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消风散加减治疗荨麻疹20例

李永贵

关键词:
摘要: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出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损、风团,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抓痕除外).
中国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中小量脑出血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2004年以来,我院早期使用丹参注射液治疗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A组62例,并与对照组B组42例、C组48例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颅内血肿吸收,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洁霞;米建平;赵树秋;黄日祥;黄浩基;李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析中药不良反应

    中药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一般认为中药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但是任何一种药物使用得当可防病治病,否则可危及人民身体健康甚至危害生命.

    作者:张丽薇;张云霞;李晓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六神丸佐治带状疱疹40例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主要以皮肤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簇集性水疱,带状排列,单侧分布,伴有明显的神经痛,其病程约2~3周.

    作者:曹静虹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跟刘继祖老师心得

    吾师刘继祖先生出身医学世家鹤草堂,自幼酷爱读书,立业于中医,继承家学,游学北京,就读于北京中医学院,受秦、任等大师熏陶,深爱中国文化,更对中医学矢志不渝.

    作者:安乐君;刘松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预防动脉硬化的饮食护理

    新西兰健康学家们的一项新医学研究成果显示:日常饮食,少吃多餐可有效预防中老年人的动脉硬化.

    作者:王晓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医药的发展趋势与现状思考

    中医应该归在国学中,它以精深的科学内容、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医疗实践、鲜明的民族风张屹立于世界医学与科学之林,是世界上迄今唯一保持不衰的传统医学,是世界科学史上的奇迹.

    作者:刘云;孙安鹏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脑降压片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清脑降压片的阿魏酸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0.085%磷酸(17:83);柱温:35℃;检测波长:316mm;流速:1.0ml/min.结果:方法稳定、重现性好、回收率高、准确可靠.结论:本方法可以作为清脑降压片含量测定的方法.

    作者:杜晓峰;才谦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银甲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78例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导管和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变化,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乳房肿块和经前期乳房胀痛,经后减轻为特点.

    作者:王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消风散加减治疗荨麻疹20例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出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损、风团,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抓痕除外).

    作者:李永贵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谈谈《金匮》对瘀血的诊断与治疗

    瘀血是指血瘀滞于体内,包括溢于经脉外而积存于组织内,或因血液运行受阻而滞留于经脉内,以及瘀积于器官内所引起的病证.

    作者:高孝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脉管炎70例

    自2003年至2005年,我院门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性脉管炎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白有海;黄生明;祁生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手术车上安装输液架

    手术车是运送病人的工具,笔者走访几家医院发现目前使用的手术车上均无输液架装置.

    作者:张秀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谈观察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

    临床观察是通过和运用感官来获得病情资料,并对资料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作者:郝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自拟愈疡方治疗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愈疡方为主的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D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合格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外治法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自拟方治疗.西药组给予654-2治疗.结果:治疗组GT、HT均短于西药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截趾(肢)率明显低于西药组,不同级别相应GT、HT均短于西药组,两组间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足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文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牟惠琴教授治疗疑难病验案两则

    导师牟惠琴擅长治疗中医疑难杂证,治疗方法独辟蹊径,临床疗效奇佳,笔者现将在随师学习期问所收集的疑难病例报道如下.

    作者:郑烈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针刺治疗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本文用针刺辨证取穴,以曲池、血海为主,再用梅花针叩打或三棱针刺督脉等经络线,治疗银屑病16例,均取得较好疗效.认为用本法治疗副作用小,不存在抗药性、成瘾性及扰乱整个机体等因素存在,前景乐观,应该进一步研究.

    作者:方改秀;马树怀;高庆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阿魏酸钠与洛汀新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全球糖尿病的病人已达到1.5亿,预测2025年可达到3亿.

    作者:喻彦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刺激内关等穴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临床运用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刺激内关等穴对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明显的效果.

    作者:张松兴;张立德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原因.方法:分析6例术后骨不连的患者,时首次处理的不足,通过可靠的内固定和外固定加自体骼骨植骨进行补救.结果:随访6月~2年,6例均达骨性愈合.结论:术中保护断端及周围组织血供,争取解剖复位.选用合适的内固定器械,给予可靠的外固定才能减少和避免骨不连的发生.

    作者:甫尔加夫;吐逊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浅谈活血化瘀法在肾纤维化治疗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肾纤维化治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医以其特色的辨病方法对其进一步认识,采用活血化瘀法来治疗肾纤维化,并取得一定疗效.以此说明活血化瘀法时肾纤维化的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英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中医药杂志

中国中医药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