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於蓉
目的:观察并分析综合性护理对胃癌患者化疗效果、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胃癌患者,患者均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到我院就诊,根据随机抽签法确定分组,即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19),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能够提高胃癌患者的化疗效果,改善其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孟红霞;成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对手术室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手术室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并且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黄小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降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期间在我科室进行阴道分娩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将纳入产妇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性护理,在基础护理干预上给予观察组产妇预见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生产后2h、24h时的平均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平均值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数值 (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使产后平均出血量显著降低,干预效果良好,妇产科应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曹蕾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具体方法以及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详细探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88例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6例为终止妊娠患者、15例为子宫疾病患者、15例为紧急避孕患者、5例为恶性肿瘤患者、20例为异位妊娠患者,另外,有7例患者为其他疾病.对于所有患者,均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对患者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终止妊娠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5%,子宫疾病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紧急避孕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7%,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0.0%,异位妊娠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5.0%,其他妇科疾病患者治疗有效率100.0%.米非司酮在各类妇产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均具有优良的疗效.结论: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在对患者实施治疗时,应该注意首先需要对患者病情及发展进行诊断和分析,然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合理确定用药量,如果有需要,还需要配合采用多种治疗方法,这样才能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刘小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患者9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5)以及参照组(n=45),参照组实行常规的前置胎盘护理,研究组实行综合前置胎盘护理,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产前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以及产后感染率.结果:通过对比发现,研究组患者的产前出血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以及产后感染率与参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前置胎盘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出血量,保证产妇以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雪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附着位置对剖宫产出血量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山西省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100例因前置胎盘行剖宫产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胎盘附着于子宫位置分为前壁组(55例)和后壁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剖宫产产后出血量. 结果:前壁型前置胎盘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多( P<0.05).结论:附着于子宫前壁的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附着于子宫后壁的前置胎盘患者.因此对于产前确认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的前置胎盘患者因引起高度警惕,积极做好术前及产后出血抢救准备.
作者:范月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维生素C预防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用亚砷酸治疗后发生周围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预防组(62例).在诱导缓解期对照组单用亚砷酸治疗;预防组用亚砷酸治疗后再输注维生素C1000mg/d.结果:两组在诱导缓解治疗后一个月对发生周围神经炎的观察,对照组与预防组发生率分别为29.03%和6.45%,预防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联合维生素C能有效降低其所致的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
作者:陈俞希;糜公仆;蒲成秀;赵中月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围术期护理在高龄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的实施.方法:本研究所选50例高龄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均为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所收治,对围术期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部50例患者均给予一期修复,皮片或者皮瓣均存活,功能和形态均比较理想,1例患者在术后8小时发生静脉血管危象,通过对症处理有效缓解,其他患者并没有发生并发症.结论:为高龄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提供科学和合理的围术期护理,能让临床疗效显著提高,让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作者:郎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对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应用于小儿急性喉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150例2014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急性喉炎患儿,并1:1随机分为参照组(接受地塞米松治疗)和实验组(接受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各75例,对两种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呼吸困难、犬吠样咳嗽、喉鸣音以及声音嘶哑等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而言,实验组患儿均明显短于参照组;就治疗总有效率而言,实验组患儿均明显高于参照组(92% vs.72%),因为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应用于小儿急性喉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宏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近3 年来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同时结合相应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分析我院手术室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发现,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人员方面的因素、管理方面的因素以及技术方面的因素;针对手术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能让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危险性有效降低.结论:对手术室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让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提升,并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沟通等,能让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几率有效降低,让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成建雯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出现的糖尿病.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estational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GIGT)是介于正常血糖和妊娠期糖尿病之间的状态或过渡阶段.1964年O′sullivan等,首次描述GDM,1979年WHO将GDM列为糖尿病的一个独立型.近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GDM呈上升趋势,有学者预测,21世纪将是糖尿病世纪.GDM和GIGT是妊娠中晚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增加难产机会及围生儿患病率.本院2005年1月开始进行GDM筛查,确诊为GDM和GIGT进行围生期监测及系统管理,改善了妊娠结局及预后.
作者:古丽巴哈尔·阿不都热依木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死亡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疾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10年-2016年,累计登记ADIS患者106例,回顾性分析.结果:死亡率31.13%(33/106),死于AIDS相关原因占75.76%.存活组合并肺结核、腮腺炎、停药、合并机会感染比重与病程、HIV确认后首次CD4、近1次CD4水平低于死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滋病治疗患者死亡率较高,死亡与合并其他疾病、机会感染、停药等因素有关,需加强机会感染的预防,提高治疗的覆盖、依从性.
作者:王艳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镇痛分娩配合体位护理的综合性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70例进行研究,产妇均接受腰部硬膜外阻滞镇痛分娩,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体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妇护理后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对照组产妇镇痛有效率明显比观察组低(P<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并发症概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产妇的产程中将镇痛分娩和体位护理相配合,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减少产程时间,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概率,更值得推广.
作者:谢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2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度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可以提高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贺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情景式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8例泌尿外科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44例采用情景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29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97.7%;对照组满意21例、一般满意15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81.8%(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情景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单纯穿孔缝合手术与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8月收治的24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单纯穿孔缝合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胃大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痊愈时间、手术时长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时间、手术时长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作者:刘云;张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壮药竹筒拔罐联合刺血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物竹筒拔罐联合刺血疗法治疗;对照组予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1%(P<0.05).结论:壮药竹筒拔罐联合刺血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所收治的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资料100例,100例患者全部接受贮存式自身输血操作,统计患者在采血之前、采血之后、回输血之后以及出院之前的红细胞、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以及网织红细胞改变情况.结果表明,针对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给予其贮存式自身输血操作比较适用,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柏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影像学检查在乳腺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来我院健康体检的1748例女性共计3495个乳房,先行US扫查再进行ABVS,分别检出 BI-RADS 3~5 级肿块1760,373个,1735,497个.ABVS肿块检出较US检出高.结果:ABVS检查出高危及恶性的病例,进一步作MG检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2例乳腺癌患者,年龄34-84岁,ABVS诊断恶性26例,良性6例.MG诊断恶性17例,良性15例,两者结合诊断恶性29例.二者联合的病灶检出率明显优于单纯采用ABVS或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ABVS结合MG,能提高乳腺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度.
作者:李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会阴双侧阻滞麻醉法和会阴体按摩法进行接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10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1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这1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9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使用传统的助产技术进行接产.观察组产妇联合使用会阴双侧阻滞麻醉法和U型按摩法进行接产.比较两组产妇自然分娩时的会阴情况、第二产程时问、产时和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优于对照组,会阴侧切率及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双侧阻滞麻醉法结合会阴体按摩接生技术能提高接产时会阴的完整性,降低会阴侧切率,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时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刘玉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