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共振成像在乳腺癌的诊断应用价值

刘永辉;邹光成;陈锦灿;潘惠仪

关键词: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 评价MRI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MRI特征.结果 12例乳腺癌患者共检出18个病灶,包括4例多灶性乳腺癌和8例单发病灶.1例出现胸肌浸润,8例合并腋窝淋巴结转移.病例分型中浸润性导管癌10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粘液腺癌1例.病灶边界不清晰,部分可见分叶和毛刺征.T2WI7例呈不均匀高信号,5例呈等、低信号,DWI均为高信号,ADC值在(0.905±0.250)×10-3范围.动态增强扫描病灶8例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呈“流出型”Ⅲ型曲线,4例呈“平台型”Ⅱ型曲线.2例行MRS检查,1例胆碱峰明显升高,1例轻度升高.结论 乳腺MRI对乳腺癌的检出,评估肿瘤侵犯范围以及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具有重要价值.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相关文献
  • 用跌倒风险指数值管理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跌倒风险指数管理在预防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风险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内科2008年1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老年患者187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从我院2008年以前未进行跌倒风险指数管理的老年患者1 87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跌倒风险指数量表进行跌倒风险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选择适当的护理方法.统计观察组和对照组跌倒发生例数,计算跌倒率,并就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计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跌倒风险评估结果为高风险组673例(35.9%)、中风险组986 (52.5%)、低风险组217例(11.6%);观察组跌倒例数有95例,跌倒率为5.1%;对照组跌倒例数有524例,跌倒率为28.0%.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5.4%,对照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4.3%.两组在跌倒率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高、中、低风险组跌倒率来看,高风险组的跌倒率高,为8.9%.结论 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较高,其中又以高风险组的跌倒风险高.使用风险评价管理可以降低跌倒风险,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运用.

    作者:林义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0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4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组),40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小切口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均较小切口组明显减少(P <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各观察指标均好于小切口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是胆囊结石的首先治疗方法.

    作者:詹德铿;邱淑珍;洪文光;丁华荣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阑尾手术后应用布托啡诺对痛觉过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炎手术患者术中应用布托啡诺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阑尾炎患者,均行腹腔镜阑尾手术,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患者应用布托啡诺,而对照组患者不应用布托啡诺.比较两组患者的VRS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拔管时,VRS评分均处于较高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拔管后15 min和30 min,观察组V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拔管后2h和4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拔管后的第8h,两组的VAS评分均处于较低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烦躁、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率为10.3%,观察组为1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98,P>0.05).结论 布托啡诺对阑尾炎患者腹腔镜阑尾手术后的痛觉过敏反应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作者:罗俊能;张战良;付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尿动力学检查在妇科诊疗中的临床应用

    尿动力学检查一直是泌尿外科的常用检查项目,其在下尿路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评估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随着妇科泌尿学和盆底重建外科学的兴起,尿动力学检查在妇科下尿路功能障碍的分类诊断中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当今妇科泌尿学已经是现代妇科医师的必备内容,想要更好地掌握女性下尿路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懂得尿动力学的相关知识至关重要.故本文对尿动力学检查在妇科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便广大妇产科医生增强对该项检查的认识,提高与下尿路功能相关的妇科疾病的诊疗水平.

    作者:黄新可;张羡;黄惠群;廖燕芬;罗新;王晓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急诊胃出血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

    目的 讨论优质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急诊胃出血患者140例,在患者自愿和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的基础上,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以评价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观察组仅有2例患者再出血,对照组有17例患者出现再出血.两组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7.1%和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护理满意度来看,观察组为98.6%,对照组为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使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提高止血成功率,避免再出血的发生,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和治疗的满意度,因此在急诊胃出血患者的护理中,需要积极地推广优质护理,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医患和谐.

    作者:欧海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术中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41例术中行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的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60 min (100~240 min),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0.5 d(7~14 d).20例行腹腔镜联合结肠镜下肠管楔形切除术或肠管部分切除术,21例行腹腔镜联合结肠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41例随访3~36个月,均无一例肿瘤复发、转移或再次手术.结论 术中腹腔镜联合结肠镜治疗结直肠肿瘤是一种彻底根治肿瘤、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

    作者:冯家立;陈小伍;剧永乐;朱达坚;陆光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关于老年人弥漫性腹膜炎疾病预后因素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AGP)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92例老年AGP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AGP以急性穿孔、恶性肿瘤和急性感染为主,下段消化道和恶性肿瘤引起的AGP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并存疾病数量增多和发病至治疗时间延长也使并发症和死亡率增高.结论 老年AGP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重、进展快,需早就诊、早治疗;下段消化道疾病、恶性肿瘤、并存疾病数量多和发病至治疗的时间长是预后不良的因素.

    作者:秦华晖;李新平;罗浩;张冰;周波;李鹤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高频振荡与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机械通气在早期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比较.方法 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6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采用随机方法分为高频振荡通气(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CMV)组,两组均予固尔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2)、氧合指数(OI)、吸入氧浓度(FiO2).结果 ①HFOV组在2 h PaO2、A-aDO2、OI均较CMV组改善快,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2小时及6小时HFOV组PaCO2下降与CMV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各项指标两组无差异.结论 ①对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HFOV较CMV能更快地改善氧合及低氧血症,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防止二氧化碳储留.②HFOV易导致过度通气,需密切监测动脉血气,若不能做到,CMV更适合.

    作者:郭芳;陈丽英;黄雪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初产顺产产妇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需求程度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分析初产顺产产妇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的需求程度.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本院的240例初产顺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需求程度进行调查分析,并将其中不同文化程度及产前培训者的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需求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初产顺产产妇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的需求程度均较高,而文化程度低及未接受产前培训者的需求程度明显高于其他产妇,P均<0.05.结论 初产顺产产妇围生期分娩及照顾新生儿知识的需求程度,应针对性地对其加强干预.

    作者:姜平;伍雪威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清前白蛋白及总胆汁酸在肝硬化分级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在肝硬化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86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采用Child-Pugh评分标准将其分为A、B、C三级,同时选取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检测胆汁酸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和对照组情况相比,肝硬化组患者的PA、TB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患者的PA、TB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前白蛋白和总胆汁酸能够敏感地反映肝硬化程度,对于病情判断具有很大作用.

    作者:何国堂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牙间隙刷对正畸患者菌斑控制影响的观察

    目的 探讨牙间隙刷辅助刷牙对正畸固定矫治器治疗患者菌斑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1~18岁固定矫治正畸患者60例,实验组30例刷牙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对照组30例仅用牙刷刷牙.连续使用三个月,分别在基线、第一个月、第三个月检测菌斑量.结果 使用牙间隙刷后实验组菌斑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牙间隙刷辅助刷牙在托槽的龈向、近中和远中菌斑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托槽(牙合)向和舌侧差异不明显.结论 固定矫治的正畸患者刷牙时配合使用牙间隙刷能有效地控制菌斑,有利于正畸患者的口腔卫生维护.

    作者:姚瑶;朱丽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甘精胰岛素治疗9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间在本院治疗的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B组皮下注射诺和锐;对治疗前后、组间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组间比较,P均>0.05;而在血糖样本标准差、血糖样本极差、低血糖发生比例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A组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 采用甘精胰岛素的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作者:荣秀花;曹敏;罗婉莹;李小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修复因子对高频电离子治疗浅表肿物创面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外用修复因子对高频电离子治疗皮肤浅表肿物创面修复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280例皮肤浅表肿物经高频电离子治疗后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40例.实验组创面喷涂修复因子,对照组创面涂盐酸金霉素眼膏,两组患者均采用暴露疗法,连续用药7~ 10天.用药3天后观察创面红肿情况及创面结痂脱落愈合情况,用药一个月后观察创面修复平整和色素沉着情况.结果 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修复因子对高频电离子治疗浅表肿物的创面具有促进愈合的作用,可使创面愈合时间提前2~3天,愈合后创面修复变平情况好,色素沉着明显减少.

    作者:罗雁如;周桂东;陈祝演;阮晓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探讨护理风险防控对策.方法 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36例心血管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病历资料,统计风险事件发生率,剖析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探讨护理风险的防控对策.结果 本组136例患者中,共有18例(13.24%)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风险事件包括:坠床、跌倒、换错液体、标本送检错误、护患纠纷及其它.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及家属因素(16.67%)、护理人员因素(61.11%)、药物和医疗器械因素(11.11%)及其它(11.11%).风险防控对策为:①加强健康宣教;②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③加强器械及药物安全管理;④加强病区环境管理.结论 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较高,患者及家属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药物和医疗器械因素是构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加强护理风险防控措施是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叶小红;陈伟琼;黄惠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咪达唑仑在机械通气患儿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儿机械通气时,应用咪达唑仑镇静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在研究计划内分析2007年6月至2012年5月机械通气下需要镇静的患儿40例,随机抽样分为研究组(咪达唑仑组,n=20)和对照组(苯巴比妥组,n=20),比较两组用药1h、6h、12h、18h及36 h机械通气参数(PIP、PEEP、FiO2)和患儿血气pH、PaCO2、PaO2、HR、R、SpO2、Ramsay镇静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 研究组PIP、PEEP、FiO2用药后下调,血气pH、PaO2、SpO2升高,PaCO2降低,机械通气时间缩短,Ramsay镇静评分理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机械通气患儿中,咪达唑仑能达到理想适宜的镇静效果,降低呼吸机参数(PIP、PEEP、FiO2),提高PaO2、SpO2,减少人机对抗,有效提高机械通气的效果.

    作者:赖伟权;余连芝;欧阳科;黄坤美;盛学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根据产妇习惯选择体位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术中的运用

    目的 观察产妇孕期习惯选择麻醉后体位对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的影响.方法 120例ASAⅠ或Ⅱ级接受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A组麻醉后选择左侧卧位(床左倾25度),B组根据产妇孕期习惯在麻醉后选择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床右倾25度).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术中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B组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例数少于A组(P <0.05),B组新生儿一分钟Apgar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 根据产妇习惯选择麻醉后体位是一个简单、可靠的预防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的重要方法.

    作者:胡冬云;朱静;张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实施效果的问卷调查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实施的效果.方法 选择1 200名行人工流产妇女在流产术前行避孕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实施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措施,对照组行常规处理,1年后再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避孕相关知识等问卷调查.结果 随访1年后,收回有效问卷1 042份,其中干预组524份,对照组518份.干预组避孕相关知识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未采取避孕措施比例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非意愿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工流产后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避孕相关知识水平,提高避孕措施使用比率,降低非意愿妊娠率.

    作者:尤彩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肺癌A549细胞亚细胞结构溶酶体的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在观察肺癌A549细胞亚细胞结构溶酶体的运用价值.方法 运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肺癌A549细胞亚细胞结构溶酶体,实验分为三组:第一组A549细胞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第二组A549细胞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获取细胞二维平面图像及进行细胞三维重构成像和第三组A549细胞用于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活细胞动态观察,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清晰、直观地观察到A549细胞亚细胞结构溶酶体的超微结构形态及数量;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可以获取到分辨率高和成像清晰的二维平面溶酶体图像及三维重构溶酶体图像,可显示沿着Y轴旋转45°角的三维重构溶酶体成像,还可以动态观察A549细胞溶酶体荧光的变化情况,可相对定量分析溶酶体荧光强度.结论 两种显微技术均可观察A549细胞亚细胞结构溶酶体的形态.与透射电子显微镜相比,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更有利于反映溶酶体在A549细胞内的空间结构关系,并且有相对定量分析溶酶体荧光强度的优点.

    作者:吴伟全;王思捷;李元歌;何香红;王永存;吴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50例腰椎结核患者的前后联合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针对下腰椎结核采用前后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50例患有下腰椎结核的患者采用前后联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术后分析总结患者的治愈程度和随访分析总结患者的康复程度.结果 术后4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中患者矫正角度丢失1.4°,患者高度平均丢失2.4 mm,随访中患者对手术满意度达到100.0%.结论 前后联合治疗下腰椎结核效果明显,可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同时防止了患者出现后凸畸形,临床治疗中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正祥;杨子斌;阮安培;吕乔;潘绍松;赵伟;董锡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宫腔镜下肿瘤剔除术在子宫肌瘤患者应用的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宫腔镜下肿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宫腔镜下肿瘤剔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0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既往行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术中、术后情况及随访中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经宫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组件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肿瘤剔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作者:刘阳;李世彤;郭瑞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临床医学工程杂志

主管: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主办: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