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红梅;栾君霞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实施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36例.参照组采用抑郁症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模式,对比2组护理前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分数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2组抑郁症患者在护理前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与汉密顿抑郁量表分数差异性较低(>0.05),护理后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改善,两者差异明显(<0.05),实验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与汉密顿抑郁量表护理后分数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抑郁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较高.结论: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模式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缓解其症状,改善患者情绪问题,应进行临床推广普及.
作者:周雅雅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在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知识知晓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性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5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7例,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普通组,一组采用品管圈,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知晓率评分为(18.7±1.4)分,肢体活动知晓率评分为(18.5±1.6)分,桥式运动知晓率评分(17.9±1.8)分,转移知晓率评分为(18.3±0.4)分,各项评分均高于普通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30%(26例),明显高于普通组的74.07%(20例)(<0.05).结论:品管圈能够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康复护理知识的知晓率,在护理过程中更多的获得患者的配合,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梁艳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析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以及护理评价.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6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给予对照组缩宫素治疗加之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欣母沛治疗加之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88%,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联合针对性护理可获取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涉及的样本来源为2015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62例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实验,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n=31),将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实验组(n=31),观察统计两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数据参比差异.结果:数据显示,实验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有效率合计值对比参照组数据,<0.05,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中形成显著作用,有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与神经功能.
作者:李璐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主要探讨中风恢复期患者中医经络与中医脏腑的辨证施护恢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4月间前来我院治疗的脑中风恢复期患者60例,应用中医经络及中医脏腑的辨证施护,研究中医经络及中医脏腑的辨证施护的效果.结果:60例脑中风恢复期患者中18例痊愈,42例好转出院.结论:应用中医经络与中医脏腑的辨证施护,对脑中风患者可起到良好的恢复效果,临床预后显著.
作者:王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脑电图(EEG)对慢性脑供血不足的诊疗价值.方法:选取14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行EEG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EEG检查正常36例(25.71%);脑电图异常104例(74.28%),边缘状态脑电图90例(86.54%),轻度异常脑电图10例(9.61%),中度异常4例(3.85%).不同年龄段EEG有差异,但三组患者均未见特异性脑电波改变.结论:EEG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还不具有特征性,但对其诊疗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任俊香;赵明生;张素科;张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4例,依据护理模式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常规护理的32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围术期护理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后比对护理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情况,研究组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降低更为显著,与参照组比对后差异呈<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配合围术期护理不仅可以使髋关节得以改善,同时可以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作者:孙菊 刊期: 2018年第01期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的必经阶段,是培养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临床思维、规范技能操作的关键环节.但是作为实习生,进入临床很多事物都是新鲜的,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失误,个别失误是原则性,甚至可能重大医疗差错,带教老师有必要加强对实习生的监督指导,防范意外的发生.在此我简叙一下肝胆外科实习生易患的一个错误,就临床带教策略进行探讨.
作者:李江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人工流产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5年6月~2016年3月90例人工流产术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常规护理组进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延伸护理组采取的护理措施是常规护理+延伸护理.比较两组人工流产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避孕知识知晓率、避孕药应用方法、宫内节育器用法掌握度;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重复人工流产发生率.结果:延伸护理组人工流产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延伸护理组避孕知识知晓率、避孕药应用方法、宫内节育器用法掌握度优于常规护理组;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相近;干预后延伸护理组生活质量优于常规护理组.延伸护理组重复人工流产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延伸护理在人工流产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对避孕知识的认知,降低重复人工流产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
作者:董学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腔隙性脑梗塞脑电图(EEG)、脑电地形图(BEAM)特点,为腔隙性脑梗塞临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0例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观察组)和70例正常患者(正常组),对两组患者EEG、BEAM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BEAM阳性率显著高于EEG(74.3%比45.7%,<0.05),脑区主频率均数在8.5Hz以下,以θ、δ频段为主.结论:BEAM结合EEG对腔隙性脑梗塞较为敏感,可用于腔隙性脑梗塞的早期诊断.
作者:任俊香;赵明生;张素科;张玲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头颈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李晓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30%果酸联合5%氨酮戊酸光动力治疗中重度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中重度痤疮患者88例,随机分组各44例,对照组为30%果酸治疗,观察组30%果酸联合5%光动力治疗,评价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95.45%与对照组81.82%比较明显更高,疗效更好,<0.05.结论:针对中重度痤疮患者实施30%果酸与5%氨酮戊酸光动力联合治疗可促使皮损尽快消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郝利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处理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院就诊的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中随机选取100名患儿,使用随机双盲法将100名均分为两组,每组50名,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结果: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长数据进行对比,可得知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效果与预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我院接受治疗的对小儿高热惊厥急诊处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可以提升患儿的护理效果,具有临床护理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费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方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5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8例加以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皮瓣恢复情况、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皮瓣恢复良好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研究组肩关节向上外展及肩关节水平外展度数、背伸中指与第七颈椎距离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方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中应用,可显著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及皮瓣恢复.
作者:林于南;杨清凤;刘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医学软件设计是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实践性专业课程,在医学软件设计的学习和实践中需要良好的用户体验设计.本文探讨了医学软件设计的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五个层次相关的美学因素,认为提高学生的美学素养才能更好的设计出人性化的优秀医学软件.
作者:张柯欣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观察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初发和复发小细胞肺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52例初发和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给药不同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6例患者给予顺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实验组26例患者给予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2%VS88.4%),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于初发和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奈达铂联合依托泊苷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顺铂联合依托泊苷.
作者:赵文;张君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与X线的关系,为临床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3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加压螺钉治疗,分析X线与治疗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优24例,良3例,差3例,总有效率为90.0%;治疗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关节功能、畸形、活动度)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随访6个月,1例出现轻度髋内翻,1例出现加压螺钉松动,发生率为6.67%.结论:加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与加压螺钉位置、解剖复位等因素相关,临床应以X线为基础,选择理想的加压螺钉位置,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孟硕烽;杜玉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多重耐药菌天疱疮伴口腔黏膜感染的效果.方法:使护理中积极预防感染,做好创面的护理、饮食护理、心里指导等.结果:经过有效治疗及护理,能促进创面早日愈合,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病情复发,治疗效果好.结论:通过对天疱疮患者的护理,积累了经验,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周龙兰;饶富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发性气胸患者釆取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自发性气胸患者50例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需要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将50例患者随机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办法,护理效果、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0.0%明显高于观察组8.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对自发性气胸患者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手术全过程进行整体性的护理措施干预,使得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得到提高,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应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2016年8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根据数字抽签法分成两组:甲组和乙组均42例.对两组都实行常规护理,甲组加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分析两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对其作出比较.结果:甲组干预后的SF-36评分为(90.24±4.06)分,比乙组的(74.13±5.84)分高,组间差异显著(<0.05).结论:积极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方案进行施护,能够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佟翠清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