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石膏外固定制动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的作用

李宝元

关键词:石膏外固定制动,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 切口愈合, 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石膏外固定制动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跟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行石膏外固定制动,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引流切口愈合,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愈合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程明显优于对照组,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膏外固定制动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具有显著的愈合促进作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患者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山莨菪碱联合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照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品联合奥美拉唑在治疗急性胃炎方面疗效确切,而且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急性胃炎治疗方案,可在临床上普及推广.

    作者:程星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双盲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接收的11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分成常规治疗组(n=42例)和联合治疗组(n=73例),其中常规治疗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抗痨治疗,而联合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使用莫西沙星,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5.23%显著高于单一治疗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75.35%(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颜强;郑立恒;张雪萍;李薇;李军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探讨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9月~2018年04月收治的4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明确各组护理措施;对照组(23例):采用传统护理措施完成;观察组(23例):采用传统护理+心理护理措施完成;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同对照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个人情绪对比,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均获明显降低(P<0.05);同对照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观察组依从性评分获得明显提升(P<0.05);同对照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护理满意程度评价结果(21.74%)、(65.22%)对比,观察组护理很满意率(56.52%)、总满意率(95.65%)均获明显提升(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心理护理措施的顺利采用,于患者不良情绪缓解,依从性提升,很满意率、总满意率提升方面,效果明显,终对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早期康复,奠定基础.

    作者:陈葵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三腔二囊管联合硬化剂治疗直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例

    直肠静脉曲张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中的发生率不高,是比较少见的并发症,而且容易被误诊为痔疮.直肠静脉曲张偶尔可发生严重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其治疗包括三腔二囊管、注射硬化剂、套扎术、门体静脉分流、明胶海棉填塞及肠系膜下静脉结扎等.本文报告了1例直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使用三腔二囊管联合硬化剂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小燕;周小琳;吴应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不同宫缩抑制剂治疗先兆早产患者的疗效及对产妇和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不同宫缩抑制剂治疗先兆早产患者的疗效及对产妇和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共纳入研究对象235例,均为先兆早产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观察组采用硫酸镁,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和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有效率43.10%明显低于观察组77.31%,对照组无效率56.90%明显高于观察组22.69%,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延长妊娠时间、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先兆早产患者采用硫酸镁可有效抑制宫缩,有利于延长妊娠时间,提高Apgar评分,提高新生儿体重,大大改善围生儿结局,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陶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和发病机制,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其早期诊断准确性.方法:抽取至本院治疗的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该病临床特点.结果:本次研究中,11例误诊,2例误诊为急性食管炎,3例误诊为急性胰腺炎,4例误诊为急性胃炎,1例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误诊为急性胆囊炎;23例患者经规范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后腹痛消失、血糖下降、酮体转阴,1例死亡.结论: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容易发生误诊、漏诊,医师需要加强对该病的认识,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作者:许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3月~2018年7月诊治的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且清醒的患者58例进行护理分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清醒患者的护理中给予人文关怀能够提高患者对插管治疗的耐受性,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事件,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综合护理价值高,值得应用.

    作者:陈桐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伴高血压的效果

    目的:探究将腹腔镜应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探究手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数据库中选择时间段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间收入的所有胃十二指肠穿孔伴高血压的一般资料,根据本次研究要求选出其中符合实验标准患者62例纳入研究开展实验,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常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选择腹腔镜手术方案方案作为手术方法治疗完成后,对比所有患者术后临床指标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87%,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数据对比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临床数据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优,数据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腹腔镜手术方案方案应用于胃十二指肠穿孔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属于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术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一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盐酸利托君在晚期流产保胎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于晚期流产保胎治疗患者中应用盐酸利托君实施治疗,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从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我院选取105例晚期流产保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实施分组,即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3例患者因心血管反应而选择其他保胎方法,观察组2例患者因心血管反应而选择其他保胎方法,对照组及观察组各收入50例,在对照组中应用硫酸镁实施治疗,在观察组中应用盐酸利托君实施治疗,比较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症状消失时间、宫缩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较短,而孕期时间明显延长,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患者接受治疗后保胎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于晚期流产保胎治疗中应用盐酸利托君实施治疗的效果显著,缩短了症状消失时间、宫缩消失时间和延长了孕期时间,此外提升保胎成功率,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邹双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目的:利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分析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脑组织的微观结构,探讨TBI后脑白质和灰质的变化情况.方法:10只Wistar大鼠进行TBI模型制备,分别在损伤前(D0)、损伤后第1天(D1)、第3天(D3)和第7天(D7)进行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扫描.结果:大鼠TBI后白质从第1天开始,而灰质从第3天开始DTI参数有变化.在白质中,胼胝体压和胼胝体干从损伤后第1天开始各向异性分数(Anisotropy Fraction,FA)值和轴向扩散系数(Axial Diffusivity,AD)值显著下降、径向扩散系数(Radial Diffusivity,RD)显著上升,而损伤同侧外囊从损伤后第3天开始有变化.在灰质中,损伤同侧海马在损伤后第7天FA值和AD值显著上升.这些结果表明了TBI导致了白质完整性的丧失以及星型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结论:TBI后白质和灰质的DTI参数均有变化,说明DTI参数可以用于评估TBI后脑组织的微观结构变化,为进一步的神经修复以及TBI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测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作者:李静;赵璨;饶家声;赵文;高钰丹;杨朝阳;李晓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子宫肌瘤患者86例,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疗法,系统组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系统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在并发症发生情况上,系统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且系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子宫肌瘤术后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情况.

    作者:刘朝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及与传统外科治疗的多因素对比

    目的:探讨分析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并与传统外科治疗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门诊收入的胃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外科治疗,观察组进行加速康复外科的方法.对两组终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并发症有切口感染、腹胀、咽喉疼痛、恶心呕吐等,观察组总发生率为20.6%,对照组为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效果可靠,明显优于传统外科治疗效果.

    作者:汪卫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在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采用行蓝光照射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64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愈率要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胆红素血症的患者采用蓝光照射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临床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君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主要以2017年5月-2018年6月在我院医治的76例妇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38)与研究组(n=38).参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结果明显更优,且终检验结果为P<0.05,具有一定的讨论分析价值.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在妇产科护理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

    作者:努尔比亚·阿布都克力木;姑丽米热·玉麦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学效果不佳,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护理学基础教学.

    作者:程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蛇葡萄根提取物体外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蛇葡萄根提取物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运用HepG2.2.15细胞株作为体外实验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细胞,通过ELISA法检测药物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其对HBV的抑制作用并初步判断其作用机理;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去处理细胞,用ELISA法检测药物对小鼠巨噬细胞中γ-干扰素表达量的影响,以确定其对免疫调节的作用.结果:蛇葡萄根提取物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γ-干扰素.结论:蛇葡萄根提取物可通过提高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发挥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作者:雷湘;陈科力;鲁蓉;杨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伤寒论》从痰、瘀辨治狂证浅析

    通过对《伤寒论》中与狂证有关条文的分析,发现仲景在治疗狂证时重点关注痰、瘀等因素.通过温阳、镇惊、涤痰的方法治疗虚实夹杂的惊狂;通过区分病机用泻热逐瘀的方法治疗热重于瘀的如狂,破血逐瘀的方法治疗瘀重于热的如狂;通过关注病势用破血逐瘀的方法治疗瘀血初结的发狂.

    作者:冯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目的: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从本院就诊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选取146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节点为2016年3月-2018年4月,采用计算机表法对组别进行区分,并将其分别命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例73例.对照组患者落实氨氯地平治疗方案,实验组落实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实验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3.1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71.23%,且检验结果具有差异性(P<0.05),存在统计学价值.结论: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陆顶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分组时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增加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91.30%)较对照组(76.09%)相比明显偏高,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心率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也存在优势,差异显著.结论: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上,运用缬沙坦联合倍他乐克的方案进行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能够稳定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值得推广.

    作者:陈水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下颌牙槽嵴低平牙列缺失患者行下颌软衬修复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下颌牙槽嵴低平牙列缺失患者行下颌软衬修复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接诊的56例下颌牙槽嵴低平牙列缺失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进行下颌软衬修复治疗,分别对患者接受治疗1个月,12个月之后的咀嚼效率、牙齿咬合程度、义齿的稳定性以及口腔的健康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接受治疗12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对下颌牙槽嵴低平牙列缺失患者进行下颌软衬修复的临床效果要优于常规的治疗方法.结论:采用下颌软衬修复的方式治疗下颌牙槽嵴低平牙列缺失患者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海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