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静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双嘧达莫用于脑梗死临床治疗的效果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住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常规组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双嘧达莫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比常规组高,且治疗后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下降情况要明显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双嘧达莫治疗,不仅可以提升临床治疗的有效性,还可以降低NIHSS评分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治疗效果和应用价值比较高.
作者:刁瑞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探讨鼓圈治疗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2例入组患者依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对照组(36例).2组均应用护理常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鼓圈治疗.应用Stroop测验的彩色文字阅读和彩色文字颜色阅读(Stroop-C,Stroop-CW)、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的数字广度测验、韦氏记忆量表-Ⅲ(WMS-Ⅲ)的空间广度测验、言语流畅性测验(VFT)分别于治疗前、后评定干预效果.结果:①治疗前,2组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评分较前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各项评分较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鼓圈治疗对其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斯倩;马文有;张素娟;王丽萍;郭建兵;刘海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容桂地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并分析对监护人开展健康教育的价值.方法:选取容桂地区1000例流动儿童及其监护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监护人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儿童预防接种现状以及监护人认知程度,针对监护人开展预防接种相关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实施前后监护人的接种知识知晓率与儿童及时接种率.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教育后,儿童及时接种率为96.1%,明显高于实施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人的免疫规划基础知识认知评分为(47.3±2.3)分,疾病与疫苗相关知识认知评分为(46.8±2.4)分,接种注意事项认知评分为(45.9±2.7)分,接种不良反应认知评分为(46.5±1.9)分,明显高于实施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容桂地区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现状仍值得改善,针对儿童监护人开展有计划性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其认知程度,对改善儿童及时接种率具有确切价值.
作者:李建好;梁惠霞;梁丽明;何艳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应用抗菌药物时采取加强药剂科管理方法对合理用药的促进效果.方法:对我院药剂科管理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汇总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我院药剂科现存的问题包括: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过多,用药不良事件较多,药物金额过高,药品检验流程粗陋等四个问题.实施加强药剂科管理措施后,药剂科用药质量提升,用药差错降低.结论:应用抗菌药物时采取加强药剂科管理方法能够有效促进合理用药,降低抗菌药物过度使用造成的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能降低用药成本,管理方法有明确的使用价值.
作者:包瑞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黄芪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68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采取常规治疗的常规组(n=34),一组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进行治疗的黄芪组(n=34),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黄芪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糖尿病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4%,常规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3.33%,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7.89%,结果表明,黄芪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黄芪的药理作用对相关疾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安全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分析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脑组织的微观结构,探讨TBI后脑白质和灰质的变化情况.方法:10只Wistar大鼠进行TBI模型制备,分别在损伤前(D0)、损伤后第1天(D1)、第3天(D3)和第7天(D7)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结果:大鼠TBI后白质从第1天开始,而灰质从第3天开始DTI参数有变化.在白质中,胼胝体压和胼胝体干从损伤后第1天开始各向异性分数(Anisotropy Fraction,FA)值和轴向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值显著下降、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显著上升,而损伤同侧外囊从损伤后第3天开始有变化.在灰质中,损伤同侧海马在损伤后第7天FA值和AD值显著上升.这些结果表明了TBI导致了白质完整性的丧失以及星型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结论:TBI后白质和灰质的DTI参数均有变化,说明DTI参数可以用于评估TBI后脑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为进一步的神经修复以及TBI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测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作者:李静;赵璨;饶家声;赵文;高钰丹;杨朝阳;李晓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冠心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于观察组进行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从而进行2组病患的焦虑度和护理满意度的对比.结果:由此得出观察组患者的焦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验结果得出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不仅缓解了冠心病患者的焦虑状态,还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易文雅;杜红莉;巫琪琪;周曼妮;吴紫含;梁栩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砭石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对11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进行砭石治疗.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评估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康复状况.结果:治疗后参照《中医证候诊断与疗效标准》制定疗效标准.110例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总有效率为98.33%.结论:砭石疗法对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涛;王辉斌;孙庆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普通针刺联合冰棒刺激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中风后构音障碍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四组,分别是冰棒刺激组、普通针刺组、普通冰棒针刺联合冰棒刺激组、西药治疗组,每组30例患者.患者都接受为期三个月的治疗,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对照.结果:联合组的吞咽功能明显好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在中风后构音障碍治疗中,采用普通针刺联合冰棒刺激,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作者:建江岩;马俊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对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76例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用药时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用药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5.26%(2/38)较对照组21.05%(8/38)低(P<0.05).结论:药学干预可显著缩短儿童抗菌药物用药时间,降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秀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我院骨科患者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情况.方法:对我院骨科治疗的200例患者的200份病历实行调查研究,选取于2018年1月-12月,分析患者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的状况,统计调查结果.结果:200例患者中,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占据67.00%,其中,手术病历占据52.24%,非手术病历占据47.76%;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从高到低依次是注射用血栓通(150mg规格)、注射用红花黄色素(150mg规格)、苦碟子注射液(20ml规格)、参芎葡萄糖注射液(100ml规格)、丹红注射液(10ml规格)、注射用血塞通(400mg规格)、天麻素注射液(0.2g规格)、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0.2g规格)、红花黄色素注射液(80mg规格);应用时间:6天到10天占据34.33%,2天到5天占据24.63%,11天到14天占据23.13%,15天及以上占据13.43%,1天占据4.48%.结论:我院骨科患者采取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比例比较大,在应用时需要合理用药.
作者:赵敏;刁丽;王淑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B超引导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技术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化疗的体会.方法:收集我院在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68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并应用B超引导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技术置管;观察置管效果,总结置管注意事项.结果:68例乳腺癌患者应用B超引导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技术置管,有67例一次置管成功,1例患者置管不成功,第二次置管成功;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8.53%;68例乳腺癌患者置管后共出现4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88%;其中1例患者穿刺点出血,1例患者导管脱出,2例患者静脉炎,以上并发症均经对应处理后消失.结论:B超引导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技术应用于乳腺癌患者化疗效果理想,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关洁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就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中医内科辨证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针对两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实施不同方式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辨证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作者:李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联合应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耳声发射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的新生儿采取耳声发射方式进行筛查,观察组的新生儿则在该基础上联合应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听力筛查.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通过筛查数和通过筛查耳数均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观察组的确诊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而假阳性率则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结论: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通过联合应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与耳声发射有助于提高准确率并降低假阳性率,该联合筛查方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曲晓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基层卫生院在静脉输液护理方面的风险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静脉输液护理存在的不足与风险进行评估后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在实施前(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与实施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各随机选取110例次静脉输液患者进行观察,对比实施前后我院静脉输液的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后我院输液不良情况发生率(2.73%)明显低于实施前(10.00%);患者对于静脉输液的满意率(96.36%)也明显高于实施前(9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输液护理中采取风险防范措施对于改善基础卫生院输液质量具有显著效果,可降低不良情况发生率,确保患者的输液安全.
作者:雒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对消化道溃疡的疗效及治疗后复发率.方法:将129例消化道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7例,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兰索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疗程45天.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情况,有无病情加重和消化道出血,溃疡愈合情况,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溃疡复发情况.结果:临床症状消失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2),溃疡愈合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09),治疗后复发率观察组更低(P=0.001),且不增加病情加重和消化道出血风险(P值分别为0.987和0.105).结论:瑞巴派特联合三联疗法提高消化道溃疡疗效,明显降低复发率.
作者:龚世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胃癌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综合护理方案,观察对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0月间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需要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共计67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方案,而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手术室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其感染情况和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方案满意度分别为96.77%和8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3.22%vs 16.67%,P<0.05);观察组患者其血压、心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的提高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综合的手术室护理可显著改善胃癌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并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作者:王钦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治疗对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心理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70例.患者就诊的时间为2016年05月01日-2017年05月01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的方式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性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水平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在进行护理干预以前两组患者的ADL指标进行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护理干预治疗3—6个月以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高于于观察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患者的心理康复效果明显,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刘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6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常规护理干预)与实验组(33例,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细胞因子含量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透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有效降低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及改善细胞因子含量.
作者:王媛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改进.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3月本院神经外科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护理活动.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提升护理质量效果明显.
作者:廖继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