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朝华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定向置管锁孔脑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实践过程中的优势,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140例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无论是在近期效果还是在远期效果上,优良率组间比较,微创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内科治疗组,重残率组间比较微创治疗组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死亡率组间比较微创治疗组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针对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与传统内科治疗方法相比,采用定向置管锁孔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优势明显,是临床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欧楚耿;杨少锋;赵泽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将本科收治的14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3例和对照组73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治疗性沟通.比较两组患者对空气压缩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结果 治疗组患者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空气压缩雾化吸入的COPD患者进行治疗性沟通,可有效提高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尽快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
作者:陈汉英;李景寿;周庆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观察人性化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模式.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为对照组,使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组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降低,睡眠质量提高,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后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冼朝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于本院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且确诊为心脏病的85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健康体检或仅为胸闷心悸的85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人员为对照组,将两组人员的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房性早搏发作频率、房速持续时间、伴发异常情况及睡眠、清醒状态房性心动过速阵数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率<10阵比例和房性早搏发作频率<100次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房速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伴发异常情况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睡眠、清醒状态房性心动过速阵数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中的意义及价值较高,对于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作用.
作者:何星球;唐方明;陈冠鹏;黄雪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肝功能及胎儿左心室Tei指数变化,分析胎儿猝死原因.方法 分别选取ICP患者40人,正常孕妇40人,测量母体血总胆汁酸,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值,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胎儿左心室Tei指数.结果 ICP组血总胆汁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血总胆红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CP组与正常组胎儿左心室Te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总胆汁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诊断ICP的敏感指标,ICP患者胎儿在晚孕左心室Tei指数没有明显变化.
作者:谭玲玲;卢菁菁;冯立红;何艳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超声探讨胆囊息肉与胆结石之间胆囊容积及胆囊排空率的关系,并对利用B超鉴别胆囊息肉及胆结石提出可行性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胆囊息肉患者(胆囊息肉组)、胆结石患者(结石组)及正常人(对照组)各30例,利用B超声法对三组进行脂餐前后胆囊容积及排空率的测定.结果 结石组较正常对照组脂餐前、餐后各期胆囊容积增大,排空率降低(P<0.05);而胆囊息肉组患者餐后胆容积及排空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空腹容积显著增大(P<0.05).结论 胆囊息肉患者存在胆囊运动功能异常,但排空率并无变化;胆结石患者胆囊运动功能和排空率都有差异;可以利用脂餐前后胆囊排空率的变化来鉴别难以诊断的胆囊息肉和胆结石.
作者:朱萍;陈兵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产妇孕期习惯选择麻醉后体位对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 120例ASAⅠ或Ⅱ级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A组麻醉后选择左侧卧位(床左倾25度),B组根据产妇孕期习惯在麻醉后选择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床右倾25度).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术中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B组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例数少于A组(P <0.05),B组新生儿一分钟Apgar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 根据产妇习惯选择麻醉后体位是一个简单、可靠的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的重要方法.
作者:胡冬云;朱静;张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监测分析治疗后血清TNF-α、IL-6水平的变化,探讨护理干预对骨关节炎患者治疗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3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为实验组,根据X线片结果将患者分为早、中、晚期,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同时选择3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以及治疗组各期血清中TNF-α与IL-6水平.结果 ①实验组治疗前血清TNF-α与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早、中期患者血清IL-6和TNF-α含量护理干预后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P<0.01),而晚期组治疗前后IL-6、TNF-α血清含量变化不大;③护理干预6个月与12个月病情控制有效率比较,P<0.01.结论 血清IL-6、TNF-α含量的变化能够反映出患肢炎症的发展状况,护理干预对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有较大的影响,能够辅助临床上骨关节炎的治疗.
作者:谢春意;刘晓辉;谢获;舒友元;陈雪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针对下腰椎结核采用前后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50例患有下腰椎结核的患者采用前后联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分析总结患者的治愈程度和随访分析总结患者的康复程度.结果 术后4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中患者矫正角度丢失1.4°,患者高度平均丢失2.4 mm,随访中患者对手术满意度达到100.0%.结论 前后联合治疗下腰椎结核效果明显,可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同时防止了患者出现后凸畸形,临床治疗中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正祥;杨子斌;阮安培;吕乔;潘绍松;赵伟;董锡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的严重后遗症,是一种难治性的慢性神经性疼痛综合征,因其机制复杂,其治疗仍是疼痛医学的一个挑战.本文综合近几年来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介绍了PHN的药物治疗、周围神经刺激、神经阻滞疗法以及联合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何睿林;刘雅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替罗非班冠脉内注射联合血栓抽吸术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及预后.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47例,随机分A、B两组,A组在造影后血栓抽吸术前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B组直接血栓抽吸术,评价两组PCI术后的效果.结果 A组比B组效果好,术后指标:血栓积分、TIMI3级血流、CTFC、ST段回落50%、出院时EF值、平均住院日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MBG2~3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期间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应用血栓抽吸术及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对急诊PCI的STEMI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更好.
作者:莫海亮;李腾;何松坚;陈景福;吴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回顾分析优生门诊患者β-地中海贫血基因诊断结果,了解不孕不育、有不良孕育史人群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情况.方法 血液学筛查β-地贫阳性指征者,应用PCR结合反向斑点杂交法(RDB)进行β-地贫基因分析.结果 457例患者进行β-地贫基因检测,115例患者被检出β-地贫,共检出9种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均为杂合子.发生频率高的五种突变类型,按其发生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CD41-42占32.17%.IVS-Ⅱ-654占22.61%;-28占20.87%;CD17占13.04%;CD71-72占4.35%.结论 不孕不育、有不良孕育史人群主要的β-地贫基因突变类型与其他人群无差异,做好孕前检查和必要的产前诊断对不孕不育、有不良孕育史的夫妇尤为重要.
作者:李铭臻;周冰燚;徐珊珊;蔡慧娜;郑立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指数管理在预防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内科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老年患者187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从我院2008年以前未进行跌倒风险指数管理的老年患者1 8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跌倒风险指数量表进行跌倒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选择适当的护理方法.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跌倒发生例数,计算跌倒率,并就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计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跌倒风险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组673例(35.9%)、中风险组986 (52.5%)、低风险组217例(11.6%);观察组跌倒例数有95例,跌倒率为5.1%;对照组跌倒例数有524例,跌倒率为28.0%.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4%,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4.3%.两组在跌倒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高、中、低风险组跌倒率来看,高风险组的跌倒率高,为8.9%.结论 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较高,其中又以高风险组的跌倒风险高.使用风险评价管理可以降低跌倒风险,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运用.
作者:林义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调查分析初产顺产产妇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的需求程度.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本院的240例初产顺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需求程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将其中不同文化程度及产前培训者的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需求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初产顺产产妇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的需求程度均较高,而文化程度低及未接受产前培训者的需求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产妇,P均<0.05.结论 初产顺产产妇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的需求程度,应针对性地对其加强干预.
作者:姜平;伍雪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ICU早期预警评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3月到2013年1月来我院ICU住院的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人,对照组45人,观察组通过早期预警评分(EWS)对患者进行意识状态、呼吸、血压、脉搏等生理指标监控;对照组采用病情变化趋势的评估方法评估病情、指导诊断治疗.对比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病情好转率.结果 观察组的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观察组的病情好转率为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结论 早期预警评分对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罗月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宫腔镜下肿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宫腔镜下肿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既往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中、术后情况及随访中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经宫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组件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肿瘤剔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作者:刘阳;李世彤;郭瑞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B超和CT在盆腔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疑是盆腔肿瘤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病理诊断结果、B超诊断结果和CT诊断结果,比较CT和B超在诊断盆腔内妇科肿瘤中的检出率,探讨B超和CT在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病理诊断共有133例患者确诊为盆腔肿瘤,其中: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子宫肉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患者分别为6例、15例、11例、33例、16例、52例.B超和CT分别确诊120和124例,检出率为90.2%和93.2%.虽然B超和CT在检出率数值上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和CT在盆腔肿瘤疾病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作为两种常用的妇科诊断方式,B超和CT各有优劣,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
作者:阳光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自制冰袋冷敷患膝关节在膝关节镜手术后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18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冷敷组.对照组术后按常规用棉垫及弹力绷带包扎膝关节,抬高患肢;冷敷组术后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应用自制冰袋冷敷患侧膝关节.比较患膝关节肿胀、疼痛及关节腔积液等指标.结果 冷敷组患膝肿胀、疼痛及关节腔积液等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膝关节镜术后局部冷敷是保证手术效果、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护理步骤,自制冰袋冷敷效果均匀、安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苏艳齐;林妙君;温国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桂林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和模式.方法 应用丹麦产Madsen Capeila耳声发射仪对我院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选取1 200例同时运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出生3~5天初筛,其中一种方法未通过者42天两种方法同时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脑干诱发电位(ABR)诊断,异常者在6个月时再次复查ABR,两次ABR未通过者为听力损失.结果 1 200例中初筛时有978例两种方法同时通过,有148例同时未通过,有36例仅TEOAE未通过,有38例仅DPOAE未通过;复筛时有188例两种方法同时通过,有25例同时未通过,有5例仅TEOAE未通过,有4例仅DPOAE未通过;有7例3个月内ABR未通过,至6个月时再次复查ABR,后确诊不同程度听力损失3例,听力损失发病率2.5‰.结论 耳声发射是适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种快速、无创、简便的方法,瞬态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筛查通过率无显著差异,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新生儿,早期干预,其适宜时机为出生后3~5天,42天复筛有利于降低筛查假阳性率.
作者:邓铭;陈顺香;何晓松;王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在头颅磁共振T1加权像、T2加权像、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排查后选择性溶栓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48例脑栓塞病人分为常规溶栓对照组(24例)和选择性溶栓治疗组(24例),对照组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经磁共振T1、T2、DWI及SWI排查后选择给予性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以及脑出血转化率.结果 选择性溶栓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溶栓对照组(P<0.05),且脑出血转换发生率少于常规治疗组(P <0.05).结论 以头颅磁共振T1、T2、DWI及SWI检测为基础的选择性溶栓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心源性脑栓塞患者溶栓治疗中脑出血性转换发生率,疗效满意.
作者:骆焕洪;宋兴旺;由行;黄艺洪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