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金莲
目的:应用大鼠佐剂诱导性关节炎(adjuvanl induce arthritis,AIA)模型,研究中药酒润风湿透皮散对AIA的治疗效果.方法:取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IA模型组、雷公藤组及酒润风湿透皮散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造模,后3组造模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雷公藤多甙片或酒润风湿透皮散浸液.结果:AIA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低于同期饲养的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与雷公藤组接近,酒润风湿透皮散组大鼠体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IA模型组大鼠的胸腺、脾脏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雷公藤组大鼠的胸腺、脾脏指数明显低于AIA模型组大鼠(P<0.05),酒润风湿透皮散组大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IA模型组关节肿胀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雷公藤组及酒润风湿透皮散组大鼠关节肿胀度明显低于AIA模型组(P<0.01).镜检显示,酒润风湿透皮散组和雷公藤组大鼠虽有关节滑膜增生,但组织病理学改变较AIA模型组大鼠明显减轻.结论:酒润风湿透皮散治疗AIA效果明显,毒副作用小.
作者:马玉琛;段斐;孟明;郭晓燕;寇素茹;马幼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VUL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07年8月收住的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静脉性溃疡患者15例(18条患肢),使用腹腔镜行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钬激光处理大隐静脉主干及小腿曲张静脉支.结果:所有患肢曲张静脉支及静脉团消失,切口一期愈合,下肢酸胀及沉重感逐渐减轻,局部瘙痒及创面疼痛缓解,溃疡均于手术后2~6周内愈合.全部病例随访3~14个月,无静脉曲张形成及溃疡复发.结论: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与钬激光治疗两种微创方法联合应用可有效地阻断浅静脉系统及交通支静脉系统的异常反流,治疗VULE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褚雪峰;宗朝晖;圣小平;许晓萍;缪秀华;张松责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球孢子菌病(coccidioidomycosis)是由粗球孢子菌所引起的一种局限性或播散性疾病,于1892年首先在阿根廷被发现,后在美国广泛流行[1-2].本病系地方性流行病,病原菌为双相型真菌,主要经呼吸道吸人感染,也可因外伤后经皮肤感染而发病[3].我院于2007年诊断并治疗原发性皮肤球孢子菌病1例,报告如下.
作者:高伟;张圣林;张新明;邹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患者术后保持大便通畅的有效方法.方法:对46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采用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便秘的原因进行观察、分析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采用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有3例发生便秘,对照组有15例发生便秘,针对便秘原因对颅内肿瘤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保持大便通畅.结论:颅内肿瘤患者术后因多种原因易发生便秘,若术前即给予预防便秘的护理干预措施,术后及时发现便秘原因,掌握处理技巧,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可以减少颅内压增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谢晓清;杨智蓉;王静;王益芳;李晓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管理、预防深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及其相关性感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71例深静脉导管感染情况进行监测,以导管培养致病菌情况作为主要监测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提出预防与控制深静脉导管感染的护理对策.结果:63例导管细菌培养阳性,常见的病原体是表皮葡萄球菌.结论:预防和控制深静脉导管感染的有效方法是优化操作技术,刚化无菌技术,强化维护技术,细化观察技术以及深化宣教技术.
作者:吴琼;石利平;季小平;喻海燕;沈琴;张金梅;王茂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往已知葡萄糖浓度的尿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维生素C对尿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桂林华通XT-2000型尿液分析仪测定500例已知葡萄糖浓度的尿液标本,按尿糖检测半定量结果分为2.8mmol/L(I组)130例,5.5 mmol/L(Ⅱ组)102例,14 mmol/L(Ⅲ组)165例和28 mmol/L(Ⅳ组)103例,在加入不同浓度维生素C后,用干化学试纸条分别进行检测,并观察尿液葡萄糖测定结果为阴性时维生素C的剂量.结果:当I、Ⅱ、Ⅲ、Ⅳ组尿液标本中分别加入5、7.5、15和40 mg的维生素C时尿液葡萄糖浓度测定的结果变为阴性.结论:随着维生素C浓度逐渐增加,尿糖测定结果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维生素C起着负干扰作用.
作者:李结秋;黄乐升;廖军;汤勇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双钳道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病例,用双钳道内镜对病灶进行黏膜切除术,总结分析其术后疗效、并发痘.结果:41例病例中有35例成功行内镜黏膜完全切除术;其中隆起性腺瘤18例,早期胃癌15例,重度异性增生8例,病灶直径均<2 cm.术后有12例出血,15例出现上腹部不适,没有严重并发症.结论:双钳道EMR治疗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其方法安全实用,创伤小,费用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志坚;胡伟;朱萱;吕农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白癜风(vitligo)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性皮肤病,症状为皮肤出现局限性或泛发性色素脱失斑,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外观容貌,给大部分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交际等方面带来负面因素,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一些新技术、新药物的出现给白癜风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本文就白癜风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刘建东;张国强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复杂眼内异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21眼)眼内复杂异物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异物摘出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异物摘出率95.2%,随访3个月,视力稳定或提高者17眼(80.9%),视力不变者3眼(14.3%),下降者1只眼(4.8%).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有利于摘出异物,并可治疗异物存留的并发症,提高术后视力.
作者:吕秀;徐尧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9月共收治颅内静脉窦-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in-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22例,来院前全部被误诊.本文就其误诊原因及早期正确诊断问题作一分析.
作者:陈茂刚;左其龙;黄小鹏;江崇柱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的局限性病理扩张,居脑血管意外患者病因中的第3位,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常见原因.颅内动脉瘤的人群发病率为3.6%~6%不等[1-2],它的形成是遗传学、血流动力学以及后天退行性变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85%的囊状颅内动脉瘤发生在Willis环,前交通动脉占30%~35%,后交通动脉起始处及附近颈内动脉占30%,大脑中动脉占22%[3].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占动脉瘤人群)为1%~2%[2].
作者:唐翠松;李文彬;李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总结38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2004年12月至2006年5月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行股骨头置换26例,全髋置换术12例,其中男11例,女27例.结果:出院时均能扶助行器行走,术后应激性溃疡、全髋半脱位、泌尿系感染各1例,纠正后均好转出院.结论:加强对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许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以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及大小便失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创伤.既往治疗SCI的方法有手术吻合、手术减压、神经移植、大网膜移植、药物治疗、局部冷冻、物理康复、针灸治疗以及应用酶制剂来抑制和消除结缔组织瘢痕等多种方法.虽然这些方法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SCI的病理改变,但仍然无法避免患者截瘫的结局.其中重要的原因为神经元坏死后形成的胶质瘢痕和空洞阻碍了神经轴突的生长,这些不可逆的病理过程是治疗SCI大的障碍[1].近年来,神经生物学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使通过细胞移植增加脊髓神经数量、减少胶质瘢痕和空洞的形成成为可能,因此干细胞移植成为一种有效治疗SCI的新方法.本文就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r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生物学特性、移植治疗SCI的实验研究、治疗方法、治疗机制和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黎明;庄明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产程中胎心监护异常时,母体供氧对胎儿脉搏血氧饱和度(FSpO2)的影响.方法:对48例胎心监护异常,存在胎儿缺氧可能的孕妇给予吸氧治疗,通过胎儿脉搏血氧监测FSpO2改善情况.将孕妇分为两组,每组24例,以监测前吸入空气时FSpO2作为基础值,两组分别吸入40%混合氧和纯氧各30 min,记录并计算每组给氧后15 min阶段的FSpO2平均值,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胎儿缺氧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吸入空气时的基础值相比,吸入40%混合氧和纯氧后,FSpO2均有显著升高,分别为5.9%和8.5%(P<0.05).FSpO2基础值越低,给氧后升高幅度越大(P<0.05).结论:对于产程中出现胎心异常的孕妇给予吸氧处理可显著提高FSpO2,FSpO2基础值越低,给氧后升高幅度越大.
作者:李娟;陈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发病于计划免疫月龄前的麻疹患儿的临床特征,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对小于8月龄的麻疹患儿110例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儿临床症状典型,均有发热和出疹,97.3%有卡他症状,89.1%见口腔麻疹黏膜斑(Koplik's 斑),且大多伴有进食进饮呛咳和腹泻症状,并发症多,病情变化快.结论:麻疹传染性极强,出疹前(前驱期)诊断困难,医院儿科门诊传播不容忽视,门诊传播易使疫情扩散.需加强疫情监控,做好儿童发热门诊管理.
作者:张尔康;朱素尧;张士红;孟敏;许锁 刊期: 2008年第07期
肝癌是较常见且恶性程度很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主要依赖各种影像学方法和血清甲胎蛋白的检测,但是由于小肝癌的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即使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仍存在较多困难.近年来,由于新型声学造影剂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使超声对小肝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超声造影剂在临床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超声造影剂的微气泡直径小(<10μm),可通过肺循环,性能稳定,半衰期长,对人体无害,具有良好造影作用,提高显像效果且能提高肿瘤检出度[1-3].
作者:Bassam Al-mamari;李开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患者女,49岁,2007年4月3日以发热、头晕、头痛、咳嗽、咽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面颈部潮红、左侧耳鸣,腹稍膨隆、全腹轻压痛、反跳痛收住我院肾脏内科治疗.4月4日,患者已神志恍惚,出现严重的腹胀腹痛,腹泻剧烈时伴呕吐、出汗.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稍弱,3次/min,查体:体温38.7℃,脉搏90次/min,血压135/98 mmHg,呼吸20次/min.
作者:符玉文;孙朝晖;张卫云;王露霞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充分认识和重视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19例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患者中,4例妊娠中期,2例妊娠晚期急诊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余13例均行非手术治疗.结果:19例患者中4例妊娠中期2例妊娠晚期,患者因保守治疗病情不缓解,给予手术切除胆囊,其余病例保守治疗病情缓解.本组中先兆流产4例,先兆早产3例,早产2例,无孕产妇及胎儿死亡发生.结论:妊娠期急性胆囊炎,大部分经过保守治疗可以获得缓解.
作者:刘莉;李予;文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3]I标记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3H11在胃癌放射免疫导向手术(RIG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胃癌患者30例,在胃镜直视下将[3]I标记的McAb3H11注射于癌周围黏膜下,4-11 d后手术:术中传统视触诊探查后,用手持式γ探测器行RIGS检测.手术切除标本(原发灶、切缘、淋巴结)除采用HE染色(连续切片)检查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CEA IHC)和RT-PCR(CKl9 RT-PCR)进一步实验室检测.选取60枚非肿瘤患者淋巴结设置为对照组.结果:RIGS与传统手术探查相比,对原发灶和切缘的判断一致,对淋巴结的判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RIGS与HE染色相比,对原发灶及切缘癌浸润检测的特异性和准确率均为100%;在对淋巴结的检测中,RIGS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2.5%、96.2%,准确率为85.9%.CEA IHC和CK19 RT-PCR进一步检测还发现,RIGS与HE染色对淋巴结的判断,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应用[3]I标记抗胃癌单克隆抗体McAb3H1l进行胃癌RIGS,可有效判别胃癌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RIGS对胃癌及其转移淋巴结的判别较传统的视触诊探查具有更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靠性.RIGS对帮助发现隐匿转移的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亚;张长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咽异物是耳鼻咽喉科门诊急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口咽部异物大多数较容易发现并易取出.但喉咽部异物在某些情况下如患者咽反射敏感,配合极差,异物较小或位置隐蔽等,常规方法较难取出异物,达不到治疗目的.近2年来我们成功地在电视纤维喉镜下取出上述情况下的喉咽部异物68例,收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永杰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