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黄鹏;滕小军

关键词: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 阿莫西林三联疗法, 消化性溃疡
摘要:目的:讨论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消化性溃疡治疗的104例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选取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则采取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中溃疡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溃疡面的干预有效率为96.19%,相对于对照组的84.61% 明显较高,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中,可应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予以治疗,其能够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治疗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方法:选取72例心力衰竭诱发心律失常患者.对照组:应用盐酸胺碘酮药物治疗,观察组:应用盐酸胺碘酮联合参脉养阴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22% 比对照组的83.33% 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56% 比对照组的19.44% 要低(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律失常治疗采用盐酸胺碘酮药物与参麦养阴胶囊效果理想,安全可靠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吕慧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儿科PICC置管的潜在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分析儿科PICC置管的潜在风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在医院当中选取30例小儿白血病PICC置管患儿,对儿科PICC置管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对其实施有效的延续性护理.结果:患儿置管风险主要的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护理人员以及家长跟患儿.患儿的每天握拳>500次例数;每天活动例数;每天泡脚例数都比较多;且按时维护导管的概率、脱管的概率、过敏的概率、满意程度较为完善.结论:在小儿白血病PICC置管患儿中,为常见的PICC置管潜在风险因素主要为等.同时对白血病PICC置管患儿实施使用延续性护理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作者:王淑琴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李东垣升阳除湿法在阴部湿疹中的运用

    阴部湿疹是较常见的皮肤病,病人因私隐部位瘙痒难忍,影响正常工作和睡眠,且反复发作,顽固难治而痛苦不堪.目前西医治疗大多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且一旦停药疾病很快复发.广大医疗工作者寻求从中医领域获得突破.中医学认为阴部湿疹发病的主要因素是内有禀赋薄弱、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又外感风邪,内外交攻,风、湿、热三邪相搏,浸淫肌肤所致.辨证分型以湿热证、脾虚湿蕴证、风湿热瘀、血虚风燥等比较常见.笔者在临床中发现东垣升阳除湿法在阴部湿疹的湿热证、脾虚湿蕴证、风湿热瘀证中常常有运用的机会,遂自拟升阳除湿汤治疗该病,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王勇;侯中博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目的:探究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50例,对照组应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肩颈部V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74.0%,观察组为9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晕针、断针、滞针、脊髓或椎动脉损伤等不良反应.结论:颈椎病患者应用针灸推拿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共信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浅析中医理念在肛肠外科手术后的运用

    目的:浅析中医理念在肛肠外科手术后的运用.方法:在选取医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的收治的80例患者进行观察治疗,在术后的并发症采取了中药坐熏疗法和针灸辅助的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80例患者中治愈的有37例(46.25%),有效的41例(51.25%),无效的有2例(2.5%),P<0.05,符合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肛肠外科手术后的治疗过程中加入中医理念的护理疗法具有临床依据,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李代颖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12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有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进行应用,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糖皮质激素进行联合.通过对两组患者情况的治疗从而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血气指标、肺功能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今后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的过程中可以将糖皮质激素与特布他林联合进行治疗,该方法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患者对病症进行缓解和改善.

    作者:郭敏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获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的10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62例接受单磷酸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联合治疗的治疗组和42例的接受静滴更昔洛韦治疗的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消失、咽峡炎消退、ALT恢复正常以及淋巴结缩小所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32%,参照组为76.09%,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采取单磷酸阿糖腺苷与更昔洛韦治疗联合治疗的方案,临床症状恢复快,病程缩短明显,获取的临床疗效更佳.

    作者:覃艺;邓燕艺;陈虹伊;马晓红;甘宁;李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陈霞教授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撷要

    陈霞教授认为女子年过七七,肾气渐衰,机体阴阳平衡失调,从而导致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产生.肾虚为其根本,但此类病患往往在肾虚的基础上,还兼有肝、脾、心三脏功能紊乱.肾虚-肝郁-脾虚-心肾不交系主要病机,治疗当以补肾为主,兼顾疏肝-健脾-宁心.临证多选用莲子心-黄连等药对治疗,颇有良效.同时,陈师还提倡养生之道,天人合一,燮理阴阳.

    作者:刘芳;陈霞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和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患有胆结石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等相关指标,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方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52%,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3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徐志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对剖宫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对剖宫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剖宫产妇注射缩宫素治疗,研究组剖宫产妇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以及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法下的的产后出血情况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舌下含服卡前列甲酯栓对剖宫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效果良好,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程忠先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析采用CT影像对急性胰腺炎实施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在2013年4月-2017年5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急性胰腺炎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择40例为研究对象,并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与CT诊断结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CT诊断的准确率为95%,CT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依据,可将其作为首选诊断方案.

    作者:柳卫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管外科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在血管外科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研究应用效果.方法:随机自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2例血管外科患者入组,根据数字表法分组,26例实验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行优质护理服务,26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行常规护理服务.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15%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护士基本理论得分(83.7±1.6)分、基本技能得分(90.4±3.2)分及护理工作执行率92.30% 均明显更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血管外科患者临床护理路径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张艳惠;刘凤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肝病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在肝病护理当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主要回顾性地分析了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所收治的90名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患者38名,观察组有患者52名.对照组的患者主要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内容的基础之上,采用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模式.结果:在护理之后两组患者的QOL评分都和护理之前相比,出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患者在改善的效果方面要优于对照组的患者,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结论:在肝病护理当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可以使得患者得到满意的护理,提升患者康复的效率,促进患者生命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0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至三组,联合治疗组35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熏蒸的治疗方法,针刺治疗组35例患者仅采用中医针刺的治疗方法,熏蒸治疗组35例患者则仅采用中药熏蒸的治疗方法,治疗结束后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71.43%)和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其他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在复发情况方面,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8.00%)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将针刺联合中药熏蒸应用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当中,治愈率高,患者治愈后复发率较低,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谭正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乳腺微创手术(麦默通手术)应用于较大乳腺肿瘤切除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较大乳腺肿瘤采用乳腺微创手术(麦默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较大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值随机法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行乳腺微创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较少,且瘢痕较小,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肿瘤切除率较高,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较大乳腺肿瘤患者乳腺微创手术效果显著.

    作者:吕锋;汪天翔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探析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进行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为(53.20±3.22)min,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为(40.12±3.02)min,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10±2.12)天与(15.32±3.44)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急救护理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李明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护理对策与独一味胶囊临床疗效及机制分析

    目的:探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护理方法与独一味胶囊对于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以及机制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行髋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120例,依据患者术后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术后护理组(对照组)、专项护理管理组(护理组)与中药组,每组患者各30例.手术治疗前后,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散色比浊法检测血浆D-dimer、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FIB),比较3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感染、肺血栓栓塞症、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清CRP、IL-6、D-dimer、FIB水平明显下降(P<0.05).其中,中药组下降幅度显著低于护理组与对照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关节感染、肺血栓栓塞症、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以中药组低,其次为专项护理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独一味胶囊联合术后专项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与联合治疗显著降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血清炎性反应,降低凝血机制紊乱有关.

    作者:李娟;刘建柱;魏月梅;周玲;刘坤兰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64%,高于对照组67.27%(P<0.05).结论:西医结合中药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熊菊谋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7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急诊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保守治疗,部分治疗改为手术处理;观察组进行了,标准化大骨瓣开颅手术,血肿清除等综合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20天,两组生命征、意识情况、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20天,临床观察点(生命征、意识恢复情况(P<0.05),死亡情况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的55.6%,同时死亡率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5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发生33例发生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颅内损伤后,如果有手术指征,尽早手术治疗是挽救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颅脑损伤患者及时清除颅内血肿及开颅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以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缪志海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临终关怀降低老年临终病人家属心理应激和负性情绪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对降低老年临终病人家属心理应激和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选择58例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29),观察组则给予临终关怀(观察组,n=29),对比两组患者家属临终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应激情况及焦虑、抑郁情绪.结果:两组患者家属干预前RSS总分、负性情绪、生活被扰乱及心理痛苦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RSS、生活被扰乱、心理痛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干预后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不仅能有效降低老年临终病人家属心理应激水平,同时可以降低焦虑、抑郁情绪,具非常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鲜佳静 刊期: 2018年第06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