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莹
目的:研究探讨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用药干预,实验组给予药学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就诊时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离院时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改善,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用药偏差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向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和降低用药偏差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琼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伴不宁腿综合征(RL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室80例尿毒症伴RLS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进行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RLS评分、实验室检测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RLS评分(7.27±3.9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RLS评分(10.28±4.23)分(<0.05);观察组患者的血肌酐(799.27±3.93)mmol/L、尿素氮(25.67±5.14)g/L和甲状旁腺激素(478.73±3.21)m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66.28±4.23)mmol/L、(29.57±5.46)g/L和(543.38±6.17)mmol/L,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含量(89.98±5.24)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79.11±4.19)mmol/L(<0.05).结论: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对尿毒症伴不宁腿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虽短期内低血压、牙龈出血、休克、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改善,但能够有效提高RLS评分,短期临床效果较好.
作者:吴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中正确识别心电监护仪波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40例),根据入院的顺序分为两组(n=20).对甲组护理人员进行心电图波形识别的培训,而乙组护理人员不进行培训,对心律失常发生到护理人员发现和采取处理的时间、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总结.结果:乙组心律失常发生到护理人员发现和采取处理的时间长于甲组(<0.05).乙组对于护理人员的总满意度小于甲组(<0.05).乙组住院时间长于甲组(<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心电监护仪波形的正确识别可缩短心律失常发生到护理人员发现和采取处理的时间,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并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赵纯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急性哮喘患儿中抽选78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例,接受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肺部哮鸣音、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护理总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9.47%),<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采取舒适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帮助患儿更快更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毛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对其切口感染率的作用.方法:选入我院2015年4月-2018年2月100例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手术室护理组用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满意程度;开放四肢手术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切口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时间;护理前后切口炎症状态;切口感染发生比例.结果:手术室护理组满意程度、切口炎症状态、开放四肢手术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切口疼痛程度、疼痛缓解时间、切口感染发生比例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0.05.结论: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效果确切.
作者:杨冬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2月我院诊治的55例胃肠手术患者,随机划为甲组27例、乙组28例.其中甲组为传统护理,乙组为快速康复护理,比较患者预后效果.结果:乙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甲组(<0.05);乙组并发症总发生率(7.14%)显著小于甲组(29.64%)(<0.05).结论:在胃肠手术患者中,快速康复护理能够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前提下,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提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对剖宫产新生儿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480例剖宫产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成A、B两组,每组为240例.其中,A组应用常规护理,B组在A组基础上应用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B组相较于A组,新生儿远期机体功能明显更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0.05).结论:针对剖宫产新生儿应用早期护理,能够保证新生儿的远期生长发育,减少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冬梅;朱佑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诊断与增强扫描在脑转移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收治脑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从中选择40例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平扫、磁共振成像诊断与增强扫描,比较两种扫描方式对脑转移瘤的检出率.结果:在40例患者中,共有84个转移瘤,增强扫描检出率为100%,而T1WI、T2WI检出率分别为50.00%、51.19%,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性:<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与增强扫描能够显著提高脑转移瘤诊断准确率,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张鲁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总结稽留流产病人接受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施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接诊的稽留流产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稽留流产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对照组稽留流产病人接受米索前列醇施行治疗,研究组稽留流产病人接受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稽留流产病人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稽留流产病人临床总体有效率比较差异明显;妊娠物娩出、出血量、再次清宫率以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明显.结论:临床中针对稽留流产病人,为其提供米索前列醇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安全性高,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亲体肾移植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探究其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亲体肾移植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探究组(n=48);对照组给于传统护理,探究组给于快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时间及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探究组下床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0.05).探究组不良发生率11%较对照组不良发生率52%,探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情况发生,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亲体肾移植采用快速康复护理,不仅可以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还可以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的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作者:龙慧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排痰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的临床康复干预效果.方法:以常规护理组(n=41例)和排痰护理组(n=43例)的形式将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肺癌患者进行分组,进而对两组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排痰护理组经过护理后FVC(3.05±1.42)L和FEVI(2.82±0.86)L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经过护理后FVC(2.41±0.57)L和FEVI(2.01±0.12)L(<0.05).结论:将排痰护理措施运用到老年肺癌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患者经过护理后肺功能情况有了显著的改善,拥有较高质量的护理效果.
作者:蒋秋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产妇89例,依据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参考组,研究组有产妇43例,参考组有46例产妇.参考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出血发生率、住院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术后出血发生率为2.3%,参考组为17.4%,研究组显著高于参考组(<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6.8±2.0)d,参考组为(10.5±1.9)d,研究组比参考组时间短(<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显著,可以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建议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剥除术治疗卵巢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的68例卵巢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予以开腹卵巢肿瘤剥除术治疗,观察组34例:腹腔镜肿瘤剥除术治疗,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各项指标时间以及围术期应激指标(生长激素、皮质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相较于开腹剥除术,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术创伤轻微,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张窈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疖肿的临床治疗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36例疖肿病患为研究对象,给予病患常规抗感染、手术清创等对症方法治疗,在常规治疗后,使用沾染碘伏的纱布,覆盖在创面部位,之后应用无菌的纱布及棉垫覆盖在上方.每天均对患者换药一次,等待患者的创面新鲜及分泌物的渗出较少,可以为患者应用爱康肤清水性纤维含银敷料对创面进行处理,在处理的时候,可以将含银敷料直接覆盖在患者溃疡面的上部,使得敷料同覆盖面直接接触,定期给予患者换药.结果:经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100%;对患者进行为期2个月的随访调查,患者无疾病复发情况,期间患者出现3例脓肿局部溃疡情况,经相关的处理后溃疡消失,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针对疖肿这一疾病,在常规抗感染及清创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爱康肤亲水性纤维含银辅料对创面进行处理,可促进肉芽的生产及促进创面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DRGs方法评价肿瘤专科医院医疗绩效.方法:运用DRGs方法,数据标化研究3个不同病区的医疗指标,时间为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分析其工作效率与服务能力,并对比分析疾病组.结果:3个病区的排名分别为B组>A组>C组.3个病区的工作效率排名分别为C组>A组>B组.3个病区的绩效情况排名分别为C组>A组>B组.结论:DRGs方法可有效比较各科室之间绩效,解决病例标准化问题,确保评价对象可比性.
作者:章浩然;张琪亮;许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效果及对满意度影响进行探析和研究.方法:选择在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了门诊输液的40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例数各2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则采取优质护理方式进行护理,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中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门诊输液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进一步提升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徐雪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牛皮癣患者治疗中应用针刺疗法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83例牛皮癣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41例,外用复方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治疗)与联用组(42例,单一组+针刺疗法).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情严重程度,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分数差异不明显(>0.05),治疗后均降低(<0.05),联用组明显低于单一组(<0.05);联用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0.05).结论:牛皮癣患者治疗中应用针刺疗法可缓解患者病情,提升疗效.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胃肠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行胃肠手术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手术,按照随即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差异性(<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5.6%,对比具有差异性(<0.05).结论:对腹腔镜胃肠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快速外科康复理念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作者:庄莎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采取运动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采取运动康复治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结果:运动康复疗法能够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状况.结论:运动康复治疗法对于心力衰竭者来说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有效改善其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调节激素失调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对皮肤恶性黑色素瘤(CMM)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75例C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5例1年生存率为80.00%,2年生存率为32.00%,转移39例,转移率为52.00%,复发14例,复发率为18.67%.肿瘤是否破溃、肿瘤部位、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手术方式同2年生存率有密切关系(<0.05).结论:肿瘤是否破溃、肿瘤部位、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及手术方式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黄辉云;沈二栋;唐四清;粟钰淇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