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黎芳
目的:分析探讨人工流产后即刻放置不同避孕环对预防在此怀孕及人工流产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入院接受人工流产的孕妇68例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所有孕妇均在我院接受人工流产后立即放置节育环.其中观察组放置吉妮致美节育环,而对照组则放置曼月乐节育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节育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两组患者意外妊娠率和节育环脱落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2人,发病率为5.8%,而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4人,发病率为41.1%.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后立即放置吉妮致美节育环,能够有效的防止患者再次妊娠,并且吉妮致美节育环发生脱落的几率较小,其产生的并发症较低,适合推广和应用.
作者:姚茂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泌尿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4例泌尿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1.8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59%.组间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泌尿结石患者的治疗,使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方法,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唐义权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妈富隆、补佳乐对青春期功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给予妈富隆治疗,对照组给予补佳乐治疗.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2.68% 、对照组仅为73.17%,P<0.05.结论:应用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功血效果显著.
作者:刘爱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讨论硬脑膜网状切开在合并急性脑肿胀的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合并急性脑肿胀的脑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骨瓣切开术,观察组采用硬脑膜外网状切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与残疾率进行对比.结果:手术治疗后,观察组病死率与残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合并急性脑肿胀脑外伤手术的治疗中,硬脑膜网状切开术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残疾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伟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周围性面瘫患者接受针灸与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6年1月-2017年2月,通过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针灸治疗,实验组则接受针灸与康复功能训练联合治疗,对比2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实验组周围性面瘫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00%),P<0.05;2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其中实验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接受针灸与康复功能训练联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朱明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冠心病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患者的影响.方法:针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共计88例.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相关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更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护理满意度为(96.57±5.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5.41±6.15)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围手术期内采取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稳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其更好的耐受手术,并提高治疗质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任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病人急性心肌梗死时实施急救护理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8月到2018年3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66例,对收治的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以及给予准确快速的急救与护理.结果:给予急救护理的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护,其中成功抢救的病人有63例,死亡的病例3例,抢救的成功率为95.4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给予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能很大程度的挽救病人的生命,在抢救病人方面具有很重大的意义,应该引起病人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廖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补中益气汤主治病机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的诸多病证.如:胃下垂、汗证、下肢静脉曲张、劳淋、脱肛、痔疮出血、子宫脱垂,月经量大或经期延长、带下病、久泻、久痢、久疟、下部的或久不愈合的溃疡、慢性前列腺增生等,均可以本方为主随症加味治疗,而且屡获奇效.
作者:毛龙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消化内科患者中选取4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分析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总疗效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中,胶体果胶铋干混悬剂具有确切的应用效果,值得作为首先治疗手段使用并推广.
作者:张志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胃镜观察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96例经胃镜下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联合阿莫西林和甲硝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和呋喃唑酮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仅为79.5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有24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4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治疗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简便、有效、费用低廉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宋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和手术方式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内固定状况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就诊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90例,按随机列表法分为Ⅰ 、Ⅱ 、Ⅲ 组.Ⅰ 组给予膝前外单切口单钢板术式,Ⅱ 组给予膝内外双切口双钢板术式,Ⅲ 组给予膝前正中切口双钢板术式.比较不同时间手术的并发症比例和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骨折后7-8d手术者的并发症比例比其他时间的明显降低(P<0.05);Ⅰ 组的术中出血量和内固定成功率比Ⅱ 、Ⅲ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骨折后5-8d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合理手术时机,手术方式需按患者骨折状况选取.
作者:冀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中的风险因素以及防控对策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以及观察组3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方案,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应用护理风险评估和改善方案.结果:腹腔镜手术的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感染、气肿、电灼伤以及体位伤,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为(3/30)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本次护理风险发生率(22/30)73.3%,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手术时长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护理配合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案,同时还应该对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护理工作改进方案,提升腹腔镜手术护理干预水平.
作者:商婧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在脑梗死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前循环梗死患者中选取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应用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应用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联合丁苯酞在脑梗死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孔伟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老年人在进行髋部骨折手术后经常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病症,本文主要研究术后利用空气波压力仪对这种病症的预防效果与仅仅使用利伐沙班对该病症(D V T)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研究过程中主要通过对98例进行过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跟踪调查,把他们随机分成2组,一组进行利伐沙班联合空气波压力仪治疗方式,另一组则只是采用单纯的利伐沙班治疗,然后对这两组患者进行DVT症状的评估以及一些下肢深静脉彩超的相关的检查.结果:发现第一组DVT发生概率为3.77%,而第二组单纯利伐沙班的发病概率却高达8.88%,得出配合空气波压力仪进行预防的效果明显高于单纯使用利伐沙班的预防.结论:对进行髋部骨折术后的老年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的预防调查中,采用利伐沙班联合空气波压力仪的预防DV T的效果比单纯应用利伐沙班的预防效果更好.
作者:黄晓曦;曾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104例患者(慢性心力衰竭),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4日至2017年10月4日,把患者分为两组(抽签)各52例,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对照组)以及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观察组)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步行距离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两组治疗后步行距离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2.31% 与75.00%,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帅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利用Westgard方法决定图判定ADVIA2120i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方法:分别以CLIA'88和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检验结果互认要求允许的总误差(Tea)% 为Y轴总长度,以0.5Tea% 为X轴总长度建立XY坐标,连接点(0,Tea%)与(0.5Tea%,0)、(0,Tea%)与(0.33Tea%,0)、(0,T ea%)与(0.25 T ea%,0),形成性能不符合要求区、临界性能区、良好性能区和优秀性能区等4个性能评价区域的方法决定图;将室内质控结果的变异系数(CV%)为横坐标,偏倚(Bias%)为纵坐标在MD图上划出散点图,判断各项目性能的可接受性.结果:8个评价项目,按CLIA'88总允许误差判断均在优秀区;按结果互认要求判断,MCHC和低值HCT在优秀区,高值RBC、高中值HCT、中值MCV、低值MCH和高值PLT在良好区,其它均在不符合性能要求区或临界区.结论:(1)该ADVIA212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性能达到CLIA'88的要求,能为本单位提供可靠的检测结果;(2)该ADVIA212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性能未能达到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检验结果互认的性能要求.
作者:曾强武;丁元廷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不同甲氨蝶呤用药方案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患者,使用单盲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单次肌肉注射1mg/kg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给予连续肌肉注射0.4mg/kg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5% 、17.5%,研究组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下降率改善情况在治疗7天时好于对照组,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次注射1mg/kg的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的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巧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头颈部C T 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上述患者均经过精确检查诊断,其中男性患者是25例,女性患者是25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60.1±1.5)岁,先进行头颈部的CTA检查,一周后再进行全脑血管的DSA检查,观察患者的颅内动脉的狭窄及闭塞程度和CTA的诊断价值.结果:①CTA检查结果:正常动脉数1589段,轻度狭窄20段,中度狭窄111段,重度狭窄59段,闭塞61段;DSA检查结果:正常动脉数1589段,轻度狭窄24段,中度狭窄110段,重度狭窄62段,闭塞55段;② 将DSA作为参照标准,计算在CTA检测下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值、阴性值及准确度,结果分别是95.65% 、75% 、95.65% 、75% 、92%.结论:利用多排螺旋C T头颈C T A可以清楚观察到患者脑内血管闭塞程度及狭窄程度,且风险性较低、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赵继军;王国兴;石犇;周小森;肖静;刘铁山;孟庆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远程胎儿监护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前检测中的价值,对临床应用提出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中患者采用常规胎动计数和定期进行产前无负荷实验监测,试验组则采用远程胎儿监护措施进行无负荷实验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和胎儿监护结果.结果:试验组中无负荷实验监测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新生儿评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以及早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结果中存在的差异性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结论:远程胎儿监护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产前监测可以改善产儿预后情况,可以加强整体监护效果,改善母婴结局,临床中可以加以推广和运用.
作者:梁海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6/9-2017/9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表法把所有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T G F-α含量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指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GF-α含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TG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当中有着显著疗效,与西医治疗方法相比,在活血化瘀、养胃健脾、调节TGF-α水平方面更具优势,能够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加快患者胃病恢复,有着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杜永耀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