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朝晖;李林海;石玉玲;张卫云;符玉文
目的:通过对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的培养,以建立一种简便、有效的分离嗜血杆菌的方法,为临床提供诊断及用药依据.方法:利用嗜血杆菌分离专用巧克力平板对痰标本进行嗜血杆菌的分离,用HTM平板作药敏试验,用β-内酰胺酶纸片测定β-内酰胺酶.结果:在分离出的236株嗜血杆菌中,流感嗜血杆菌有124株,占52.5%,副流感嗜血杆菌112株,占47.5%,其中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型以Ⅰ型(50.8%)、Ⅲ型(29.8%)为主,Ⅳ、Ⅷ型各占9.7%;副流感嗜血杆菌以Ⅰ型(61.6%)、Ⅱ型(25.0%)为主,Ⅲ型占13.4%.β-内酰胺酶产酶率为2.7%,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率较高.结论:用嗜血杆菌专用巧克力平板分离嗜血杆菌,方法简便、实用,效果较好,能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蒲海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人卵巢上皮性癌CAOV3细胞株增殖及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 protein kinase,TPK)活性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卵巢上皮性癌CAOV3细胞株,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bFGF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免疫沉淀法纯化蛋白并TPK试剂盒测定TPK活性;Western blot测定TPK表达.结果:bFGF能显著促进细胞增殖,增强TPK活性及TPK表达.结论:bFGF可以促使人卵巢上皮性癌细胞株CAOV3增殖,机制与增强TPK活性及TPK表达有关.
作者:陈昊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应用金双歧预防治疗婴幼儿肺炎性腹泻7 d,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方法:符合入选条件患儿共40例.按随机数字表抽样分单、双号.双号为对照组共18例,单号为治疗组共22例.治疗组于入院时在对症治疗肺炎的同时即予以金双歧片剂1 g,口服,每天3次(除此不再服用其他肠道菌群药).对照组只对症治疗肺炎.共观察7 d.结果:两组大便性状(正常人数、水样便人数、糊状便人数)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之间合并腹泻发生率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轻度腹泻人数与重度腹泻人数的比较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应用金双歧(1 g,口服,3次/d)能减低婴幼儿肺炎合并腹泻率及减轻其腹泻的程度,且临床应用方便、安全、无任何副作用.
作者:吴剑辉;罗宇元;陈凯鹏 刊期: 2006年第23期
我们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采用珍黄丸加伊可欣治疗小儿溃疡性口腔炎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玲;张怀强;李树丽;张春娟 刊期: 2006年第23期
恶性肿瘤已成为目前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的一类疾病.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民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精神压力增加,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致使癌症患者逐年增加.笔者在临床中曾遇到1例多原发癌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卉;李静;武程程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评价微波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8例经常规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慢性咽炎患者采用微波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78例随访3个月,治愈率8.97%,有效率48.72%,无效率51.28%;随访6个月,治愈率1.28%,有效率15.38%,无效率84.62%.出现萎缩性咽炎28例,咽干51例,咽部不适49例.结论:慢性咽炎病因复杂,微波对慢性咽炎的治疗并不能针对病因,近期对部分病例可暂时缓解症状,但可延误恶性肿瘤的诊断;远期疗效差并可产生各种并发症或加剧症状.因此,微波并不能治愈慢性咽炎.对慢性咽炎的治疗必须查明病因,针对病因治疗.
作者:楼正才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心得安、泰胃美、麦滋林-S颗粒联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的疗效.方法:将74例经胃镜确诊门脉高压性胃病患者分为两组,药物联合治疗组56例,采用心得安10 mg/次,3次/d(具体剂量根据心率而定);麦滋林-S颗粒0.67g/次,3次/d;泰胃美0.67 g/次,3次/d治疗.对照组20例不用治疗组药物组合,仅给予常规的对症处理.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完成治疗后胃镜复查.结果:药物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5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心得安、泰胃美、麦滋林-S颗粒联合治疗门脉高压性胃病有良好的疗效,能预防断流术后门脉高压性胃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朱为群;朱郇容;胡中伟;郭家伟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误诊原因,提高胰腺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41例经手术确诊的胰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1例胰腺癌患者术前均被多次误诊,被误诊为胃炎2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12例,糖尿病2例,腰椎间盘脱出2例.结论:胰腺癌误诊率高,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胰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对病人进行系统检查和综合分析.
作者:张国华;刘士霞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胆胃胶囊对大鼠胆汁反流性胃炎癌基因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先将大鼠造成胆汁反流性胃炎模型,再分为胆胃胶囊大、中、小剂量组,对照组使用药物达喜,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基因蛋白C-erbB-2、p21、Bcl-2、Ras的表达.结果:癌基因蛋白p21的表达在胆胃胶囊组中显著降低,C-erbB-2、Bcl-2、Ras无显著差异.结论:下调癌基因蛋白p21表达可能是胆胃胶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部分机制.
作者:陆敏;田耀洲;沈明勤 刊期: 2006年第23期
患者女,23岁,既往体健,主因咯血1周入院.患者于2005年11月无诱因出现咯整口鲜血2口,量约100 mL,未介意,未诊治,但患者于次日再次出现咯血症状,仍为整口鲜血,10余次/d,咯血量约500mL左右,伴咳嗽症状,无发热、乏力、盗汗、胸痛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即就诊于我院急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8.6×109/L,血红蛋白98 g/L,中性粒细胞0.668;胸部CT示:右肺中下叶、左下肺可见高密度增高影,密度不均匀,右肺支气管较对侧狭窄,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
作者:李月越;王萍;王瑞娟;霍秀青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注射液组(A组,n=50)和丹参注射液组(B组,n=50),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踝/肱血压指数(ABI)和足背动脉血流量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A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B组总有效率为84%,B组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ABI和足背动脉血流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A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ABI和足背动脉血流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B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ABI和足背动脉血流量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与A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比丹参疗效更好.
作者:黄明炜;陶连方;张俊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水平和血清白蛋白(Alb)在肝硬化中的相互关系与临床价值.方法:对肝硬化患者血清CHE活性水平和血清Alb浓度进行检测,CHE以速率法,Alb以溴甲酚绿法在全自动分析仪上测定.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HE、Alb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lb与CHE比值(Alb/CHE)分析优于常规肝功能Alb与球蛋白比值(A/G).结论:CHE与肝硬化患者肝脏实质损害有关,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严重程度,与Alb有同样重要的价值,且有反映肝硬化病情变化及不受输Alb影响等优点.对同一患者CHE的动态监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CHE检测方法特异,血清影响因素少,是诊断肝硬化的敏感特异性血清学指标.
作者:金伟明 刊期: 2006年第23期
植物性食品如蔬菜、水果、坚果、蔬菜油、谷类食物为亚洲及地中海地区传统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食品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胡萝卜素、维生素E,被认为可能与上述地区较低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有关.动物性食品如鸡蛋、牛奶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被认为可能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近年来,针对膳食结构及其营养要素与脑卒中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前瞻性研究,本文对此综述如下.
作者:张世洪;周斌;吴波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及时了解我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EICU)重症感染患者的细菌种类、分布和耐药情况,指导用药.方法:对我院EICU 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重症感染阳性菌株种类、分布、耐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EICU重症感染总菌株133株,痰菌株共115株,占总菌株的86%;痰菌株中,革兰阴性杆菌68株,占痰菌株的59%,革兰阳性球菌34株,占痰菌株的3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株数居首位,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敏感;杆菌属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等为主要致病菌,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高.结论:本EICU肺部感染居多,菌种杂多,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仍占优势,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等为主要致病菌,对第三代、四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性高.而MRSA已跃居单菌种首位,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100%敏感.
作者:徐英;张铮;王卫文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前列腺素E1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对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冠心病患者53例,单纯糖尿病患者33例)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前列腺素E1治疗,观察其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升高(P<0.05),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P<0.05),其中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前列腺素E1可以明显降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痛患者的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前列腺素E1可以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微循环.
作者:张艳;黄晓燕;李彩萍;刘建;彭东信 刊期: 2006年第23期
患者,30岁,因孕50+d到某诊所行人工流产术,术中突发下腹部剧烈疼痛,于2005年10月25日转入我院.患者既往月经正常,孕3产1,2004年8月行剖宫产,产1子,2005年7月行人工流产术1次.
作者:聂莉;崔勇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构建DAZAP2原核表达重组质粒,以获得DAZAP2蛋白用于制备抗DAZAP2抗体.方法:提取一正常人骨髓总RNA,逆转录后,以其作为模板,PCR扩增DAZAP2的开放阅读框,采用定向克隆法与原核表达载体连接,转染大肠杆菌,酶切及测序分析.结果:获得阳性重组质粒,读框没有发生改变.结论:成功获得DAZAP2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可以用于下一步实验.
作者:石奕武;胡维新 刊期: 2006年第23期
孕妇既往没有心脏病史,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础上突然出现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心力衰竭症候群,称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约占妊娠合并心脏病的4.0%~5.7%,重度子痫前期中约有4%发生此病.因发病隐匿,病情危重,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胎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极为重要.本文就其诊断及处理论述如下.
作者:张建平;杜碧君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副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报道2例副乳腺癌并复习文献.结果:副乳腺癌大多位于腋窝部,大体上表现为界限不清的肿块,病理类型同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多见.结论:副乳腺应及早诊治,如肿物增大及固定应怀疑为癌,副乳腺癌确诊必须依靠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放疗或化疗.
作者:罗卫民;谭丽珊;陈智慧 刊期: 2006年第23期
目的:建立一种线性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的血糖测定方法以满足临床高血糖样本测定之需要.方法:通过对葡萄糖速率法的改良,进行精密度试验、线性试验、对比试验和干扰试验以评价改良方法.结果:批内CV为2.04%~2.51%,批间CV为2.53%~3.01%;线性范围0.012 3~60 mmol/L;与终点法比较相关系数(r)为0.999,相关无显著性(P>0.05),直线回归方程为y=0.996x-0.025;甘油三酯<20.5 mmol/L、血红蛋白<4 g/L、总胆红素<960μmol/L不影响测试结果.结论:该法快速、准确、抗干扰能力强,线性范围宽,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邓穗德;容莉莉;巫小莉;张齐勇;周小棉 刊期: 200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