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果
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给予诺和锐持续皮下注射治疗,通过实验来探究两组的不同结果.结果:观察组各项观察指标都要比对照组的观察指标较为合适,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的CRP、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诺和锐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能够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治疗,并且这种治疗方式其安全性十分可靠,值得采纳应用.
作者:戴晓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下腹部热敷配合益母草注射液肌注对产后子宫复旧疗效.方法:将800例正常顺产分娩后24小时符合条件的产妇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中药下腹部热敷配合益母草注射液肌注,对照组单纯予益母草注射液肌注.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下腹部热敷配合益母草注射液肌注对产后促进子宫复旧疗效显著.
作者:龙雪;徐必琴;顾龙丽;刘健;黄祥红;邓蜓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服务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来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8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个小组介入治疗护理前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得分以及心绞痛情况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冀春娟;李文;王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以我院过去2年接收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治疗患者为对象,进一步探索康复新液结合泮托拉唑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过去2年我院治疗了9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治疗患者,其中49例使用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患者,此为对照组,和49例康复新液结合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的泮托拉唑注射液治疗的患者,此为实验组.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生存率进行对比,并统计治疗后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者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明显相对于对照组有所好转,P<0.05,实验组临床症状评分、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药物治疗已在实践中大限度地提高了治疗疗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的效果,但是未来还需要有关人士大力探索研究.
作者:刘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TACE)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4~2017.8期间行TACE术后局部复发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甲、乙组,两组患者均予以3-DCRT,乙组再次基础上联合热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乙组近期有效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84.0%、72.0%,甲组分别为52.0%、40.0%,差异均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术后局部复发者采用热疗联合3-DCRT,可改善疗效,延长寿命,且过程相对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陆淑蕊;蔡君东;梁桂杰;刘晶;王振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评价手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小夹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抽取42例手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法复位小夹板治疗.分析复位治疗的效果,评价患者骨折恢复的优良率.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前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前后比较得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本次复位治疗的优良率为92.86%(39/42).结论:手臂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接受手法复位小夹板治疗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弥锋;李宝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1月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流程管理,比较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150例给予常规急症护理管理患者(即为对照组)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150例给予急诊全面流程管理患者(即为实验组)急救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抢救成功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P<0.05.实验组患者就诊登记时间、急会诊到达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O5.结论: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全面流程管理可有效提升急诊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护理时间.
作者:谢文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各41例),其中命名为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治疗,命名为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围手术期指标及并发症率(4.88%)、复发率(2.44%)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安全、有效,可减少复发,建议将此种治疗方式广泛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许丽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髋部、膝关节骨折手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做好关于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67%)显著低于常规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5.00%),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突出,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能够大程度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以作为临床常规性护理措施.
作者:王志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高浓度低剂量造影剂头颈部血管成像的应用情况.方法:本研究特选取本院80例多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依据造影剂浓度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普通浓度常规造影剂和高浓度低剂量造影剂,比较两组动脉图像质量评分,记录两组患者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动脉图像质量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的造影剂外渗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多层螺旋CT高浓度低剂量造影剂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应用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徐志宾;黄祖和;梁纹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的临床对照解析.方法:将本院就诊住院接受治疗,近期(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时期)收治确定诊断为急性脑出血15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区别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方式配合醒脑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之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将两组临床治疗疗效进行对比解析.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联合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醒脑静治疗,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作者:徐秋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抚触对其初筛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6年05月-2018年08月,本院接收的听力筛查新生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80例)、对照组(80例),实验组:抚触护理+常规筛查,对照组:常规筛查,对比两组初筛通过率、筛查时间、筛查状态.结果:初筛通过率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筛查时间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筛查状态对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实施抚触对其初筛效果的影响显著,实施后既可提高初筛通过率,又可缩短筛查时间,值得借鉴.
作者:吴秀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学生体检视力低下情况,探究保护视力的方法.方法:于2017年对澜沧县第一中学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实检2151名,分析体检视力低下情况.结果:全校视力低下率为47.5%(1021/2151),高三年级视力低下率为14.3%(305/2151),为全校高,高二年级为7.8%(168/2151);高一年级为7.2%(155/2151);初三年级为7.1%(153/2151);初二年级为6.4%(138/2151);初一年级为4.7%(102/2151),高三年级的视力低下率明显比其他年级高.在视力低下的学生中,有145(6.7%)名轻度低下,278(12.9%)名中度低下,598(27.8%)名重度低下,视力重度低下的学生明显比轻度和中度多;在重度视力低下的学生中,高三年级有192(43.3%)名,明显比其他年级多.以上几组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县一中学生视力低下的学生较多,且多为重度低下,尤其是高三年级,需要加强用眼指导.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2例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用药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31例:奥美拉唑治疗)与B组(31例: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B组患者治疗72h后空腹胃液PH值明显高于A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A组患者显效率、有效率均低于B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泮托拉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奥美拉唑治疗.
作者:韩树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贫血患者3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3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常规组,两组均进行血液检验,对照分析两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中不同类型贫血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除外)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水平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检验对于贫血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张晶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比较CT诊断和MR诊断在超急性期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56例超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采取CT诊断与MR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尾状核或豆状核密度降低患者为48例,灰白质分界欠清患者为34例,局部脑肿胀患者为22例,出现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影患者为12例;在T1W表现中有36例患者出现局部脑肿胀,在DWI中56例患者均表现为梗塞区之高信号改变.结论:超急性期脑梗塞采取CT诊断有着一定的诊断价值,针对没有时间与条件进行MR检查的患者可采取CT诊断方式,从而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
作者:孙学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离机在血浆置换中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血浆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给予积极的不良反应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采取双针连续流动离心式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的患者采取积极的不良反应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李贵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分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面瘫的疗效.方法:将本院40例面瘫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的时间段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然后将入院号单号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20),入院号双号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20),对照组使用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采取分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两组间比较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面瘫患者采取分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更理想,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有效率,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病情,还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作者:邓利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经皮肾镜(PCNL)治疗肾结石的方法.方法:对230例接受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建立单通道.其中一次取净结石172例,两次取净43例,15例于术后2周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手术时间平均95min,术中平均出血65ml.20例失访,210例术后2~12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PCNL治疗肾结石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安全高效的特点.
作者:张煜;胡晓东;何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对不同LEEP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从2015.2月~2018.10月我院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以及宫颈糜烂的病患当中,根据盲选的方法来对研究对象进行选择,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病患有60例,作为组1,宫颈糜烂的病患有60例,作为组2.根据两组病患的具体情况来使用不同的LEEP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对相关的治愈的概率、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进行观察.结果:对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患的病患采用宫颈锥切术、浅宫颈环切术以及深宫颈环切术来进行治疗,总体的治愈概率为95%,在手术治疗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的例数为3例,发生的概率为5%;对于宫颈糜烂的病患也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采用宫颈锥切术、浅宫颈环切术以及深宫颈环切术来进行治疗,总体的治愈概率为92.7%,在手术治疗之后出现不良反应现象的例数为4例,发生的概率为6.6%.两组在对治疗满意程度的对比上,数据之间的差异并不大(P>0.05).结论:在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以及宫颈糜烂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LEEP手术来进行治疗,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其治愈的概率和病患对治疗的满意程度比较高.
作者:刘爱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