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输注维生素C预防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亚砷酸所致周围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陈俞希;糜公仆;蒲成秀;赵中月

关键词:亚砷酸, 维生素C, APL, 神经炎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输注维生素C预防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用亚砷酸治疗后发生周围神经炎的疗效.方法: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预防组(62例).在诱导缓解期对照组单用亚砷酸治疗;预防组用亚砷酸治疗后再输注维生素C1000mg/d.结果:两组在诱导缓解治疗后一个月对发生周围神经炎的观察,对照组与预防组发生率分别为29.03%和6.45%,预防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中,联合维生素C能有效降低其所致的周围神经炎的发生率.
母婴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CT增强检查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配合的效果

    目的:研究在CT增强检查中采取静脉留置针之后实施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CT增强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60)与实验组(n=60),所有患者均实行静脉留置针,将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实施全面护理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观察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CT增强检查患者造影剂渗漏发生发生率3.33%、护理满意度评分(90.23±5.23)分等指标对比参照组各项数据差异显著且P<0.05,统计学显示意义.结论:将全面护理干预应用在静脉留置针处理的CT增强检查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降低造影剂渗漏率,提升满意度.

    作者:马预芝;孙红霞;张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对手术室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手术室患者10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并且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黄小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对比

    目的:对比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征、治疗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明显少于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观察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子宫肌瘤剔除术都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法,各有优缺点,治疗子宫肌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

    作者:路明;张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妇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探讨

    本文就妇产科实施人性化护理论题,阐明了妇产科人性化护理的内涵及意义;指出了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的实施过程;论述了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实施的效果.

    作者:陈慧琼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严重肝脏外伤术后并发症14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严重肝脏外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情况.方法:选我院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严重肝脏外伤患者7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相应的治疗方法.分析观察患者术后恢复与并发症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中,14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9.7%;其中继发性出血4例,胆漏2例,严重腹腔感染5例,黄疸1例,胃肠道出血1例;治愈12例,死亡2例,继发性出血与深部霉菌感染各1例.结论:严重肝脏外伤术后并发症伤情胸腺,需立即进行复苏,掌握手术时机,准确予以手术治疗,利用动脉栓塞、静脉球囊等技术止血,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姚浩琛;马文聪;谷立通;张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助产士门诊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我院开展助产士门诊服务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产科门诊接受助产士产前指导的初产孕妇2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只接受常规产前检查的初产孕妇1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发生情况、分娩方式选择、巨大儿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 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发生、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助产士门诊能有效提高初产妇的自然分娩率、降低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发生、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杨贵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分析臭氧仪治疗阴道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

    目的:分析臭氧仪治疗阴道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式.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于本院接受臭氧仪治疗的100例阴道炎患者,双盲法纳入干预组与对照组(n=50).为两组患者实施臭氧仪阴道冲洗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4%,且干预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相对较高,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臭氧仪治疗阴道炎疗效显著,辅以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式,有效增强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刘照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干预效果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20例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中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可加快患者恢复速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虞宇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血栓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血栓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口服血栓通软胶囊,观察组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对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均较为轻微,经对症处理后很快消失,部分患者停药后相关反应即消失,均无后遗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血栓通注射的临床效果要优于血栓通软胶囊,但在具体的应用中,应注重不良反应的监测,做好对症处理,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影响.

    作者:李雅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在癌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并探讨心理护理在癌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癌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2.0%,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癌痛患者护理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还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白雪;朴日红;刘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胃镜室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胃镜室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到我院胃镜室接受检查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护理管理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4.0%,;实验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2.0%(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4.0%(7例),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不仅减少了患者不良反应及护理缺陷的发生率,还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孙丽云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方法在急诊患者救治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方法在急诊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0例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5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数据呈现为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急诊患者救治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可起到明显效果,不但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焦虑和抑郁方面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研究.

    作者:孙美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动态增强MRI与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目的:分析动态增强MRI与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断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动态增强MRI与乳腺X线摄影进行诊断,对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的中45例为良性,15例患者对恶性,实践证明,动态增强MRI诊断的恶性和良性符合率高于乳腺X线摄影诊断,其优势明显,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病变患者采用动态增强MRI方式进行诊断,其诊断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蒋孝先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结肠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并探讨结肠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结肠癌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根据其自身个体差异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的方式,给予药物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得知,治疗组患者治愈19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100%,2例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等并发症,经治疗后痊愈,术后随访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及复发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根据结肠癌患者的自身身体状况,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措施,其治疗效果显著,术后恢复较好,对降低病死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韩树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个性化健康宣教在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目的:研究探讨个性化健康宣教在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法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中选出110例纳入研讨领域,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划分组别,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个性化健康宣教,评价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健康知识的总体掌握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总体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论从服药依从性还是从护理依从性,生活依从性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独居老年脑出血患者护理中使用个性化健康宣教,能显著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增强服药、护理、生活依从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瘤的疗效探讨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腺肌瘤患者42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均分两组.接受开腹切除术的21例患者作为参照组,接受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的2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后对两组子宫腺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手术用时、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天数同参照组比对较短,数据由软件包计算,统计学意义呈现.结论:子宫腺肌瘤予以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效果理想,并发症发生率有所降低,可在临床上优先选择.

    作者:杨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恶性骨肿瘤微波灭活保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微波原位灭活病灶清除结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骨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4例接受微波原位灭活病灶清除结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恶性骨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所给予的护理措施及术后的康复锻炼进行分析.结果:24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在行微波原位灭活病灶清除结合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后,术后无褥疮、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及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是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作者:胡月;张艳秋;郑丽颖;夏小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患有支原体肺炎的患儿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的治疗方式,研究组则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

    作者:高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疼痛护理路径在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症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在实际的癌症疼痛治疗中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3月到2015年7月之间的50例癌症疼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奇偶法将其分为数量均等的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患者各有25例,该50例患者均采用盐酸吗啡缓释片(又称盐酸吗啡或者是MHST药物)给与止痛治疗,其中25例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性的护理操作,而25例实验组患者则给与其疼痛护理操作,之后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了不同护理治疗之后实际止痛效果.结果:在实施了不同的护理治疗之后实验组25例患者中,20例患者表现为零级疼痛,4例患者表现为一级疼痛,1例患者表现为二级疼痛;而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11例患者表现为零级疼痛,5例患者表现为一级疼痛,5例患者表现为二级疼痛,4例患者表现为三级疼痛.两组患者数据对比较为明显.结论:在实际的癌症疼痛治疗中应用疼痛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疼痛表现状况较为良好,因而可以将该种护理路径方式在现今以及后续的临床治疗中进行广泛性的推广应用,进而使更多癌症疼痛患者受益!

    作者:丛志军;吕召莉;何丽颖;田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情景式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式健康教育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4月~201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88例泌尿外科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44例采用情景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满意29例、一般满意14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度97.7%;对照组满意21例、一般满意15例、不满意8例,满意度81.8%(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情景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应在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张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母婴世界杂志

母婴世界杂志

主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

主办:山西省出版工作者协会