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王莹;赵倩;何丽荣;刘保军;李娟
目的:探讨双介入治疗对延长肝癌患者总生存期的作用.方法:对36例肝癌患者(治疗组)在经皮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再经皮穿刺门静脉置管时辰化疗,并与3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甲胎蛋白值及肝癌瘤体大小的变化经统计学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78%、38.01%、30.09%和30.09%/38 33.33%、19.12%、11.17%和11.17%:中位生存期为14.00个月 vs 10.33个月.两组的总生存期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门静脉置管时辰化疗联合TACE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但可以明显延长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作者:李凌;史芳;冯龙;吴建兵;郭武华;蒋为民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5年5月至2008年9月在本院经查冠脉CTA排除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共152例,首先根据心彩超结果将资料分为有无室间隔增厚2组,对其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再比较2组间各因素均数的大小;后建立ROC曲线评估IMT及Crouse评分预测室间隔增厚的价值.结果: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的发生率在颈动脉IMT>8 mm与≤8 mm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x2=5.544,P=0.019);颈动脉的IMT、斑块的Crouse评分、SBP对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有影响(ORIMT=36.349,PIMT=0.022;ORCmuse=1.151,Cmuse=0.043;ORSBP=1.025,PSBP=0.053);高血压患者有无室间隔增厚2组间SBP(P<0.05)、颈动脉的IMT(P<0.11)及斑块的Crouse评分(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以颈动脉IMT及宽块的Crouse评分预测高血压患者室间隔增厚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为0.669(P<0.05;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是其室间隔增厚的主要危险因素,但颈动脉IMT及斑块的Crouse评分均不是预测其室间隔增厚的很好指标.
作者:由天辉;田作军;陆亚琴;周玉兰;曾昭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6例老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0),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每天1次)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5 mg,每天3次)治疗,疗程4周,对照组按上法单纯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为70.0%,两组的疗效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不良反应方面,尽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体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77),但分布各有差异.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腹泻(19.4%)、口干(16.7%)和便秘(13.9%),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分别为便秘(40.0%)、恶心呕吐(20.0%)、口干及头晕/头痛(16.7%),以上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经相应处理可缓解.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老年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优于单用埃索美拉唑,且安全性较理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桂良;邵洁锐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桩蛋白(paxillin)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使用paxillin siRNA 转染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以对照 siRNA 转染组和正常 EC9706 细胞组为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Westem blot和半定量RT-PCR技术分别检测转染前后上述各组细胞中paxillin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转染paxillin siRNA后,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3组细胞中paxillin siRNA转染组中paxillin蛋白阳性表达细胞数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及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EC9706细胞组及对照siRNA转染组相比,paxillin siRNA转染组中的paxillin蛋白及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xillin siRNA能有效抑制人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paxillin基因的表达.
作者:高冬玲;郭新玲;陈明勇;李晟磊;张云汉;陈奎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通过收集临床输血病例进行输血的有效性分析,为临床科学、有效的榆血提供指导.方法:调查626例输注红细胞成分和112例输注浓缩血小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别计算输血后血红蛋白升高值、校正血小板计数增加值(CCI)、实际血小板回收率(PPR),评价输血是否有效.结果:红细胞输血的精确和粗略两种评价方法统计的有效率分别为70.0%和73.2%,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各科均存在无效输血现象,以外科组患者多,输血有效率分别为53.3%和52.0%.血液病患者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明显高于非血液病患者,一次输注血小板的CCI和PPR高,频繁输血者低.结论:红细胞两种评价方法均有效.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无效主要与术后失血、多次输血的同种免疫、破坏加速等因素有关,因此,尽量减少输血次数,控制感染和发热,开展血小板组织配型,可以提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治疗的有效性.
作者:吴新忠;王美兰;李冉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幽门螺杆菌(Hp)在全球的感染率超过50%,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发达国家,我国Hp的感染率平均为55%[1],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2-4]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Hp感染的治疗一直是胃肠工作者关注的课题.
作者:常江;柳利明;和海玉;魏利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耐左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gyrA基因的突变情况及其耐药机制.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ER)和DNA直接测序技术(DS)测定64株耐左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的QRDR(quinolone resistance-determining regions)序列.结果:64株耐药菌株有47株QRDR序列发生突变,其中45株为单位点突变,另2株为双位点突变;突变分布为70位突变2株、89位1株、90位12株、91位4株、94位30株,其中70位和89位为新发现的突变位点.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类药物耐受现象与gyrA基因QRDR的突变有关,包括新发现的70位和89位突变.
作者:尹小毛;刘志辉;黄丽晶;蔡杏珊;罗春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冠心病患者的心肌存活经过近数十年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过去我们认为心肌在缺血后会成绩现不可逆的损伤,乃至心肌坏死,导致心脏的收缩功能下降,左室射血分数减低,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心肌细胞是不可冉生的,是一种全或无现象.
作者:祖磊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病例1患者男,32岁,因发热、头痛半月余入院,人院杳体:生命体征平稳,全身各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哕音,心腹无异常.
作者:肖家荣;林锋;张舰;冉鹏;刘文;袁世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是指体内散在分布的,与交感或副交感神经有联系的嗜铬或非嗜铬的神经上皮样细胞团.是一类起源于神经嵴细胞的肿瘤,主要分布于头颈、纵隔、肾上腺及腹膜后等有副神经节聚集的部位,临床上较为少见.本文总结近10年中外文献报道,归纳总结如下.
作者:史鸿云;苑兰惠;李志刚;刘妙玲;杨会彬;崔桂敏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对后肾腺瘤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进行分析.方法:3例后肾腺瘤,复习其临床资料,病理学检查包括常规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并进行随访.结果:光镜下肿瘤细胞小,均匀一致,核大质少,无异型性及核分裂像,肿瘤细胞排列成小管状、梁索状、团块状、乳头状及肾小球样结构.出血、坏死、囊性变常见,并可见沙粒体钙化.免疫组化Vimentin(+)、CK7(+)、CK18(+)、CD57(+)、EMA(-)、SYN(-)、Desmin(-).2例患者术后状态良好,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转移征象.1例术后恢复中.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军见的肾脏良性肿瘤,组织学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肿瘤细胞小,胞浆少,核小,无异型性及核分裂,常肾密排列成小管状或腺泡状、梁索状、小团状、乳头状及肾小球样结构,沙粒体及钙化常见,常继发出血坏死囊性变.免疫组化表现为Vimentin、CD57、CK阳性表达,其中Vimentin恒定弥漫出现.需与wilms瘤、肾乳头状细胞癌、后肾腺纤维瘤等进行鉴别.
作者:孟红;蒋春樊;蒋俊;孟寒;韩义明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99Tcm-亚甲基二磷酸盐(MDP)骨显像中软组织异常摄取骨显像剂的临床意义.方法:受检者常规行99Tcm-MDP的32例患者骨显像结果与其手术病理和(或)cT/MRI等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软组织异常摄取99Tcm-MDP的临床意义.结果:1 655例住院患者骨显像中软组织异常摄取骨显像剂32例(占1.93%).单侧锁骨上局灶性显影3例;肺部显影9例,其中双肺弥漫性显影1例,单侧弥漫性显影5例,单侧局灶性显影3例;肝弥漫性显影2例:乳腺显影13例,其中双侧乳腺弥漫性显影3例,单侧乳腺弥漫性显影7例.单侧乳腺局灶性显影3例:肌肉软组织及皮下显影4例;腹部局灶性显影1例.结论:99Tcm-MDP骨显像骨外软组织的异常摄取主要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应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临床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赵峰;王莹;赵倩;何丽荣;刘保军;李娟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人口学因素,以指导术后的抗凝治疗.方法:收集85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资料,分别将华法林维持剂量与性别、年龄、体表面积、吸烟、饮酒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这些人口学因素对华法维持剂量的影响.结果:(1)女性患者华法林的维持剂量和 PT-INR(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都要比男性患者小.(2)华法林维持剂量与年龄呈负相关(r=0.250,P<0.001),与体表面积呈正相关(r=0.337,P<0.001).(3)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个体异的17.9%.结论:本研究证实一些人口学因素例如年龄和体表面积可以解释华法林维持剂量的部分个体差异,接下来还需进一步地探讨其他因素,例如遗传因素对华法林剂量的影响.
作者:徐丹;刘媛;钟诗龙;杨敏;林曙光;余细勇;劳海燕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月经过少的发病因素及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方法:收集湘雅二医院2008年5月至2008年11月在妇科门诊就诊的月经过少患者103例,根据病史、年龄、内分泌及相关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月经过少原因多样,包括宫腔粘连(22.3%),多囊卵巢综合征(15.5%),子宫内膜菲薄(8.74%),卵巢早衰(6.79%),高泌乳素血症(4.85%),精神因素(4.85%)等.从发病年龄上看,15~20岁16例,21-25岁31例,26~35岁32例,36~40岁19例,40岁以上5例.其中原发不孕46例,继发不孕37例.结论:月经过少主要病因由宫腔内因素所致,发病年龄不同其主要发病因素也不同.
作者:张红媛;朱付凡 刊期: 2010年第05期
哺乳动物 DNA 甲基化是基因组DNA的一种主要表观遗传修饰形式,在基因的表达与调控中起重要作用,亦与哺乳动物细胞的生长和发育以及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宋华梅;黄利鸣;王艳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依托咪酯是一种超短时效的非巴比妥类催眠性静脉麻醉药,它具有麻醉效能强,起效快、诱导平稳、舒适、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休克、心功能很差、高龄等患者的伞麻诱导.
作者:邓信林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我科收治63例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进行1年以上随访,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63例病例有61例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3.4个月).骨折复位维持满意.腕关节功能根据Gar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19例,良33例,可9例,差2例.并发症12例,发生率19.6%.其中,拇长屈肌腱激惹3例,伸肌腱激惹1例,腕管综合征1例,局部疼痛3例,螺钉松动1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手术后螺钉切入关节腔1例.结论:掌侧锁定钢板能有效地维持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复位,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但它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杰;李少华;楼列名;吴兴;朱裕昌;茅凌洲;蔡新宇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颌骨良性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对颌骨良性肿瘤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颌骨良性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观察病变的形态和结构特征.结果:38例良性肿瘤性病变均为边缘清楚肿块,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其中,含牙囊肿5例,根尖囊肿7例,常有硬化缘,囊内密度均一,内含牙根或病齿.角化囊肿10例,多向舌侧膨胀,分房大小均匀.造釉细胞瘤10例,呈分叶状,有切迹,多向颊侧膨胀,分房大小不均,相邻颌骨骨质吸收缺失或增生硬化.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例,均为骨质膨胀性破坏,其内骨结构紊乱,正常骨小梁消失.结论:颌骨良性肿瘤性病变各有不同的影像学特点.CT扫描对其病变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曹诗林;李莹;徐坚民;单军;钱立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钾、钠、氯、钙、尿素氮和肌酐(K+、Na+、Cl-、Ca2+、Urea、Cr)等生化指标在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液中的相关性.方法:采集40例肝硬化患者腹水和血液标本,检测两者中K+、Na+、Cl-、Ca2+、Urea和Cr的水平.结果:K+、Ca2+和Cr在腹水中的浓度分别低于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分别为(3.80±0.51)mmol/L和(3.93±0.54)mmol/L,(1.78±0.34)mmol/L和(2.06±0.31)mmol/L,(102.88±36.31)mmol/L和(110.05±40.06)mmol/L],两者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JP<0.05);而Na+、Cl-和Urea在腹水中的浓度分别高于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分别为(141.45±5.87)mmol/L和(140.35±5.88)mmol/L,(113.59±7.29)mmol/L和(103.61±5.32)mmol/L,(8.24±6.19)mmol/L和(7.33±5.01)mmol/L],两者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K+、Na+、Cl-、Ca2+、Urea和Cr在腹水中的浓度与其在血液中的浓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0.92、0.89、0.81、0.91和0.97,所有检测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Na+、Cl-、Ca2+、Urea和Cr在腹水中的浓度与其在血液中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如果血液标本无法获得而肝硬化诊断明确.可通过腹水检查监测患者治疗中的电解质和肾功能水平.
作者:胡迎宾 刊期: 201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基因分型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对分型方法及意义进行评估.方法:应用重复序列PCR(ERlC-PCR)析方法进行分型,以细菌耐药鉴定系统及改良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3株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氨曲南、头孢噻肟、阿米卡星高度耐药.但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左氧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敏感率较高.ERIC将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分为5型,其中A型10株、B型7株、C型3株、D型2株、E型1株.结论:ERIC-PCR能有效地对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进行分型.临床上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程度严重,有多种基因型并存,与耐药程度有相关性.
作者:宛传丹;熊怀民;盛建华;吴承 刊期: 201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