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楚耿;杨少锋;赵泽林
目的 探讨下调空腹血糖受损切点后,本地区糖调节受损(IGR)患病情况分布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0年至2011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784例,按不同空腹血糖水平进行分组,分析患者IGR分布的变化情况.结果 空腹血糖受损诊断标准下调后,空腹血糖受损患病例数增加85例,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由14%增至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3,P<0.05);正常糖耐量由57.9%降至4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2,P<0.05).空腹血糖5.6~6.0 mmol/L组与<5.6mmol/L组及与6.1 ~ 6.9 mmol/L组比较,在超重或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及心电图异常方面比较,P<0.05.结论 本地区IGR患者分布显著受空腹血糖受损切点下调影响,对于新增单纯空腹血糖受损人群应及早进行干预或治疗.
作者:黄钟声;熊祖员;王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超声探讨芪苈强心胶囊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并随机分成芪苈强心胶囊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5天、治疗后30天用超声测量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及各项指标.结果 对照组LVEDV及LVESV仅在治疗后30天均明显减少(P<0.05),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LVEDV和LVESV治疗后15天及30天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且芪苈强心胶囊治疗组治疗后15天和治疗后30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和舒张功能指标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以芪苈强心胶囊组改善明显,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可抑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重构,改善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
作者:陈婕;陈兵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产妇孕期习惯选择麻醉后体位对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 120例ASAⅠ或Ⅱ级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A组麻醉后选择左侧卧位(床左倾25度),B组根据产妇孕期习惯在麻醉后选择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床右倾25度).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术中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B组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例数少于A组(P <0.05),B组新生儿一分钟Apgar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 根据产妇习惯选择麻醉后体位是一个简单、可靠的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的重要方法.
作者:胡冬云;朱静;张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风心病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前手术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60例风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研究组采用心理护理,对照组不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心理和生理应激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护理前心理和生理应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焦虑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血糖和血浆皮质醇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可有效预防和减轻风心病瓣膜置换手术患者术前的心理和生理应激反应,降低手术危险性.
作者:朱少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B超和CT在盆腔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疑是盆腔肿瘤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病理诊断结果、B超诊断结果和CT诊断结果,比较CT和B超在诊断盆腔内妇科肿瘤中的检出率,探讨B超和CT在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病理诊断共有133例患者确诊为盆腔肿瘤,其中: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子宫肉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患者分别为6例、15例、11例、33例、16例、52例.B超和CT分别确诊120和124例,检出率为90.2%和93.2%.虽然B超和CT在检出率数值上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和CT在盆腔肿瘤疾病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作为两种常用的妇科诊断方式,B超和CT各有优劣,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
作者:阳光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分析初产顺产产妇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的需求程度.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本院的240例初产顺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需求程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将其中不同文化程度及产前培训者的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需求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初产顺产产妇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的需求程度均较高,而文化程度低及未接受产前培训者的需求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产妇,P均<0.05.结论 初产顺产产妇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的需求程度,应针对性地对其加强干预.
作者:姜平;伍雪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从2008年8月至2012年7月所收治的6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昔洛韦进行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与后遗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3% (28/3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6.7% (23/30),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生率为6.7% (2/30),对照组患者的后遗症发生率为23.3%(7/30),两组后遗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昔洛韦联合纳洛酮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高雪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孕产妇家属健康教育中的效果.方法 把81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家属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家属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住院日.结果 观察组家属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100.00%,高于对照组90.00% (P <0.05).观察组产妇的住院日比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在剖宫产孕产妇家属健康教育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月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医用蛋白生物胶在混合痔PPH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因不同期混合痔出血、脱出等症状接受PPH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PPH术后常规置凡士林纱布于吻合口处,观察组患者PPH术后先喷涂医用生物蛋白胶于吻合口处,再放置凡士林纱布.术后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观察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术后吻合口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率为20.0% (8/40),观察组为2.5% (1/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35,P<0.05);对照组术后吻合口感染发生率为15.0% (6/40),观察组为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6.486,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9±2.1)d,观察组为(4.1±1.7)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56,P<0.05).结论 在PPH术后吻合口处喷涂医用生物胶,可帮助吻合口愈合,减少术后吻合口出血和感染几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包信庆;李永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者术中应用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阑尾炎患者,均行腹腔镜阑尾手术,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应用布托啡诺,而对照组患者不应用布托啡诺.比较两组患者的VRS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拔管时,VRS评分均处于较高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拔管后15 min和30 min,观察组V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拔管后2h和4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拔管后的第8h,两组的VAS评分均处于较低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烦躁、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率为10.3%,观察组为1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98,P>0.05).结论 布托啡诺对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手术后的痛觉过敏反应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作者:罗俊能;张战良;付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两种置管方法对留置胃管患儿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需留置胃管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制订详细的护理干预对患儿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留置胃管法.比较两组患儿的患儿舒适度以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儿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插管过程不适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留置胃管患儿的不良反应,增强患儿耐受力,提高置管质量,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林渭珍;曾志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观察人性化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模式.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为对照组,使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组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降低,睡眠质量提高,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后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冼朝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桂林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和模式.方法 应用丹麦产Madsen Capeila耳声发射仪对我院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选取1 200例同时运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出生3~5天初筛,其中一种方法未通过者42天两种方法同时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脑干诱发电位(ABR)诊断,异常者在6个月时再次复查ABR,两次ABR未通过者为听力损失.结果 1 200例中初筛时有978例两种方法同时通过,有148例同时未通过,有36例仅TEOAE未通过,有38例仅DPOAE未通过;复筛时有188例两种方法同时通过,有25例同时未通过,有5例仅TEOAE未通过,有4例仅DPOAE未通过;有7例3个月内ABR未通过,至6个月时再次复查ABR,后确诊不同程度听力损失3例,听力损失发病率2.5‰.结论 耳声发射是适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种快速、无创、简便的方法,瞬态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筛查通过率无显著差异,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新生儿,早期干预,其适宜时机为出生后3~5天,42天复筛有利于降低筛查假阳性率.
作者:邓铭;陈顺香;何晓松;王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儿机械通气时,应用咪达唑仑镇静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在研究计划内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5月机械通气下需要镇静的患儿40例,随机抽样分为研究组(咪达唑仑组,n=20)和对照组(苯巴比妥组,n=20),比较两组用药1h、6h、12h、18h及36 h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FiO2)和患儿血气pH、PaCO2、PaO2、HR、R、SpO2、Ramsay镇静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研究组PIP、PEEP、FiO2用药后下调,血气pH、PaO2、SpO2升高,PaCO2降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Ramsay镇静评分理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患儿中,咪达唑仑能达到理想适宜的镇静效果,降低呼吸机参数(PIP、PEEP、FiO2),提高PaO2、SpO2,减少人机对抗,有效提高机械通气的效果.
作者:赖伟权;余连芝;欧阳科;黄坤美;盛学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B超用于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6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患者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 所有疑似患者均顺利完成B超检查,且在检查后结合B超诊断进行了手术,没有因B超检查延误手术的情况发生.B超诊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9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50例,坏疽性阑尾炎16例,阑尾周围脓肿1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总181例患者确诊为急性阑尾炎.B超漏诊17例,误诊4例,确诊164例,总体诊断符合率90.6%.结论 术前B超检查,能帮助确诊,且进行病理分型,指导手术操作,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慧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超声探讨胆囊息肉与胆结石之间胆囊容积及胆囊排空率的关系,并对利用B超鉴别胆囊息肉及胆结石提出可行性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胆囊息肉患者(胆囊息肉组)、胆结石患者(结石组)及正常人(对照组)各30例,利用B超声法对三组进行脂餐前后胆囊容积及排空率的测定.结果 结石组较正常对照组脂餐前、餐后各期胆囊容积增大,排空率降低(P<0.05);而胆囊息肉组患者餐后胆容积及排空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空腹容积显著增大(P<0.05).结论 胆囊息肉患者存在胆囊运动功能异常,但排空率并无变化;胆结石患者胆囊运动功能和排空率都有差异;可以利用脂餐前后胆囊排空率的变化来鉴别难以诊断的胆囊息肉和胆结石.
作者:朱萍;陈兵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牙间隙刷辅助刷牙对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患者菌斑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1~18岁固定矫治正畸患者60例,实验组30例刷牙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对照组30例仅用牙刷刷牙.连续使用三个月,分别在基线、第一个月、第三个月检测菌斑量.结果 使用牙间隙刷后实验组菌斑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牙间隙刷辅助刷牙在托槽的龈向、近中和远中菌斑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托槽(牙合)向和舌侧差异不明显.结论 固定矫治的正畸患者刷牙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能有效地控制菌斑,有利于正畸患者的口腔卫生维护.
作者:姚瑶;朱丽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依诺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用依诺肝素钠5 000单位皮下注射,1日2次,共7天,辛伐他汀40毫克,晚上1次口服,共7天.对照组用安慰剂皮下注射,1日2次,连续7天,安慰自发片40毫克口服,晚上1次,共7天,两组在抗血小板、降血压、脱水、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等的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对照组为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诺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急性脑梗死缺血状态,促进缺损神经功能恢复,并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作者:陈观荣;伍瑚;陈观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手术时机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近5年收治的223例急性胆囊炎行LC治疗(LC组)的临床资料.依据发病至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手术组(≤48 h,早期组,n=97)和晚期手术组(>48 h,晚期组,n=126),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早期手术组的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晚期手术组(P <0.05或P<0.01).结论 LC是治疗急性胆囊炎安全有效的术式,而且及早(≤48 h)施行手术效果更佳.
作者:湛维贤;程冬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前列地尔对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12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泵入生长抑素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泵入生长抑素与静脉注射前列地尔.分别统计两组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以及治疗第5天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降低血淀粉酶、脂肪酶、WBC及CRP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联合使用生长抑素及前列地尔较单独使用生长抑素效果要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张振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