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星作;梁新初;唐海平
目的探讨脑脊液糖和蛋白质的尿液分析仪测定和化学定量法的差异.方法用尿液分析仪和常规的化学定量法同时测定临床送检的65例脑脊液标本的糖和蛋白质.结果尿液分析仪测定脑脊液糖和蛋白质结果与常规化学定量法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尿液分析仪的糖和蛋白质试纸只能用于尿液的过筛性试验,不能代替临床脑脊液的常规分析,否则会造成临床误诊.
作者:梅丽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9年5月19日至8月13日,河池市河池镇红沙村发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流行,发病62例,其中8例并发脑膜脑炎、1例并发下颌下腺炎,无死亡.报告如下.
作者:韦安丽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1岁,于1999年6月5日中午因被狗咬伤左下肢而来我站门诊治疗.伤口处理后,给予臀部肌肉注射浓缩狂犬病疫苗2支(疫苗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2.5IU/支,批号为981245).
作者:李明秋;邱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我区各类食品受霉菌污染状况,现将1993~1998年本实验室检测的1744份食品霉菌样品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作者:车光;卢汉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学生吸烟对身心危害较大,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为了探索控制学生吸烟的有效措施,我们于2000年3月对中等卫校学生的吸烟状况和态度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郝晓鸣;杨广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将噬菌体-生物分型方法应用到非O1群霍乱弧菌的分型,以掌握广西地区非O1群霍乱弧菌血清型别的分布,并对此分型方法进行探讨.方法收集广西部分地区130株非O1群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噬菌体-生物分型,并用多聚酶链反应(PCR)进行霍乱肠毒素检测.结果在130株菌株中有90株可以分型,占69.23%,分布于34个血清型,腹泻病人菌株可分为14个血清型,其中以O2为优势血清型,外环境菌株分布于31个血清型,以O21、O32为优势血清型.107株非O1群霍乱弧菌共分为14个噬菌体型,4个生物型,用PCR方法检测其中17株非O1群霍乱弧菌肠毒素(CT)为阴性.结论腹泻病人与外环境菌株的优势血清型别不同,而噬菌体-生物分型结果基本一致,肠毒素检测为阴性,因此,不具备引起流行的能力,为非流行株.
作者:李翠云;谭冬梅;王鸣柳;权治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斯氏狸殖吸虫在大鼠体内发育过程中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动态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大鼠在不同时期的特异性的血清抗体.结果大鼠在感染后第45天检测到抗囊蚴抗体且抗体水平逐渐升高,60天达到高,以后略有下降并维持一定水平,直至感染结束.在感染后的第80天开始检测到抗成虫抗体,但抗体滴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感染结束后均在4只试验大鼠肺部查到成虫.结论大白鼠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后血清抗体的变化具有期特异性.
作者:唐丽娜;陈兆义;刘露霞;李安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解儿童沙眼的患病情况,我们于1998年6~11月对本县绍水、石塘两镇共32所小学进行了沙眼患病现状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邓群;易著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切除子宫患者术前精神状态与术后性心理关系,为术前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6例50岁以前切除子宫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前采用心理治疗28例(研究组)和对照组28例,均用汉米顿抑郁量表(HDS)及汉米顿焦虑量表(HAS)对其术前、术后心理状态及性心理进行测试分析.结果研究组术后评分表明其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性生活恢复和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子宫切除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是必要的.
作者:张燕;韦翠英;韦秀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 病例简介患者罗×,男,10岁.1999年12月1日在学校接种冻干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批号980508,有效期2000.5.14).当晚全身出现丘疹,次日膝关节肿痛,四肢有大量出血斑点.
作者:韦明庆;余菊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近年来我区熟肉制品的合格率一直处于较低的状态,为了探讨其影响因素,现将1998年824份熟肉制品的细菌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浩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医用诊断X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对客观地反映放射工作人员接受的剂量,评价放射工作场所的防护效果和为放射损伤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1998~1999年我市的医用诊断X线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资料作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梁星作;梁新初;唐海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近距离放射治疗多发、广泛性尖锐湿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97年6月至1999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外阴、阴道尖锐湿疣患者42例,进行近距离腔内和(或)表面敷贴放疗3~6次,放射源用铱,治疗参考点为粘膜下或皮肤下0.5cm,点进距离为0.5~1cm,照射靶区包括肿物边缘外0.5cm,照射剂量为5GY,每周1次,总量为20~30GY.结果42例有40例(95.23%)在完成10~15GY的剂量后疣体开始萎缩,完成总剂量的1~2周后完全消失,治愈率100%,不影响正常月经,不损害和改变生殖器官的解剖形态和功能.结论近距离治疗多发、广泛性尖锐湿疣是一种疗效确切,简单而易行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陈凤坤;张燕;陈颂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产后出血是常见而又危重的产科并发症,在基层医院仍为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之首.虽然现代输血法、药物及手术治疗挽救了绝大多数患者的生命,但仍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产科工作者必须对产后出血有足够的警觉和得力的预防措施.
作者:徐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1990年开展性病监测工作以来,性病发病数逐年上升,现将1994~1998年我院性病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方芳;许文庆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于1998年9月荣获爱婴医院称号,实行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我院1998年10月~1999年10月分娩的新生儿386例,纯母乳喂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廖丹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9年6~7月,我县发生乙脑暴发流行,为了解流行状况,总结乙脑防治经验,制订今后的防制措施,我们进行了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等方面的调查分析.
作者:王卫军;刘霞;赖家鉴;陈献煜;宾仕卿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 生殖健康与AIDS/STD艾滋病毒感染(HIV)、艾滋病(AIDS)和其它性传播性疾病(STD)的流行,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生殖健康问题.1988年WHO生殖研究特别规划署率先提出一个新概念-生殖健康.1994年,WHO全球政策委员会通过了生殖健康的正式定义.即生殖健康涉及生命各阶段的生殖过程、功能和系统.它要求人们有知道、获得和选择安全、有效、价廉和可接受的生育调节方法,并获得适当的保健服务,安全地进行怀孕、分娩和得到一个健康婴儿的权利.该定义被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所采纳[1].
作者:刘伟;刘民;陈杰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狂犬病毒所致,通常以咬伤方式由动物传给动物或人,人被狗咬后发生狂犬病死亡多见,但被爪刮伤后发生狂犬病者很少见.本文报告被狗爪刮伤后发生狂犬病死亡1例.
作者:冯荣单;劳群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饮用水的卫生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各式各样与饮用水相关的产品如净水器、水质过滤器等也随之进入老百姓家庭.对这一类产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如何加强卫生监督管理,确保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成了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中的一个新课题.
作者:杨积军;朱群友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