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微量泵入奥扎格雷钠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分析

贾然

关键词:持续微量泵入, 奥扎格雷钠, 脑梗死
摘要:目的:分析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奥扎格雷钠持续微量泵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接诊脑梗死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对比观察.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奥扎格雷钠持续微量泵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取奥扎格雷钠持续微量泵入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升疾病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2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了解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细菌鉴定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R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鉴定系统,头孢西丁和苯唑西林MIC法监测MRSA.2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86株占37.07%;对替加环素、利奈唑烷、替考拉宁、万古霉素100%敏感,MRSA的耐药率明显高于MRSS.

    作者:朱天兰;黄国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川贝末片中贝母素甲的含量测定

    目的:研究川贝末片中贝母素甲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研究选择高效液相色谱、贝母素甲、乙醇等进行测定.结果:色谱条件下,贝母素甲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表明供试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峰相应峰时处有色谱峰,且与相邻杂质峰充分分离;阴性对照无干扰,表明该方法专属性较好.结论:测定川贝末片中贝母素甲采用ELSD方式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作为川贝母末片的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黄跃伟;卢加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热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热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3-DCRT)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TACE)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4~2017.8期间行TACE术后局部复发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信封法分为甲、乙组,两组患者均予以3-DCRT,乙组再次基础上联合热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乙组近期有效率、1年生存率分别为84.0%、72.0%,甲组分别为52.0%、40.0%,差异均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术后局部复发者采用热疗联合3-DCRT,可改善疗效,延长寿命,且过程相对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陆淑蕊;蔡君东;梁桂杰;刘晶;王振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饮食治疗加经洛穴位拍打在社区护理综合干预中的研究分析

    目的:探讨饮食治疗加经洛穴位拍打对社区MCI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抽样的方法:筛选出468人为研究对象,其中随机筛选MCI者236人为干预对象;另MCI者232人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干预组给予社区的饮食干预和中医师指导下的经络穴位拍打每日一次,在进行6个月后,评定认知情况的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后的MMSE评分为(25.8±2.1)分,GDS评分为(18.6±1.8)分,ADL评分为(61.2±6.3)分,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治疗加经洛穴位拍打干预可良好改善MCI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其自理能力,对延缓病情进展具有确切价值.

    作者:刘燕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0例胸部外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有男性83例,女性37例.所有患者分别进行X线检查与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分析X线检查与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手术病理检查发现120例患者共有肋骨骨折204处.X线检查共发现肋骨骨折176处,诊断准确率为86.3%;螺旋CT三维重建共发现肋骨骨折200处,诊断准确率为98.0%,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的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的准确率(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能够更好的显示患者的骨折情况,并且对细微骨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法医临床鉴定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陆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全方位护理对哮喘患者肺功能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分

    目的:为哮喘患者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护理并分析肺功能改善及护理满意度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哮喘患者,将实施常规护理的设定为对照组(50例),将实施全方位护理的设定为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各项肺功能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各项肺功能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哮喘患者肺患者提供全方位护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水平.

    作者:许鑫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应用小剂量硝酸甘油+酚妥拉明治疗

    目的:探讨小剂量硝酸甘油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NPH)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NPH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抗感染、吸氧、利尿、酚妥拉明等常规的治疗措施,观察组需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硝酸甘油联合和酚妥拉明的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在治疗后的疗效及心率、平均肺动脉压(Average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呼吸频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疗效及呼吸效率、心率等各项指标明显较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NPH),采用小剂量硝酸甘油联合酚妥拉明,能够极大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新生儿的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

    作者:唐令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正常孕妇血清中部分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正常孕妇血清中相关生化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方法:以2016年11月-2018年9月间来我院做体检的3个月-9个月孕期的正常孕妇42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清AST、ALP、TBIL、ALT、r-GGT水平,总结血清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妊娠期过程中,孕妇的血清ALP活性升高,血清TBIL和r-GGT变化不大,ALT和AST水平较为稳定.结论:随着妊娠进程推进,正常孕妇血清某些相关生化指标发生了变化,ALP变化明显,可以提示临床某些妊娠期疾病.临床诊断需要结合血清学检验结果和孕妇的症状.

    作者:杨洪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浅谈疾控中心检验检测质量管理

    通过描述疾控中心有关检验检测方面的工作职能,说明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结合工作实践讲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质量管理体系关键控制点的把握.

    作者:付玉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门诊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儿内科急危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目的:分析腹痛为首发表现的小儿内科急危症患儿的特点与治疗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60例腹痛为首发表现的小儿患儿,对其进行诊断后,总结患病类型并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结果:60例患儿当中有4例患儿治疗无效,其余患儿均得以痊愈.结论:针对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小儿患儿,针对其不同病情选择治疗方案十分关键.

    作者:黄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44例胆结石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72例.常规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疗效,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39%,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13.89%,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常规组,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常规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同时,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牟廷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静脉复合麻醉结合保温处理对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给予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静脉复合麻醉结合保温处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0)给予单纯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n=30)给予静脉复合麻醉结合保温处理,分析麻醉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过程中给予静脉复合麻醉结合保温处理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梁雄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品管圈对ICU实习护士护理带教品质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品管圈对ICU实习护理护理带教品质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我院ICU实习护士48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执行详细的培训计划.之后对两组实习护士培训后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分,判断品管圈发挥的作用.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品管圈实施后,观察组在查房、健康教育、技能操作、理论考核与专科操作的评分上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显著提升ICU实习护士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提升满意度与护理质量,可以作为一项优秀的培训模式进行推广.

    作者:管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继续医学教育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业务水平等,进而不断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但就目前而言,继续医学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仍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本论文以继续医学教育现状为研究切入点,对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作者:李桂芝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经皮肾镜治疗肾结石体会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经皮肾镜(PCNL)治疗肾结石的方法.方法:对230例接受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期建立单通道.其中一次取净结石172例,两次取净43例,15例于术后2周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手术时间平均95min,术中平均出血65ml.20例失访,210例术后2~12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精准穿刺PCNL治疗肾结石具有出血少、并发症少、安全高效的特点.

    作者:张煜;胡晓东;何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探讨阴道彩超应用检测子宫腺肌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子宫腺肌症使用阴道彩超检测诊断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的子宫腺肌症患124例进行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引导彩超进行诊断,对照组使用腹部彩超进行诊断,对两组的诊断准确率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诊断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是85.4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是53.23%,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子宫腺肌症患者接受阴道彩超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临床中诊断可靠,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闫庆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化疗联合益气养阴化痰毒中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究分析化疗联合益气养阴化痰毒中药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价值.方法:从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抽选53例,采用盲抽法分为两组,实验组27例,接受化疗联合益气养阴化痰毒中药治疗,对照组25例,仅采取化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lgA、lgG、lgM等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lgA、lgG、lgM等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9.67、8.53、8.39,P=0.00、0.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采取化疗联合益气养阴化痰毒中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志航;张宏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33例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贫血患者33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3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常规组,两组均进行血液检验,对照分析两组血液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中不同类型贫血者(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除外)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水平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检验对于贫血患者而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张晶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口腔癌术后口腔护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口腔癌为世界第六位常见肿瘤,术后口腔自行清洁能力降低,术后创面容易发生感染,有效的口腔护理可保证患者口腔卫生,减少术后感染,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口腔护理经历了含漱法、擦洗法、冲洗法等多种方式,本文就各种口腔护理方式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作者:刘宝友;万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外科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探讨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肛肠外科手术后患者排尿、排便困难的效果.方法:根据前瞻性研究方法,时间以2018年1月-12月为准,将在我院进行肛肠手术的86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实施早期干预.观察术后两组排尿、排便困难病例,并由患者出院当天对护理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排尿、排便困难发生情况,观察组更少,[6.98%vs23.26%]p<0.05;满意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预防肛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后排尿、排便困难,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工作,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聂坤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