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85例疑似囊虫感染血清学检测结果分析

杨小春;廖宁;吕先纲;麦富珍;杨益超;谢祖英;何为涛

关键词:囊虫病, 感染, 血清学, 少数民族地区, 抗体检测, 症状体征, 血清抗体阳性率,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门诊病人, 明确诊断, 资料与方法, 使用说明书, 酶标试剂盒, 肢体麻木, 阴性血清, 血清采集, 头痛头晕, 实验, 生物技术, 其它疾病
摘要:囊虫病是我区较常见的寄生虫病,尤其是有食生猪肉习惯的少数民族地区,据我们调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人群囊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 9.48% [1]。囊虫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与许多其它疾病相混淆而发生误诊和漏诊,为了帮助鉴别临床上疑似囊虫感染的患者是否为囊虫感染,并了解各种症状体征病人囊虫感染情况,我们于 1996~ 2000年采用目前诊断囊虫病较特异、灵敏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对来自全区各地 585例疑为囊虫感染门诊病人进行囊虫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所有病人均是全区各医院诊断为可疑囊虫病,为明确诊断而来我研究室进行囊虫酶标抗体检测的患者。血清采集按常规抽静脉血或采手指及耳垂血数滴,静置或离心取血清当天检测。1.2 采血时询问并登记病人的一般情况及主要症状体征,包括排节片史、皮下结节、头痛头晕、癫痫、抽搐、肢体麻木、昏迷、低热、淋巴节肿大、呕吐,做好实验结果记录。1.3 采用深圳市绿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囊虫酶标试剂盒检测囊虫血清抗体,检测方法按该试剂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每次实验同时设标准阳性、阴性血清及空白对照。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洛阳市中小学生恒牙龋病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洛阳市中小学生的恒牙患龋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对 10041名中小学生进行常规体检、龋齿检查及饮食卫生习惯询问调查。结果本次调查恒牙患龋率为 24.53%,龋均 0.48,六龄牙患龋率 17.53%,龋均 0.36,六龄牙龋数占恒牙龋数的 74.88%,龋齿充填率为 24.83%。恒牙患龋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女生高于男生,营养状况差者高于营养状况好者。不良的卫生习惯亦直接影响龋齿的发生。结论洛阳市中小学生的恒牙患龋情况不容乐观。恒牙龋患率与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及饮食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作者:宋宏伟;刘吉山;郭保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谈Internet上公共卫生信息获取的体会

    当前, Internet正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必将成为信息传递的主流媒体。其高效、经济、便利的服务方式和极其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公共卫生工作中有重大的利用价值,现作一简单介绍。 1 Internet服务分类 Internet为用户提供的基本服务可分为 (1)万维网 (world wide web,www);(2)电子邮件 (E-mail);(3)新闻组 (usenet);(4)远程登陆 (Telenet);(5)文件传输协议 (FTP); (6)信息查询工具 (Gopher)。 2 Internet信息获取方式 由于 Internet服务分类较为复杂,为了更加直观和实用,本文将 Internet上公共卫生信息的获取分为 4种:基于电子邮件;直接浏览网页;通过搜索引擎及其他方式。下面将对它们进行逐一介绍。

    作者:吴兴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猪咬伤感染猪霍乱沙门氏菌死亡1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 40岁,因被猪咬伤右小腿后伤口红肿、疼痛、溢脓 3天于 2000年 6月 4日入院。患 3天前不慎被猪咬伤右小腿部,伤口流血,疼痛,在当地卫生院门诊治疗,进行清创缝合,肌注破伤风抗毒素及狂犬疫苗并服用消炎药。后因伤口疼痛加重,红肿范围扩大,溢脓腥臭,伴发热而转入我院。查体: T39.5℃ ,P100次 /分, R24次 /分, BP102/60mmHg。予扩创引流,伤口分泌物送细菌培养,联合使用抗生素,但病情进行性恶化,右下肢肿痛剧烈,创口坏死组织增多,并出现烦燥、呼吸困难、紫绀、皮肤及巩膜黄染、血压下降、休克,两肺闻及湿性罗音,心音低钝,无尿,诊断为右小腿猪咬伤并感染,败血症休克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抢救无效于入院次日死亡。创口分泌物培养出猪霍乱沙门氏菌,该菌药敏试验结果为:对妥布霉素、红霉素、氧哌嗪青霉素及复方新诺明耐药,而对丁胺卡那和环丙沙星敏感。 2 讨论 沙门氏菌属感染临床上可分为胃肠炎型 (食物中毒型 )、伤寒型及败血症型。传播方式主要是由食用被病原菌污染的食物及患病动物的肉、血、内脏。与病人或病畜兽接触亦可发生感染。本例发生感染的途径较为特殊,被猪咬伤后直接感染伤口,伤口清创不彻底,引流不畅,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体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作者:岑丹辉;黄卫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空调对客房空气卫生质量影响的调查

    为了解空调对客房空气卫生质量的影响,我们于 2000年 8月对百色城空调及非空调客房进行了空气卫生质量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内容及方法1.1 采样点的选择按《公共场所卫生监测技术规范》 (GB/T17220-1998)确定每间旅店的采样间数,采样点位于客房的中央,每个采样点测定 3次,取其平均值。1.2 CO2浓度测定用 GXH-3010/3011型便携式红外线分析器测定。1.3 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测定用 PC型呼吸性粉尘浓度速测仪进行测定。1.4 空气细菌总数平皿暴露沉降法,暴露 5分钟,经 37℃、 48h培养后计算细菌总数。1.5 结果判定参照国家标准《旅店业卫生标准》 (GB9663-1996)带空调的饭店、宾馆的判定标准进行判定, CO2浓度大于 0.1mg/m3、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大于 0.15mg/m3、空气细菌总数大于 10cfu/m3判定为超标。所用测定仪器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检定,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

    作者:韦冬萍;黄文高;赵宗仁;罗玉燕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保健食品稳定性试验期间微生物指标变化的观察

    保健食品的稳定性资料是通过稳定性试验结果来反映的 ,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是稳定性试验重要的组成部分。保健食品多以非传统形态 (如胶囊型、片剂型、口服液等 )出现 ,其消毒工艺和消毒方法选择的多样性 ,使产品质量存在较大的问题。本文统计分析了广西 1997~ 2000年 28家企业 28种保健食品的 336份检样的微生物指标菌变化情况 ,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来源来自广西 28家企业 28种保健食品 (不包括含乙醇和茶叶类产品 )。其形态分类为胶囊形、片剂形、粉剂形、膏状形和口服液等。1.2 “ 0试验”将稳定性试验前的检测称为“ 0试验”。1.3 稳定性试验将定型包装产品置于温度为 37~ 40℃ ,相对湿度为 75%的温室中存放 1个月、 2个月、 3个月,按反映产品内在质量的项目进行检测 ,每批产品每次检测 3个批号的样品。微生物检测项目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菌和致病菌,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GB4789.1.2.3.4.5.10.11.15-94》进行检测 ,以《保健食品通用标准 GB16740-1997》作出评价。

    作者:李秀桂;卢汉兴;车光;王红;陆式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89例急性菌痢菌型分布及药敏试验

    由志贺氏菌属引起的细菌性痢疾 (菌痢 ),是我县感染性腹泻的主要病因之一,对群众的健康危害较大。为研究其菌型分布及该菌对抗菌素药敏情况,本文对 1998~ 1999年临床诊断为急性菌痢病人粪便标本分离培养痢疾杆菌,并对分离出来的菌株进行菌型、药敏试验,以便给临床诊疗提供科学参考资料。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从我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临床诊断为急性菌痢病人中采集粪便标本 473份。1.2 菌株的分离与鉴定取新鲜粪便标本按肠杆菌科检验程序分离培养、生化、血清分群、分型鉴定 [1]。1.3 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由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批号 98001。1.4 药敏试验采用含药纸片扩散抑菌法。含药纸片由北京天坛药物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批号 98-7。药敏判断标准,按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卫生部抗菌药物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 1991年 1月制订的《抗菌药物药敏试验判断标准》。

    作者:胡可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乙肝DNA疫苗的研究进展

    免疫接种是预防 HBV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第 1代 HBV疫苗以无症状携带者血浆中纯化的 22nm球形亚单位病毒颗粒作为疫苗。第 2代 HBV疫苗由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的相同的亚单位病毒颗粒组成 [1]。但是血源疫苗需要大量 HBsAg携带者血浆,又需要较高的灭活技术、成本也较高;基因工程疫苗、全程疫苗需接种 3剂疫苗,这可降低免疫覆盖率, 15%~ 20%的人群对其呈现无应答或应答低下,另外,对有可能逃避现有疫苗保护作用的 HBsAg突变株存在争论 [2],所以乙肝 DNA疫苗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1 乙肝 DNA疫苗的组成 1.1 目的基因的选择 HBV 基因组含有多种抗原: preS1基因、 preS2基因、 S基因、 c基因、 e基因、和 X基因。因为 preS1蛋白、 preS2蛋白和 S蛋白均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特异抗体,其中抗 -HBs具有保护力, preS2抗体可能与病毒清除密切相关。 c基因产物 -HBcAg是机体特异性 CTL的主要靶抗原。所以目前目的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S, S1, S2基因 [3]和 c基因 [4]。1.2 质粒载体的选择因涉及到 DNA 疫苗的安全性,美国 FDA已规定应用于人体的质粒 DNA疫苗不应含有氨基甙类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他们推荐使用含卡那霉素和新霉素等抗性基因的表达载体。国内学者袁正宏等分别构建插入 HBV表面抗原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 pcDNA1.1/SA(无抗性基因)和 pcDNAI/AMP/SA(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发现 pcDNAI/AMP/SA的免疫效果优于 pcDNA1.1/SA, pcDNA1.1/SA的免疫效果可被 CpG免疫刺激元件( ISS)增强,而 pcDNAI/AMP/SA诱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能力则被 ISS抑制 [5]。另外, Waltrand提出:( 1) HCMV启动子的调节能力较佳。( 2)在 HCMV启动子控制的 HBV DNA疫苗中,内含子、 neo基因、 HBV X 基因等存在与否意义不大。( 3) DNA疫苗分子大小对免疫效果可能有影响,因大分子不易被摄取。

    作者:张涛;曾霞;王树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致过敏反应1例

    1病例简介患者梁××,女,60岁,农民,患单纯性甲状腺肿10年,于2000年6月19日来我科诊治。检查甲状腺双侧弥漫性肿大并伴有多个结节,颈围45cm,心肺听诊无异常,无药物过敏史。常规消毒后,于每侧肿大的腺体各注射25mg醋酸泼尼松混悬液(125mg/瓶,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10分钟后无异常反应自动回家。8月2日按上法给患者注射第2针同批号醋酸泼尼松混悬液,约10分钟后患者出现头昏,心跳快,口唇紫绀,经抗过敏处理后好转。9月25日患者自觉压迫症状减轻,再次接受第3次同批号的醋酸泼尼松注射。10分钟后,病人面色赤红,口唇紫绀,头昏,腰酸背痛,呼吸急促,四肢冰冷。查体:T38.5℃,R20次/分,BP171/60mmHg。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同时服维生素B120mg,维生素B620mg,阿托品0.6mg,扑尔敏8mg,2个多小时后,病人自觉症状好转,测BP123/60mmHg,即离去。随访无后遗症,停止注射第4针。2分析我科自1997年以来用醋酸泼尼松注射液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共329例,方法为:该药配以0.66%碘注射液1ml混合后局部注射,同时口服甲状腺片每天80mg,连服6天,第7天再注射醋酸泼尼松混悬液,通常注射7次。疗效尚满意,80%的病人甲状腺肿大受到抑制和缩小。此例发生过敏反应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该病人曾经发生过气喘,当时注射患者精神较紧张,易发生过敏反应,而且第2针出现过敏反应再注射第3针则过敏反应难免发生。(2)注射部位较深,药物刺激喉返神经引起剧痛也可促发过敏反应的发生。(3)通常用量该药为每次25mg肌注,此次药量加大到50mg。大剂量也可能易于诱发过敏反应。

    作者:关学理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999年昆明市HIV/AIDS监测分析

    我市自 1987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 (美国旅游者 )[1]以来,至 1999年 12月底,共发现 1251例 HIV感染者,其中包括 13例 AIDS患者。全市 14个县 (区、市 )均发现 HIV感染者,已进入艾滋病传播的广泛流行期。本文报告 1999年对各类人员的 HIV检测结果。 1 对象和方法 按照云南省艾滋病监测和昆明市扩大监测方案,开展哨点监测、扩大监测和自愿匿名监测。标本来源于我市 14个县 (区、市 )防疫站监测点和 5个哨点监测单位。所有标本由我站用 ELISA(荷兰阿克苏试剂盒 )或 PA(日本 1+ 2型 )法进行初筛,实验操作按照诊断试剂盒说明书进行。重复阳性标本送云南省艾滋病防治研究中心用蛋白印迹法 (W.B)确证。

    作者:王世一;李琳;张亮;倪正清;杨力学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广西学龄儿童蛲虫感染现状与分析

    目的为了解我区儿童经多年防治后的蛲虫感染情况。方法抽取 5个地级市和 7个县 /县级市 24所小学 2606名学前班和一年级学生,用透明胶纸肛拭法连续查两天,计算累计感染率。结果总感染率为 19.49%( 508/2606),学前班和一年级儿童的感染率分别为 23.73%和 16.38%,学前班感染率高于一年级 (P<0.01)。地级市的市区、郊区和县 /县级市的城区、乡村小学的儿童感染率分别为 3.53%、 20.26%、 23.32%和 28.44%,各类小学间感染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01)。结论我区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还很普遍,特别是在县级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的感染情况尤为严重,建议继续加强儿童集体驱虫工作。

    作者:许洪波;杨兰;吴钦华;农彩云;农亮红;甘耀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医护人员手污染细菌的调查

    目的试图了解医护人员手污染细菌的情况,以便进一步完善消毒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采用卫生部 1991年《消毒技术规范》和 GB15982— 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方法。结果调查 721名医护人员,细菌总数合格率为 67.82%( 489/721),其中医生合格率为 62.27%( 137/220),护士合格率为 70.26%( 352/501)。手术室医护人员手的合格率较高( 86.55%),而供应室的合格率偏低( 51.28%)。省级、地(市)级、县级医护人员手的合格率分别为 72.26%、 67.53%、 61.62%。结论医护人员洗手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造成院内感染。

    作者:蓝才燕;陈式一;苏伟东;石子伦;卢桂宁;梁善凡;郑德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的研究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阻断 HBV母婴传播的免疫保护效果和免疫策略。方法对 HBsAg和 HBeAg 同时阳性母亲的 169例新生儿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于免后 3、 9、 12、 24、 36、 48月采血进行血清免疫学追踪观察。结果 22例婴儿 1岁前 HBsAg阳性, 19例( 11.24%)成为慢性携带者,免后一年阻断保护率为 85.94%。抗 -HBs阳性率和抗 -HBs滴度均于 9~ 12月龄时达一高峰, 24和 36月龄时有所下降,免后 1~ 4年抗 -HBs阳性率分别为 96.43%、 91.07%、 85.19%和 70.00%。结论国产酵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对 HBV母婴传播具有良好免疫阻断效果。母亲 HBsAg和 HBeAg双阳性的幼儿在 3~ 4岁时需加强免疫。

    作者:李艳萍;李荣成;杨进业;李坚龙;徐桂生;李琼池;黎国形;胡可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贺州地区无偿献血者HBV感染调查

    本文对贺州地区1998年10月至2000年12月无偿献血者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1998年10月至2000年12月无偿献血者5630人。年龄在18~55岁,均来自贺州地区各机关、事业单位和在校大中专学生和农民。采用ELISA法初查HBsAg阳性样本,再用不同厂家试剂复检,仍为阳性者被认为阳性。初检试剂盒由洛阳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复检试剂盒由上海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均经批检,并在有效期内使用。2结果2.1按卫生部颁发的标准,对563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了包括HBsAg在内的各项检测,检出不合格者804人,其中HBsAg阳性596人,占检测人数10.59%,占不合格人数74.13%。其他阳性者208人,占检测人数3.69%。2.25630名献血者的职业分布及检测结果见表1。表1显示,学生的HBsAg阳性率高,其次是机关职工,农民低。

    作者:曾盈;陈盛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如何做好大型会议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大型会议同时进餐人数多,膳食品种多,数量大,经常超出饭店接待的承受能力,发生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因素多。如何做好大型会议的食品安全,是卫生监督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者曾多次参与这项工作,现谈一些工作体会,为今后如何做好该项工作提供借鉴。 1 大型会议食品卫生工作特点 1.1 膳食品种多、数量大,既有原料如蔬菜、肉禽类、水产品等,又有罐头蘑菇、腊肠等半成品,还有直接入口食品,如糕点、饮料、水果、熟肉制品等。 1.2 进货渠道多,涉及供货单位广,既有本市的,也有外埠和进口食品原、辅料。 1.3 参会人员有来自全区或全国,饮食习惯不同,身体状况有差异,对食品的敏感性也不一样。 1.4 就餐人数多,工作数量大,往往超出饭店接待能力。以上特点给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增加了难度,监督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出现问题。为此,我们应该针对这些特点,制定安全保障措施。

    作者:顾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煤矿井下工人维生素B1、B2、C的需要量初探

    目的探讨煤矿井下工人 VitB1、 VitB2、 VitC的需要量。方法用饱和试验法对 VitB1、 VitB2及 VitC的需要量进行研究。结果当 VitB1、 VitB2、 VitC的补充剂量为每日 1.5mg、2.0mg、 50mg时,实验期末实验组 4小时负荷尿中排出量分别为 491.51μ g、1256.84μ g、 26.81mg,明显高于对照组,经 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加上膳食调查中各种维生素的摄入量,煤矿井下工人 VitB1、 VitB2、 VitC的需要量分别为每日 3.49mg、 3.22mg、 118.02mg。

    作者:袁党明;李永刚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导致的食物中毒

    1999年6月12日中午,我站接到南安市120急救中心电话报告:南安市人民医院急救室收治十几位可疑食物中毒的病人,该批病人为住宿在南安市某大酒店的旅客。我站立即组织人员赶往现场进行调查及采样,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闽西某单位考察团一行30人,于1999年6月10日晚到达石狮,住宿在石狮某大酒店。6月11日,考察团成员在该大酒店用过早餐和午餐,下午3时从石狮乘专车来南安参观,途中已有4人发生呕吐,在考察团到达后住宿在南安某大酒店,并于下午6时30分在该酒店进晚餐。共进晚餐者尚有市信用联社的陪同人员。晚上7时左右,考察团成员陆续有人发生呕吐、腹泻、血便。其中8人症状较重住院治疗,7人症状较轻在门诊治疗。但陪同人员均不发病。经调查,6月11日中午,考察团成员在石狮某大酒店用午餐曾进食过鱼贝类海产品。2临床表现本次食物中毒15人,年龄26~53岁,其中男12人,女3人,潜伏期约4~14小时。临床症状表现为上腹脐周阵发性绞痛、腹泻水样便、粘液血便、腹胀、恶心呕吐、头晕、头疼等。中毒患者在给予抗菌素及葡萄糖注射液静滴、同时口服氟哌酸等抗菌素药物治疗后,第天全部康复出院。

    作者:许静;吴家忠;李文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横县实施母亲安全工程的做法与体会

    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我县于 1999年 8月底在全县启动了以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质量建设,转变家庭接生员职能,依法规范各项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行为,强化孕产期保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母亲安全工程”,经过一年多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全县住院分娩率从 1998年的 30.8%提高到 62%,孕产妇死亡率由 1998年的 73/10万降至 34.77/10万,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控制指标。婚前医学检查率由 1998年的 30.7%提高到 71.2% ,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达 71.86%,高危孕产妇管理率达 97.69%。 290名接生员已转变职能,重新培训考核领取《农村妇幼保健员》合格证,持证从事护送产妇及产后随访工作,乡镇卫生院产科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加强。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1 做法 1.1 做好基础情况调查,实施母亲安全工程是政府行为,也是部门行为。为达成共识,我们对全县农村接生员素质、家庭接生现况、乡镇卫生院产科基础设施等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论证材料,为政府提供实施“母亲安全工程”决策的参考资料。1.2 领导重视,落实方案,各方协调。给政府领导提供实施母亲安全工程可行性论证材料,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县政府及时作出决策,于 1999年 8月底召开“横县母亲安全工程启动大会”。印发了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横县实施母亲安全工程方案的决定》,要求各乡镇政府、各部门单位要认真贯彻《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制,做到目标量化清晰,职责分工明确。1.3 抓好宣传导向,对母亲安全工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县卫生部门与宣传部门,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及其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母亲安全工程。共印发宣传材料万余份,出动宣传车辆、 100多人次下村屯宣传 36天。张贴大幅宣传标语 40多条,形成了浩大的宣传氛围。1.4 狠抓各级医疗机构产科质量建设。抽调县直专业技术人员到各乡镇卫生院指导产科建设,举办产科技术、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班,所有产科人员必须参加自治区助产技术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作者:苏丽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广西首届慢性病防治工作会议在柳州召开

    广西首届慢性病防治工作会议于2001年4月10日至12日在柳州召开,来自全区各地、市卫生行政部门、卫生防病机构共1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上卫生厅韦波副厅长对我区慢性病防治工作作了重要讲话;自治区防疫站董柏青站长作了《疾病负担的研究》专题讲座;柳州市卫生局黄海波副局长、北海市卫生局张文强副局长等4位代表进行了慢性病防治经验交流;自治区防疫站慢性病科对广西慢性病防治工作现状作了介绍。会议期间,代表们就当前广西疾病预防控制面临的新形势和任务,如何在我区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进行了讨论,后卫生厅疾控处耿文奎处长进行了会议总结。

    作者:蒙晓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999年全州县伤寒副伤寒流行病学分析

    全州县为伤寒病高发区, 1999年共发生伤寒 455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为 58.63/10万,比 1998年上升 34.50%。 1 流行特征 1.1 地区分布以位于县城的全州镇发病多,共 184例,占 40.44%,该镇发病率达 187.34/10万,见表 1。

    作者:马宗孝;唐昌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1993~1997年百色地区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广西百色地区是脊髓灰质炎的高发区,自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和 1990年开始建立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报告系统以来,脊髓灰质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每年 AFP病例报告发病率逐年提高。现将 1993~ 1997年 AFP病例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全地区 12个县 (市 )AFP病例监测系统上报的旬报和个案调查表、自治区卫生防疫站脊髓灰质炎实验检验结果。

    作者:江超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应用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