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月荷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间在本院治疗的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B组皮下注射诺和锐;对治疗前后、组间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组间比较,P均>0.05;而在血糖样本标准差、血糖样本极差、低血糖发生比例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采用甘精胰岛素的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荣秀花;曹敏;罗婉莹;李小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依诺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科急性脑梗死患者124例,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2例,治疗组用依诺肝素钠5 000单位皮下注射,1日2次,共7天,辛伐他汀40毫克,晚上1次口服,共7天.对照组用安慰剂皮下注射,1日2次,连续7天,安慰自发片40毫克口服,晚上1次,共7天,两组在抗血小板、降血压、脱水、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等的治疗相同.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对照组为8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诺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改善急性脑梗死缺血状态,促进缺损神经功能恢复,并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作者:陈观荣;伍瑚;陈观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家庭支持对脑出血患者自我效能及肢体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 把76名初发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同时对实验组家庭成员进行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对两组的家庭支持量表(SSRS)、自我效能测量表(GSES)、肢体肌力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家庭支持得分、自我效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肢肌力恢复比对照组快.结论 家庭支持能提高脑出血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作者:邓月香;宋学萍;肖燕葵;王淼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脂溢性脱发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脂溢性脱发患者6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患者使用楂曲首乌方进行治疗,三个月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患者使用维生素B6+胱氨酸片进行治疗,三个月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愈3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6%;对照组患者治愈1例,显效4例,有效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51.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楂曲首乌方应用于治疗脂溢性脱发之中,效果明显,并且使用方法简单方便,患者依从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陈洁玲;江光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4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组),4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小切口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小切口组明显减少(P <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各观察指标均好于小切口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是胆囊结石的首先治疗方法.
作者:詹德铿;邱淑珍;洪文光;丁华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利用超声探讨胆囊息肉与胆结石之间胆囊容积及胆囊排空率的关系,并对利用B超鉴别胆囊息肉及胆结石提出可行性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1月间胆囊息肉患者(胆囊息肉组)、胆结石患者(结石组)及正常人(对照组)各30例,利用B超声法对三组进行脂餐前后胆囊容积及排空率的测定.结果 结石组较正常对照组脂餐前、餐后各期胆囊容积增大,排空率降低(P<0.05);而胆囊息肉组患者餐后胆容积及排空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空腹容积显著增大(P<0.05).结论 胆囊息肉患者存在胆囊运动功能异常,但排空率并无变化;胆结石患者胆囊运动功能和排空率都有差异;可以利用脂餐前后胆囊排空率的变化来鉴别难以诊断的胆囊息肉和胆结石.
作者:朱萍;陈兵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方法 回顾性我院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10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给予抗凝、溶栓、祛聚、抗炎等进行综合治疗,其中8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好转出院,无肺栓塞发生.治疗时间为6~25天,平均治疗时间为(13.5±2.5)天.结论 妇科手术后应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作者:唐建珠;陈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B超和CT在盆腔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疑是盆腔肿瘤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病理诊断结果、B超诊断结果和CT诊断结果,比较CT和B超在诊断盆腔内妇科肿瘤中的检出率,探讨B超和CT在盆腔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病理诊断共有133例患者确诊为盆腔肿瘤,其中: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子宫肉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患者分别为6例、15例、11例、33例、16例、52例.B超和CT分别确诊120和124例,检出率为90.2%和93.2%.虽然B超和CT在检出率数值上有一定差异,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和CT在盆腔肿瘤疾病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作为两种常用的妇科诊断方式,B超和CT各有优劣,在具体的运用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加以选择,从而更好地服务患者.
作者:阳光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哮喘预警综合评分(asthma warning composite scores,AWCS)在支气管哮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AWCS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48例哮喘患者进行评估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对哮喘病人的评分和护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AWCS评分<7分25例,为轻度哮喘患者,仅给予一般观察护理;AWCS评分7~11分14例,为中度哮喘患者,患者病情可能发展加重,观察治疗期间护理关注增加;AWCS评分12~16分5例,为重度哮喘患者,需要镇静、给氧等一级护理干预;AWCS评分>16分4例,为危重哮喘患者,需要立即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监护救治.四类不同AWCS评分哮喘病人的并发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哮喘预警综合评分表能使护理人员客观和及时地发现哮喘急性发作病人的轻重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延误治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郝慧萍;薛明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者术中应用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阑尾炎患者,均行腹腔镜阑尾手术,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应用布托啡诺,而对照组患者不应用布托啡诺.比较两组患者的VRS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拔管时,VRS评分均处于较高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拔管后15 min和30 min,观察组V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拔管后2h和4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拔管后的第8h,两组的VAS评分均处于较低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烦躁、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率为10.3%,观察组为1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98,P>0.05).结论 布托啡诺对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手术后的痛觉过敏反应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作者:罗俊能;张战良;付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桂林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和模式.方法 应用丹麦产Madsen Capeila耳声发射仪对我院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选取1 200例同时运用瞬态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出生3~5天初筛,其中一种方法未通过者42天两种方法同时复筛,复筛未通过者3个月脑干诱发电位(ABR)诊断,异常者在6个月时再次复查ABR,两次ABR未通过者为听力损失.结果 1 200例中初筛时有978例两种方法同时通过,有148例同时未通过,有36例仅TEOAE未通过,有38例仅DPOAE未通过;复筛时有188例两种方法同时通过,有25例同时未通过,有5例仅TEOAE未通过,有4例仅DPOAE未通过;有7例3个月内ABR未通过,至6个月时再次复查ABR,后确诊不同程度听力损失3例,听力损失发病率2.5‰.结论 耳声发射是适用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一种快速、无创、简便的方法,瞬态耳声发射(TEOAE)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筛查通过率无显著差异,可早期发现听力损失新生儿,早期干预,其适宜时机为出生后3~5天,42天复筛有利于降低筛查假阳性率.
作者:邓铭;陈顺香;何晓松;王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MRI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MRI特征.结果 12例乳腺癌患者共检出18个病灶,包括4例多灶性乳腺癌和8例单发病灶.1例出现胸肌浸润,8例合并腋窝淋巴结转移.病例分型中浸润性导管癌10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粘液腺癌1例.病灶边界不清晰,部分可见分叶和毛刺征.T2WI7例呈不均匀高信号,5例呈等、低信号,DWI均为高信号,ADC值在(0.905±0.250)×10-3范围.动态增强扫描病灶8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呈“流出型”Ⅲ型曲线,4例呈“平台型”Ⅱ型曲线.2例行MRS检查,1例胆碱峰明显升高,1例轻度升高.结论 乳腺MRI对乳腺癌的检出,评估肿瘤侵犯范围以及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刘永辉;邹光成;陈锦灿;潘惠仪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医用蛋白生物胶在混合痔PPH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因不同期混合痔出血、脱出等症状接受PPH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PPH术后常规置凡士林纱布于吻合口处,观察组患者PPH术后先喷涂医用生物蛋白胶于吻合口处,再放置凡士林纱布.术后给予两组患者同样的观察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率,术后吻合口感染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对照组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率为20.0% (8/40),观察组为2.5% (1/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135,P<0.05);对照组术后吻合口感染发生率为15.0% (6/40),观察组为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6.486,P<0.05);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9±2.1)d,观察组为(4.1±1.7)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56,P<0.05).结论 在PPH术后吻合口处喷涂医用生物胶,可帮助吻合口愈合,减少术后吻合口出血和感染几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包信庆;李永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外用修复因子对高频电离子治疗皮肤浅表肿物创面修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80例皮肤浅表肿物经高频电离子治疗后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40例.实验组创面喷涂修复因子,对照组创面涂盐酸金霉素眼膏,两组患者均采用暴露疗法,连续用药7~ 10天.用药3天后观察创面红肿情况及创面结痂脱落愈合情况,用药一个月后观察创面修复平整和色素沉着情况.结果 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修复因子对高频电离子治疗浅表肿物的创面具有促进愈合的作用,可使创面愈合时间提前2~3天,愈合后创面修复变平情况好,色素沉着明显减少.
作者:罗雁如;周桂东;陈祝演;阮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急诊胃出血患者140例,在患者自愿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的基础上,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以评价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仅有2例患者再出血,对照组有17例患者出现再出血.两组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7.1%和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护理满意度来看,观察组为98.6%,对照组为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使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止血成功率,避免再出血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度,因此在急诊胃出血患者的护理中,需要积极地推广优质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医患和谐.
作者:欧海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尿动力学检查一直是泌尿外科的常用检查项目,其在下尿路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评估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随着妇科泌尿学和盆底重建外科学的兴起,尿动力学检查在妇科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分类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今妇科泌尿学已经是现代妇科医师的必备内容,想要更好地掌握女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懂得尿动力学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故本文对尿动力学检查在妇科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便广大妇产科医生增强对该项检查的认识,提高与下尿路功能相关的妇科疾病的诊疗水平.
作者:黄新可;张羡;黄惠群;廖燕芬;罗新;王晓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中生脊柱侧弯的患病情况,探讨干预脊柱侧弯进展的措施和必要性.方法 收集2013年广州市番禺区7 254名学生高考体检的DR胸部照片,其中男生3 865人;女生3 389人,年龄17 ~ 19岁,平均18岁.采用Cobb法测量,Cobb角≥10.确诊为脊柱侧弯.结果 Cobb角≥10.的有96人,阳性率为1.32%,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93例,占96.88%;先天型脊柱侧弯3例,占3.13%.男生41例,女生55例,男女生比例为1∶1.34,女生患病率显著高于男生(x2=4.26,P<0.01).结论 青少年是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多发群体,应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在校期间应进行广泛的健康教育以及各项干预措施,是减少患病率和延缓侧弯进展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凤鸣;梁瑞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MPR)在阑尾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月的55例阑尾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均进行MPR,观察诊断后在阑尾囊性病变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55例阑尾囊性病变中有阑尾脓肿30例,阑尾黏液囊肿11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9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癌5例.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结果显示,4种疾病之间在平扫密度是否均匀、有无钙化、增强后囊壁及实性部分的强化方式是否均匀、有无腹腔种植形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变大小、形态、周围脂肪间隙、强化程度和有无脏器转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对阑尾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术前评估和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丁度彬;翁义;陈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定向置管锁孔脑内血肿清除术在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实践过程中的优势,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140例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无论是在近期效果还是在远期效果上,优良率组间比较,微创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内科治疗组,重残率组间比较微创治疗组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死亡率组间比较微创治疗组显著低于内科治疗组,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针对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与传统内科治疗方法相比,采用定向置管锁孔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优势明显,是临床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欧楚耿;杨少锋;赵泽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比观察人性化服务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模式.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为对照组,使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组糖尿病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降低,睡眠质量提高,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后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冼朝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