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及其临床病理

陈言真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 胃复春, 碳酸镁,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92例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莫沙必利与碳酸镁和胃复春与碳酸镁开展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有效总有效率分别是91.3% 和76.1%,乙组的优势明显.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现象分析,甲组和乙组不良不反应率分别是15.2% 和6.5%,乙组的发生几率低于甲组.结论: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采用胃复春与碳酸镁进行治疗,能避免出现异常反应,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家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病毒筛查的临床作用

    目的:探讨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过程中行病毒筛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468例接受孕前优生检查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集2ml外周静脉血,并通过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实验监测妇女血清梅毒螺旋体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详细分析有关的检测结果 ,如:风疹病毒的IgG抗体、巨细胞病毒的IgG、IgM抗体以及弓形体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接受检查的468例妇女中,检查结果为:1例妇女存在梅毒螺旋体;413例为风疹病毒IgG阳性;1例为弓形体IgM阳性,406例为弓形体IgG阳性;10例为巨细胞病毒IgM阳性,429例为巨细胞病毒IgM阳性.结论:通过在孕前优生检查的过程中,详细分析病毒筛查的检查结果,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我国人口综合素质,减少问题儿的出生.

    作者:李光平;陈杨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利用中药灌肠治疗小儿发热

    目的:观察利用中药灌肠治疗小儿发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于我门诊就诊的小儿发热患儿,共80例,按进入门诊的编号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口服西药布洛芬混悬液退热,观察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发热时,运用中药灌肠治疗能够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李林蔚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儿科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探讨

    吸入型糖皮质激素目前在呼吸道疾病当中受到广泛的重视,因为其作用强、见效快和疗效好的优点,使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慢性的呼吸道疾病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并且由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增多,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对于儿科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来说,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更为方便,因为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仅可以转换场地,使得治疗更加方便,而且是自我健康管理理念的一种突破与提升.对于家庭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法的长期使用,有助于减轻儿科呼吸系统疾病问题,使得患儿的呼吸系统恢复健康.

    作者:饶平;林鑫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临床采用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468例丙型肝炎筛查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进行HCV筛查,依照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HCV抗体,分成阴性组(n=364)和阳性组(n=104),然后使用临床微生物技术检测其空腹血糖、血K+、白蛋白、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进而评价微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准确性.结果: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K+和白蛋白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丙型肝炎阳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K+和白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阴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两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丙型肝炎阳性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水平均显著低于阴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协助诊断,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东亮;黄兆琼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硬脑膜网状切开在合并急性脑肿胀的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讨论硬脑膜网状切开在合并急性脑肿胀的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现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40例合并急性脑肿胀的脑外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大骨瓣切开术,观察组采用硬脑膜外网状切开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与残疾率进行对比.结果:手术治疗后,观察组病死率与残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合并急性脑肿胀脑外伤手术的治疗中,硬脑膜网状切开术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残疾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伟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针灸并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86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采用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中药外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86.05%,对照组为60.4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疼痛积分及病情严重指数变化方面,治疗前,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两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方法治疗,止痛效果更好,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疗效显著,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邹旭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急诊护理流程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护理的方法探析

    目的:探究急诊护理流程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护理的方法.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抢救成功率、植物生存人数、NIHSS评分、MMSE评分以及CSS评分情况进行记录以及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植物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样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护理流程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护理的方法效果十分显著,因此在今后护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可以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广泛的应用.

    作者:吕秋敏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多样性护理方式,并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10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1),分为采取多样性护理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使用、疾病认知、症状管理等病情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样性护理方式能够提高患者病情管理能力,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比较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试分析对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采取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所获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在2014年6月-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治疗的患者中选择68例为研究对象,并在双盲法作用下随机分为各34例的甲组与乙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术对乙组实施治疗,对甲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治疗7d后以及治疗1年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远优于乙组,且甲组与乙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的近期疗效以及远期疗效更为优良.

    作者:李颂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川崎病患儿中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变化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川崎病患儿中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治疗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住院患儿诊断为川崎病,应用阿司匹林(30mg/kg/d)及丙种球蛋白治疗(2g/kg)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检测血清中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水平,同时选择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维生素A、25羟维生素D水平.结果:川崎病患儿治疗前、治疗后,维生素A及25羟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川崎病患儿治疗前维生素A及25羟维生素D水平均低于治疗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川崎病患儿维生素A及25羟维生素D水平低于正常儿童.

    作者:温红艳;经鑫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子宫穿孔-人工流产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人工流产手术在节育、避孕失败的非意愿妊娠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人工流产虽然是一种较安全、简单的终止早孕的手术 ,但人工流产并非绝对安全 ,子宫穿孔是它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如损伤大血管或伴有周围脏器损伤 ,则后果更为严重 ,甚至可危及孕妇的生命.必须及时诊断 ,正确治疗 ,积极预防.

    作者:冉祝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在2017年2月到2018年1月之间,在我院选取6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6%,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且P>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姜凤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对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产妇.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记录两组产妇的实际情况,护理后,通过抑郁自查表和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产妇的抑郁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实验组产妇的抑郁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后续的满意度调查表,对照组产妇及其家属对于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为82.3%,实验组产妇及其家属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为94.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给产妇提供全面系统的护理,利于产妇改善产后忧郁情况,同时也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今后的实践中,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菊;张宇;刘家彬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快速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在临床检验当中比较常用的就是微生物检验技术.由于传统微生物检验方法存在较长检测时间,并且操作难度大,无法推广应用在临床检验当中.随着新型微生物检验技术的发展,不断提升了检验准确性和特异性,缩短检验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新型微生物检查技术当中主要包括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新型技术,在临床检验当中具有显著优势.

    作者:白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2月至今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中选择78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心内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治疗成功率,出院时间和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出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心肌梗死病发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循证护理,能够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恢复患者病情尽早出院,护理效果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马静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8例参保住、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有54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的住院费用均由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是96.3%,对照组总满意是7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再医院医保管理中具有显著应用效果,能够显著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叶飞;刘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谈谈对眼角膜异物取出的体会

    眼睛是一种人体为重要的器官,十分脆弱,眼睛一旦进入异物都会产生不适感.角膜异物属于眼科急症之一,主要是灰沫等异物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进入眼角膜中所引起的疾病,临床症状异物感、畏光和流泪为主,若异物进入瞳孔区,则会降低视力,更有甚者会对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异物时常出现在眼内,似乎取出异物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然而如果取出方法不当或者延误佳取出时间,轻者会造成角膜混浊,严重情况会诱发绿脓杆菌感染而造成失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视力.为此,全面掌握和认真学习眼角膜异物取出术至关重要.

    作者:刘战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对比分期治疗肛周脓肿临床效果

    目的:对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与分期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川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0例肛周脓肿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行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的观察组与行肛周脓肿分期治疗术的对照组各100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后肛门功能、肛周疼痛情况、治疗有效率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功能、肛周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术操作简便,能减轻患者痛苦,有效恢复患者肛门功能,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具备推广价值.

    作者:朱兴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患者肝损伤相关症状与肝损伤关系及早期预警分析

    目的:分析抗结核治疗后患者肝损伤相关症状出现与肝损伤的关系,从而可以提早预警,减少肝损伤的危害.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500例,分析采用一线抗结核药物对患者治疗后,肝损伤发生情况以及肝损伤相关症状出现情况与肝损伤程度关系.结果:在肺结核患者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后,167患者出现了药物性肝损伤相关症状.这167例患者当中,有135例患者出现恶心,发生率为80.84%,呕吐18例,发生率为10.78%,食欲不振99例,发生率为59.28%,发热35例,发生率20.96%,其他症状25例,发生率14.98%.结论:抗结核治疗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提示患者发生肝损伤危险度增加,发热可能是中重度肝损伤的预警症状.临床上可根据肝损伤相关症状出现与肝损伤的关系及早预警,从而降低肝损伤的危害.

    作者:刘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头颈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头颈部C T 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5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上述患者均经过精确检查诊断,其中男性患者是25例,女性患者是25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60.1±1.5)岁,先进行头颈部的CTA检查,一周后再进行全脑血管的DSA检查,观察患者的颅内动脉的狭窄及闭塞程度和CTA的诊断价值.结果:①CTA检查结果:正常动脉数1589段,轻度狭窄20段,中度狭窄111段,重度狭窄59段,闭塞61段;DSA检查结果:正常动脉数1589段,轻度狭窄24段,中度狭窄110段,重度狭窄62段,闭塞55段;② 将DSA作为参照标准,计算在CTA检测下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值、阴性值及准确度,结果分别是95.65% 、75% 、95.65% 、75% 、92%.结论:利用多排螺旋C T头颈C T A可以清楚观察到患者脑内血管闭塞程度及狭窄程度,且风险性较低、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赵继军;王国兴;石犇;周小森;肖静;刘铁山;孟庆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家庭医药杂志

家庭医药杂志

主管:广西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广西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