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静
目的: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术后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进行子宫肌瘤术后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后者单纯用西药治疗,并对两组进行临床分析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较纯西药治疗子宫肌瘤术后更年期综合征疗效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单宝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实际的癌症疼痛治疗中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月到2015年7月之间的50例癌症疼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奇偶法将其分为数量均等的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患者各有25例,该50例患者均采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又称盐酸吗啡或者是MHST药物)给与止痛治疗,其中25例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性的护理操作,而25例实验组患者则给与其疼痛护理操作,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了不同护理治疗之后实际止痛效果.结果:在实施了不同的护理治疗之后实验组25例患者中,20例患者表现为零级疼痛,4例患者表现为一级疼痛,1例患者表现为二级疼痛;而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11例患者表现为零级疼痛,5例患者表现为一级疼痛,5例患者表现为二级疼痛,4例患者表现为三级疼痛.两组患者数据对比较为明显.结论:在实际的癌症疼痛治疗中应用疼痛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疼痛表现状况较为良好,因而可以将该种护理路径方式在现今以及后续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性的推广应用,进而使更多癌症疼痛患者受益!
作者:丛志军;吕召莉;何丽颖;田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在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实行不同分娩方式对康复结果以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采取计算机表法法将我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66例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随机分为参照组(n=33)与实验组(n=33),将采取实行剖宫产产妇作为参照组,将采实行顺产产妇作为实验组,对两组产妇经不同方式分娩之后盆底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对症治疗之后盆底肌力评分以及盆底肌肌力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且对比差异性相对显著,P<0.05,统计学存在对比意义.结论:产妇分娩中不论是剖宫产还是顺产都可能降低盆底肌力,予以电刺激、生物反馈等治疗可以尽早恢复患者盆底肌力.
作者:李新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合并糖尿病开胸手术围术期的诊治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行开胸手术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围术期的诊治策略进行总结.结果:58例患者中出现2例(3.4%)吻合口瘘,3例(5.2%)肺部感染,6例(10.3%)胸部切口感染,7例(12.1%)心律失常,经过围术期个性化胰岛素、抗感染、抗心律失常、营养支持治疗和针对性护理指导,现已全部康复出院,患者满意度高达100%.结论:食管癌合并糖尿病高龄患者采用开胸手术治疗存在较高的术后并发症危险性,积极控制血糖并实施并发症预防护理,有利于降低手术失败率,提高患者对临床诊治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杨於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慢性盆腔炎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并阐述整体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患者产生的影响.方法:特选取近近一年来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重点就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进行对比,前者包括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情绪、生活质量等变化改善情况,后者包括患者慢性盆腔炎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体效果优于对照组;从短期疗效看,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更高,焦虑情绪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幅度也更大,从长期疗效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整体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慢性盆腔炎的复发,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疾病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作者:刘爱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肠内营养在儿童胰腺炎患儿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7年2月的26例胰腺炎患儿中,采取肠内营养19人,12人采用鼻空肠管,7人采用鼻胃管.结果:有9人在出院前改经口饮食,拔管出院,另有10人带管出院,肠内营养门诊随访,病情好转后分别拔管.平均住院时间14.4天.结论:胰腺炎患儿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有利于患儿免疫力的提高,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利于疾病恢复.
作者:缪薛琴;陈晓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湿疹的临床预防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出生3-28d的患有湿疹的80例新生儿,对其临床表现、湿疹病因、湿疹实验室检查及对婴儿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患儿湿疹发生在头部的50例(62.5%),急性发作的湿疹患儿58例(72.5%),渗出湿疹35例(43.75%),伴有瘙痒症状的34例(42.5%).湿疹发生的原因主要与遗传因素和过敏有关.结论:婴儿湿疹主要位置为头面部.患儿主要表现为症状反应、瘙痒、渗出等特点,婴儿湿疹的主要原因是过敏.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预防和护理,可减少湿疹的发生,降低湿疹的复发率,使婴儿健康生长发育.
作者:庄浚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双醋瑞因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患者均为46例,对照组予以美洛昔康治疗,治疗组予以双醋瑞因治疗,对2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醋瑞因治疗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临床可将其作为理想治疗药物积极推广使用.
作者:肖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观察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选取82例,随机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人.给予对照组常规疗法,给予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脑水肿变化程度、APACHE评分和GC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14天后,研究组脑水肿明显降低,且好于对照组,观察组GC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但APACHE-II评分明显比对照组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脑水肿症状和预后效果,对患者脑神经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作者:张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运用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06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运用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治疗作为分组的依据,观察组占52.83%(56/106),运用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治疗;对照组占47.17%(50/106),采取缩宫素结合宫腔填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子宫保全率、子宫切除率、输血率及子宫复旧良好率,根据止血起效时间及出血量,进一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子宫保全率、子宫切除率、输血率及子宫复旧良好率均优于对照组,止血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阴道行无齿卵圆钳钳夹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显著,起效快,对于减少出血量、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杨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急诊留观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探讨,研究有效的教育方法,以此来提高现今对急诊留观患者的健康教育水平.方法:选取本院由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40位急诊留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0名病患,对于对照组患者本实验采取普通健康教育方法,对于实验组患者采取本实验所特定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健康教育测试水平认知率有明显的差异,有较大提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所采用的一体化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对于急诊留观患者的应用效果反映较好,对于增强患者科学保健意识以及疾病预防意识有较大帮助,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黄文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手术室50名护理人员进行为期3个月手术风险意识培训,为提高我院护理人员专业风险意识与护理效果.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需要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培训前对照组,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50例需要手术治疗患者作为培训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手术过程中护理差错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过程中护理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护理人员专业风险意识可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护理差错率,同时还是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为后续康复治疗起到了有效帮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贾晓燕;冯翠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盐酸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为较好的进行本次研究,本研究主要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度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所有患者均根据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必咳平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为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的基础之上,为患者给药盐酸氨溴索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帆;武晓川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预防新生儿无创呼吸(N-CPAP)治疗鼻部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室64例需要使用 N-CPAP 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在实施N-CPAP 治疗期间,采用鼻塞固定法,观察组患儿在实施 N-CPAP 治疗期间,采用水胶体敷料敷贴法.比较两组患儿 N-CPAP治疗期间鼻部皮肤并发症.结果:N-CPAP治疗期间,两组患儿鼻部皮肤并发症比较,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水胶体敷料在 N-CPAP治疗中应用,可减少患儿鼻部并发症.
作者:张心梅;杨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随着社会日益发展,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要求我们产科工作者,不仅在住院期间,要做好产妇和新生儿的护理工作,并且要求我们让产妇做一个科学育儿,身心健康的好妈妈,这也是时代予以我们的责任.在住院期间学会了母乳喂养的技巧,懂得了母乳喂养的好处.但大多数是第一次做妈妈,那么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出院后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孙阳亲;张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对预防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热性惊厥患儿临床资料,按护理方式分为两组,每组42例患儿,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惊厥发作(2.56±1.81)次,复发数3例(7.14%),退热时间(17.51±10.69)min,健康知识(82.15±11.03)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54.76%(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小儿FC复发,改善患儿的护理效果,提升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丽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老年慢阻肺的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以象为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接受诊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实验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数据,对其满意度和焦虑改变情况以及抑郁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实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满意方面,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4.00%明显优于对照组66.00%,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效果较好,并且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武晓川;杨帆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单纯穿孔缝合手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8月收治的2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单纯穿孔缝合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痊愈时间、手术时长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时间、手术时长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刘云;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了解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采取分阶段、不等比例和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并在同地区、同性别、年龄相近、身高相似 (≤5cm)的正常儿童进行1:1配对.结果: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检出率4.3%,超重检出5.9%;与儿童食欲、挑食以及进食进度等有关.结论:7岁以下儿童单纯性肥胖症检出率上升幅度明显,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控制其发生.
作者:周晓倩;张明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健康宣教在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中选出110例纳入研讨领域,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划分组别,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健康宣教,评价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健康知识的总体掌握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论从服药依从性还是从护理依从性,生活依从性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使用个性化健康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增强服药、护理、生活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茜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