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荣
目的:观察膝关节清理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7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实施微创关节镜清理术,术后1周开始玻璃酸钠治疗,连续应用5周.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随访,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主观问卷评分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主观问卷评分优良率为94.29%.患者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膝关节清理联合玻璃酸钠能够有效的改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成海;李永胜;刘彩霞;李沙;宁超;王文格;陈飞;张洪林;刘月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9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腹痛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8%明显低于对照组22.92%(<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循症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预后恢复时间,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
作者:李云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家庭康复护理对小儿脑瘫康复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2017年10月诊治的脑瘫患儿89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研究组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对照组进行传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取得的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康复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总有效率65.9%,组间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小儿脑瘫的康复护理中,应用家庭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升康复效果,改善患儿的各项功能,提升生活质量,康复护理价值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岚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前牙反(牙合)是我国儿童中常见的一类错合畸形,严重影响患者颜面美观及生理、心理健康,且随着生长发育呈加重趋势,所以应早期矫正以阻断畸形的发展[1-2].近年来国内多口腔医师对此类反合主张替牙期早期矫正,可预防上颌骨发育不足,同时利用生长潜力加速其上颌骨发育以补偿其凹面型.笔者就错过替牙期矫正的一例前牙反合的青少年患者的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范丽;史锦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的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使用12.5mg剂量的米非司酮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25mg剂量的米非司酮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4%),实验组患者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效果,比参照组治疗方法更具有优势(<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可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的症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相比于12.5mg剂量的米非司酮,使用25mg米非司酮的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成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高压氧与牙周局部注射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在慢性牙周炎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患有慢性牙周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注射治疗,给予实验组高压氧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通过对其治疗前后的指标变化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指标是指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等,即PLI、PD、AL等,从而对其诊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LI(菌斑指数)、AL(附着丧失)以及PD(探诊深度)等指标,其在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对照组与实验组在治疗后的PLI、AL、PD等指标中,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与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注射于牙周处联合治疗慢性牙周炎,使牙龈的健康程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且具有明显的抗菌效果,值得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作者:王敬;霍峰;王鹏;赵婵媛;陶亚东;杨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用于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我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前瞻性研究原则,采用掷币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门诊随访模式,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CARES-SF总分为(29.08±6.4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82±6.34)分娩,且在生理、心理社会、性功能、婚姻关系、与医务人员的关系这5个维度上的评分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宫颈癌根治术后实施延续护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敏;邱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针对安全管理在小儿外科手术病房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外科手术患儿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再给予有效的安全管理.结果:实验组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照组患儿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故的概率要显著高于实验组患儿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故的概率,两组资料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进行安全管理具有显著的效果,不仅可以提升患儿满意度,还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介入化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4例乏血供肝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介入化疗法,采用TACE治疗2-5次,每次间隔5周,观察组患者在采用TACE治疗1-2次之后,4周后采用3DCRT联合治疗,放射剂量为2-3GY/次,每周五次,肿瘤剂量为46-72GY(中位剂量为54GY).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肿瘤大小、AFP(血清甲胎蛋白)转阴率指标下降例数;比较患者的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原因.结果:观察患者的实验数据的得知,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肿瘤大小明显降低,其中患者治疗肿瘤完全缓解占3.8%,部分缓解占46.2%,稳定占2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部分缓解占32.7%,稳定占19.2%,其中观察组患者的AFP指标下降人数高于对照组8人;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5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51.9%),2年生存率为32.7%,明显高于对照组(32.7%),中位生存期为(16.5±2.1)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期[(12.5±4.6)月];观察组患者发生放射性疾病的概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肠胃反应的概率明显低于的对照组,观察组发生放射性疾病的概率为9.6%(<0.01),肠胃反应的概率为36.5%,对照组患者未发生放射性疾病这一不良反应,肠胃反应的概率为48.1%,以上统计学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介入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可以更有效的治疗原发性肝癌,且放射毒副反应能耐受,安全性可靠.
作者:林海超;郑广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从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抽选2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结果:经过影像学检查之后,检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8例,化脓性阑尾炎5例,穿孔坏疽性阑尾炎6例,周围脓肿性阑尾炎6例.治疗情况:8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17例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治疗结果:经过治疗之后,4例患者术后出血,7例患者切口感染;经过积极的治疗之后,所有患者的并发症消失,顺利出院.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实施多样化的检查手段能够提高确诊率;同时,手术仍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后应加强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通华;唐治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对在乳腺癌根治切除术患者并发症护理中应用品管圈的效果加以探究.方法:将100例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手段为简单护理,试验组患者应用品管圈,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几率及各方面能力评分.结果: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然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几率显然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护理人员各方面能力显然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根治切除术患者而言,在其并发症护理中应用品管圈,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功能锻炼的配合程度,促进护理人员各方面功能的提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得其生活质量得以大大提高.
作者:刘建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痛风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痛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下的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痛风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显著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水平,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为患者的康复奠定基础,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帆;梁梅芬;舒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下颌康复训练管理对下颌骨髁突骨折患者术后下颌康复的作用.方法:将42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按照常规训练方法,干预组按照PDCA循环式训练管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下颌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下颌运动康复训练依从性高于对照组(<0.05);两组患者训练后1月、3月、6月主动张口度、前后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下颌运动康复训练管理有助于提高髁突骨折患者术后的依从性,促进下颌骨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杨梅;柴显达;袁静;张秀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PICC导管脱管的原因,寻找降低PICC脱管发生的可行性措施.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病房行PICC穿刺置管术患者46例,发生不同程度脱管6例,其中院内发生脱管3例(重度脱管1例,轻度脱管2例)院外带管期间发生脱管3例(中度脱管1例,轻度脱管2例).结果:分析发生脱管的原因为护理人员的因素、患者的因素、导管的因素.针对原因分别提出了相应措施:规范PICC操作技术的培训与管理、优化PICC维护技术、特殊情况下的PICC维护处理、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及脱管的应急处理.结论:提高护士专业操作水平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患者自我照护能力,降低穿刺部位感染、渗血、皮肤过敏等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降低PICC导管脱管的发生.
作者:居红英;邱丹丹;刘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方法: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收的6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胺碘酮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利多卡因治疗,实验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给药3天后共有32例患者病情好转,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联合胺碘酮可有效改善个体症状,可行性高.
作者:墨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南桥镇社区艾滋病性病防控工作现况,为艾滋病性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高危公共场所哨点23户进行干预,对哨点从业人员148人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分析,对在册管理的艾滋病人和艾滋病毒感染者88人进行持续、规范、长期、有效的干预.结果:经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控人员的有效防控,我镇艾滋病性病防控成效明显.结论:南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防控艾滋病性病,哨点人员艾滋病性病防控知识知晓率、行为率逐年提升,效果显著.
作者:陈群;徐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究自拟滋胃汤治疗胃阴亏虚型胃溃疡临床.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胃阴亏虚型胃溃疡患者92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各46例.参照组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滋胃汤治疗,对比组间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无效例数为1例,比参照组少,存在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自拟滋胃汤治疗胃阴亏虚型胃溃疡效果确切.
作者:周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2月86例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用微生态制剂治疗,对照组利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患儿便常规指标差异.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7.67%,便常规阳性率13.95%,对照组总有效率81.39%,便常规阳性率39.53%,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病后与常规腹泻疾病症状相似,治疗过程中利用微生态制剂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余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预防管路滑脱风险评估在降低妇科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下半年妇科术后158例留置管路患者为实验组,2017年上半年妇科术后130名患者为对照组,实验组基于常规护理方法上运用管路滑脱风险评估表,识别高风险管路与管路高风险人群,并采取预防管路滑脱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2例,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8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管路滑脱风险评估与护理的运用能有效预防妇科非计划性拔管.
作者:袁芹;居红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全部患者分成各自58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相关康复指标,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与住院成本.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时间为(25.1±2.5)h,首次排期时间为(35.2±3.3)h,术后进食时间为(10.1±2.1)h,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6.9±2.1)d,住院成本为(0.79±0.45)万元,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时间更短,成本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运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能够加速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应当在临床上予以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覃静柳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