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观察糖皮质激素在流行性角结膜炎治疗中的效果

王玉燕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 流行性角结膜炎,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在流行性角结膜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4例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的是常规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结果:乙组和甲组的有效人数分别是38例和30例,总有效率分别是90.4%和71.4%,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角膜炎症消失时间分析,乙组的时间少于甲组,对比后差异明显.结论:对流行性角结膜炎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整体效果明显,能减少不良反应,让患者尽快恢复,避免眼部炎症.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水平与血管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公认的全球第一死因,心血管医学的许多努力一直集中在识别病人患急性缺血性事件的风险.近年来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心血管疾病间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综述RBP4的生物标志物水平与血管行疾病的危险相关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实施人文关怀对减低整形美容受术者心理障碍发生率的实践探讨

    目的:通过实施全程人文关怀,减低整形美容受术者心理障碍发生率.方法:通过护理人员规范的语言行为、温馨环境、入院护理、良好医患关系、强化细节细心的手术护理、完善出院护理、延伸到康复期的关怀,对整形美容受术者实施覆盖了整个住院期间及出院后的人文关怀护理措施.结果:全程人文关怀一年内减少整形美容受术者心理障碍发生率,心理状态良好率从干预前70.3%提升到89.6%;焦虑自评表(SAS)由干预前的62.5分下降到48.2分;抑郁自评表(SDS)由干预前的59.6分下降到47.6分,达到了预期目标.结论:通过实施全程人文关怀,有效地减低了围手术期的心理焦虑评分,提高了心理状态良好评分.

    作者:夏丹;曾红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

    目的:对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实验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将80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纳入研究,行传统开胸手术者40例归为对照组,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者40例归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较对照组优,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经检验得出P<0.05.结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较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技术在肾囊肿去顶减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技术在肾囊肿去顶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8年9月-2017年3月入住我院的167例肾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观察组):87例肾囊肿的患者均在全麻下用自制气囊建立后腹腔,用超声刀或者电凝钩在距肾实质约0.5CM处切除囊肿壁.B组(对照组):80例患者行开放手术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对两组间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治疗费用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平均45土12.00分钟.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55±16.00)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平均(20±12.00)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平均50土18.0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1~4年,观察组仅2例复发,且为多房囊肿.对照组1例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可达到开放手术的效果.

    作者:陈正军;杨勇;蒋诗坤;张文森;王和西;陈福兵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皮肤病患者心理生活干预治疗进展

    系统总结近年来皮肤病患者心理、生活干预治疗进展.临床给与皮肤病患者心理生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少复发次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疗程.本文现就皮肤病患者心理生活干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希望为临床皮肤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严明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翻身对改善患者手术体验的影响及护理体会

    目的:探索全麻及区域阻滞复合麻醉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早期翻身的时机,以及对改善手术后体验的影响;掌握术后护理重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在生命体征平稳,麻醉苏醒后根据患者需求给予早期翻身侧卧的方式卧向健侧.评估翻身后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有无呕吐发生,以及术后舒适度的情况的影响.知道患者术后饮食调理,以及功能锻炼帮助恢复肢体生理功能,达到生活自理的目的.结果: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均在术后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疼痛体验包括切口疼痛及腰背部疼痛,睡眠时间和质量受到影响,以及舒适度降低,术后早期翻身能很大程度的缓解以上不适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通过术后相关知识的宣教,增强患者生活的信心,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早期更换体位可显著缓解患者疼痛感及增加患者舒适度.可应用于术后护理.加强宣教,提高患者康复意识能提高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满意度.

    作者:肖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干扰素结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EB病毒感染患儿采用干扰素结合更昔洛韦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患儿,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34例.常规组给予单纯药物更昔洛韦进行治疗,联合组给予更昔洛韦与干扰素联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97.06%)治疗效果好于常规组(82.35%);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上,联合组明显短语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更昔洛韦与干扰素联合对EB病毒感染治疗效果更好,有利于患者尽快痊愈,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鲍言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输液性静脉炎相关因素及护理的研究进展

    总结了发生输液性静脉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相关因素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污染因素等.护理应从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物理治疗三个方面进行.

    作者:陈国聪;程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萎缩性胃炎诊治新进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发生变化,而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也越来越多.同时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多存在心理压力.或者家族遗传病等都是萎缩性微炎的高危因素.临床上主要通过胃镜和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对萎缩性胃炎进行鉴别、诊断,早期诊断亦可以采用血清检测PGI、PGⅡ及G-17的方法.

    作者:许彦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全耳再造患者及家属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在全耳再造患者及家属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0例全耳再造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实验组40例给予阶段式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各阶段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各阶段知识掌握情况、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阶段式健康教育能及时满足全耳再造患者及家属不同阶段的健康教育需求,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卢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对妊娠孕妇及胎儿心脏的评价

    系统总结近年来相关文献超声心动图对妊娠孕妇及胎儿心脏疾病诊断价值的进展情况.总结出超声心动图在判定妊娠对母体心脏腔室大小、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可作为评价胎儿及新生儿心室功能的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作者:王俊月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手术室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130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细节护理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细节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患者术前术后心理变化情况.结果:细节护理组满意度93.85%高于对照组73.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节护理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和关注.

    作者:孙艳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效果

    目的:总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抑郁、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3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总结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可见,研究组两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确可收获理想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沙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产后出血的防治新进展

    对近年来产后出血临床防治新进展进行系统总结,明确产后出血评估和有效防治措施,是降低和控制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重要举措.

    作者:郝焕平;王永栋;李跃晨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急诊重症哮喘救护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重症哮喘的救护中的应用效果,为急诊重症哮喘的救护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120出诊转运的68例重症哮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急诊重症哮喘救护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重症哮喘的救护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重症哮喘的救护中可明显提高急诊重症哮喘的救护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

    作者:阎光惠;林属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骨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及跌倒预防方案的制定与应用

    目的:分析2016年骨科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情况,制定跌倒预防方案,探讨其方案的成效.方法:通过跌倒风险评估,建立住院患者预防跌倒策略,主要措施包括建立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跌倒分级管理,制订预防跌倒具体方案,制作预防跌倒宣传素材等.结果:跌倒预防方案制订后发现,2017年骨科住院总人数10944人,住院期间跌倒人数1例,跌倒发生率为0.09%,2016年骨科住院总人数9823人,住院期间跌倒人数8例,跌倒发生率0.8‰,2017年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低于2016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评估患者跌倒风险,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跌倒方案,可有效减少和预防骨科患者住院期间的跌倒发生率,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

    作者:晏梦娟;陈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糖尿病与牙周炎基础治疗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究糖尿病与牙周炎基础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72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36例,常规降糖治疗+牙周炎基础治疗)与B组(36例,常规降糖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牙周指标与糖代谢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袋深度(PD)、及菌斑指数(PL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TG)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均降低(P<0.05),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牙周炎基础治疗对糖尿病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可促进患者牙周状态与血糖控制效果.

    作者:许柯丹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活血生骨汤中医辩证护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并且总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接受活血生骨汤中医辨证护理治疗的具体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资料100例加以分析,100例病人采取随机法施行分组,对照组病人接受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联合TDP神灯照射治疗,研究组病人接受活血生骨汤中医辨证护理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接受治疗6周之后的治疗效果,将所得各项数据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接受不同治疗方式进行治疗6周之后的临床有效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中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人,为其提供活血生骨汤中医辩证护理治疗效果理想,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黄明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氢氧化钙糊剂与根管治疗术联合对牙髓炎或根尖炎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究氢氧化钙糊剂与根管治疗术联合对牙髓炎或根尖炎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62例患有牙髓炎与根尖炎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传统的根管消毒药治疗,给予实验组氢氧化钙糊剂与根管联合治疗.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疼痛率以及治疗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22.58%)明显低于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3.2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0.6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6.77%),差异明显,均具有差异研究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糊剂与根管联合治疗牙髓炎或者根尖炎,使患者的疼痛得以有效的降低,同时大大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作者:王敬;霍峰;王鹏;赵婵媛;陶亚东;杨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杨培君教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经验浅谈

    杨培君教授认为,扩张型心肌病以脾肾阳虚,心阳不振为主,水饮、痰浊、淤血为标,病位在心,亦涉及脾、肾、肺诸脏.治疗以温阳益气,活血利水为主;在临床用药时,注意此病证候虚实夹杂,互相转换,以辨证准确灵活用药为主.

    作者:吴倩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主管: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

主办:陕西东方美容科技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