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民
目的:探讨术中撬拨复位加挤按折顶手法联合单侧椎弓根极外侧穿刺路径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收集我院骨质疏松症伴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共56例,其中36例(48椎)OVCF患者行挤按、折顶手法,联合单侧椎弓根极外侧缘穿刺入路加术中撬拨复位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型术(手法组),20例(28椎)患者单纯行PKP术(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分别于1W、24W、48W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评价.结果: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明显较术前明显降低,但两组患者术后同一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手法组在椎体高度恢复及后凸cobb角减小上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撬拨复位加挤按折顶手法联合单侧椎弓根极外侧穿刺路径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减少后凸角,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光胜;胡敏;余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以提高对酮症酸中毒临床表现多样化的认识, 降低腹痛为首发症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发生率,帮助早期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2例以剧烈腹痛为首发症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特点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误诊为急性胃肠炎5例,急性胰腺炎2例!急性阑尾炎1例,急性胆囊炎2例,肾结石2例,所有患者经正规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酮体转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得到纠正,腹痛随之完全缓解.结论:以腹痛为首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一般较为严重,易与急腹症等相混淆,在检查中往往会出现漏诊、误诊等现象,临床医师应对该类患者提高认识,加强病史询问,全面体检,以减少误诊率.
作者:陈建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在提高手术室物品准备规范化管理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手术室成立QCC,确定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确认效果后进行检讨与改进,采用巡回护士外出次数检查表统计改善前后外出情况.结果:活动期间手术室共开展手术63台,查检51台,检查表统计结果显示改善后巡回护士外出总次数及平均每台手术外出次数均明显低于改善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手术室护理管理,降低巡回护士外出次数,从而保证手术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袁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颅脑创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110例颅脑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护理模式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55)和优质组(n=55),对所有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对所有优质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患者致残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ICU时间与基础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对颅脑创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模式效果优良.
作者:吴成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取分阶段、不等比例和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并在同地区、同性别、年龄相近、身高相似 (≤5cm)的正常儿童进行1:1配对.结果: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检出率4.3%,超重检出5.9%;与儿童食欲、挑食以及进食进度等有关.结论: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检出率上升幅度明显,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控制其发生.
作者:周晓倩;张明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早产儿静脉补钙人性化护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2月在我院进行新生儿静脉补钙的早产儿40例,把其按照分层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流程护理方式,而研究组在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观察两组补钙方式所产生的效果. 结果:其中对照组20例早产儿,出现皮肤钙化点3例,局部红、肿范围扩大2例.研究组20例早产儿,出现皮肤钙化点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方式的早产儿补钙过程顺利没有出现并发症.因此,在针对早产儿静脉补钙时要有认真负责、细心的态度以便尽早的发现和处理补钙时所出现的问题.
作者:覃珍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产房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产科住院产妇9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45例.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产妇进行产房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助产质量及产房内感染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助产质量评分(95.21±1.8),对照组助产质量评分(63.4±2.24),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房内感染率为6.67%,对照组产房感染率为22.22%,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开展产房舒适护理,能够提高助产质量,降低产房内的感染率.
作者:聂成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脑挫裂伤是极严重颅脑损伤,常伴有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继发性脑干损伤.而临床入院的患者常常伴有复合伤,烧伤是常见的一种.护理是极其重要的.1 临床资料 我科室近半年收治了5例脑挫裂伤伴Ⅱ度烧伤的患者,其中4例男性1例女性.格拉斯格评分13-15分,语言清晰,双侧瞳孔是等大等圆的,对光反射存在;烫伤部位分布在上肢及腰背部;表皮脱落,并伴有小水泡存在.入院后,经抗炎、止血、健脑、激素、微波及局部换药等综合护理后痊愈出院.
作者:高爱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原因和临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2016年进行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产妇40例进行研究,对中转剖宫产产妇的资料进行研究,分析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相关因素.结果:40例阴道试产中转剖宫产的因素主要是持续性枕后(横)位和胎儿窘迫,还包括有产程停滞或延长、头盆不称、社会因素等.结论:产妇在生产以前,要注意对头盆不称的情况进行详细精确的评估,同时对产妇的生产过程进行严密的观察,如果产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异常就要及时进行处理,助产人员要对阴道试产和剖宫产的相关技能全面地掌握,从而能够减少中转剖宫产的几率,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葛松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在CT增强检查中采取静脉留置针之后实施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CT增强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60)与实验组(n=60),所有患者均实行静脉留置针,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施全面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观察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CT增强检查患者造影剂渗漏发生发生率3.33%、护理满意度评分(90.23±5.23)分等指标对比参照组各项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显示意义.结论:将全面护理干预应用在静脉留置针处理的CT增强检查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降低造影剂渗漏率,提升满意度.
作者:马预芝;孙红霞;张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情景模拟结合分层次教学在手术室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手术室实习护生4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带教,观察组实施情景模拟结合分层次教学.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在理论考核以及操作考核的成绩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实习带教中,使用情景模拟结合分层次教学的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针对贫血进行诊断以及鉴别采用血液检验的方式,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65例贫血患者,其中8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划分为A组,82例地中海贫血患者划分为B组,另选取同期就诊的81例健康人划分为C组,对比分析血液检查指标.结果:A组患者和C组对比,各项血液检测指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和C组对比,各项血液检测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患者和B组对比,RDW、MCV、MCHC、RBC、Hb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鉴别和诊断贫血患者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方式,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准确鉴别是否贫血,同时还能进一步区分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可见其应用效果优异,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任艳霞;白志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工作中采用全科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科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92.50%)高于参对照组( 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老年性脑梗死护理工作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率,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在临床工作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作者:包马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30例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7月到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30名,将30名患者均分为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实验时间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HSS膝关节评分标准.结果: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的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结论:对进行老年全膝关节手术的患者,在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膝关节的痊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刘莉君;周岚;王美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临床免疫检验中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实施免疫检验的12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检验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免疫法进行检验,研究组患者使用免疫检验中应用质量控制进行检验,对两组患者的检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检测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的甲胎蛋白、癌瘤标志物及肿瘤标志物免疫指标变异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中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检验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极大的提升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值得推广.
作者:何涵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盐酸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为较好的进行本次研究,本研究主要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度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所有患者均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必咳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为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的基础之上,为患者给药盐酸氨溴索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帆;武晓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从护理工作者角度,分析住院患儿发生坠床事件的危险因素及探讨护理此类患者的方法.方法:面向我院儿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发生的458例住院患儿发生的2起坠床事件行住院患儿发生坠床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对护理方式进行改革,比较改革前后坠床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改革前患儿坠床事件发生情况少于改革后,改革前护理总满意率76.20%低于改革后91.22%,P<0.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护理方式进行改革,可大程度地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及改善医患合作关系.
作者:杨永慧;禇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HBeAg阳性慢乙肝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94例HBeAg阳性慢乙肝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占52.13%(49/94),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对照组占47.87%(45/94),采用普通干扰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及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结果:治疗后的肝功能观察指标TBIL、ALT、AST水平对比治疗前,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HBeAg阳性慢乙肝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疗效显著,抗乙肝病毒效果优于普通干扰素,可改善肝功能,且安全性尚好,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作者:魏秀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比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征、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明显少于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观察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都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各有优缺点,治疗子宫肌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
作者:路明;张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在宫颈癌乳腺癌筛查中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抽取的86例女性抽取时间为本社区2015年2月-2016年9月期间,按照抽取顺序将86例女性分为观察组(健康教育干预)和对照组(基础健康指导),分析两组教育后对宫颈癌乳腺癌知识了解程度以及筛查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知晓率、教育满意度和筛查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间经比对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女性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升其对宫颈癌乳腺癌的知识了解程度,同时能够使女性自主参与到筛查工作中.
作者:林安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