡ、NT-proBNP以及LVEF在CCD中的变化和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CCD患者血浆NT-proBNP明显升高(P<0.01),血浆UⅡ水平明显降低(P<0.01),NT-proBNP、UⅡ浓度以及LVEF三者间明显相关(P<0.01).结论:UⅡ可以反映CCD的严重程度.
作者:谢文珠;胡春旭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细胞角蛋白作为细胞骨架的中间丝蛋白家族中大、复杂的亚类,已成为临床上对肿瘤的辅助诊断、评价药物疗效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细胞角蛋白可从其增殖或凋亡的细胞中释放,释放出的角蛋白清楚反映了移行细胞的活性,更重要的是:仅上皮细胞可释放角蛋白,正常血循环中没有可表达角蛋白的细胞类型,骨髓分裂和化疗敏感的细胞也不能表达.因此,角蛋白可作为协助上皮恶性肿瘤诊断的有效工具.细胞角蛋白作为肿瘤标志物,可在传统方法(影像、病理及传统的血清学肿瘤标记物检测等辅助检查)之前较准确地预测疾病状况,为选择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一个简单、非侵入性、经济、可靠的工具.
作者:银新;贺永梅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患者下肢动脉病变的特点及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差异.方法:对27例DF患者进行DSA及彩超检查,并将检查得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DF下肢动脉病变广泛,呈对称性、多节段性改变,尤以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为主.彩超与DSA总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彩超检查的血管分级和病变程度不同,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不同.结论:彩超可作为DF筛查、评估下肢血管病变的手段之一,但DSA因其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仍是重要的指标.
作者:林芳;申红霞;李勇胜;曹艺;唐振媚;潘玮;邱建刚;高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干细胞标记物ALDH1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58例乳腺癌患者ALDH1表达与肿瘤特点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31%ALDH1表达阳性,69%表达阴性;ALDH1表达与病理学分级相关;与ER、PR阴性表达相关;与其他诸如年龄、淋巴结数目、ki-67表达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乳腺癌干细胞标记物ALDH1在乳腺癌患者中具有高表达,与乳腺癌肿瘤细胞的一些特点具有相关性,但仍需要一些研究进一步阐明他们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
作者:王利平;谢俊涛;杨萍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以慢性血糖增高为特征的常见病.据我国14个省市的流行病学研究新报道,成年人DM患病率为9.7%,据此推算,中国9 240万成年人有DM,成为罹患DM的世界第一大国[1].
作者:雷永华;李红;徐蓉娟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评价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RDW)、红细胞脆性试验在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产前检查的经基因诊断确诊的地中海贫血患者88例,经基因诊断确诊正常对照30例,进行血常规MCV、RDW测定,红细胞脆性试验,分析各单项试验及联合试验检测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特异度等评价指标.结果:MCV、红细胞脆性试验对地中海贫血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3%、70.0%及81.8%、76.7%:MCV与红细胞脆性两项平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6%、60.0%;三项系列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4.8%、93.3%.与各单项试验比较,MCV与红细胞脆性平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P<0.05)、三项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P<0.05).结论:MCV和脆性试验对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有较高价值,MCV、RBC脆性联合方法灵敏度高,而三项联合法的特异度高,并能初步与缺铁性贫血鉴别.
作者:司徒文慈;阙贵珍;胡映红;余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研究nanog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表达的变化,为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心肌缺血组(即模型组,n=10)和假手术组(n=10)通过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等技术方法,比较两组间心肌组织细胞nanog蛋白的表达.结果:(1)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心肌细胞中nanog蛋白均为阴性表达,模型组心肌细胞中nanog蛋白大部分为弱阳性表达.(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组织nanog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anog蛋白对于急性心肌缺血后的心肌修复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吕风华;高建芝;滕清雷;郭志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与左室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对60例稳定期COPD患者(COPD组)及2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行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组左室等容舒张时间延长(P<0.05),E/A下降(P<0.05),E峰减速时间延长(P<0.05);两组受检者左室内径(LVSD、LVDD)、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等指标无显著意义.结论:COPD与左室舒张功能下降有关.
作者:林敏;魏立平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凋亡(apoptosis)是机体细胞在正常生理或病理状态下发生的一种自发的程序性死亡过程.它是一种基本的生物学现象,在生物体的进化、内环境的稳定以及多个系统的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雪婷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研宄medis 3D系统快速生成的用于右冠状动脉分又病变介入治疗的佳投照角度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5-11月期间接受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0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患者右冠脉病变的两个视图的投照影像进行三维靶血管重建,快速生成少短缩率或延长率的佳投照角度,选取两名10年以上介入经验的术者对其优越性进行评估,量化为-2至2五个等级.并对短缩率和所需投照次数进行比较评估.结果:本研究20例右冠状动脉的三维重建率为100%.生成的佳投射角度量化评分1.38±0.72,明显优于实际介入时的角度,P<0.01.佳投照角度下右冠状动脉主支三维长度与实际介入角度下二维测量无明显差异(32.54±5.68 mm Vs29.43±5.47 mm,P=0.72),侧支明显长于实际测量值(26.58±3.59mm vs 18.03±5.12mm.P<0.05),而主、侧支短缩率均明显小于实际介入时的投照角度的短缩率(1.48±1.88 vs 10.54±4.89,P<0.01:3.6± 2.35 vs 22.13±8.08,P<0.01),并能显著减少投照次数(2.10±0.31 vs 2.55±0.61).结论:medis 3D系统快速生成的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佳投照角度优于传统介入使用的投照角度,具有较少的短缩率,并能减少所需的x线投照次数.
作者:周珊珊;郝培远;陈爱华;宋旭东;魏向龙;何非;涂圣贤 刊期: 2011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结直肠癌组织及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STATS和VEGF-C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68例结直肠癌组织中STAT3和VEGF-C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0.3%、63.2%,2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中2种蛋白均为阴性表达.STAT3和VEGF-C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P<0.05),两者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P>0.05).STAT3与VEGF-C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28,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STAT3和VEGF-C的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金灿辉;王爱红;陈建民 刊期: 2011年第16期
分泌性中耳炎一般由中耳黏膜分泌障碍或咽鼓管功能障碍引起,是一种以中耳腔积液和负压为主要变化的常见临床疾病,治疗方法较多,疗效各异.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运用鼓膜双穿孔灌注冲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光华 刊期: 2011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