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峰;马腾辉;王磊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胎盘扫查切面,补充扫查和评估胎盘成熟度的内容.方法 采用胎盘大切面,即垂直于传统超声扫查的胎盘切面,而平行于胎盘实质等长轴的切面,对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超声检查门诊及住院孕妇1 032例进行超声扫查.结果 新的胎盘大切面扫查,操作简单,在胎盘成熟度的超声扫查中,具有更直观、更符合胎盘的形态解剖结构.结论 胎盘大切面有助于补充和完善现有胎盘的扫查方式和观察内容.
作者:罗晓俊;谢其燕;王莉;郭迎新;刘艳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机场公共场所院前急救的主要疾病谱以提高机场公共场所院前急救的水平.方法 对机场公共场所院前急救3 627例患者的疾病谱、年龄、性别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院前急救疾病谱中前5位依次是创伤(23.57%)、心血管疾病(12.90%)、神经系统疾病(9.93%)、呼吸系统疾病(9.68%)、消化系统疾病(8.68%).创伤以20 ~ 40岁人群为主,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40岁以上人群为主,消化系统疾病以20~ 60岁为主.结论 以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为依据,应不断加强对从事院前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创伤及心脑血管等疾病急救培训,以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加强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加强安全生产、遵守交通法规,减少院前急救疾病发生.
作者:曹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Toll样受体9是一种在天然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模式识别受体,主要识别细菌和病毒DNA中的CpG基序,活化信号通路,诱导产生强烈的Th1优势免疫应答,调节IFN-α、ILs等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感染和过敏性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因此,靶向TLR9的药物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叶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阻塞配合护理程序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腹腔镜下对输卵管伞端粘连、积水部分进行切开、分离并使之翻卷以防粘连并实施整体护理.结果与结论 腹腔镜手术配合护理程序治疗输卵管阻塞具有安全、微创、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再通率及受孕率均增高.
作者:邝淑玲;黄黛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的超声声像图特征,明确超声诊断此病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对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乳腺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50例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可以分为三类:29例为团块型,20例患者为结节型,1例患者为囊实型;26例患者肿块形态不规则,其中18例患者为圆形,8例患者为卵圆形.伴有钙化及丰富的血流信号为浸润性导管癌的特征性表现.内部回声:49例患者有低回声,1例患者有等回声;钙化表现:39例患者有钙化表征出现,11例患者无钙化征象;后方伴回声衰减19例,不变11例;20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40例患者肿块内有血流信号.结论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在超声声像图上具有较明显的特征,超声可以成为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有效的影像学方法,能够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符合率,对临床医师制定完善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阿庆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止血疗效、溃疡的愈合质量及复发情况.方法 对我院近4年来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10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0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使用洛赛克治疗.观察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口服;对两组的3天内止血情况、2个月溃疡愈合情况及1年内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比较止血有效率、溃疡愈合率及复发率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疗效显著,可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减少溃疡的复发.
作者:邹伟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系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82例,并分成两组.观察组(41例)在置换术后进行系统康复训练,对照组(41例)进行持续被动训练机(CPM)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1周、3周、6周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术后6周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TKA后系统康复有助于患者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麦明泉;麦振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前皮肤科临床教学面临着教学模式陈旧、临床形态学教学资源缺乏等“瓶颈”问题,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现代教育技术能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提供生动形象的多样化教学与自动化考试手段,可以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成为皮肤病科教学改革中重要辅助工具.
作者:周晖;何定阳;韩建德;廖绮曼;马春光;章星琪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术肢肿胀的原因,找出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32例经桡动脉行PCI术后并发术肢肿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CI术后术肢肿胀的发生与病人自身的因素、医护不当等有关.结论 规范的术前准备与宣教,熟练的穿刺技术和严格的术后管理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PCI术后术肢肿胀的发生.
作者:黄水英;周小香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比研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术后换药局部使用及不使用长效激素,探讨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治愈率及减少复发率方法.方法 对我科收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病例94例,随机数字分成实验观察组48例(局部术腔使用长效激素),对照组46例(局部术腔不使用长效激素),随诊观察6~ 12个月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及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鼻窦腔上皮化明显,疤痕增生、息肉复发及窦口闭锁明显减少.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腔采用长效激素治疗,能有效减少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陈锦明;李卡凡;黄东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构建携带RyR2 -shRNA的慢病毒载体,并检测其对小鼠离体心肌细胞中RyR2的基因沉默效果.方法 设计并合成针对小鼠RyR2基因的shDNA,克隆入含U6启动子和EGFP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psiHIV -U6 -eGFP,构建表达RyR2-shRNA的慢病毒载体,通过将慢病毒转移质粒和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得到重组慢病毒载体颗粒,然后离体感染小鼠心肌细胞,采用Real-time PCR检测RyR2在mRNA水平的沉默效应.结果 经测序证实RNAi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并成功包装.流式细胞仪测得重组慢病毒感染小鼠心肌细胞的阳性率达80%以上.Real-time PCR证实,重组慢病毒Lenti-siRyR2感染的小鼠心肌细胞中RyR2在mRNA水平基因抑制率达90%以上.结论 成功构建了表达RyR2-shRNA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在小鼠心肌细胞中实现有效的基因沉默效应.
作者:王前;段萍;朱涵;穆永慧;赵伟达;王志举;章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5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入院当天内做了脑电图检查,异常53例(96.36%),其中轻度异常33例,中度异常15例,重度异常5例.经过治疗后复查脑电图,脑电图好转情况和临床好转情况相吻合.结论 病毒性脑炎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脑电图检查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技师在乳腺钼靶X线摄影前对受检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患者密切配合,对获得符合影像诊断的X线照片的影响.方法 对50例参加乳腺普查的女性采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并对结果分组分析.结果 一组对受检者进行良好沟通,预先告知压迫的重要性,受检者能很好地配合检查,减少压迫不适感;另一组与受检者很少沟通,没有预先告知压迫的重要性和必须性,受检者不适感增加,不能很好地配合检查.结论 乳腺技师在进行检查前应对受检者做一些心理疏导,告知检查时压迫的必要性,保护受检者的隐私,让受检者更好地配合技师的操作,使我们获得更为满意的乳腺X线影像.
作者:陆晓蓉;李刚;吴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为了解决呼吸运动对放疗的影响,需要对呼吸时肿瘤位置和体积的变化进行详细的研究,以便精确地确定个体化内靶体积,由此需要研制可以对肿瘤形变进行模拟运动的仿真平台.方法 设计利用STC89C52RC单片机提供控制信号,结合驱动芯片ULN2003对四相步进电机28BYJ-48 (12 VDC)进行驱动,从而带动皮带进行微小的往复运动.在皮带之上固定承载骨骼用的玻璃板,玻璃板和骨骼的重量再由安装在玻璃板下方的带有轴承的支架承担,从而巧妙地实现了呼吸运动仿真平台的设计.结果 经过多次测试证明所设计的呼吸运动仿真平台性能稳定可靠,完全满足对仿真的需求,甚至可以在超出当初设计时载重要求两倍的情况下进行超负荷运转.结论 该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系统具有快速启动和停止的特点,其驱动速度和指令脉冲能严格同步,具有较高的重复定位精度,并能实现正反转和平滑速度调节,从而可以较好地实现需要的肿瘤模拟运动规律.
作者:徐子海;胡晓云;田媛;陈超敏;王华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两年医院感染变化趋势,为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床旁调查与查看病历相结合,在调查日对全部调查者进行统计,对比分析2010~2011年医院感染数据.结果 2010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61%,例次感染率3.67%,2011年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49%,例次感染率5.25%,两年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现患率高的科室均为综合ICU,医院感染病原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呈上升趋势.结论 医院应重点关注医院感染重点科室,尤其加强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控制,注意多重耐药菌的防控,以不断降低感染率.
作者:屈文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分析新生儿破伤风的临床特点,总结新生儿破伤风正确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8例新生儿破伤风的感染途径、临床症状、治疗及其护理进行总结,分析新生儿破伤风护理的要点.结果 痉挛护理,脐带护理和口腔呼吸道护理是新生儿护理的要点.结论 做好新生儿破伤风要点的护理,有助于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作者:熊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江阴地区医院患者常见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支持.方法 对2010.9.1-2011.8.30住院患者分离菌株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9-2011.8江阴地区共分离病原菌10183株,其中真菌3162株,细菌7 021株.革兰阴性菌5000株,占细菌总数71.21%,革兰阳性菌2021株,占细菌总数的28.79%;所有分离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占前三位的为肺炎克雷伯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1137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中检出ESBLs菌株99株(1.41%),878株大肠埃希氏菌中检出ESBLs菌株265株(30.18%),1130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PDR-PA菌株132株(11.71%);革兰阳性菌占前三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4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125株MRsA,检出率30.07%;对843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PDR-AB)检出率为28.27%.结论 江阴地区出现多种耐药菌株,细菌耐药性不容忽视,加强地区性细菌耐药连续监测,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控制细菌耐药性非常重要.
作者:汪慧芸;吴国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2年4月我科31例神经鞘瘤和脊膜瘤患者实施显微肿瘤切除手术.结果 全部31例肿瘤均被顺利切除.在出院时27例病人痊愈,3例好转,1例为无变化.全部病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恢复情况较为理想.结论 显微手术在椎管内肿瘤切除中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雷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医学实验诊断学中的合理应用,提高医学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同等条件下甲、乙两班,甲班采用PBL教学模式,乙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并进行比较.在现行的教学考核机制下,PBL教学模式不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造成影响.PBL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作者:张弘;周国雄;黄东凤;张海峰;刘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胎儿脐血流S/D值异常者病因与围产儿预后关系.方法 将S/D值异常产妇324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S/D值正常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S/D值异常的病因及比较两组围产儿的预后.结果 在S/D值异常者的病因中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131例(40.4%)、脐带因素占72例(22.2%)、羊水异常37例(11.4%),妊娠期糖尿病24例(7.4%),过期妊娠23例(7.1%)、胎盘异常19例(5.9%)以及围生儿畸形10例(3.1%),另有8例(2.5%)原因不明,与S/D值正常组相比较,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S/D值者相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D值越高,围产儿预后越差.结论 脐血流S/D值异常与多种产科并发症或胎儿本身异常有关,可作为围产儿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覃清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