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国涛
目的:探究介入化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乏血供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介入化疗法,采用TACE治疗2-5次,每次间隔5周,观察组患者在采用TACE治疗1-2次之后,4周后采用3DCRT联合治疗,放射剂量为2-3GY/次,每周五次,肿瘤剂量为46-72GY(中位剂量为54GY).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肿瘤大小、AFP(血清甲胎蛋白)转阴率指标下降例数;比较患者的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原因.结果:观察患者的实验数据的得知,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肿瘤大小明显降低,其中患者治疗肿瘤完全缓解占3.8%,部分缓解占46.2%,稳定占2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部分缓解占32.7%,稳定占19.2%,其中观察组患者的AFP指标下降人数高于对照组8人;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5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51.9%),2年生存率为32.7%,明显高于对照组(32.7%),中位生存期为(16.5±2.1)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12.5±4.6)月];观察组患者发生放射性疾病的概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肠胃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的对照组,观察组发生放射性疾病的概率为9.6%(<0.01),肠胃反应的概率为36.5%,对照组患者未发生放射性疾病这一不良反应,肠胃反应的概率为48.1%,以上统计学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介入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可以更有效的治疗原发性肝癌,且放射毒副反应能耐受,安全性可靠.
作者:林海超;郑广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开展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流行病学调查,为妊娠糖尿病孕妇的有效防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育龄期孕妇347名,于孕24~28周早晨在空腹状态下,开展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抽取静脉0h、1h与2h静脉血测试血糖,若妊娠糖尿病患者三个时间节点中任意一点的血糖值高于诊断值,即可确诊为妊娠糖尿病,统计347例育龄期孕妇中妊娠糖尿病的发生率.结果:347名育龄期孕妇中出现妊娠糖尿病症状者67例,发病率为19.31%.结论:初孕年龄过大(≥30岁)、既往多囊卵巢综合征、经产史、月经周期等等均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指标,通过合理制定妊娠计划,可有效降低育龄期孕妇出现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
作者:吴卫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抑郁心理原因,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提高生活生存质量.方法:对2015年~2017年56例老年脑出血偏瘫抑郁患者采用老年抑郁量表进行筛查,分析抑郁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筛查结果中42例轻度抑郁患者,12例中重度抑郁患者,无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护理干预在老年脑出血偏瘫抑郁患者中应用有效,提高了老年住院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作者:陈玉兰;闻丽芬;徐艳琼;陈翠芝;段忠莉;赵丽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消痤饮在寻常痤疮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门诊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消痤饮与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联合治疗;对照组给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治疗.用药3周后观察两组的皮损及第5个月随访复发情况,并计算疗效指标结果,按疗效标准判定.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3%、61.8%;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时间分别为3.5月、1.5月.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消痤饮与克林霉素甲硝唑搽剂联合治疗寻常型痤疮是有良好疗效.
作者:申莎菲;肖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对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中应用综合性护理,能够对关节僵硬起到预防效果.方法:研究目标选择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进行医治的膝关节骨折患者,一共有96例,平均将所有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探究组,对对照组患者应用一般护理方式,对探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以后的护理效果、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相应护理措施后,探究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然优于对照组,P<0.05,就证明在统计学上存在价值.结论:对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关节僵硬发生,促使患者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在临床上存在推广价值.
作者:杨琳;侯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通过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50例妊高症患者,并发生产后出血,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25例患者所构成.对照组患者通过注射催产素进行治疗,并在术后采取一定的出血预防措施,观察组患者先通过麦角和缩宫素进行缓解,再利用米索前列醇展开医治,将两组患者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展开严格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为:(185.74±75.91)ml,产后二十四小时的出血量为:(39.29±10.09)ml;对照组患者产后两小时的出血量为:(311.65±81.49)ml,产后二十四小时的出血量为:(60.34±10.54)ml,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患者所取得的治疗有效率为:96.0%(24/25),对照组患者所取得的治疗有效率为:64.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中发生恶心、呕吐患者共有3例,发热患者共有1例,而对照组中发生恶心、呕吐患者共有12例,发热患者共有5例,(<0.05).结论:经过米索前列醇的治疗,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更少,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效果得到显著地改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雷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在乳腺肿瘤手术中安珂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乳腺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60例采用安珂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进行手术,记为A组;剩余56例采用常规乳腺肿瘤切除手术,记为B组.对比手术耗时、术中失血量、持续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于术后3个月复查,对比病灶残留率.结果:A组手术耗时和持续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短于B组,术中失血量少于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0.05);2组病灶残留率均为0.00%.结论:对乳腺肿瘤患者采用安珂真空辅助微创旋切系统进行手术能够减轻创伤,减少并发症,加快术后恢复,且不会存在病灶残留.
作者:陈飞;俸瑞发;王桂林;程峰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PICC导管脱管的原因,寻找降低PICC脱管发生的可行性措施.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病房行PICC穿刺置管术患者46例,发生不同程度脱管6例,其中院内发生脱管3例(重度脱管1例,轻度脱管2例)院外带管期间发生脱管3例(中度脱管1例,轻度脱管2例).结果:分析发生脱管的原因为护理人员的因素、患者的因素、导管的因素.针对原因分别提出了相应措施:规范PICC操作技术的培训与管理、优化PICC维护技术、特殊情况下的PICC维护处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及脱管的应急处理.结论:提高护士专业操作水平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患者自我照护能力,降低穿刺部位感染、渗血、皮肤过敏等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降低PICC导管脱管的发生.
作者:居红英;邱丹丹;刘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应对措施.方法:1004例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患者,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出处理措施.结果:1004例患者发生泌尿系感染28例,其中感染性休克6例,术后出血2例,术中改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1例,改经皮肾镜碎石1例.并发症发生后经过积极合适的处理,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可能完全避免,但如果手术操作仔细规范,并发症出现后及时进行积极处理,则可明显减少其发生后所带来的影响.
作者:倪康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整体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整体康复护理,将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BPRS评分与NOSIE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NOSIE评分显著较高,BPRS评分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恢复期给予整体康复护理不仅康复效果较好,而且还能充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作者:周丽红;于杨;赵秀芝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3月-2018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疾病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高于对照组,总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气管哮喘疾病相关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临床给予支气管哮喘患者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进而有效控制疾病,提高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颖;付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膀胱癌根治术后尿路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膀胱癌根治术后尿路造口的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结果:电话随访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患者院后造口自我护理问题,缓解其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结论:通过电话随访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提高膀胱全切腹壁尿路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献霞;韦坚;陈振兰;梁秀妹;吴芸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老年人良好的健康状况有赖于合格的全科医师提供全面、高质量的社区医疗服务,因此老年医学科培训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具有重要意义,在规范化培训过程中,由于老年医学科涉及面较广、学员来源不一、教师队伍对全科医师制度认识不足等原因,培训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难点,而采取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社区联系、加强师资培养、规范教学活动、优化教学方式、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等方式可提高全科医师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感,显著提升培训质量.
作者:李爱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肾上腺髓质增生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5例肾上腺髓质增生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显效7例,有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达86.7%.结论:对肾上腺髓质增生的全面分析,有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及时的手术治疗,能够提高肾上腺髓质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丛彦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IFAP合并动静脉瘘患者采取UGTI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介入性心导管治疗并出现IFAP的患者23例,其中,合并动静脉瘘患者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UGTI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复发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22例患者治疗成功,成功率95.65%.其中,15例单纯IFAP患者均治疗成功,成功率100%;8例合并动静脉瘘患者,7例治疗成功,成功率87.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病情复发及并发症.结论:UGTI是治疗IFAP及合并动静脉瘘患者的有效手段,治疗成功率较高,且安全可靠,不易复发,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刘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手术期间使用红外线加温毯进行主动加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6例,对照组应用普通电热毯加温,研究组应用红外线加温毯加温,对比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的体温以及术后寒颤反应和低体温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室后以及消毒后的体温并无显著差别(>0.05);但研究组术中1h以及术中2h的体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寒颤反应和低体温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应用红外线加温毯给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主动加温,有助于防止患者产生低体温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惠琼;何蕾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南桥镇社区艾滋病性病防控工作现况,为艾滋病性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高危公共场所哨点23户进行干预,对哨点从业人员148人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分析,对在册管理的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毒感染者88人进行持续、规范、长期、有效的干预.结果:经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控人员的有效防控,我镇艾滋病性病防控成效明显.结论:南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防控艾滋病性病,哨点人员艾滋病性病防控知识知晓率、行为率逐年提升,效果显著.
作者:陈群;徐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留置胃管是常见的临床护理操作,主要目的是对患者进行胃肠减压.胃肠减压可吸出患者胃肠道内的积液积气,降低胃肠道张力,促进胃肠道蠕动,有利于胃肠道的修复,对于腹部手术患者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昏迷患者,可通过胃管补充营养物质以及给予药物治疗.如胃管误插入气管,不但起不了治疗作用,反而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并发症与不良后果.
作者:付春红;杨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86例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利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患儿便常规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67%,便常规阳性率13.95%,对照组总有效率81.39%,便常规阳性率39.53%,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病后与常规腹泻疾病症状相似,治疗过程中利用微生态制剂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余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健康管理对出院后产褥期母婴健康的影响差异.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分娩出院的78例产褥期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产妇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采用健康管理,观察对比两组产妇出院后产褥期不良事件及新生儿不良事件差异.结果:观察组出院后产褥期产妇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0.05);观察组出院后产褥期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0.05).结论:健康管理对可保证出院后产褥期的母婴健康,降低母婴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瞿星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