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君;周岚;王美华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宫内缺氧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行超声检查及分娩的94例孕妇为本研究对象,根据胎儿宫内是否缺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两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比较两组大脑中动脉和肾动脉血流的测值.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研究组胎儿大脑中动脉的PI、RI和S/D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胎儿脐动脉的PI、RI和S/D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儿宫内缺氧检测中,可发现大脑中动脉及脐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出生1分钟后无自主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者.是出生后常见的一种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的处理.估计胎儿娩出后有窒息可能者,应尽早让儿科医师了解病史,做好准备,及时通知儿科医师到场准备枪救.
作者:李小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出本科室的80例肺炎患儿,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优质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常规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其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都比常规护理组短,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0.0%,优质护理组是100.0%,优质护理组比常规护理组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肺炎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满意,能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且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可推荐.
作者:马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剖宫产后应用护理干预对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术分娩的9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产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均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产妇则应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实验组产妇剖宫产后24h、48h、72h的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后应用护理干预方案护理患者有助于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成功率,对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及产妇产后康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陈娟;姚明莺;袁凤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维权意识增强,患者对护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致使护理纠纷也越来越多,这其中有外界的因素,也有医院内部工作上的缺陷.本文拟通过对临床护理中潜在性纠纷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期望对医院自身建设及社会协调发展有所裨益.
作者:王凤成;杨丽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宫颈癌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于我院的64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2例,给予该组患者新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该组单纯化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出现的不良发应.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为87.50%,对照组总缓解率为71.8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新辅助化疗方法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手术治疗前进行化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能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毕雅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本文就妇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论题,阐明了妇产科人性化护理的内涵及意义;指出了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的实施过程;论述了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实施的效果.
作者:陈慧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QCC)在提高手术室物品准备规范化管理水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4月在手术室成立QCC,确定活动计划并组织实施,确认效果后进行检讨与改进,采用巡回护士外出次数检查表统计改善前后外出情况.结果:活动期间手术室共开展手术63台,查检51台,检查表统计结果显示改善后巡回护士外出总次数及平均每台手术外出次数均明显低于改善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展品管圈有助于进一步规范手术室护理管理,降低巡回护士外出次数,从而保证手术患者生命安全.
作者:袁秀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儿科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180例静脉注射患儿,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依从性性与患者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依从性性与患者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静脉注射输液患儿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儿依从性,且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薛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预防新生儿无创呼吸(N-CPAP)治疗鼻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室64例需要使用 N-CPAP 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在实施N-CPAP 治疗期间,采用鼻塞固定法,观察组患儿在实施 N-CPAP 治疗期间,采用水胶体敷料敷贴法.比较两组患儿 N-CPAP治疗期间鼻部皮肤并发症.结果:N-CPAP治疗期间,两组患儿鼻部皮肤并发症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水胶体敷料在 N-CPAP治疗中应用,可减少患儿鼻部并发症.
作者:张心梅;杨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讨孕妇在先兆早产保胎期间的心理特征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任选2015 年4月到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先兆早产保胎治疗的孕妇46例.均匀分为两组,对实验组进行基础性专业综合护理治疗,对对照组经行常规医疗护理治疗,分析汇总两组早产孕妇的生理与心理特征.结果:实验组在基础性专业综合护理下的生理与心理特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上的意义.结论:基础性专业综合护理能有效的缓解早产保胎期间孕妇浮躁、绝望紧张心理、逃避现实心理、等早产心理症状,减少胎儿早产率,有益于孕妇与胎儿的身心健康.
作者:郑雅琳;解晓侠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极高,高血压在发病后,容易引起患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和并发症.对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带来威胁.
作者:邢珍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总结神经内科微创介入脑部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10的观察护理效果.脑部血肿患者进行微创介入清除后的护理效果.结果:采取微创手术后患者的血肿清除效果好,能够有效提高清除效率,并结合整体护理,降低熟手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为产后出血,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性产后出血,胎盘因素性出血,软产道裂伤性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产后出血可由单一因素所致,也可以相互影响并存.
作者:林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期间在我科室进行阴道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将纳入产妇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性护理,在基础护理干预上给予观察组产妇预见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生产后2h、24h时的平均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平均值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数值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使产后平均出血量显著降低,干预效果良好,妇产科应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曹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肠内营养在儿童胰腺炎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2月的26例胰腺炎患儿中,采取肠内营养19人,12人采用鼻空肠管,7人采用鼻胃管.结果:有9人在出院前改经口饮食,拔管出院,另有10人带管出院,肠内营养门诊随访,病情好转后分别拔管.平均住院时间14.4天.结论:胰腺炎患儿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有利于患儿免疫力的提高,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利于疾病恢复.
作者:缪薛琴;陈晓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预防经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之后发生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3例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患者所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检查后并发症情况,且给出有效措施.结果:本次研究收治的33例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患者,初次使用异丙酚剂量为80~150mg,总剂量范围为100~230mg,苏醒时间范围为5`30min,检查时间范围为4~7min.所有患者用药之后在正常范围内呼吸频率减缓率93.93%,咳嗽发生率24.24%,严重呛咳发生率为3.03%,疼痛发生率6.06%,恶心发生率12.12%,晕眩发生率3.03%.结论:异丙酚镇静麻醉胃镜检查是临床检查中安全有效的一种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检查成功的关键就是科学防治.
作者:吕建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并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治疗的10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资料,根据临床实施护理方案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7例行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心理状态评分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与观察组对比,对照组SDS 与SAS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可有效改善其心理状态,并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赛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胰岛素泵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使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控制血糖变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莉君;靳学芬;高红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病员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希望能为妇科的护理提供有效的临床护理建议.方法:对2014年0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妇科恶性肿瘤病员120例进行研究,按照病员住院时间进行分组,参考组60例病员进行了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60例病员通过心理访谈、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病员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结果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病员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对病员实施护理干预后,两组病员的SAS、SDS评分均比治疗前改善,但是实验组的SAS、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将参照组和实验组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数据与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的病员,能够改善病员的负性心理,有利于促进其康复,在临床护理之中值得推广.
作者:赵晓静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