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健康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陈倩妹

关键词:人性化健康教育, 款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Barthel指数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健康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以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40例,以人性化健康教育方式干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健康知识掌握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组间在日常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 、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健康教育在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面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对于头孢克洛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研究头孢克洛(含复方制剂)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与药学效果观察.方法:回顾分析分析2017年3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使用头孢克洛进行治疗的533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年龄分为三组,其中A组患儿年龄为0~3岁,B组患儿年龄4~10岁,C组患儿大于10岁,抽取患儿临床治疗数据,研究分析头孢克洛用于儿科临床中的不良用药反应,同时分析头孢克洛不良药物反应与患儿年龄的关系.结果:回顾分析533例患儿病程与药物治疗情况可知,A组患儿中有39名患儿服药后发生过敏性皮炎,有37名患儿治疗过程中出现肠胃不适,有20名患儿出现其他不良反应.B组患儿中有11名患儿出现过敏性皮炎,有9名患儿有肠胃不适感,有6名患儿出现其他不良反应.C组58名患儿中只有4名患儿出现过敏性皮炎,有2名患儿用药后感到肠胃不适,仅有1名患儿出现其他不良反应.A、B、C三组患儿中没有出现过敏性休克.A组患儿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且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C组,A、B、C三个小组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洛应用于儿科临床治疗之中容易引发各种药物不良反应,儿科医护人员应循证用药,结合患儿的年龄与具体病情科学合理用药,同时患儿用药后注意监护患儿各项生理体征数据,从而保障患儿用药安全性.

    作者:黄雪芳;戴文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关于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营养管理实践

    目的:探究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营养管理实践.方法:我院在2018年1-12月诊治120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后,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营养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为(86.6%),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肝胆外科围手术期的营养管理能提高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方法安全可靠,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程克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管状胃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管状胃吻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9月进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92例,将其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在手术中接受管状胃吻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中接受全胃代食管吻合治疗.结果: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干预后,实验组的胃部功能、物质功能和社会功能显著改善,心理调节能力也显著增强,与对照组的数据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全胃代食管吻合治疗相比,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管状胃吻合治疗的效果更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胃部、物质、社会和心理功能,故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吴按明;金真云;林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渗出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渗出的预防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1月到12月期间实施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静脉输液渗出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儿实施静脉输液治疗中渗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降低患儿输液过程中的渗出发生率,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宿慧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特点与临床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特点与临床合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77例进行临床观察,观察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针对77例不良反应患者进行临床资料、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临床症状、不良反应的特点等信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针对性临床合理用药管理,观察合理药物控制后患者的不良反应缓解改善情况.结果:不同中药注射剂之间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施合理用药观察后患者不良反应均有所缓解及改善.结论:在运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过程中应加大监测、控制及管理力度,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中药注射剂导致的不良反应现象的发生.

    作者:胡艳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浅析舒利迭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COPD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

    目的:讨论浅析舒利迭联合饮食疗法治疗老年COPD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10例我院在2016年8月到2018年8月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舒利迭联合饮食疗法治疗,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在第一秒用力呼气容量,用力肺活量,气道阻塞肺量等肺功能指标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在血糖指标上,实验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使用舒利迭联合饮食疗法治疗,常规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肺功能指标,减少血糖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高乃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干预在神经内科高风险人群的应用

    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是发生于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部损伤,常见于骨隆突处,是由压力、或压力与剪切力和(或)摩擦力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1].美国医疗护理中心认为大部分的PI是可以预防的[2],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不支持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所增加的费用.PI一方面给病人造成痛苦,影响其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另一方面给病人家属增加了护理难度,耗费了更多的精力和财力.PI的预防和护理仍是临床上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作者:王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等容稀释自体输血在颅脑手术的研究进展

    急性等容稀释是在手术前从患者体内抽取一定量的血液,而为了保持机体内血容量不变,就要在其机体内输入一些晶体或者胶体液,对体内的血液进行稀释,使术中丢失稀释过的血液,并在适当的时机将抽取出来的血液输进机体中,进而达到减少自体血液流失,提高机体血液耐受性的目的.本次研究就对急性等容稀释自体输血在颅脑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周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性医院住院药房新型口服抗凝药应用调查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具有起效迅速,效果稳定,个体差异小,与食物相互作用少,无需定期测定国际标准化比值的优点,近年来在临床抗凝治疗中应用日益频繁.本文调查分析我院住院药房新型口服抗凝药物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使用情况,归纳总结科室使用分布和不同抗凝指征应用情况,旨在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改善住院患者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唐琪晶;李广武;周权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应用与合适剂量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者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剂量及临床分析.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8月到2018年10月我院治疗的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60例,按照数据随机对照分组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采用抗感染、抗病毒、吸氧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强龙2mg/kg每天一次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强龙2mg/kg每天2次静脉滴注,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7%(P<0.05).结论:大剂量甲强龙治疗小儿重症支原体肺炎与小剂量治疗比较,大剂量治疗明显优于小剂量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孙瑜;邵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无痛膀胱镜手术的护理与配合

    无痛膀胱镜是检查和治疗泌尿外科疾病常见的手段,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合理应用和管理无痛膀胱镜检查器械和仪器,能够提升检查和治疗的效果,在此过程中,需要合理进行护理配合,提升手术的开展效果,本文就对此展开探讨.

    作者:杨玉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肌电图在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肌电图在辅助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X线片检查辅助诊断,实验组采用肌电图辅助诊断,对比分析两组检出率、漏诊率.结果:实验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漏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肌电图辅助诊断,对提高检出率、减少漏诊率具有重要意义,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陪护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陪护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陪护家属(19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健康教育,研究组对患者和家属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比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和家属心理状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SDSS、BPR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家属的SDS、SAS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互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效的健康教育能够帮助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改善心理状况,提高康复效率.

    作者:康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晚期肿瘤患者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晚期肿瘤患者的意义.方法:对2017年8月到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63位晚期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比,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晚期肿瘤患者治疗提供参考.结果: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很大地减轻病患的痛苦,加之全方位护理的实施给晚期肿瘤病患树立信心,提高了晚期肿瘤病患的生存质量.结论:晚期肿瘤病患需要更多的关怀和帮助,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方式对晚期肿瘤病患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治疗效率,值得推广.

    作者:曹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应用不同止血方式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针对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采用应用不同止血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2月-2018年2月,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8例和实验组38例,对照组采用电凝止血治疗方式,实验组采用缝合止血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进行评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卵巢功能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采用缝合止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大程度保护卵巢功能,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工作中.

    作者:钱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耳穴埋籽、穴位按压对于妇科腹部术后病人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耳穴埋籽、穴位按压对妇科腹部术后患者肛门排气与排便时间的影响分析.方法:将60例妇科实行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压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在肠蠕动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不规律腹痛消失时间中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籽联合穴位按压在妇科腹部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耿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作用

    目的: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综合康复护理并分析肺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实施常规护理的设定为对照组(50例),将实施综合康复护理的设定为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在血气学指标、肺部功能指标、睡眠质量、生存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提供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晓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浅谈疾控中心检验检测质量管理

    通过描述疾控中心有关检验检测方面的工作职能,说明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工作实践讲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质量管理体系关键控制点的把握.

    作者:付玉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的重大意义及影响因素分析

    制定引领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母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代公共卫生内涵丰富,受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人口、医学等因素影响较大,必须统筹考虑上述因素,充分发挥政府调控和市场调控两种手段,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重视医学技术发展在立法中的作用,加快制定统一的《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提高我国公共卫生事业整体法治水平.

    作者:胡伟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分析

    目的:对比观察孟鲁司特钠、酮替芬、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将其分成A组(28例),B组(29例),C组(31).其中A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孟鲁斯特钠,2-3岁每晚孟鲁司特钠咀嚼片4mg,1-2岁每晚孟鲁司特钠颗粒(0.5g:4mg)1袋;B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酮替芬,1岁-3岁0.05mg/kg.d,分2次;C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孟鲁斯特钠+富马酸酮替芬(服用剂量同上),3组患儿均给予治疗2周.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同时在治疗结束后,统计并比较3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结果:3组治疗后较治疗前EOS及IgE均降低,但C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以及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明显低于其他组患儿,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B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52%,C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C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患儿,3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酮替芬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詹敏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