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美娟;张雅妮;冯善伟;王淑辉;熊符;张成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学要求的病人越来越多,教学任务加重,教学病人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我们在教学课程及教学理念的改革基础上,尝试了多种教学模式:通过建立标准化病人(SP)库,建立教学真实病人病例库和建立教学多媒体病例库来增加教学资源;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医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对医学生临床学习进行分流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因此较好地解决了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与临床教学资源的相对减少之间的矛盾.
作者:李乾;彭道地;周顶;周巧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比较腹腔镜辅助下的脑室-腹腔(V-P)分流术与传统的V-P分流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脑积水患者,其中腹腔镜治疗组19例,常规手术组20例.结果 均行随访,平均12个月.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行头颅CT检查.腹腔镜治疗组19例,脑室缩小至正常17例,1例好转,行腹部X线平片检查,引流管均在肝隔面,1例分流管调整,无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常规手术组20例,脑室缩小至正常10例,2例好转,4例分流管堵塞,经调整后情况恢复,4例有颅内感染及腹腔感染,需更换分流管.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的侧脑室-肝隔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与传统的常规V-P分流术比较,是一种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廖巍;林少华;黄汉添;胡子慧;李亮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茎突的佳摄影体位,减小重照率.方法 抽查50例DR茎突双侧摄影,传统的茎突侧位摄影法21例;茎突颈椎斜位摄影法29例.结果 传统的茎突侧位摄影法成功率为59.5%,其中双侧为38.10%,单侧为42.8%;站立颈椎斜位摄影法成功率为79.3%,其中双侧为62.0%;单侧为34.4%.结论 站立颈椎斜位摄影法优于传统的茎突侧位摄影法,一次成功率高且简便易掌握,便于临床诊断茎突过长及测量其长度.DR摄影技术的曝光宽容度大、图像分辨率高,可有效减小的照射量,降低对患者的辐射危害.
作者:梁瑞冰;唐博;刘庆威;李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神经外科急重症患者多,病情发展迅速易危及生命.脑疝是神经外科致死的重要病因之一,从颅压升高发展到脑疝的过程往往进展迅速.因此如何观察脑疝重症患者的病情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5例病例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褚晓蕾;卢昆;张晓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 2008年我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患者的治疗资料.结果 21例中治愈18例,死亡3例,病死率14.2%.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死率与胰腺炎的严重性有显著相关性,应根据病情而选择治疗方案,手术时机是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杜荣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为了解城市社区中老年居民及其配偶退休前职业状况.方法 根据自制<本市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对我市三个街道的3 000多名城市中老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本次共调查:男性居民1 175名(37.15%),女性居民1 982名(62.66%)(p=0.000);(2)被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男性,(66.33 ± 8.83)岁,女性,(64.06 ± 9.25)岁(p=0.238);(3)各街道研究对象退休前职业状态情况分析,其中工人和干部占66.7%,不同街道存在统计学显著性(p=0.000);(4)各街道研究对象配偶退休前职业状态情况分析,其中工人和干部占64.7%,不同街道存在统计学显著性(p=0.000),与研究对象退休前职业状态情况分析呈现出一致的趋势.结论 该调查结果将为了解湖州城市中老年居民的生活状况以及生命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王小梅;王珍;徐春茹;戚蓓;赵赞亚;张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本实验以落葵薯为材料,开展化学品质分析和急性毒性试验以对开发落葵薯做出研究检测其药用价值.采取大鼠经口灌胃方法及常规成分检测法,得LD 50 > 6.45 g/kg,落葵薯化学成分如下含粗蛋白1.46%,维生素C含592 mg/kg,粗纤维0.7%;钾0.42%,钙1 270 mg/kg,铁24.2 mg/kg,纳50 mg/kg等;硝酸盐1 449 mg/kg,亚硝酸盐2.3 mg/kg,重金属镉0.022 mg/kg,铅0.17 mg/kg.结果 表明,落葵薯粗蛋白含量较低,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粗纤维,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落葵薯属于急性无毒药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作者:梁毅;陈君丽;吴思洋;陈永忠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华北地区正常成人胫骨近端三维模型,获得胫骨近端角度参数.方法 对62名志愿者115例正常膝关节进行MR矢状位扫描,胫骨近端三维重建后对胫骨内、外侧平台后倾角及胫骨角进行测量,采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尸体胫骨扫描后对尸体胫骨进行测量,与三维重建的胫骨近端模型相应角度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为11.19°± 3.46°(范围:0°~ 19.31°),胫骨外侧平台后倾角为8.12°± 3.08°(范围:0°~ 17.83°),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大小与性别、侧别、年龄、身高、体重无相关性,内侧平台后倾角大于外侧.胫骨角为95.82°± 2.25°(范围:92.72°~ 99.13°),与性别、侧别、年龄、身高、体重无相关性,但随着年龄增大,胫骨角有增大的趋势.尸体胫骨上手工测量与三维重建胫骨近端模型上测量的角度参数的平均误差为0.753°.结论 MRI三维重建的胫骨近端模型形态稍有偏差,但可以接受.胫骨近端角度参数个体差异性较大,与西方人比较存在差异性.
作者:曾纪洲;曲铁兵;石逸杰;于振山;张亚奎;潘江;张星火;陈学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生物医学工程学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本文结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特点,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方面对该专业的病理学教学改革与探索进行了讨论,为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医学基础.
作者:卜晓东;陈平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Ghrelin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具有促进生长激素分泌、促进摄食、参与能量代谢等多种作用.新近研究发现,Ghrelin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过程密切相关,对Ghrelin的深入研究,有望为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作者:宋鹤兰;曾慧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 ~ 2008年12月收治于我院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他汀类调脂药及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88.0%;对照组的分别为64.0%、7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蔡木泾;陈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纳络酮治疗肝性脑病(H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H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综合基础治疗上加用纳络酮,对照组仅用综合基础治疗.结果 治疗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病死率8.57%,对照组病死率14.2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57.1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纳络酮治疗可以明显缩短清醒时间,提高肝性脑病的治疗效果,并能减少病死率.
作者:李华德;宁观林;李冬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麻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5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骶管麻醉组(S组,n=25)和氯胺酮组(K组,n=25),于手术前、切皮时、术中、术毕记录其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并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清醒时间和精神症状.结果 切皮时两组的BP、HR有统计学差异,S组明显低于K组(P <0.05).S组麻醉效果优于K组,其氯胺酮的用量也明显少于K组,且S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缩短,精神症状发生率少.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临床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卫军;魏兵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囊性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 ~ 2008年12月确诊的盆腹腔囊性肿块患者896例,在超声引导下定位、穿刺,注入硬化剂冲洗硬化,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囊性肿块穿刺成功率100%,除二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未见明显缩小行二次治疗后消失外,余均在1 ~ 3月内吸收消失,无并发症发.结论 超声介入治疗盆腹腔囊性肿块是一种微创及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臧晓华;周承莹;张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急性溶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09年6月临床收治的1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急性溶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该例患者经保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纠正患者的低血压、低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碱化尿液等对症支持治疗12小时后症状开始减轻;3天后,患者的全身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尿量增加,溶血症状改善,肾功能逐渐恢复正常.24天后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血象、血糖、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1个月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急性溶血病情凶险,应积极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刘仕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本组病例治疗的总结,试图探究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之有效的保髋方法.方法 对本组300例共500髋确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全部应用介入灌注配合中药辩证施治的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经过3年以上随访,仅16例20髋因髋痛症状加重而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术,而其余患髋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总有效率大于90%.结论 应用介入灌注配合中药辩证施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能有效促进骨坏死区域修复并能有效缓解髋部疼痛症状,延缓甚至阻断骨坏死的病理进程.
作者:周观明;刘效仿;张家雄;丁玲;叶家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为减少患者的皮肤损害,缩短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操作时间,研究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的佳方法.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法(温水湿透胶带,缓慢揭起)和改良法(温水湿透胶带,揭起时加用75%酒精纱布边擦边揭)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的操作时间和患者的皮肤损害程度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解除股动脉压迫止血器采用改良法优于常规法.
作者:陈溢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小儿泻速停颗粒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结果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验小儿泻速停颗粒,人工加入5 种菌液,试验组回收率均高于70%,细菌数测定、霉菌及酵母菌数测定均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检验.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钟蓓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 T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80例AMI患者和60例CHF患者同时分别于4 h、12 h、24 h、48 h、第l0天采静脉血1次,立即进检,进行肌钙蛋白T(cTnT),心肌酶学的测定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CK.结果 AMI组和CHF的cTnT检测阳性率的比较:AMI组80例患者中有76例cTnT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95.0%;CHF组60例患者中有15例阳性,阳性率为25.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 <0.01).AMI组和CHF组各项指标阳性率的比较:在发病后24小时内检测cTnT、CK-MB和CK,结果80例AMI患者中,cTnT阳性60例,阳性率76%;CK-MB阳性34例,阳性率42%;CK阳性36例,阳性率45%.在60例CHF中,cTnT阳性5例,阳性率9%;CK-MB未检出阳性,阳性率0%;CK阳性1例,阳性率2%.结论 肌钙蛋白T灵敏检测法可用定性的方法测抗凝血中cTnT的浓度变化,操作简单、快速,可及时获得结果,有利于AMI患者的早期诊断.
作者:林婉媚;彭成丰;曾彩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漂移的细节及波动趋势,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160例T2DM患者进行连续72 h的血糖监测.结果 CGMS所测的血糖与血浆血糖值及指端血糖值均呈显著正相关(r=0.90,r=0.89,P值均< 0.01).24小时平均血糖值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r=0.87,P <0.01).患者1天中血糖较高的时间段为早、中、晚餐后1 ~ 2 h,尤其是早餐后2 h高.上午6时 ~ 11时是血糖高峰集中(64.5%)的时间段,而在凌晨1时 ~ 6时出现血糖低谷值占59.5%,尤其是凌晨3时低.空腹血糖>7.8 mmol/L及餐后血糖>11.1 mmol/L所占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60(18 ~ 100)%和92(38 ~ 100)%.结论 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对拟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李海峰;邓统生;李舸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