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李传波;姚明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 全膝关节置换
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运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接收的8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n=41),采取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实验组(n=41),对比两组髋关节功能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术后7、14、30 d相比,实验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明显更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4.9%显著更低(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麻醉手术室护理

    小儿机体功能发育尚未健全,排泄功能较差,导致其麻醉难度较大,再加上小儿具有年龄小、好哭易动、不善沟通等特点,导致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临床上针对小儿手术患者而言,应严格掌握其生长发育状况与解剖特征,全面分析小儿的心理状态与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并配合细心、周到、系统的手术室护理,如此方能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张冬青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应用BIS监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应用BIS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根据麻醉医师经验对麻醉深度进行调控,观察组在BIS监测下对麻醉进行调节,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插管时、手术开始及术毕时的MAP、心率及丙泊酚总用量.结果:观察组插管时、手术开始时及术毕MA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插管时、手术开始时、术毕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中应用BIS监测,可有效调控麻醉深度,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物用量,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吴霞;张斯璧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浅析补阳还五汤治疗心绞痛之临床应用

    目的:通过方药、病例研究浅析补阳还五汤治疗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通过辩证分型和典型病例分析.结果: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补阳还五汤对心绞痛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8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需要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2012 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4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在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接受常规护理以外,额外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5~50 d,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9%.观察组为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发生PVT的患者在对照组中有6例,发病率为13.9%.发生PVT的患者在观察组中有3例,发病率为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预见性护理能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效地降低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VT的发生.

    作者:汪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足部按摩及足太极操护理法对糖尿病足的防治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足部按摩及足太极操护理法对糖尿病足的防治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9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组,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时对症治疗,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组进行足部太极操及足部按摩护理法.结果: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达75.56%,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治疗后生存质量较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1).结论:采用足部按摩及足太极操护理法对糖尿病足的康复疗效满意,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苏玲;尚传兴;孟纪军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实行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对于乳腺癌手术之后病人开展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的具体方法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以往所接诊的乳腺癌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病人全部接受手术治疗,对100例病人采取随机法加以分组,对照组病人手术之后接受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病人手术之后接受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措施之后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出现情况对比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乳腺癌手术病人,在其手术之后开展心理分阶段转变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提高病人的康复速度,降低手术之后并发症的出现风险,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秀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

    目的: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50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法,研究组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并采取护理干预,通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急性左心衰竭能导致患者的急性心肌收缩力下降、使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压力增大、造成排血量下降,这些因素引起了患者的肺循环出现严重的问题,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的症状.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为患者恢复正常呼吸,所以对于急性左心衰竭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我院使用了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肺部的各项指标也逐渐恢复正常.使用无创呼吸机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辅助治疗措施,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应该广泛的使用无创呼吸机为患者进行辅助治疗.

    作者:聂玉叶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再认识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systemiconsetjuvenileidiopathicarthritis,sJI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结缔组织病,其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全身型的诊断及治疗均较为困难,且部分患儿在病程中可并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 macrophageactivationsyndrome,MAS),该病进展异常迅猛,如不及时诊断、早期治疗,预后差,sJIA合并MAS的病死率高达6%-8%.因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本文对sJIA合并MAS的早期识别、诊断及治疗进行了重新认识.

    作者:姜红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肿瘤护理计划在癌症患者靶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8年3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护理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17年2月之前的4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其余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肿瘤护理计划.总结所有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治疗疗效优于常规组,实验组数据优势明显,统计学结果达到意义标准(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抑郁、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依从率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护理计划在肿瘤护理管理中所产生的影响突出,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普及.

    作者:邹亮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检验观察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检验中的临床检验方法以及检验结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样本选取例数为80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之间,80例患儿分别给予实验室检查与聚合酶链反应(PCR)检验,对其具体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从实验室检查结果上分析,在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当中,发现41例异常;从聚合酶链反应检验结果上分析,在8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当中,发现42例异常现象,其中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患儿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4例,肺炎支原体上呼吸道感染患儿30例,其他病症2例.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诊断而言,需要给予其实验室检查方案,为患儿早日确诊,争取在佳治疗时机进行干预,但是在临床诊疗当中,医师可以采用多种诊断方法进行联合分析,避免出现漏诊、误诊现象.

    作者:孙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进而为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接收的老年住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对其病情以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进而对相关的失眠原因进行探讨.结果: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环境、饮食、用药等,都是导致患者失眠的主要因素.同时要给予老年患者有效的护理,在护理后,患者的失眠有所改善,护理的满意度也有所提升.结论:老年患者的失眠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要对这些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改善患者睡眠情况,减少和预防失眠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因此,对相关失眠原因要及时预防和控制,以免引发更加危险情形的发生.

    作者:张宝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胃溃疡穿孔修补术联合药物对胃溃疡穿孔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在治疗胃溃疡穿孔的过程中使用胃溃疡穿孔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16-2017年我院胃溃疡穿孔患者76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为胃溃疡穿孔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参照组为胃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分析两组的总有效率以及幽门螺杆菌转阴时间和转阴率.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转阴时间和转阴率均要优于参照组,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溃疡穿孔修补术联合药物治疗效果明显,可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又发;曾荣;向钟祥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用于白内障病人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用于白内障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月98例白内障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情绪SAS、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并发症.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95.91%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4%低于对照组2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白内障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预防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鄢晓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老年肺结核咳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选择

    目的 探究老年肺结核咳血患者的临床护理途径选择.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肺结核咳血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途径)4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途径)40例.观察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焦虑评分、转归率、再次咳血发生率,和家属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评分为(42.67±3.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6.88±4.42)分;观察组转归率为95%,高于对照组67.5%;再次咳血率5%,低于对照组32.5%.同时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对照组相比有明显身高.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合理的护理途径如优质护理途径,可显著提高老年肺结核咳血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继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措施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控制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措施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控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7年1月至12月因患支气管哮喘而至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以50例为一组,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的咳嗽、气促、哮鸣音等症状改善时间及护理后的FEV1、FEV1/FVC等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咳嗽、气促、哮鸣音等症状的改善时间明显较低,护理后的FEV1、FEV1/FVC等肺通气功能指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个体化系统性护理措施能有效的提高疾病控制效果,不仅能缩短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患者尽快出院,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肺通气功能指标,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春芝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应用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的预后分析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2月90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双盲法纳入分组,观察组微创经皮钢板固定,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钢板(包含锁定钢板)疗法,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4.44%)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在改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提示,也进一步控制术后并发症,对患者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于淼;樊世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 研究中的患者,选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到院接受诊治的胃癌根治术患者,按照实验要求,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全麻,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以及术后睁眼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睁眼时间、术后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在其术后镇痛中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觉,促进患者麻醉复苏,可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艳红;盛传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方法:从本院2017.08~2018.08期间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选取36例,分为两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结果:观察组肺功能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石小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斜视矫正术后患者视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用于斜视矫正术后患者对其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8例斜视矫正术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34例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视功能恢复效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视近33cm、视远5m斜视角大于对照组,视近33cm,视远5m立体视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94.12%比对照组76.4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221,=0.040<0.05).结论:斜视矫正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患者视功能恢复显著,满意度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芙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PDCA循环模式在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的应用管理.方法:将我院2015年至2016年实施的消化内镜常规护理管理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至2017年消化内镜护理采取PDCA循环模式管理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管理质量.结果:经比较,实施PDCA循环模式后,实验组护理管理质量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内镜护理管理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规范了护理管理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