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蔡茜虹;陈培琼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外治法
摘要: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治疗配合外治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按区间随机交叉对照法将51例IBS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予中医辨证治疗配合吴茱萸和粗盐炒热外敷脐周腹部,对照组25例予口服得舒特治疗,以6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60.0%.两组的总有效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的各种伴随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本法能很好地调节肠道功能,具有较好的止痛作用,无明显副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全部复回8例临床分析

    腹股沟斜疝是临床上多见的腹外疝,除股疝外,腹股沟斜疝容易发生嵌顿和绞窄,发生嵌顿绞窄后,由于手法复位或自行复位,可以发生嵌顿疝全部复回,但由于其发生率低,一般教材均未提及或明确指出,临床上极少报道,为提高对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全部复回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特将我校附属医院从1981年10月~2001年10月收治的8例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全部复回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贺德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诊断细胞学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的改进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已成为组织学诊断中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但在细胞学诊断中,却因涂片标本脱片、细胞面积大、耗费试剂多、标本制作重复性差等原因,不能象病理组织学作免疫组织化学那样常规开展.我们在诊断细胞学检验中,对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尿及乳腺包块穿刺标本,在作免疫细胞学(ICC)过程中进行处理,克服以上影响因素,使之能象病理常规作免疫化学一样成为病理科的常规工作,并获得较好成果.

    作者:苏菁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洛伐他丁对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中远期预后的影响

    目的:观察洛伐他丁对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中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治疗组31例口服洛伐他丁10~20 mg/d,对照组18例口服复合维生素B1片/d.治疗前及治疗后每3个月测定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poA1、apoB)及肝、肾功能指标,并记录用药后24个月内的心脏终末事件总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血脂6项指标的变化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均<0.05),心脏终末事件总发生率降低35.48%(P<0.01).结论:洛伐他丁具有降低TC、TG和LDL、apoB作用及升高HDL、apoA1的作用,可以明显降低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中远期的心源性猝死发生率、冠心病病死率、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和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手术的需求率.

    作者:刘泽;戴波;王鲁妮;黄纪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探讨氯沙坦(lostarta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及淋巴细胞钙[Ca2+]i的影响.方法:SHR共28只,分成3组,分别为3月龄对照组(SHR1),6月龄对照组(SHR2)和losartan治疗组(SHR3).治疗组从3月龄开始予losartan 20 mg*kg-1*d-1治疗至6月龄.治疗前后检测鼠尾收缩压、淋巴细胞胞浆游离钙[Ca2+]i、ET-1、NO,并观察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结果:losartan对SHR有显著降压作用.治疗前SHR的淋巴细胞钙[Ca2+]i、ET-1水平均显著性增加,NO水平显著下降,随鼠龄增大而加大.肠系膜动脉内皮细胞出现明显肿胀、变形,比表面均显著减少.经losartan治疗后,在降压的同时,淋巴细胞[Ca2+]i、ET-1显著下降,NO显著上升,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损害得到明显逆转.结论:细胞内钙在losartan改善高血压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作用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信使作用.

    作者:苏楠;苏诚坚;何兆初;潘洁贞;曾昭华;易家骥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高龄食管癌、贲门癌74例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防治

    目的:探讨分析 70岁以上食管癌及贲门癌围手术期肺部感染的防治.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 74例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整个围手术期手术指征的掌握,术前合并症的治疗、麻醉及手术方式选择,术中使用抗生素,术后行支纤镜吸痰,术后个体化地提早拔除胃管等围手术期处理.结果:发生肺部感染16例(21.6%)中治愈15例,发生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死亡1例.行气管切开1例.无术中死亡.结论:对高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及术中操作、术后处理均应有特殊了解及处理个体化,且应以防治肺部感染为整个围手术期之重点工作,需于围手术早期开始着手,综合多手段,加之个体化术后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业;陈树群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上尿路结石手术引流方式的评价

    目的:总结上尿路结石手术引流的经验,分析各种方法的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上尿路结石手术后内引流组520例和外引流组454例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内引流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8%,平均住院7 d,外引流组为4.15%,平均住院23 d.结论:上尿路结石术后留置内引流管明显优于留置外流管.

    作者:郑彬;邓春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米非司酮配伍口服、阴道米索前列醇终止8~12周早孕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口服、阴道米索前列醇联合用药对8~12周早孕者终止妊娠的疗效.方法:对92例8~12周的早孕孕妇进行药物流产,第一晚8时服用 100 mg 米非司酮,12 h 1次,共3次,第3天晨8时服用米索前列醇 600 μg,服药 3~4 h 无临产或宫缩不强则加米索前列醇 400 μg 放置于阴道穹窿处,并对流产不全和失败患者及时行清宫处理.结果:有效者86例(93%),其中完全流产65例(71%),不全流产21例(22%),失败6例(7%).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8~12周早孕需在严密监测下进行,配合钳刮术,可减少患者痛苦,又避免滋养叶细胞的恶变.

    作者:熊小琴;王宁宁;姚书忠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指心律失常中心室率不快的一组临床类型.它包括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逸搏或逸搏心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等种类.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逸搏或逸搏心律包括:房室交界性逸搏、室性逸搏、房室交界性心律、心室自主心律.而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传导阻滞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和室内传导阻滞.其中房室传导阻滞有一度、二度(Ⅰ型、Ⅱ型)、三度等;室内传导阻滞有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前分支阻滞、左后分支阻滞、双侧束支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合并分支传导阻滞、三分支传导阻滞等.

    作者:王礼春;董吁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抢救体会

    我院近三年来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过程中,除常规的洗胃、阿托品静脉注射、复能剂应用外,提出以预防为主,加强护理,并预见性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润钿;李旷怡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经鼻内窥镜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腔闭锁2例疗效观察

    鼻咽癌治疗首选放疗,但放疗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鼻腔及后鼻孔闭锁或狭窄即为放疗的并发症之一,给病人增加很多痛苦.我科在鼻内窥镜下治疗两例鼻咽癌放疗后鼻腔及后鼻孔闭锁,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宋文光;曹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红绸布早期贴补辅助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

    我科自1990~2001年应用红绸布早期贴补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29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桂训海;宋美荣;徐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浮膝损伤86例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浮膝损伤的佳治疗方法.方法:对1993年2月~2000年10月间86例浮膝损伤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骨折延迟愈合经过处理后获得骨性愈合,1例小腿截肢,其它均骨性愈合,13例术后出现伸膝装置粘连,膝关节活动受限,取内固定物时行膝关节松解术,效果满意,优良率78%.结论:浮膝损伤多为合并伤,应首先处理致命伤,抢救生命,骨折的固定以简单、安全、有效为原则,骨缺损特别是压力侧骨缺损必须修复,该类损伤中膝关节韧带损伤不可忽视,CPM有助于预防关节粘连,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欧阳振华;廖威明;吕汉棠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14 C-尿素呼吸试验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的临床评价

    幽门螺杆菌(HP)是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也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癌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

    作者:李舜;张金山;林炎彬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致密物沉积病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致密物沉积病(DD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3年来近3 000例肾活检中病理确诊的3例DDD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对其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及治疗与预后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3例DDD年龄分别为15、38、62岁,2例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例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2例呈持续低补体血症.病理光镜均表现为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组化显示C3和IgM沿毛细血管袢呈颗粒状和系膜区呈团块状沉积.电子显微镜下特征性表现为电子致密物在肾小球、肾小管基底膜和包曼氏囊的沉积.2例呈肾病综合征者对皮质激素不敏感;1例病理示纤维细胞性新月体和中度小管间质病变,尽管血补体正常,2年后进入肾功能不全.结论:DDD的确诊依赖电镜超微结构的检查,其临床表现可为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伴血尿、重度高血压及病理示新月体形成和中至重度小管间质病变者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余毅;曲利娟;郑智勇;余英豪;谢福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食管癌术后5年突发胸闷气促恶心呕吐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6岁,农民.5年前因食管癌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自觉不适.20 h前进食后,突发胸闷,呼吸急促,同时有频繁恶心呕吐,非喷射性吐出胃内容物.发病后肛门停止排便排气.之后逐渐出现神情倦怠、出冷汗等表现.患者一直无明显咳嗽咳痰,无腹胀.曾在当地医院摄立位正斜位胸腹X线片提示左肺大片高密度影,诊断为大量胸腔积液,予以补液、抗生素治疗,病情恶化而转来我院.查体,急性痛苦貌,神志清楚,T 37℃,P 134次/min,R 34次/min,BP 74/45 mmHg.左胸第7肋后外侧有一手术瘢痕,胸廓对称,左侧叩诊呈浊音,呼吸音消失.腹平软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未闻及.血常规,WBC 27.1×109/L,N 0.90.血气分析:PaO281.2 mmHg,PaCO223.4 mmHg,BE-13 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段压低.针对病人的诊断及进一步治疗作临床讨论.

    作者:徐刚;戚维波;胡奕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支气管哮喘是目前世界上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机制密切相关,目前认为,哮喘的发生是在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影响到Th1和Th2的分化,调控比例失衡的结果[1],而Th1和Th2是CD+4 T细胞的两种辅助性T细胞亚群.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旨在揭示儿童支气管哮喘与细胞免疫机制之间的关系.

    作者:黄小燕;钟永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复方表皮生长因子含漱剂制备及疗效观察

    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具有明显的促表皮细胞生长,促进溃疡面愈合及修复创面的特性.我们将其与临床常用的抗厌氧菌药物,替硝唑(TN)及醋酸氯已定(chlorhexidine acetate, CA)共同制成复方EGF漱口剂,用于治疗口腔黏膜溃疡、溃烂,牙龈炎,口腔炎等口腔疾病,并与不含EGF的替硝唑嗽口液[1]进行疗效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李慧;李惠民;史永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疱疹类病毒感染的关系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有报道认为病毒感染是影响ITP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与疱疹病毒科的病毒如HHV-6有密切的关系[1,2].

    作者:陈焕辉;何翠娟;朱冰;万根平;谢健屏;赖桂香;常汝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保持下颌骨连续性治疗舌癌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舌癌的发生率在口腔癌中居首位,多数为鳞状细胞癌,一般恶性程度较高,生长快,常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且转移率较高,晚期舌癌可累及口底和下颌骨[1].为提高疗效,经典方法多采用不保留下颌骨的舌癌联合根治术,但术后常导致严重的面部畸形、咀嚼功能明显下降.临床研究证实只要掌握好适应证,保留下颌骨的术式可克服这些缺点.我科自1994~2001年共收治采用此种方法治疗的舌癌患者67例,分析和总结其住院期间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特点,以供参考.

    作者:赵丽;田英;羊玉荣;杨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输注洗涤红细胞162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洗涤红细胞的适应证、临床意义及副作用.方法:取162例已输注洗涤红细胞的患者为实验组,取早期158例同种疾病输全血患者为对照组,对比输注后的RBC、Hb值及副作用.结果:洗涤红细胞输注效果等同于同量全血输注效果,但副作用大大减少.结论:洗涤红细胞的输注在临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临床疗效好,减少输血反应,节省血源.

    作者:刘硕;柳国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

主管:广东省卫生厅

主办: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