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露;鱼兵;范清宇;文艳华
目的: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YES6-N,诱导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在酿酒酵母中的表达和纯化.方法:逆转录获得SARS冠状病毒DNA片段,PCR获得核衣壳蛋白基因互相重叠的两部分片段,酶切连接成全长,在E.coli JM109中构建重组表达克隆pYES6-N,在酿酒酵母中诱导表达并纯化.结果:重组克隆pyes6-N经酶切、测序鉴定确定,插入片段大小、方向、碱基匹配与预期一致,获得一个完整的核衣壳蛋白基因,表达产物纯化后,电泳鉴定,相对分子质量近45 000.结论:成功克隆SARS冠状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全长,并在酿酒酵母中诱导表达成功,有助于抗SARS分子疫苗的研究.
作者:杨雷;张洪勤;吴淑珍 刊期: 2006年第23期
植物性食品如蔬菜、水果、坚果、蔬菜油、谷类食物为亚洲及地中海地区传统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食品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维生素E,被认为可能与上述地区较低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有关.动物性食品如鸡蛋、牛奶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被认为可能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近年来,针对膳食结构及其营养要素与脑卒中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前瞻性研究,本文对此综述如下.
作者:张世洪;周斌;吴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传统观点认为糖尿病是通过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高血压的进程而导致心肌收缩功能的异常.目前单独集中于糖尿病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及争论较少,当糖尿病患者并未患有冠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时而出现了左室功能异常,则糖尿病性心肌病即被诊断[1].而目前改变心脏结构功能的细胞及分子机制仍未被完全了解.
作者:戚如怡;林碧珠;伍施阳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了解近3年来本院下呼吸道感染不动杆菌属耐药性的变迁,并研究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临床标本经API系统鉴定,采用国际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药敏检测.药敏标准参考2004年NCCLS标准判断折点.用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酶表型并对碳青霉烯酶基因型别如IMP、VIM、OXA-23、OXA-24进行PCR扩增.结果:不动杆菌属具有多重耐药性.对亚胺培南敏感(86.3%),对阿米卡星(72.5%)、头孢哌酮/舒巴坦(72.5%)较敏感.检测到OXA-23型碳青霉烯酶,未发现金属酶.结论:本组资料对本院下呼吸道不动杆菌属感染的治疗和抗菌药物的选择有参考价值.产OXA-23型碳青霉烯酶是我院不动杆菌属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原因.
作者:朱家馨;周宇麒;黄静;谈淑卿;张天托 刊期: 2006年第23期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往曾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的很多顽症已被逐渐攻克.然而各种肿瘤性疾病的发病率却在逐年上升,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手段减轻患者痛苦并采取必要的手段控制病情的发展是医学工作者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日臻成熟,各种塑料和金属支架的应用给具有消化道梗阻的肿瘤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本文对支架在消化系肿瘤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少鑫;孙涛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小骨窗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以本院接受超早期小骨窗开颅配合自制自动冲洗装置结合普通内窥镜(改制的膀胱内窥镜)下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周密的护理并严密观察病情及前瞻性地采取预防措施.结果:治愈40例,死亡1例(<12 h入院患者),2例术后放弃治疗.出院后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法)中Ⅰ级7例,恢复日常生活自理;Ⅱ级12例,部分恢复生活自理;Ⅲ级20例,需扶拐行走;Ⅳ级1例,完全依赖,日常生活完全需要帮助.结论:超早期实施小骨窗开颅清除颅内血肿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同时配合周密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前瞻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可减少并发症,降低致死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汪彩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副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报道2例副乳腺癌并复习文献.结果:副乳腺癌大多位于腋窝部,大体上表现为界限不清的肿块,病理类型同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多见.结论:副乳腺应及早诊治,如肿物增大及固定应怀疑为癌,副乳腺癌确诊必须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或化疗.
作者:罗卫民;谭丽珊;陈智慧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前列腺素E1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对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53例,单纯糖尿病患者33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观察其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P<0.05),其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前列腺素E1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前列腺素E1可以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
作者:张艳;黄晓燕;李彩萍;刘建;彭东信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凯时联合弥可保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76例DPN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6例,分别给予凯时联合弥可保和弥可保治疗,共3周,对其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DPN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凯时与弥可保合用可明显改善DPN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涵涛;王昉;付红萍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对照比较研究苦参素联合胸腺肽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患者的治疗作用,观察其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HBV-DNA阴转率的变化,并与干扰素进行对比.方法:选择58例近6个月内未接受过抗病毒或其他免疫调节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组(治疗组)和干扰素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0例,苦参素胶囊(江苏正大天晴药业生产)0.2 g口服,每日3次;胸腺肽肠溶片15 mg,每目3次.对照组28例,干扰素500万U,隔日1次肌注,分别观察治疗3、6个月后肝功能指标、HBeAg、HBV-DNA阴转率的变化,结果:治疗3及6个月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胆红素等肝功能指标恢复均较好,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HBeAg、HBV-DNA阴转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好,与干扰素一样有较好的抗病毒效果.
作者:张小玉;王雷;钟备;魏强 刊期: 2006年第23期
HELLP综合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在1982年由WEINSTEIN首先提出,主要表现为溶血(hemolysis)、肝酶升高(elevated liver enzymes)和血小板减少(low platelets)等,常危及母儿生命安全,及时诊断与正确处理对于改善母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小毛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妇女妊娠期所患有的高血压疾病统称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常见原因之一.虽然随着围产检查的普及和加强,全世界范围内严重先兆子痫和子痫逐年减少,全球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研究不断广泛和深入,但目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仍不甚明了,限制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有效干预.
作者:秦薇;余艳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病人中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发生率、临床特征以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8月进行过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 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从该1 100例患者中,共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19例,检出率为1.73%.患者多以不典型的活动后胸闷、胸痛为主要表现,其中合并冠心病5例,伴肥厚性心肌病5例,伴右位心1例.在接受运动负荷心电图检测的8例患者中,阳性率为87.5%.造影显示均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单一心肌桥,在收缩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有4例,50%~75%的有11例,>75%的有4例.治疗上予口服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总有效率为94.2%.结论:(1)心肌桥可以引起心肌缺血;(2)心肌桥可继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林永青;聂如琼;耿登峰;王景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神经源性心脏损害是指在没有心脏原发性疾病的情况下,由于颅脑损伤或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其他疾病引起的心脏损害.各种心脏损害的原发病在脑,可以发生于各种中枢神经性病变,包括颅脑损伤、颅内血肿、脑肿瘤、脑部手术、脑出血、癫痫发作等.
作者:王娟;周颖玲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亚砷酸对化疗后复发恶性淋巴瘤治疗效果及相关不良反应.方法:9例化疗后复发的恶性淋巴瘤采用亚砷酸治疗,至少2个周期.结果:1例达到CR,3例PR,4例SD,仅1例PD.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Ⅲ度的骨髓抑制、纳差、乏力、轻度肝功能损害、心悸和皮疹.结论:亚砷酸可作为化疗后复发的恶性淋巴瘤的一种治疗选择,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作者:周京旭;林丽珠;张恩欣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的梯度变化对血液流变学中血浆黏度的影响和二者间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正常人血浆,利用Fib干粉配制成浓度梯度为0.5 g/L左右的21份待测血浆,分别测量备份血浆的Fib浓度和血浆黏度各3次,取平均值;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随着Fib浓度梯度的增加,血浆黏度也与之成正相关性变化.Fib浓度对血浆黏度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Fib浓度≤6.52 g/L时,回归直线为y=0.141 x+0.688;第二阶段,在Fib浓度>6.52 g/L而又≤9.88 g/L时,回归直线为y=0.276x-0.098,其回归系数大于第一段的回归系数;在第三阶段,Fib浓度>9.88 g/L时,所成回归直线为y=0.314x-0.274,其回归系数要高于第二段直线的回归系数.结论:在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区别不同Fib浓度与其他一些因素对血液流变学中血浆黏度以及相关指标造成的影响,以便我们排除一些对结果有影响的因素,指导我们对血液流变学中的一些结果做出正确判断.
作者:孙朝晖;李林海;石玉玲;张卫云;符玉文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也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威胁母儿安全的并发症.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为7%~1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管细胞因子的合成及障碍有关.
作者:陶娅玲;漆洪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建立一种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的血糖测定方法以满足临床高血糖样本测定之需要.方法:通过对葡萄糖速率法的改良,进行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对比试验和干扰试验以评价改良方法.结果:批内CV为2.04%~2.51%,批间CV为2.53%~3.01%;线性范围0.012 3~60 mmol/L;与终点法比较相关系数(r)为0.999,相关无显著性(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0.996x-0.025;甘油三酯<20.5 mmol/L、血红蛋白<4 g/L、总胆红素<960μmol/L不影响测试结果.结论:该法快速、准确、抗干扰能力强,线性范围宽,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穗德;容莉莉;巫小莉;张齐勇;周小棉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为主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SAA患者18例,并随访远期疗效.结果:1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2.2%,治疗前中性粒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计数的高低及病程长短与疗效无相关.结论:以ATG为主的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可显著提高SAA的疗效.
作者:梁冬梅;聂大年;尹松梅;李益清;谢双锋;王秀菊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子痫前期/子痫属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自古以来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它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分娩期及产后早期,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及其他全身系统性的紊乱,以全身抽搐为特征的子痫是疾病的终期阶段.
作者:刘慧姝;张红霞 刊期: 200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