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鸿;沈华;赵岗;方剑峰;李全康
目的:探讨在儿童保健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选取48例跟随家长来我院保健咨询的儿童,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2组,各24例.将行常规保健护理的儿童作为参照组,将行健康教育的儿童作为实验组.分析2组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结果:与实验组相比较,参照组儿童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较低,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良好率为95.83%,对照组患者的良好率为75%,实验组患者良好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在儿童保健护理中,家长可熟练掌握健康知识,促进儿童成长发育,进而满意护理服务.
作者:杨改秀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扶正清肺化痰方治疗老年肺炎临床价值.方法:从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肺炎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方法治疗肺炎,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炎.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正常时间、黄痰转白痰时间及WBC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两组患者C-反映蛋白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方法治疗老年肺炎,扶正清肺化痰方结合西医治疗能够明显的提高治疗效果,时患者的炎症情况得到缓解,改善患者的症状,并降低患者体内的C-反应蛋白水平,缩短患者病情好转所需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猛;高蕾;张新如;王娟;赵晓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试分析对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采取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所获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在2014年6月-2017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治疗的患者中选择68例为研究对象,并在双盲法作用下随机分为各34例的甲组与乙组,采用多次根管治疗术对乙组实施治疗,对甲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治疗7d后以及治疗1年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远优于乙组,且甲组与乙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患者采取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的近期疗效以及远期疗效更为优良.
作者:李颂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应用匹多莫德治疗儿科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的呼吸系统反复感染患者90例进行分析研究,将9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化痰、止咳和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布地奈德0.1mg的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应用匹多莫德口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和不良反应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较大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儿的感染人数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呼吸系统反复感染的患儿采取匹多莫德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疾病的复发率,促进临床症状消退的进程,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作者:周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脑出血患者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给予临床路径设计治疗模式的临床治疗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脑出血病症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应标准确诊的患有脑出血病症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以往常应用的康复治疗模式开展治疗工作,观察组则采用临床路径设计治疗模式开展治疗工作.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给予对应治疗模式后,观察组在院诊治时间相较于对照组,缩短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住院所需费用相较于对照组,下降趋势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脑出血病症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设计治疗模式开展治疗工作,临床治疗结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在院治疗时间,使患者在院治疗费用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同时对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绪飞;吕恩振;于立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常规生化检验在老年人健康异常指标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7年2月-12月期间体检的120名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生化检验,回顾分析生化检验对患者健康异常的评价结果.结果:120例患者通过常规生化检验,其中有60例患者在血清TBA、CHE、ALT、AST、GGT、ALP以及TBIL等指标方面存在异常,经进一步检查,其中肝硬化患者28例、急性肝炎患者32例,两组患者在上述指标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常规生化检验能够作为老年人健康异常问题诊断的重要依据,便于患者及时接受规范治疗.
作者:陈忠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阴道分娩(收治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的130例初产妇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取得产妇及其家属同意的情况下,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自然排尿成功率为96.67%,对照组产妇产后自然排尿成功率为81.43%,相关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在产后尿潴留预防中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谭素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对比腹腔镜微创疗法和开腹手术实施在临床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在我院随机选取60例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采用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开腹手术,观察组进行腹腔镜微创疗法,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出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对比具有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进行腹腔镜微创疗法,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崔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收治于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13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切开取石术,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均优越于对照组,预后情况优越于对照组,相关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显著,预后良好,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任千民;石广坡;申自涛;梁晓磊;李增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西药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泮托拉唑、铝碳酸镁咀嚼片和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针灸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对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西药联合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胆汁的反流,促进患者病情的好转,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莫沙必利联合PPI(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症状、不良反应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1例GER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行单纯埃索美拉唑治疗者作为对照组(46例),于此基础加以莫沙必利治疗者作为研究组(55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不良反应以及疗效.结果:研究组吞咽不适(1.32±0.25)分、烧心(1.21±0.13)分、胸骨后疼痛(1.09±0.22)分、反酸(1.16±0.18)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低(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10.90% 、6.52%,无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36% 较对照组显著高(P<0.05).结论:GERD患者经莫沙必利及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患者安全得到保障,可推广应用.
作者:尹兆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肺肾双补膏联合三伏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OPD稳定期(肺肾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肺肾双补膏联合三伏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的营养状态(BMI指数、上臂肌围、血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后,治疗组BMI指数(23.80±2.67ab)、上臂肌围(24.57±1.45ab)、血红细胞(4.47±0.43cd)、血红蛋白(135.33±8.49cb)、血清白蛋白(39.07±3.61ab)等营养状态指标均较前有所改善,对照组在BMI指数(22.47±2.78b)、血红蛋白(131.67±10.41b)、血清白蛋白(36.28±3.81b)方面较前有所改善,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各营养状态指标均有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肾双补膏联合三伏贴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两虚型)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孙义田;张丽;赵辉;季辉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在小儿急诊高热中采取赖氨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在我院急诊科近期(2016年01月-2017年12月时期)收治以小儿高热为诊断的患儿134例,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每组各67例,采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用药为对照组,采用赖氨匹林静脉滴注用药为实验组.将两组患儿用药后不同时间段体温水平及不良反应对照.结果:实验组用药后不同时间段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为0%,对照组为5.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小儿高热患儿,采取赖氨匹林治疗,可迅速有效退热,不良反应低,效果理想.
作者:李保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结肠透析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72例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36例),其中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结肠透析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进而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90.21±5.8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81.42±5.11)分,并且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BUN(13.32±3.44)mmol/L和Scr(326.71±101.14)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的BUN(19.41±4.23)mmol/L和Scr(419.87±109.44)μmol/L(P<0.05).结论:将中药结肠透析运用于早中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有着极大的帮助,拥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谢治卿;黄佑芳;李流 刊期: 2018年第07期
21世纪人类社会科学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在档案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全国各级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发展.医院由于人流量大、信息数据繁杂且好多信息需要进行归类存档,具有较高的档案管理要求,且由于其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时间短、且具有其独特的储存技术要求而需要有关管理人员加以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探究医院档案管理中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讲的是医院档案管理中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和意义.
作者:李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在肛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4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以及观察组20例.在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切开挂线治疗方案,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为(19/20)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本次治疗总有效率(16/20)80.0%;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肛瘘患者手术治疗中,通过应用切开缝合联合挂线术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疾病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整体助产模式对异常胎方位的影响以及在产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的120例胎方位异常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60例产妇,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整体助产模式进行应用,将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异常胎方位纠正成功率、母婴情况改善情况以及自然分娩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的指标均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助产模式对异常胎方位影响的效果十分显著,在今后的异常胎方位临床过中可以对整体助产模式进行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提升自然分娩率.
作者:王会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门诊药房合理配发老年患者用药注意事项.方法:选择医院门诊药房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老年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品配发方式.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的75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合理配发用药指导,比较两组老年患者配发药物的失误率、取药等待时间.结果:观察组配发药物的失误率0.00% 低于对照组患者的9.93%,两组对比,(χ2=7.3427,P=0.0000),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取药平均等待时间(16.58±6.47)分钟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取药平均等待时间(32.39±6.78)分钟,两组对比,(T=14,6097,P=0.0001),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药房合理配发老年患者用药指导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以降低配发药物的失误率,降低患者的取药等待时间,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美合日阿依·伊萨克;许丽霞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人性化服务在麻醉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8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进行外科麻醉手术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服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自我管理和抗抑郁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10.0%),而且研究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98.24±8.1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4.29±7.64)分,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65.29±3.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81.34±4.29)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行外科麻醉手术的患者采用人性化服务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自我管理评分以及降低焦虑抑郁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杨锡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行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1~2018/1间于我院消化内科接受临床治疗的12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中医治疗干预.在两组患者接受临床治疗一段时间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接受临床治疗一段时间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6.78%,远高于对照组的75.81%;实验组患者胃内p H值和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36%;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6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51%,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过程中,如果可以行中医治疗干预,那么可以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秀莲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