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妊娠剧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8月我院52例妊娠剧吐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奇数偶数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对比两种护理方案实施情况.结果:观察组所得住院时间数值低于对照组所得数值,所得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数值高于对照组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妊娠剧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值得应用.
作者:顾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比分析在脊柱侧弯患者诊断中应用X线和CT检查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诊治的先天性脊柱侧弯畸形患者42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对X线和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检查方式在分割不全畸形与肋骨合并畸形侧弯的Cobb角检查中并无显著差异(P>0.05);X线检查方式在半椎体畸形、脊柱开裂、裂椎和单一畸形侧弯检查中的Cobb角均较CT检查方式更大(P<0.05);CT检查方式在病变总数的检出情况方面较X线显著更优(t=4.163,P=0.000);CT检查方式在侧弯和椎体影像满意度方面均较X线检查方式显著更高(P<0.05).结论:在脊柱侧弯患者诊断中侧弯Cobb角的测量中X线检查效果较CT更优,而CT检查方式能够更好地显示患者脊柱侧弯整体及细微结构,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可将两种检查方式结合应用.
作者:关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门诊输液环节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来我院门诊输液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5%高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门诊输液环节应用优质护理,可使护理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沈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肛周脓肿术后疼痛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2名肛周脓肿患者,均分2组,参照组51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讨组51例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模式,观察其效果.结果:参照组疼痛程度多数集中于Ⅱ级,研讨组疼痛程度多数集中于Ⅰ级,对比结果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肛周脓肿术后疼痛的改善作用明显,在减轻疼痛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
作者:何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本文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这个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希望对患此类疾病的人群能有所帮助,对于健康的人群打一个预防针,希望能够提高警惕.
作者:汪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上海市城镇流动人口孕妇建卡状况分析与孕期保健.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进入我院建卡以及进行孕期保健的1000例产妇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孕次以及产次两个方面中建卡与未建卡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P<0.05),年龄、文化程度的建卡组与未建卡组的分布不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建卡与未建卡两组产妇的产科并发症以及羊水异常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建卡组孕妇的产科并发症情况明显少于未建卡组(P<0.05);两组在分娩方式以及胎儿出现异常情况这两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该充分的重视孕期保健情况,充分的保障流动人口的孕期健康情况.
作者:吴晓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分析面神经炎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7年9月到2018年12月治疗的面神经炎患者80例,患者均符合面神经损伤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平均症状消失时间短(18.23±5.23)天与对照组平均症状消失时间(30.13±6.23)天(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P<0.05).结论:面神经炎患者采用针剂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有效率,应广泛推广.
作者:赵燕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分析非洛地平缓释片在高血压病患者身上的应用效果及相关数据,分析非洛地平缓释片的安全性.方法:抽取本市已患高血压病患者400例,分为两组,每组各200人,一组为参照组,一组观察组,参照组服用其它常规降压药物,观察组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通过参照对比来分析非洛地平缓释片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参照组与观察组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均有下降,但参照组患者用药降压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用药效果统计差异均小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有相当显著的疗效,并能提高患者服用依从性,且服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孙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上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抽取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8年1月-2018年9月因不适进行胃镜检查及快速尿素酶试验(Rapid Urease Test,RUT)的114例患者,其中上消化道症状阳性组57例,上消化道症状阴性组的患者57例,观察阳性患者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上消化道症状阳性组患者Hp检出率87.71%,高于阴性组24.56%,差异显著,P<0.05.阳性患者与Hp感染呈正相关,r=0.456,P<0.05.结论:上消化道症状与Hp感染之间存在明显关联,对于出现明显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警惕出现是否出现Hp感染.
作者:李泽星;罗亮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腹痛为首发表现的小儿内科急危症患儿的特点与治疗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60例腹痛为首发表现的小儿患儿,对其进行诊断后,总结患病类型并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结果:60例患儿当中有4例患儿治疗无效,其余患儿均得以痊愈.结论:针对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小儿患儿,针对其不同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十分关键.
作者:黄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参芪扶正注射液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对其药理作用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提供有效的用药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患者287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应用范围、治疗效果,用法用量等情况,对参芪扶正注射液的药理作用进行探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性.结果:经过检查发现用药在50岁以上患者比例为71.08%;使用药物的主要人群为癌症患者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14.63%的患者用药时间过长,有4.18%的患者用药时间过短,用药后有3.48%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和无明显治疗效果.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要明确其药理作用,进行临床合理用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张小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7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症状,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显著,治疗方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立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0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有男性83例,女性37例.所有患者分别进行X线检查与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X线检查与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手术病理检查发现120例患者共有肋骨骨折204处.X线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176处,诊断准确率为86.3%;螺旋CT三维重建共发现肋骨骨折200处,诊断准确率为98.0%,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的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准确率(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更好的显示患者的骨折情况,并且对细微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陆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分析唐山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数据,指导下一步宣传导向.方法:收集2012-2017年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求询者的基本信息和检测结果,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主动求询检测共4351人,阳性检出率为5.0%,阳性检出率高的人群是≥51岁年龄组,其次是≤20岁年龄组,分别8%和7.7%.主要的求询原因90.5%是发生高危性行为,其中男男同性性行为(MSM)占28.4%,非婚异性性行为占60.6%,双性性行为占1.5%,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2.2%、1.7%和16.4%.结论:随着近年来大学校园艾滋病宣传力度的加强,青年学生的认知度提升,主动检测比例明显提高,但男男同性性行为的HIV感染率持高不下,提示应从中学开始进行安全性教育,从小引导正确的性观念;而中老年MSM者阳性检出率持高,且主动检测意识不强,今后应针对中老年人群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杜绝危险性行为,避免艾滋病在中老年人群中的传播.
作者:李欣;张庆娟;杨秋月;曹会珍;魏学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开展手术室护理对术后肺部感染率的干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1到2018.12的6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手术室护理组开展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满意水平;住院平均时间、手术实施的时间、手术室环境质量;护理前后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患者心理状态;术后肺部感染率.结果:手术室护理组满意水平、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患者心理状态、住院平均时间、手术实施的时间、手术室环境质量、术后肺部感染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提高患者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毛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风险管理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6月间收治的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间收治的4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对照组心血管护理工作中风险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策应用于观察组护理管理工作中.结果: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风险时间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蔡颂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一对一?孕前保健咨询对高龄妇女二胎临产前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收治的的高龄二胎妊娠妇女93名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给予常规组常规孕前保健咨询,给予观察组'一对一?孕前保健咨询,对比效果.结果:两组高龄妇女孕期产检总次数、孕期相关知识掌握评分、焦虑、抑郁评分、剖宫产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龄妇女二胎妊娠产妇实施'一对一?孕前保健咨询的效果显著,缓解产妇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
作者:张对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穴位按压对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的影响分析.方法:将60例妇科实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压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不规律腹痛消失时间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压在妇科腹部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耿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管状胃吻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进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92例,将其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中接受管状胃吻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接受全胃代食管吻合治疗.结果: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干预后,实验组的胃部功能、物质功能和社会功能显著改善,心理调节能力也显著增强,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全胃代食管吻合治疗相比,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管状胃吻合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胃部、物质、社会和心理功能,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吴按明;金真云;林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新生儿颅内出血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产科25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并将其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7例同期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正常新生儿作为参考组,回顾性分析产妇分娩前临床资料,对比分析2组新生儿颅内出血危险因素分析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2组新生儿胎儿异常、窒息、早产、脐带绕颈、低体重儿、妊高症、贫血、产妇高龄、呼吸衰竭以及胎位不正等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颅内出血高危因素主要包括脐带绕颈、低体重儿、窒息、胎位不正、妊高症以及早产.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具有较多危险因素,必须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孕期加强健康宣教,确保孕妇机体内环境保持稳定,有效抑制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生率.
作者:吴慧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