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春
目的:总结并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应用延续性护理对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方法:56例样本分析对象都是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我医院进行治疗的老年慢性病,以计算机表法实现各组处理.试验组(n=28例)选择延续性护理,对照组(n=28例)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自我管理效能.结果:试验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以及自我效能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以<0.05的状态呈现,探讨研究价值确切.结论: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缓解负性情绪,改善预后,效果好于常规护理干预.
作者:张娟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COOK球囊及催产素在晚期妊娠初产妇引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晚期妊娠引产孕妇,例数20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200例进行分组,孕妇收取时间在2015年2月10日到2016年2月5日,分为观察组一组(100例晚期妊娠引产孕妇)、对照组一组(100例晚期妊娠引产孕妇),观察组实施米索前列醇、COOK球囊及催产素,对照组采取缩宫素引产,将两组引产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晚期妊娠引产孕妇的引产总有效率95.00%(其中显效孕妇90例、有效孕妇5例、无效孕妇5例)高于对照组孕妇(<0.05).结论:米索前列醇、COOK球囊及催产素在晚期妊娠初产妇引产中,具有显著的引产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作者:代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急性胰腺炎保守治疗护理观察.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抽选96例进行研究,采取盲抽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9例,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47例,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概率(2.04%)明显低于对照组(14.89%),患者满意度(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87.23%),2=5.1879、4.0821,=0.023、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做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减少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普遍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玲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PBL教学法在大专层次临床医学专业美容方向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7级临床医学美容方向学生98人为实验对象,入学时间为2017年9月.随机分为2组:学号1-49学生作为对照组,学号50-98学生作为试验组.评定两组同学实验成绩、期末考试成绩、问卷调查情况.结果:试验组学生实验成绩平均分(92.5分)高于对照组的(82.6分);试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平均分(78.3分)高于对照组的(67.8分).结论:PBL教学法在大专层次临床医学专业美容方向人体解剖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是有一定效果的,值得推广.
作者:徐杨超;邱江;赖青;肖文烨;吴坚;史文浩;叶松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和探究止痛四物汤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5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止痛四物汤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血沉值、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疼痛评分,并统计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液血沉值(25.3±2.5)、膝关节疼痛评分(3.1±0.4)分显著低于治疗前(46.7±4.6)、(8.9±1.5)分,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87.8±8.2)分显著高于治疗前(37.6±3.8)分,前后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经治疗,显效6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结论:对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止痛四物汤治疗,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降低其关节疼痛,还能提高其关节功能.
作者:雷定华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柔性护理在老年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综合科收治的16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软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80例,所有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柔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变化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2.50%,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7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老年手术患者实施柔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应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徐丹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人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炎、CIN、宫颈癌组织中T细胞的数目、形态、浸润范围、分布特征,以探讨宫颈炎、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病变部位免疫功能的状态变化,为CIN及宫颈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综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与数字图像分析方法,检测人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炎、CIN、宫颈癌组织中CD3+、CD4+、CD8+T细胞的数量、分布和表达强度.结果:宫颈炎、CIN组织中CD3+、CD4+、CD8+T细胞数量较正常宫颈组织增多,抗体表达强度增高;宫颈癌组织中CD3+、CD4+、CD8+T细胞数量比正常宫颈组织减少,抗体表达强度降低.宫颈炎及CIN组织中CD3+、CD4+、CD8+T细胞数量、抗体表达强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人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炎、CIN、宫颈癌组织中T细胞数量及抗体表达的变化,反映了不同病变情况下宫颈局部免疫功能的改变.
作者:蒋洁;刘品月;李明;张雪梅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58例没有下肢病变患者,将其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针对对照组患者,通过观察其静脉腔,能见到快速流动光点,而观察组则有明显的静脉管径扩张.观察组内侧腓肠静脉(MGV)、胫周围静脉近段(PTV)、股浅静脉(SFT)及股总静脉(CFV)内径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偏高(<0.05).观察组的SFV、CFV与腘静脉(POV)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值相比对照组,均少于后者(<0.05).结论:采用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诊断,能获得更加准确且全面的资料能为临床医师诊疗提供支撑与干预时机.
作者:万小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产科患者施予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价值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2015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122例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61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61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好于A组患者,<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可以辅助清除产妇产生的各类负性心理,使得分娩更为顺畅,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作者:孙俊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患者术后康复予以预防性护理干预的实用价值.方法:随机调查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6例尿道下裂患者.随机序列法分组,分至对照组23例,分至观察组23例.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干预.结果:①反应术后康复情况的拔除导尿管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其出院时间指标山,观察组同比对照组,均偏低些,上述指标的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②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同比观察组,偏高些,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差异(<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在尿道下裂患者术后康复中使用,可显著的缩短患者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临床应用予以推荐.
作者:郝郁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围产期营养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在2017年6月份到2018年6月份收治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为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为营养科内的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孕妇的并发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个性化护理完成后,观察组孕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都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的差异十分显著,为<0.05.结论:给予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围产期营养护理,能有效维护产妇的血糖水平,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也会确保婴儿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志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环对于降低意外妊娠率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76例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分为比照组(n=38)和探析组(n=38),指导比照组患者应用传统自然避孕法,为探析组患者实施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环,对比分析2组患者意外妊娠率以及2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量、月经恢复时间.结果:探析组1例患者妊娠,妊娠率为2.63%,37例患者避孕成功,避孕率为97.37%,比照组7例患者妊娠,妊娠率为18.42%,31例患者避孕成功,避孕率为81.58%,探析组患者意外妊娠率明显更低,避孕成功率明显更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2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量以及月经恢复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放置宫内节育环能够有效降低意外妊娠率,可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作者:沈明书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柔性管理理念在妇产科患者急诊护理方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柔性管理理念指导下的急诊护理干预;并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结果:实施前后急诊护理技能评分、工作质量评分对比具有差异性(<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为72.5%,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差异性(<0.05).结论:实施柔性管理理念可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王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和用药安全性.方法:纳入我院80例2017.3.05-2018.2.01冠心病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甲组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乙组则采取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效果.结果:乙组疗效、冠心病心功能好转2级平均时间、住院日、心功能状态、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水平相比较甲组更好,<0.05.乙组不良反应和甲组无明显差异,>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效果理想.
作者:陆幼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眉弓外侧及前庭沟切口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92例颧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眉弓外侧及前庭沟切口坚固内固定治疗,对其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89例患者经治疗骨折愈合情况良好,患者对外形十分满意,均未出现张口受限的情况.其余3例患者对外形恢复满意度一般,而且其中有2例患者存在轻度张口受限的情况.结论:在颧骨骨折的患者中,眉弓外侧及前庭沟切口坚强内固定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固定可靠,对位准确,外形良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薛晓凤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监护过渡期治疗中运用过渡期护理对护理质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重症监护室自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者为28例.实验组运用过渡期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的临床护理,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和患者及其家属满意度等临床情况.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出现不良事件的概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监护过渡期治疗中运用过渡期护理的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出现的概率,令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
作者:狄娜;杨静;张秋菊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析把保妇康栓用于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把我院从2017年7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40例和细菌性阴道炎患者50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霉菌1组、霉菌2组各20例、细菌1组、细菌2组各25例.霉菌1组和细菌1组患者均接受复方甲硝唑栓治疗,在此基础上,霉菌2组和细菌2组患者均加用保妇康栓治疗.把四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当做此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霉菌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00%(19/20),与霉菌1组患者的70.00%(14/20)相比,明显更高,<0.05;细菌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6.00%(24/25),与霉菌1组患者的76.00%(19/25)相比,明显更高,<0.05.结论:把保妇康栓用于细菌性和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之中能够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杨敏峰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对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患者实施骨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患者59例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给予A组基础护理,给予B组加用优质骨科护理,对比效果.结果:A、B两组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肢体功能缺损评分存在差异(<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患者实施骨科护理的效果十分明显,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陈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白癜风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的改善情况.方法:对我院2017-2018年确诊为白癜风的82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按照随机方式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性化护理,对比其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之间无差异,>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0.05.结论:白癜风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华冬英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中应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92例我院产科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接生的新生儿,出生日期单双号分组,单号对照组(46例)予以产科常规护理、双号研究组(4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干预,比较新生儿1h啼哭次数及时间、分娩后3h新生儿体温、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等指标数据.结果:研究组新生儿1h啼哭时间短于对照组,啼哭次数少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0.05),研究组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新生儿平均体温93.48%、(36.46±0.48)℃高于对照组76.09%、(34.12±0.27)℃,有差异性(<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可以缩短新生儿啼哭时间,减少啼哭次数,对提高其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保证新生儿体温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中应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为92例我院产科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接生的新生儿,出生日期单双号分组,单号对照组(46例)予以产科常规护理、双号研究组(4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干预,比较新生儿1h啼哭次数及时间、分娩后3h新生儿体温、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等指标数据.结果研究组新生儿1h啼哭时间短于对照组,啼哭次数少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0.05),研究组新生儿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新生儿平均体温93.48%、(36.46±0.48)℃高于对照组76.09%、(34.12±0.27)℃,有差异性(<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可以缩短新生儿啼哭时间,减少啼哭次数,对提高其母乳喂养成功率及保证新生儿体温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项琼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